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强 《中国输血杂志》2012,(10):1015-1016
目的 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再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和“两对半”检测,提高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缩短窗口期,保障血液检测质量.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使用核酸检测ROCHE COBAS S201血液核酸筛查系统,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同时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2467份,经两遍ELISA检测HBsAg阳性标本94人份,再对于22273份ELISA阴性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有39人份检出为HBV DNA.结论 核酸检测阳性39人份中HBsAg阳性标本8人份,其中有两例拷贝数较高,并且为HbsAg、HBeAb、HBcAb阳性.核酸检测在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感染状况和经ELISA法筛查HBsAg后经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为选择合适的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种ELISA试剂对献血者HBsAg进行筛查,同时用一种核酸检测系统检测标本中HBV DNA,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共筛查献血者44 2567例,HBsAg阳性1 894例,阳性率0.428%;对68 662份标本进行核酸扩增检测,检测出45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HBV输血残余风险为0.066%。结论现有的ELISA检测体系存在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增加核酸检测能降低HBV输血残余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特异的DNA检测方法.方法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并与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方法作比较.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101拷贝的HBV DNA模板,CV为6.44%,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HBsAg(+)、HBeAg(+)、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100%(40/40);HBsAg(+)、抗HBe(+)、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81.8%(27/33);HBsAg(+)、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72.4%(21/29),其余为阴性.30例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特异,适用于临床进行大样本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定量结果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检测结果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本院住院及门诊HBV感染患者248例,抽取静脉血,采用1235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PE5700全自动荧光PCR仪对这248例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定量测定e抗原(HBeAg)阳性者其HBV—DNA阳性率远大于HBeAg阴性者(P〈0.05);HBsAg及HBeAg2项阳性模式HBeAg定量结果显著大于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P〈0.05),其HBV—DNA波动范围也大于H&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结论:HBeAg定量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DNA的含量,并对患者病情进展和诊治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对A组50名HBsAg(+)的孕妇于24、28、32、36周肌注200 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B组45名HBsAg(+)的孕妇未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脐血HBV标志物,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法比较两组孕妇各自在分娩前血清HBV DNA载量有无变化。结果A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V DNA载量降低(P<0.05),B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V DNA载量无显著变化。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6.
柳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43-1344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HBV-LP)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13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采用ELISA检测HBV-LP和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模式。结果 HBV-LP与HBV DNA的阳性率在相同HBV-M模式血清标本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HBV-M模式血清标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血清HBV-LP光密度值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r=0.89,P<0.05);不同HBV DNA含量标本间,HBV-LP阳性率及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血清HBV-LP光密度值与HBV 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清HBV-LP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1蛋白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及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 )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520例标本分成4组模式,另外选取35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检测前S1蛋白和 HBeAg ,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检测 HBV‐DNA.结果A组230例患者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B组208例患者为 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抗‐HBc均阳性,C组65例患者 HBsAg、抗‐HBc均阳性,D组17例患者为其他模式.A、B、C、D 4组的HBV‐DNA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2.6%、57.7%、15.4%和5.9%,321例 HBV‐DNA阳性患者中前S1蛋白阳性检出率53.6%,HBeAg阳性率45.2%.结论前S1蛋白与HBeAg阳性反应病毒复制,而HBV‐DNA阳性更能灵敏地反应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对病情的监测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 PreS1)、HBV DNA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评价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427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标本中HBV DNA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M和PreS1水平.结果 HBsAg(+)、HBeAg(+)、HBcAb(+)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HBV DNA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PreS1和HBV DNA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 PreS1、HBV DNA和HBV-M单独检测均存在缺陷,三者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准确诊断、判断病毒复制情况和药物疗效的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者血清中HBV DNA及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8例临床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eAg和PreS1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HBeAg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87.2%,HBV DNA阳性率为91.0%;HBeAg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54.7%,HBV DNA阳性率为55.7%.患者血清PreS1Ag与HBV DNA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reS1Ag与HBV DNA符合率较高,比HBeAg更能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可作为一项新的病毒复制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HBV DNA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并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HBV-M,按照不同的HBV-M模式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131例HBeAg阳性标本中HBV DNA阳性率为100.0%,与HBeAg阴性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标本和HBsAg阴性标本比较,HBV DN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 DNA检测在各种模式的HBV-M阳性血清中检出率相差较大,HBeAg和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较高。说明仅仅依靠HBV-M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不够的,同时检测HBV DNA和HBV-M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主要有两类,血清标志物检测和病毒核酸的检测。由于HBV—DNA能直接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故HBV—DNA定量检测已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作者采用荧光定量PCR对866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血清HBV—DNA及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两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该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76例,分别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测定其HBV DNA水平。比较分析“煮沸法”的A试剂与“一步法”的B试剂的线性范围及其灵敏度。结果 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两种试剂检测,A试剂检测为阳性的样本有71例,阳性率为40.3%(71/176);B试剂检测为阳性的样本有120例,阳性率为68.2%(120/176)。阳性率的一致性为100%,阴性率的一致性为53.3%,总的一致性为72.2%。结论 两种国产HBV DNA检测试剂盒对于HBV载量在低复制水平的血清标本具有很好的可比性,B试剂的扩增效率高、操作简便、定量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广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便携式、可灵敏、快速检测血液标本中病毒核酸的方法。方法以HBV病毒为例,针对其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对待测HBV标本做核酸目标序列扩增,以高灵敏双链DNA嵌合荧光染料为指示剂,根据荧光信号指示扩增反应产物的有无;将本法与实时荧光PCR法对临床标本做HBV检测的对照分析。结果建立了血液病毒核酸的可视化检测方法,研制出扩增检测一体化仪器;灵敏度达到可在<1 h完成10 cp/管的HBV核酸扩增反应和产物检测。62例实时荧光PCR检测为HBV阳性的临床标本,本法亦都检测为阳性;而从42例实时荧光PCR检测为HBV阴性的临床标本中,本法检出了6例HBV阳性。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和装置可实现高灵敏度单管快速检测血液病毒核酸,为特殊现场环境中的血液安全性筛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室收集1991年—1993年慢性乙肝和乙肝免疫指标阳性患者血清标本182例,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BV DNA。182例标本HBV DNA阳性81例,阳性率44.5 %;91例慢性乙肝标本HBV DNA阳怀51例,阳性率56%;91例乙肝免疫学指标阳性标本,NBV DNA阳性30例.阳性率32.95。其中30例慢性乙肝、肝功能均异常.临床症状明显.HBV DNA阳性18例,阳性率60%。结果表明HBV DNA的存在与乙型肝炎,尤在慢性乙肝肝炎活动期间有着密切关系,可作为乙肝感染的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经ELISA检测均合格的献血者标本170 316份,再采用核酸检测技术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对筛查呈反应性的部分标本再送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进行确证。结果共筛查出160份核酸反应性标本,总反应性率为0.09%,其中罗氏核酸检测系统反应性率为0.10%,达安核酸检测系统反应性率为0.0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7份送检标本中,有14份被确证为HBV DNA阳性,无HCV RNA和HIV RNA的检出,确证阳性率为51.85%。有2份送检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结果呈反应性。结论 ELISA方法筛查献血者标本存在漏检现象,核酸检测方法可作为ELISA的有效补充,能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化学发光法检测灵敏度优于ELS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 DNA复制水平与HBV YMDD突变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技术,检测1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未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以及服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血清中YMDD突变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较低者YMDD突变率较低,治疗前病毒载量较高者YMDD突变率也较高(P<0.05)。结论 HBVYMDD突变与治疗前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前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检测可作为发生YMDD突变的早期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μl血清裂解液提取HBV DNA、和取同样量的全血经不同裂解液提取血液中血清及白细胞内总HBV DNA,同时经PCR检测.对78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两种取材方法检测HBV DNA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检测HBV DNA的最低检测限为1×103拷贝/ml,29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 DNA阳性率为100%,血清阳性率为100%,P>0.05;37份HBsAg、抗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 DNA阳性率为97.30%,血清阳性率为48.65%,P<0.01;12份HBsAg和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 DNA阳性率为91.67%,血清阳性率为25%,P<0.01;20份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均为阴性.血清HBVDNA阳性多数是ALT升高患者,其拷贝数均小于全血测定的拷贝数.结论全血检测HBV DNA阳性率高,避免血液中白细胞内HBV漏检,它能准确地反应血液HBV含量,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效果作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单人份检测模式与汇集检测模式两种血液核酸筛查方式对于血液核酸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先采用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对ELISA筛查合格的标本进行HBV、HCV、HIV(1+2型)核酸筛查(汇集检测模式),再用该试剂盒按照单人份检测模式对汇集检测过的样本进行复检。结果本研究采用单人份检测模式共检测5385例经过汇集检测模式筛查的样本,筛查出HBV DNA核酸阳性标本10例(阳性率1.86‰)。10例核酸阳性标本与汇集检测模式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的两种检测模式均未检测到HCV RNA核酸阳性和HIV(1+2型)RNA阳性的标本。结论在酶免检测的基础上应用核酸检测能有效避免HBV、HCV、HIV(1+2型)的漏检,降低输血传播相关病毒的风险。汇集检测和单人份检测两种检测模式对于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血液标本的核酸和血清学的检测(NA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核酸检测在血液病毒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使用诺华诊断血液筛查系统对标本进行单人份核酸检测.如标本核酸检测为阳性,则需要对标本进行鉴别;鉴别结果为HBV DNA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一步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结果 10 127例血液标本中检测出NAT(+)标本30例,其中NAT(+)、ELISA(-)的标本12例,ELISA漏检率为1.18‰,鉴别后有6例标本为HBV DNA(+)、ELISA(-),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为全阴性或抗-HBc(+),未检出HIV RNA或HCV RNA;另有7例标本为NAT(-)、ELISA双试剂(+),其中3例为HBsAg(+),4例为抗-HCV(+).结论 核酸检测可以有效降低酶联免疫法漏检造成的输血风险,但其也存在漏检的情况,因此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相结合可作为血液筛查检测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状况及血液在经过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后经血传播HBV病毒的残余风险,探讨本地区开展血液核酸筛查的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IA法和速率法对2010年11月2日~2011年12月31日经快速法HBsAg和速率法ALT初筛合格的70 428份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应用罗氏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对68 716份经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6样本混合法的HBV-HCV-HIV检测,并对阳性混样池进行拆分检测及对拆分检测阳性的标本送鉴别部门进一步分项鉴别确证。结果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中,HBsAg阳性标本有309份,阳性率为0.43%;核酸检测中,HBV DNA阳性标本有83份,阳性率为0.12%(1/828)。结论南宁地区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合格的献血者血液经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核酸检测(NAT)的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