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各有关单位:当前质疑中医诊脉的声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诊脉断孕"的约战,又一次把中医推到了新闻热门话题的第一位。作为行业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我们应该引导广大中医会员加强脉学科学研究,提高脉学整体学术水平,继承、整理与挖掘中医脉学精髓,促进国内外中医脉诊水平的共同提  相似文献   

2.
中医脉法主要有古遍诊脉法、独取寸口脉法和太素脉法,并相应形成不同的脉学流派。以秦越人、淳于意为核心的齐派医家倡立、西晋王叔和发展并完善的"独取寸口"诊脉法,对中医脉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医学的主要脉学流派。  相似文献   

3.
诊脉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脉象繁多,全部掌握实属不易。可见诊脉之难。临证时若是纠结于其表象而不深入探求其本质也会导致脉学疑析成功率不高,而中医脉诊因其在反映疾病本质上的独特优势。本文首先概述了四脉为纲、四诊合参的精髓,总结了提高"四脉为纲、四诊合参"脉学疑析成功率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医脉诊与人体血液循环血流动力学理论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将物理学、生物力学融入到脉学研究中,探讨脉象的形成机制.应用生物流体力学血液流速参数分析"诊脉独取寸口"的依据;对脉象的物理学相关参数的相互关系以及反馈调节进行探讨,从而探究"脉形""脉势";用中医弦脉结合血液参数加上数学计算,应用现代物理学进行说明,并结合临床论述...  相似文献   

5.
诊脉,这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诊病手段。《内经》谓“按其脉,知其病”、“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后世医家都将脉诊做为中医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把诊脉做为中医的代名词,所谓“大方脉医生”、“小方脉医生”。自《难经》首创“独取寸口”诊脉法以来,历代医家对脉诊也多有创见。仅据《中国医籍提要》载自晋&#183;王叔和《脉经》始,至清&#183;周学海的《脉简补义》止,仅脉学专著就有16部之多。可见,前人对脉诊的重视。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历代医家对脉诊的认识也多有不同。现就个人的学习体会,试对脉诊略做探析。  相似文献   

6.
脉诊是最具特色的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历代医家备受重视。清代御医赵文魁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脉诊八纲辨证,诊脉须确定浮、中、按、沉四部,诊脉须测定寸关尺及内侧与外侧,主脉与兼脉互参等理论方法,深入浅出的阐发了脉学的精髓。本文主要阐述文魁先生的脉学理论,希望对后世中医学者在繁琐的脉学学习中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诊脉,这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诊病手段。《内经》谓“按其脉,知其病”、“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后世医家都将脉诊做为中医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把诊脉做为中医的代名词,所谓“大方脉医生”、“小方脉医生”。自《难经》首创“独取寸口”诊脉法以来,历代医家对脉诊也多有创见。仅据《中国医籍提要》载自晋·王叔和《脉经》始,至清·周学海的《脉简补义》止,仅脉学专著就有16部之多。可见,前人对脉诊的重视。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历代医家对脉诊的认识也多有不同。现就个人的学习体会,试对脉诊略做探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晚清学者廖平"脉学"著作的考察和研究,认为廖平"脉学"思想尽管是以<内经>为价值取向,对<难经>倡导诊脉"独取寸口"的学说提出挑战而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他敢于对中医"脉学"经典著作"疑经辨伪"的精神和方法,反映出他谋求中医脉学创新、发展的愿望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对推动中医脉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脉学理论潜在着统一的思维模型及数学模型;其模型性承载于太极模型、三才模型、五行模型;这种模型概念的迁变反映着中医脉学理论的逐渐形成与完善;模型中医学认为,中医理论特点是"以模塑理"、"按模索病".先有一套完整的模型理论,然后再严格按照模型建立其脉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李毅  刘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2-913
《伤寒杂病论》对脉学极其重视,促进了后世脉学的发展:在诊脉中重视采用“寸口诊脉法”诊断疾病;诊脉方法多样化,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诊脉方法;仲景脉学应用“阴阳学说”思想,认为脉诊以阴阳为纲;凭借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预后,并确立相应的治法,体现“脉证合参”的诊脉辨证思想;注重因人辨脉,人的体质胖瘦与脉象有一定关系;注重因时辨脉的思想,认为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蒙医学脉诊方法与中医学脉诊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脉诊在两个传统医学体系中均是比较重要的诊断方法,而且蒙医脉诊与中医脉诊有渊源关系,中医脉诊的内容经过藏医学的吸收传入蒙古地区成为蒙医学诊断方法之一。在此过程中诊脉部位、诊脉时间、诊脉前的准备、按脉手法以及脉诊与脏腑的关系、病脉象等均有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在诊脉部位上发展了"寸口诊脉法",且根据病情酌诊趺阳脉、少阴脉、少阳以及人迎脉;通过脉象阐述病因、明确病位、揭示病机、指导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伤寒杂病论》虽非脉学专著,但在脉象及主病理论上已初步形成体系,为中医脉诊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将辨脉寓于辨证之中,提高脉诊在临床诊疗的作用,王叔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补充扩展仲景脉学思想,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①诊脉部位,独取寸口;②寸口分候,脏腑对应;③规定脉象,分门别类;④脉象主病,一一对应;⑤妇儿脉象,脉法大成,最终使独具特色的中医脉诊雏形初定.  相似文献   

14.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长期以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和突破;传统中医诊断往往取决于医师的主观意识、经验积累,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因素,缺乏客观指标;中医脉象仪恰恰能弥补这一缺憾;研制脉象模拟仪已成为脉诊客观化的重要内容及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医脉诊学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诊是中医学诊法中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标志性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很难准确地掌握中医脉诊,在临床实践中也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加速脉诊的现代化研究,使中医脉诊标准化,不仅是中医脉诊学创新和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使脉诊更加客观化,有利于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脉诊,又叫做切脉、按脉、诊脉等,是中医临床诊病的核心技术,亦是中医临床中最难懂、最难学的部分,属望、闻、问、切四诊之一,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功。脉诊是传统中医标志性的诊断方法,在百姓心中是中医的象征。但目前临床上,能真正熟练运用者已日渐稀少。现就本人临床脉诊体会,谈谈感悟。1功能脉法也称为传统脉法,即通过诊脉了解患者五脏的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人体的疾病大体分为外感和内伤杂病,张仲景的《伤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研究》2014,(14):F0002-F0002
<正>中会国[2014]009号各有关专家、有关单位: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历代名医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象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的重要内容,钱学森曾提出建立"唯象中医学"体系。脉学是由扁鹊发明并沿用至今的中医诊断方法,正如《史记》中所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加强对象思维及扁鹊脉法的整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空达维尔医学研究院协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医原  相似文献   

18.
仲景对脉学真正的贡献不只是在于书中所保留的各种详细脉诊法则与实例,而是承上启下地将中医脉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仲景肯定了《难经》独取寸口诊法简便准确的特点,虽然尚有三部诊脉法,但是在书中主要以寸口脉诊法为主,这为后世"独取寸口"的脉诊诊法奠定了主基调。其次,仲景之后的王叔和对于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整理,王叔和在整理过程中必然对于《伤寒论》特色—脉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而叔和的《脉经》也引用了很多《伤寒论·平脉法》和《伤寒论·辨脉法》的内容,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亦是足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研究》2014,(11):F0002-F0002
<正>中会国[2014]009号各有关专家、有关单位: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历代名医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象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的重要内容,钱学森曾提出建立"唯象中医学"体系。脉学是由扁鹊发明并沿用至今的中医诊断方法,正如《史记》中所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加强对象思维及扁鹊脉法的整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空达维尔医学研究院协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医原  相似文献   

20.
壮医的脉诊是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而逐步发展形成的,它独具特色,且具有实用价值,广泛被壮医所应用,从而成为壮医临床上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壮医脉诊与中医脉诊既各有特点,又有一定的联系。1壮医脉诊与中医脉诊诊脉部位的比较古代壮医主要有两种诊脉方法。一种是流传于柳州、河池地区一带壮族民间的三指四肢脉诊法,在手臂、胭窝等部位的支脉候脏腑的病变,前臂中部候头、心、心包,前臂内侧候咽喉,前臂外侧候颈胸;下肢腘窝外侧候腰、肾、腿,下肢腘窝内侧候小肠、膀胱、睾丸,下肢腘窝中部候胃、大肠。另一种是流传于左、右江地区的单指脉诊法,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