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证候现代文献数据库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调研,建立"功血相关中医证候现代文献数据库".为探讨功血中医证候,最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功血中医证候规范体系提供依据和方法学参考.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现代相关文献,获得功血相关中医证候的全面信息,利用Access2003建立功血中医证候数据库.结果:本研究共检出2215篇现代期刊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1篇现代期刊文献,利用Access 2003建立数据库,该系统数据真实、操作方便、内容专业、运行情况良好.结论:该数据库对功血现代文献资料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不仅能对文献资料进行快速录入、永久储存、规范分类、快速检索和查询,还能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型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制定乳腺癌的辨证分型标准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20年有关乳腺癌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建立数据库,对证型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前证型文献分布频率前3位的是:冲任失调证、肝郁痰凝证、肝郁气滞证;病例数频率前3位的是: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肝郁气滞证。术后证型文献分布频率前3位的是:气虚证、阴虚证、肝郁气滞证;病例数前3位的是:有病无证、脾肾两虚证、气虚证。乳腺癌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术前主要为肝,术后为肾;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术前居前3位的为气滞、痰、血瘀,术后为气虚、血瘀、阴虚。结论:该结果初步反映了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乳腺癌的证候规范化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大肠癌中医常见证候分型及病机特点,为开展大肠癌证候学和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基础和思路.方法 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有关大肠癌中医证候现代文献,建立大肠癌中医证候文献数据库,对大肠癌常见证型分布和辨证依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50篇,结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有35篇文献纳入研究范围,共计病例数2360例.通过规范化整理,将大肠癌中医证候整理为14个证型;出现频率较高的6个证型依次为:湿热蕴结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瘀毒阻滞证、寒湿困脾证.结论 上述6个证型为大肠癌的常见让候;脾肾亏虚,外感或内生湿热瘀毒,蕴结大肠,日久成积为大肠癌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4.
更年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候及其症状分布特点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986~2005年间我国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常见中医证候及其症状分布特点.方法:以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12.0软件统计证候出现的频次、频率以及常见证候所对应的症状出现的频次、频率.结果:证候名称经规范为146个,其中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有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心肾不交证、肝气郁结证.症状经规范为328个,与以上各常见证候对应的且出现频率在10%以上者的症状个数分别为:30(肝肾阴虚证)、28(脾肾阳虚证)、30(肾阴虚证)、41(肾阳虚证)、23(心肾不交证)、30(肝气郁结证).结论:更年期综合征辨证分型复杂,症状繁多,其常见中医证候的症状分布特点符合传统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血证候要素的提取和应证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化研究。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功血现代文献提取证候要素和靶位以及应证组合规律。结果:通过对功血现代文献的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为:气虚、内火、血瘀、阴虚、阳虚、气郁、血虚,其靶位为:肾、脾、肝、胞宫、冲任、心。7种证候要素进行应证组合,得到37种证候组合形式,临床涵盖率为95.37%。结论:目前功血临床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离散,临床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运用证候要素去应证组合证型有一定的规律性,使中医辨证论治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准确性及先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文献整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情况,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组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本病的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4-2020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中医辨证治疗相关的期刊文献,对中医证候、方剂、中药进行整理、分析,提取证素,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进行频数、频率统计。结果:初步规范后,涉及中医证候13个,排名前3位的是肝气郁滞证、肺脾两虚证、心神失养证;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分别是肺、肝、脾、肾、心神,病性类证候要素6个,气虚、气滞、痰、血瘀、热、阳虚;方剂分布分散,多为自拟方剂,柴胡疏肝散应用最多,基础方中涉及中药99种,排名前5位的是柴胡、甘草、芍药、伏苓、川芎。结论:基于文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证素及组方用药的研究,初步反映了本病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及组方用药规律,有利于本病的临床辨证施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特征,为相关证候标准规范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筛选符合标准的COPD文献并提取证候类型,将复合证型分解成基本的证候要素,统计各证候分布比例及证素出现频次、频率。结果:COPD病例数分布较高的中医证候为痰热壅肺、肺气虚、痰浊阻肺、肺肾气虚、肺脾两虚,稳定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肺肾两虚、肺气虚、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脾两虚、肺脾肾虚,急性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痰热壅肺、痰瘀阻肺、痰热瘀肺、痰浊阻肺、肺脾肾虚。本病病位类证素为肺、肾、脾、心、肝,病性类证素按频次由多至少依次为气虚、痰、阳虚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肺脾肾虚贯穿于疾病始终,肺肾气虚可能成为COPD的基础证候。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临床分布规律,为研究中医证型规范化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查阅1995-2006年涉及到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的文献101篇,病例5352例,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中中医证型出现频次、辨证治疗病例数、专方治疗证型频次和病例数进行研究.得出不同证候出现的频率。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证型依次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肾虚血瘀、瘀热互结、气虚血瘀、湿热内蕴、痰瘀互结7种。结论:本结果基本符合中医理论的认识规律,为下一步进行中医证候群体分布规律的临床前瞻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辨证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辨证分型规律进行探讨,为中医建立和完善多发性骨髓瘤(MM)的规范化辨证治疗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初诊的128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录入证候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观察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初诊MM的临床中医讧型分为脾肾两虚、脾肾阳虚、脾肾阴虚、水湿内蕴、痰毒瘀阻五种类型,提示MM病机以脾肾虚为主,以痰瘀湿毒为要。结论:聚类分析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13年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辨证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候规范及证候要素提取,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结果:66个证候类型中出现频率前3位的证候是心脾两虚证、痰火扰神证、肝郁气滞证;出现频率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脾;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火/热、气虚、阴虚。结论:原发性失眠症的主要病机为心脾两脏的气、阴虚,肝脏气郁或气郁化火。目前原发性失眠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较为分散,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1.
史梅莹  赵燕  王天芳 《世界中医药》2014,9(12):1672-1674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分析PCOS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建立PCOS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为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2类,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181篇文献,其中调查研究48篇,干预研究133篇;2)调查类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64种,涉及29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和肾阳虚证;3)干预类研究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50种,涉及22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和血瘀证;4)2类文献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为肾、肝、脾;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有虚、痰湿(浊)、血瘀、气滞、阳虚,另外,调查类文献中还有阴虚,干预类文献中有火(热)。结论:临床中,对PCOS的辨证结论虽繁杂、各异,但涉及的证候要素相对集中;本研究所归纳、提炼之证候要素,可为制订该病的临床辨证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MM)中医辨讧分型规律进行探讨,为中医建立和完善MM的规范化辨证治疗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初诊为MM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录入证候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观察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初诊MM的临床中医证型分为脾肾两虚、脾肾阳虚、脾肾阴虚、水湿内蕴、痰毒瘀阻5种类型,提示MM病机以脾肾虚为主,以痰瘀湿毒为要。结论:聚类分析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现代临床文献中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辨证分型标准。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全文阅读提取证候类型及辨证依据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纳入的文献共46篇,涉及37个中医证型,出现频率最高的8个证型为肝胃不和22次,脾胃虚弱17次,寒热错杂16次,饮食积滞15次,肝郁脾虚14次,肝郁气滞14次,脾胃虚寒14次,脾胃湿热12次,8个证型中,腹胀为共有症状,并涉及脾、胃、肝三个病位,以及气滞、气虚、寒、热、湿、食积等病性。结论:随着研究的开展,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标准越来越凸显"脾失健运"这一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文献为依据的COPD中医证型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英文数据库(MEDLINE),检索1996~2007年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文献中涉及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建立文献评价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4篇。其中报道COPD辨证分型127种次,整合后按发生频率大小排序,实证证型前6位分别为痰热蕴肺、痰气互结、寒痰伏肺、血瘀、痰瘀互结、痰蒙神窍;虚证证型前6位分别为肺气虚、肺肾气虚、肾气虚、脾阳虚、气阴两虚、肺阴虚;虚实夹杂证证型前5位分别为阳虚水泛、痰饮伏肺兼肺肾气虚、肺热痰瘀兼脾肾阳虚、肺气虚兼痰湿阻滞、肺脾两虚兼痰湿内阻。辨证方法主要有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致病因素主要为痰、虚、瘀,病位主要在肺、牌、肾、心、脑。结论:COPD证型分布有规律可循,传统中医学是通过对COPD的相似疾病进行辨证分型,随着现代中医学对COPD病因病机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流行病学发展及先进的统计学方法,COPD的辨证将得到规范。  相似文献   

15.
戴霞  姜婷  于杰  郭伟星 《中医药研究》2009,(11):1339-1340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分布和辨治规律,为该病证候规范化研究及建立证候表征体系提供依据和可行的研究思路。方法以近10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证型为切入点,运用系统聚类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挖掘文献四诊资料隐含的客观规律。结果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可大致分为瘀血阻络、痰湿壅盛、肾阳虚衰、肝火亢盛、阴虚阳亢5个单证。因子分析提取出了每一证型的主要辨证依据。结论高血压病现代文献多元统计分析梳理了专家观点,为下一步临床前瞻性证候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规范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方法采用"降维升阶"的研究方法:先将复杂的证候分解为最简单的证候要素,再将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形成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结果入选的126篇帕金森病中医证型文献,共涵盖临床病例数3495例,通过频数、频率统计及卡方检验,从中得出帕金森病常见的6个证候要素:阴虚、内风、血瘀、气虚、痰和血虚。6个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共得到34种应证组合形式。结论运用"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相结合的方法,即可达到规范中医证候的目的。该研究完善了帕金森病中医辨证体系,促进了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向规范化、标准化的转变,使其更为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现代文献的查询,研究其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IR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设定检索条件下查询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者进行分析,统一证候名称,提取证素,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其证型及证候要素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R常见的证型有气阴两虚、阴虚热盛、瘀血、痰浊。病位集中在肝、肾、脾;病性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气虚(、火)热、瘀血、痰。结论:目前IR辨证缺乏统一标准,不便于研究和临床治疗该病,证候要素分布的研究为该病量化诊断和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回顾古代医家对肥胖证候的认识和演变,结合近年文献分析,认为肥胖证候研究存在病例数偏少、证候命名不规范、辨证方法未统一、判定标准不明确等局限和不足。证素独立规范,组合灵活多样,证素辨证可以用于肥胖的证候研究,挖掘、归纳肥胖人群的证候特征,有利于为本病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532例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功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功血证候分布以阴虚血热证多见占19.2%,其次依次为气滞血瘀、肾阴虚、气血两虚、脾肾两虚、肝郁化热、脾虚、肾虚血瘀、气血两虚兼血瘀、气阴两虚、湿热。功血证候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内热(实热、虚热)、血瘀、气滞、血虚、阳虚、内湿。功血发病率育龄期占69.2%、围绝经期为21.4%、青春期为9.4%。青春期功血以肾阴虚证多见占48%,育龄期功血以气滞血瘀证多见占23.9%,围绝经期功血以脾虚证多见占24.6%。结论用客观的方法分析功血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可为功血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基本证型分布及其病性、病位特点。方法:检索1989年至2015年公开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中医、中西医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文献,对其中的精液不液化症中医各证型出现的频次、病例数构成比以及病性因子、病位等疾病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明确中医辨证分型并符合要求的文献37篇,包含精液不液化症病例合计3005例。出现频次较高的5种证型分别为:湿热下注、阴虚火旺、湿热瘀阻、肾阴虚、肾阳虚;病性因子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湿热和阴虚;精液不液化症病位主要在肾,在发病过程中常涉及到肝、脾、肾三脏。结论:通过对精液不液化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为进一步确定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