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胱抑素C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肌酐检测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肾病2~3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治疗16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光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6周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在这些肾功能损害指标中胱抑素C水平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有很好的相关性,血清胱抑素C能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芬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6):2498-2500
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临床综合诊断(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眼底检查+糖尿病定性)为诊断金标准,其中单一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1组,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20例为观察2组,纳入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测定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照组间相关指标水平,观察1、2组患者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阳性率,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组SCr、BU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2组Cys-C、mAlb水平均高于观察1组与对照组(P<0.05);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P<0.05)。结论 联合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精确率较高,有助于后续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建议普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为DM1组(CCr≥85 mL·min-1· 1.73 m-2,45例)和DM2组(50 mL·min-1·1.73 m-2≤CCr<85 mL·min-1· 1.73 m-2,4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5例(健康组).分别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及Jaffe’S动力学方法测定3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血、尿肌酐,收集8h尿量测定肌酐清除率.结果 DM1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及DM1组(均P<0.01).3组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DN的早期诊断和检出率,对DN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α1-微球蛋白/尿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对高血压、糖尿病惠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押素-C、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α1-微球蛋白;速率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尿肌酐的含量.分别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α1-微球蛋白/尿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比值3项尿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并与单纯检测3项尿指标水平比值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α1-微球蛋白/尿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3项指标比值的检测在高血压病、糖尿病中阳性率为52%,高于单项尿3项指标比值检测的阳性率,联合且检测阳性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酶法检测尿肌酐,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209例,健康体检人群68例为对照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β_2微球蛋白和尿肌酐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组各组(正常蛋白尿组、早期DN组与蛋白尿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期DN组与蛋白尿组的β_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和正常对照组的β_2微球蛋白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 ALB、β_2-MG、Cys-C、m ALB/Cr、m ALB+β_2-MG、m ALB+β_2-MG+Cys-C和m ALB+β_2-MG+Cys-C+m ALB/Cr的敏感度依次增高,以m ALB+β_2-MG+Cys-C+m ALB/Cr敏感度最高(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易被漏诊,而延误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逆转肾功能损伤、改善预后的关键[1,2]。随着血清标记物检测在临床推广应用,有效提高肾脏早期损伤检测率,其中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临床常用敏感指标[3-5]。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检验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伴糖尿病65例设为研究A组,伴高血压55例设为研究B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验结果。结果:研究A组、研究B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比对照组高,且研究A组比研究B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研究B组联合检验阳性率,均比单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准确度为98.33%(118/120),比单用血清胱抑素C83.33%(100/120)、尿微量白蛋白85.00%(102/120)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肾功能损害疾病可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验,其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上升,且伴糖尿病相关指标比高血压高,可用于临床尽早诊断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的水平,并与无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入组126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无糖尿病肾病作为对照组进行横断面比较研究。分为3个研究组:2型糖尿病有微量白蛋白尿组,2型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任何肾脏疾病的患者。统计研究对象中2型糖尿病病程时间和血糖状态。对所有受试者的血样集中储存在-20℃的冰箱中,批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以及NGAL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228.18和3.23ng/ml)与无蛋白尿(146.12和2.61ng/ml)和对照组(26.56和0.30ng/ml)相比显著升高。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呈线性相关。结论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较无糖尿病肾病患者升高。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估3指标联合对高血压肾病诊断效能,另将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早期高血压肾病与临床高血压肾病组两亚组,对比两亚组检测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29.46±5.20)mg/L、血清胱抑素C(1.57±0.32)mg/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21.53±4.29)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9、9.620、22.631,P<0.05)。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诊断准确率(95.00%)和灵敏度(96.67%),高于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检测(χ2=13.000、21.000、15.000、21.000,P<0.05)。临床高血压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早期高血压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选择69例糖尿病肾病(DN)和57例糖尿病初期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住院糖尿病病人(DM)为观察组,53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的MPO、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胱抑素C(CysC)的含量,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N组血清MPO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478;0.367),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MPO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相关性低(r=0.171,0.134),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MPO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相关性低(r=0.127,0.129),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除尿微量白蛋白外的另一个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诊断指标。MPO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微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