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上报的248例行中药制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病例报告,探究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制剂种类分布及给药途径分布;探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位置分布及临床表现,探寻用药管理对策。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构成比为59.27%,男性构成比为4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2岁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构成比为29.84%,6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为52.42%,均显著大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注射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构成比为63.71%,应用外用膏或喷剂构成比为20.97%,均显著大于其他制剂种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构成比为61.29%,局部外用给药患者构成比为24.19%,均显著大于其他给药途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易发人群为小儿和老人,且女性发生概率要大于男性;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的剂型主要为注射剂、外用膏或喷剂;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和局部外用给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类型及特点,探讨中药制剂用药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发生的18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回顾性分析中药制剂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中药剂型、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针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18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发现,女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0岁(27.2%)和61岁及以上(28.3%)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 h以内(78.9%),差异与其他时间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中药剂型是静脉注射剂(53.9%)和中药口服制剂(17.8%),与其他中药剂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66.1%)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制剂、外用制剂等其他给药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是皮肤及附件(38.3%)、消化系统(26.1%),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中药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性依然缺乏深入研究和全面的认识,应重视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高临床中药制剂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定西市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定西市2012年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按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不良反应症状、涉及器官等类别考察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分析其特点。结果:388例中药ADR涉及53种中药制剂,占全年ADR报告的25.03%,在小于10岁的患者中,男性ADR(70.45%)明显多于女性(29.55%);11~50岁患者中,女性ADR(57.92%)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42.18%),51岁以上患者中ADR无明显性别差异;按剂型考察,注射剂最多(67.78%),按给药途径考察,静脉滴注最多(83.76%);ADR伤害涉及的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最多(43.04%);ADR居前的分别为清开灵注射液19.59%,双黄连注射液18.81%,生脉注射液6.76%等。结论: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与患者个体差异、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和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上报的23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段、报告人员身份、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再次发生。结果:男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但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年龄段是大于60的患者;报告人员比例较大的是医生,药师的报告比例最低;引起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剂型为注射剂;静脉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外敷、肌注等给药途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剂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集中在30 min以内,非注射剂患者不良反应多在1~24 h内发生;皮肤及附件损害是主要累及器官。结论: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特点性,针对不良反应集中发生的年龄段、中药剂型、给药途径等制定相应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在某院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某院2014-2016年使用中药制剂的582例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疾病种类、用药类型、用药品种、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等。结果:582例患者共涉及25个科室、350种疾病,主要涉及血管、心脏、脑、肺、肝、乳腺、肾等多个系统器官;使用中药剂型最多的是注射剂(52.92%),其次是冲剂(17.53%)和片剂(16.64%);ADR发生率最高的剂型为注射剂,占3.45%;ADR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ADR最常见的表现为全身性损害(33.33%),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样反应、发热、静脉炎、胃肠道反应等。结论:住院患者使用中药制剂品种较多,用药基本合理,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市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1年收集到的15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其主要临床表现、所累及的器官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上报的153例中药制剂ADR中,以≤10岁和≥60岁年龄段患者的发生率最高,各有33例(各占21.57%);注射用双黄连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42例(占27.45%);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最易引发ADR,占92.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43次(占53.56%)。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ADR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药制剂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的386例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良反应损害的器官或系统与其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给药途径、给药类型与其涉及的中药制剂,并做好记录。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以损害皮肤系统为主,有141例,占全部的36.52%;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以第1d为主,有236例,占全部的61.14%;给药途径类型中以注射给药为主,有241例,占全部的62.44%。结论:在临床上应合理用药,加强检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收集到的70例中药制剂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91.63%);其中心脑血管用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占中药制剂的60%)。结论:应及时报告中药制剂ADR,加强对其监测的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因使用中药抗菌药物而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给药途径、症状表现等。结果:预防性用药98例,占61.25%;患者累积用药208次,平均每例患者用药1.3次;二联用药20例,占12.50%;未发生三联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肝胆系统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循环系统功能损伤、泌尿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内皮系统损伤、呼吸系统疾病和氨茶碱中毒,其中胃肠系统损害和肝胆系统损害最多,分别占43.13%和30.00%;年龄15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00%和33.7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给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93.75%,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使用的中药抗菌药物包括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颗粒、穿心莲胶囊、三金片和妇科千金片,其中板蓝根颗粒比例最高,达26.25%。结论:胃肠系统和肝胆系统损害是最常见的中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而年龄过小或过大均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加强用药监测,实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中药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策略。方法:对本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6例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多发于60岁及以上群体,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多为局部给药、外用给药、静脉滴注、肌注以及口服,其中,诱发不良反应概率最高的为静脉滴注;中药不良反应会损害多种系统,例如心血管、皮肤以及消化系统等,损害程度最大的为皮肤以及附件。结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为中药不良反应高发群体,其中,静脉滴注给药诱发不良反应的概率最大,会给患者的皮肤以及附件造成严重损伤,相关人员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合理应用中药治疗手段,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ARDs)原因并据此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上报的113例中药制剂的ARDs报告,整理统计病例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及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结果:113例ARDs报告中女性比例(59.3%)高于男性ARDs(40.7%),0~12岁小儿(37.2%)及60岁老年人比例(46.9%)是ARDs的高发对象,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2013—2015年ARDs比例依次为16.8%、34.5%、48.7%,ARDs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及附件(46.0%)、消化系统(19.5%)方面。结论:在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中ARDs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等,临床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采取全面有效的ARDs防范措施,保障中药制剂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院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013年上报的5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药物品种、剂型分布、涉及部位、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程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注射剂引起的有49例(89.09%),涉及14个品种,其余6例为口服制剂引起(10.91%);男33例(60%),女22例(40%),男性略高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为61~70岁(30.91%)、41~50岁(25.45%)、51~60岁(21.82%);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局部损害、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有5个品种,均为注射剂;不良反应程度主要为一般的和新的一般的。结论:临床应重视中成药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和分析工作,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及诱发原因。方法从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制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抽选80例,回顾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具体情况,以及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以供参考。结果 80例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性别构成比、不良反应患者药物种类构成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等于60岁的患者构成比(65.0%)最大,表明年龄越高,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越高;中药制剂主要剂型分为注射剂发生概率(40%)、粉剂发生概率(15%)、片剂发生概率(20%)、丸剂发生概率(10%)、口服溶液发生概率(5%)、颗粒发生概率(5%)、胶囊发生概率(5%)等类型,其中注射剂占比最高;静脉注射为首要给药途径,构成比(75.0%)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当中,药物成分因素构成比(60.0%)明显高于患者个体因素(20.0%)与临床使用因素(20.0%)构成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不良反应患者累及器官系统构成比最大的为皮肤及附件,构成比为30.0%,然后以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消化系统(20.0%)、全身性损害(15.0%)、呼吸系统(10.0%)、神经系统(10.0%)、肝胆系统(5.0%)、泌尿系统(5.0%)、心血管系统(5.0%),所有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均治愈,且没有出现永久性损害。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是影响中药制剂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药物种类、成分、给药途径、剂型等均为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出现不良反应后,会累及患者器官,所以,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做好监督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国内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药期刊报道的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90例,对使用中成药制剂治疗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整理,对给药途径、用药类型、患者的年龄等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中成药制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与患者的给药途径、用药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有关。从用药类型来看,采用双黄连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达66.7%(60/90),喜炎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为33.3%(30/90),双黄连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喜炎平;患者年龄来看,年龄小于12岁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5.6%(32/9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口服中成药制剂的方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和用药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9年上报的34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既往过敏反应史、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46例报告中,怀疑药品涉及14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最多,占33.53%,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5.90%;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26.27%。结论:医院应积极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评价工作,特别要重视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临床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及规律特点。方法对186例中、西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从性别、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占31.18%),10岁以下小儿次之(占20.43%)。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物最多(占25.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9.35%),再次为抗肿瘤药物(占13.44%)。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占74.19%)。药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6.79%)。结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合理用药,严格把握药理作用,对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特点,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期间门诊及住院部发生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制剂类型、累及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结果:18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60.02%)大于男性(39.98%);0~13岁的儿童以及大于56岁的老年患者居多,分别占29.44%和48.56%;注射剂型不良反应占62.41%,高于其他剂型,且逐年上升;最常见累及系统是皮肤及黏膜。结论:医院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及时反馈,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测,可有效减少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制刺不良反应相关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12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用药情况、过敏史、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者系统;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结果等。结果40~70岁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最多;多数患者否认过敏史;在中药制剂中,静脉途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最多;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较多。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在临床应用过程要严加注意其不良反应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9.
收集2002—2012年11年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56个临床试验机构主持及参与的临床试验项目,对项目总结/统计报告中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高对中药新药安全性的认识.收录14个专业209个项目共73 050个病例,其中中药新药组49 689个病例,中药新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共27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5%.3个月<中长疗程≤6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04%,短疗程≤半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48%.外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28%>注射给药0.63%>口服给药0.50%.仅使用试验药时,贴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68%,气雾剂、栓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试验药合并使用模拟剂时, 外用试验贴剂+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38%,胶囊剂+口服液、丸剂+颗粒、片剂+口服液、片剂+丸剂、片剂+胶囊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单用试验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7%,合并模拟剂(用药体积增加)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4%.不同用药剂量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不同,全疗程使用剂量在1 100~1 200 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36%,在500~600,900~1 000, 1 400~1 500,1 600~1 700,1 800~1 900 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综上,中药新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较高为0.55%,11年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47%~0.72%,各年度无明显的差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疗程、给药途径、剂型、用药体积关系密切,与疗程内用药剂量的多少无明显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着试验疗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用药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单用试验药时,外用剂型、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口服给药剂型.应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疗程长、用药体积大、注射剂及外用贴剂的不良反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上中药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原因,总结相应药学服务对策。方法:选取120例服用中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表现、发生原因及药物对策。结果:年龄60岁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静脉注射给药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给药方式(P0.0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41.67%)和消化系统(33.33%);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用药量过大者43例(35.83%),配伍不当者46例(38.33%),体质较差者20例(16.67%),用药方法不当者11例(9.17%)。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加强中药用药知识宣传,提高药品配伍合理性及药品质量监督等,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