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建成 《检验医学》2011,26(3):202-20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浊免疫测定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r=0.418 7,P〈0.01)。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浊免疫测定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r=0.418 7,P<0.01)。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hs-CRP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hs-CRP水平变化对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两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90例健康对照者和92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hs-CRP和D-二聚体水平两两比较,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动脉硬化是脑梗死的最主要的病因之一。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反应最灵敏的指标,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实验对5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检测,探讨二者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35-2536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其中4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进展组,另外92非进展患者为非进展组,同时选择60例无心脑血管疾患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之间的血清hs-CRP、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s-CR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hs-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对于预测评估进展性脑梗死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高危患者的早期发现和诊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D-二聚体和Hs-CRP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中D-二聚体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小面积组(P〈0.01);但D-二聚体和Hs-CRP含量与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测定血中D-二聚体和Hs-CRP含量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并比较差异,并与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进展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01).结论 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检测有助于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Hcy和hs-CRP水平,其中Hcy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s-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应用希森美康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结果急性期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Hcy、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D-二聚体、hs-CRP的测定对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对脑梗死治疗观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与脑梗死的关系,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和DD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6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中hs-CRP、Hcy和DD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三者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8、0.517、0.569,P值均小于0.05),相关性较好,敏感性高。结论 hs-CRP、Hcy、DD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接触溶栓,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后2、4、244、8 h抽血测定血浆D-二聚体及hs-CRP,其中再通组58例,未再通组31例,并与健康对照组89例进行对比。结果溶栓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及hs-CR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溶栓再通组2 h血浆D-二聚体含量达峰值,后迅速下降,但48 h仍高于治疗前,而未再通组血浆D-二聚体在4 h后迅速下降,与再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再通组hs-CRP平均含量在各时间点与再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及hs-CRP均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的指标;且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对判断动脉溶栓是否再通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13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和hs-CRP的区别,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和hs-CRP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y和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互关系.方法:确诊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7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同时检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超标准值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0.05,<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 D-二聚体(D-dimer,D-D)在脑梗死预测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0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 hs-CRP、HCY 和 D-D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中 hs-CRP、HCY 和 D-D 水平明显升高(P <0.01);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最高、特异性最强、约登指数最大。结论联合检测 Hs-CRP,Hcy,D-D 三项指标可进一步提高脑梗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3例脑梗死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现察并比较ACI患者在不同程度病情、不同梗死面积时,血清S100β蛋白和hs-CRP含量变化,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清S1006蛋白(0.025±0.017μg/L)和hs-CRP(7.147±10.503 mg/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17±0.009 μg/L,2.679±1.678 mg/L),均P<0.05,并且随着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增高和梗死面积的增加,血清S100β蛋白和hs-CRP含量亦明显升高;S100蛋白水平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和hs-CRP浓度均明显增高.S100β蛋白和hs-CRP蛋白浓度高低不仅可以给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程度提供定量信息,而且也是判断病情,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BNP(B型脑钠肽)、D-二聚体、hs-CRP(超敏C反应蛋白)、LP(a)(脂蛋白a)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55名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BNP、D-二聚体、hs-CRP、LP(a)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BNP、D-二聚体、hs-CRP、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梗死和中面积梗死患者的BNP、D-二聚体、hs-CRP、LP(a)含量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BNP、D-二聚体、hs-CRP、LP(a)含量显著升高,在急性脑梗死的鉴别中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病情的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病情的判断、指导治疗和预后中具有很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a),hs-CRP,HCY和血浆DD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LP(a),HCY和DD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CY,LP(a),hs-CRP,DD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另外HCY,LP(a),hs-CRP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红素(TB)的关系。方法:采用经CT确诊的CVD患者共52例,对照组28例,分别取血测定D二聚体、Hcy、hs-CRP和TB。结果:CVD组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CVD组血浆D二聚体与血清Hcy和hs-CRP呈正相关,与血清TB呈弱负相关。结论:CVD患者血清TB、Hcy和hs-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2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及各项生化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项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Lp-PLA2、hs-CRP及D-二聚体与心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r=0.873、0.782、0.674,P0.05)。结论 Lp-PLA2、hs-CRP及D-二聚体检测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16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以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均显著减小,但试验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hs-CRP水平更低(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延缓颈动脉狭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