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方法:将12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弧形皮桥短缩合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与对照组治愈率(9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皮赘残留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手术方式是一种合理的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患者60例,采用∧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外剥内扎注射术。对照观察两组治愈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病例全部治愈,随访12个月无复发。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4h后疼痛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出血症状、排便困难、水肿、新生赘皮等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是安全、有效、并发症低的环状混合痔手术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痔散坐浴配合TDP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消痔散坐浴配合TDP照射,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口服,治疗7天后观察水肿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水肿积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痔散坐浴配合TDP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肿化痔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草木犀流浸液片选取治疗,观察组使用消肿化痔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消肿化痔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冰愈痔膏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银冰愈痔膏肛内注入,每日1次;对照组术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1粒塞肛,每日1次。观察两组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及改善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例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4天,两组病例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及便血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病例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便血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冰愈痔膏可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等并发症,且未见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对照组行吻合器混合痔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5%和8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以及恢复速度较快,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照观察PPH加LigaSureTM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环状混合痔PPH环切后痔回缩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组加用LigaSureTM痔切除术,对照组加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疗效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狭窄等临床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疗效、术后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狭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环状混合痔PPH环切后痔回缩不全患者加LigaSureTM痔切除术疗效可靠,并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术后痛苦小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套扎(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和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对照组采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治疗后观察其治愈率,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等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临床效果确切,痛苦轻,并发症少,可取代PPH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痔散坐浴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从术后第1天开始,观察组给予中药消痔散坐浴联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1粒塞肛治疗,每天2次,连续治疗3d后记录两组疼痛评分及有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痔散坐浴联合TDP照射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1例,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观察组21例,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患者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肛门坠胀感、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肛门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对重度混合痔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熊胆消痔灵促混合痔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2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治疗组121例采用熊胆消痔灵纱条外敷换药,肛泰软膏组122例采用肛泰软膏纱条外敷换药,凡士林组119例采用凡士林纱条外敷换药,观察21 d,对3组临床疗效、换药后疼痛积分及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3年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2%,肛泰软膏组治愈率为74.5%,凡士林组治愈率为58.8%,治疗组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换药后疼痛积分及持续时间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出血发生例数少于其余两组、水肿发生例数少于凡士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胆消痔灵在促混合痔术后创面修复及防治痔术后并发症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肿化痔汤辅治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消肿化痔汤.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水肿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化痔汤辅治混合痔术后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于痔套扎与消痔灵内注术疗效对比。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肛肠科治疗的9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消痔灵内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住院指标、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缘水肿、便血、痔核脱出、肛周不适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更佳,痔疮消除彻底,症状改善效果确切,患者痛苦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克泽普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加皮瓣整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加用克泽普做肛周多点注射。观察两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术后早期排尿及排便、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情况。结果:在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排尿及排便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注射克泽普,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PH加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方法:选取63例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PH加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2%,并发症发生率15.1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PH加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观察组56例)与传统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对照组56例)治疗的11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疗效,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外剥内扎术式加消痔灵注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减少肛缘水肿及肛门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熏洗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组采用超声雾化熏洗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47/50),对照组治愈率为92%(46/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1.8)d,对照组为(22.7±2.7)d,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天、第3天肛门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3天、第7天肛缘水肿及便血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治疗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RPH、硬化剂注射治疗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8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行选择性痔上粘膜套扎术、痔上粘膜下硬化剂注射合并外痔切剥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并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切口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治愈率方面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痔上粘膜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治疗联合外痔切剥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相比较,三联疗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治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痔切除伴肛门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采用痔切除伴肛门成形术治疗;对照组156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痔切除伴肛门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胡婕  杨巍 《山西中医》2012,28(6):36-38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及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分数、肛缘水肿、排便情况、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要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