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探讨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09~2010年8 532例接受输注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532次输血治疗中共有121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其中机采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为3.55%,冷沉淀1.83%,悬浮红细胞1.73%,血浆0.97%.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过敏反应,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引起发热反应为主,发生率为1.15%,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发生率为0.79%,无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过敏反应,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引起发热反应为主,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根据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种红细胞制品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郑州某3家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60名,随机分为A、B组,A组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观察2组患者输血疗效及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A组30名患者,有效16例,部分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B组30名患者,有效15例,部分有效8,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不良反应相似,发生率均较低,2组均未出现明确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去白悬浮红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确切,而且不会增加输血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我院提供科学、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统计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总人次,收集此时间段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类别,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输血史、输注的血液成分、疾病类型等的关系。结果 期间接受输血治疗9237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76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0%,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70%),其次为新鲜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0.50%和0.31%)。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1%、0.05%和0.004%,过敏反应分别为0.06%(红细胞)、0.64%(血小板)和0.16%(血浆)。悬浮红细胞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0.23%)高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04%),过敏反应发生率无差别(0.06%和0.07%);新鲜冰冻血浆(0.50%)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血浆制品;浓缩血小板(1.09%)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采血小板(0.65%)。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其次为肾移植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的红细胞制品输注治疗儿童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17例。A组输注普通红细胞,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C组输注年轻红细胞,D组输注去白红细胞。比较4组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和免疫介导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播的感染及输血性铁过载]发生率。结果 4组均未发生输血传播的感染。C、D 2组FNHTR和免疫介导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性铁过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B 2组(均P<0.05)。结论年轻红细胞输注和去白红细胞输注治疗儿童重型地中海贫血能够降低感染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去铁治疗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荐和应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泸州市人民医院近3年来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其原因,探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切实保障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对2009~2012年泸州市人民医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泸州市人民医院输血共3 529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63例,发生率为1.8%,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发生的不良反应32例,发生率为2.0%,输注血浆发生不良反应28例,发生率为1.7%;输注洗涤红细胞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1.5%,输注冷沉淀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为1.2%。无1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过敏反应33例,发生率为52.4%、发热反应26例,为41.2%,其他4例,发生率为6.4%。输注冷沉淀和洗涤红细胞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都有过多次输血史。结论不同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后果及预防处理各有不同,应仔细观察,鉴别和区别对待的同时应用新方法、新技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收集至该科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43 874例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36例,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1%。输注冷沉淀的不良反应率发生最高,为1.27%,全血次之,为0.56%,悬浮红细胞为0.44%,冰冻血浆为0.32%,血小板为0.27%,滤白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均为0.00%。输血次数1、2、3、≥4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9%、0.27%、0.66%、1.24%,不同输血次数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者占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60.29%。输血不良反应中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2.50%,其次为过敏反应,占33.09%。结论输注去除白细胞血制品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别是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应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妇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住院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患者,将患者输注红细胞储存时间均≤14 d者纳入新鲜组,输注红细胞储存时间均14 d者纳入陈旧组,分析2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输血后血液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陈旧组不良反应率(2.45%),新鲜组不良反应率(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陈旧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1.42%),新鲜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陈旧组过敏性输血反应率(1.03%),新鲜组过敏性输血反应率(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2组的电解质、血凝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陈旧组总胆红素明显高于新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浮红细胞的储存时间对于妇科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有明显影响:输入储存时间长的悬浮红细胞(14 d)使得患者更容易发生FNHTR,输入储存时间长的悬浮红细胞(14 d)会增加患者溶血的风险并降低红细胞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调查本院1个月内连续发放的483例滤白机采血小板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调查2017年1—2月发放的滤白机采血小板输注情况,按照国际输血协会发布的《非感染性ATR监测标准》分别对每次输血不良事件进行输血相关性分级和诊断。结果 179名患者共计输血467次,输注滤白机采血小板483治疗量,经评估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事件78次,与输血肯定相关的16例,很可能相关的30例,可能相关的32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9%,不良反应发生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62例(13.3%)和过敏反应8例(1.7%)为主,输血相关性呼吸困难发生3例(0.6%),患者输血史和输血次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高于临床回报率,反复输血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增加,血小板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各类成分血液输血反应发生频率和输血反应类型的调查分析,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对某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各种成分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39 852单位输血中,共发生输血反应143次,总输血反应率为0.10%,输注全血反应率最高为0.99%,红细胞悬液0.14%,冰冻血浆0.07%,血小板0.05%,滤白红细胞0.01%,自体输血无输血反应。输血单位为1,2,3,4和≥5单位的构成比分别为0.03%、0.06%、0.31%、0.41%和1.12%。血液内科、其他科室与外科患者反应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2.94%,其次是过敏反应,占32.16%。结论自体输血和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输注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性用药可减少轻度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该院近4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患者的输注效果,为临床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该院2015-2018年《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及相关记录,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输注效果。结果2015-2018年共输血35363例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31例次,总发生率为0.37%,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龄段人群均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女性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分别占57.25%和38.17%。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最高,为0.78%,悬浮红细胞次之,为0.41%。悬浮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例次随自体血回输增多而逐年递减。输注同样剂量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病例组输注效果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降低,自体血回输对减少悬浮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有一定作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把握血液成分输注指征,持续开展并扩大自体输血覆盖面,保障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库型滤白悬浮红细胞在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10月期间,在惠州市七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接受血库型滤白悬浮红细胞治疗患者1744例次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使用普通悬浮红细胞治疗的患者2318例次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不同病种、不同输血次数输血后FNHTR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FNHTR14例,发生率0.80%,对照组发生FNHTR49例,发生率2.11%,两组FNHT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和妇产科的两组FNHT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科、肿瘤科、血液科等需多次输血的病种两组FNHT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次以上输血患者FNHTR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存期两周后滤除白细胞的FNHTR与对照组总体FNHTR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存三周后滤除白细胞的FNHT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总体FNHT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需反复输血患者身上应用在一定储存期内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可降低FNHTR的发生率,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血主要用于准备器官移植的患者输血和需要反复输血患者的临床输血与同时免疫的研究.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国内外输血界公认为,去白细胞输血具有减少同种异体输血副作用的效果,可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防止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和血小板输注无效,降低传播白细胞相关传染病病原体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输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进一步观察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及伤口愈合的影响,笔者对胶州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98例肿瘤患者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阐述不同成分用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对各类成分用血输血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各成分用血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3 850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反应65例,总输血反应率为1.69%,悬浮红细胞1.25%,冰冻血浆3.75%,血小板2.50%,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90%,滤白细胞冰冻血浆1.80%,冷沉淀2.50%。血小板与冷沉淀血液制品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血液制品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次数为1、2、3和大于或等于4次输血反应构成比分别为1.45%、1.61%、2.00%和3.80%,由输血次数引起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占输血反应的53.85%,妊娠史占输血反应的30.77%。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4.80%,其次是过敏反应,占32.60%。结论过滤白细胞血液制品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用过滤白细胞血液制品,以减少输血反应。输血次数越多,输血反应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安全用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于该院输血治疗的患者共44 860例,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血型、输血史、过敏史、科室、输注的血液成分等的关系。结果 44 860例受血者中173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9%,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26%,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为0.08%。单采血小板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58%),冷沉淀最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前3个科室为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史、有无过敏史、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血型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采取预防措施,个性化输注血制品,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监督,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安全合理用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RhCcEe抗原配合性血液输注在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输注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β-地中海贫血需长期输注红细胞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进行ABO,Rh C、c、D、E、e抗原相合性或相容性输血,对照组仅进行ABO、RhD相合性输血。观察2组研究对象不规则抗体产生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地区RhCcEe表型分布与其他地区相吻合。实验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远低于对照组的10.41%(P0.05)。2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有2例发生迟发性血清学反应,2例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1例非溶血性发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hCcEe配合性血液输注可降低β-地中海贫血患者输血后的不规则抗体产生率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与特点,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至2015年间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对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后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内共有17 592人次输注血液制品,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8例次,发生率为0.33%。输注单采血小板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02%;其次是输注血浆制品,为0.49%;输注悬浮红细胞则相对较低,为0.18%。输注不同血液成分间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P<0.01)。输血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构成比较高,为63.8%,主要以输注血浆制品、单采血小板者多见;而发热反应构成比为36.2%,以输注悬浮红细胞者常见。我院输血不良反应逐年有所下降。结论: 加强输血管理,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特别要避免血浆与红细胞配套使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有效临床输血方法.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输血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接受悬浮红细胞输血,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输血治疗后,临床指标相较于输血前均有一定的变化,而B组变化最大,最符合标准指标;B组总有效率为100%,远高于A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中,其临床效果优于行悬浮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能提高输血安全性,大幅度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成分输血已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红细胞成分输注占据临床输血重要地位。红细胞成分不但能达到输注全血所获得效果 ,而且能减少因输注全血中有关成分引起的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笔者对 47例恶性肿瘤及慢性贫血患者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输血治疗 ,并观察红细胞成分的应用价值 ,以及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 FNHTR)的发生率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 1月 ,47例恶性肿瘤及慢性贫血患者。均经上级医院明确诊断 ,其中血液病 1 1例 (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白血病 ) ,各种肿瘤 1 5例 ,其…  相似文献   

19.
去白细胞输血对地中海贫血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滤出白细胞的红细胞(滤白)输注对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意义及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根据患者自己的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分为如下两种治疗:32人输注悬浮红细胞,36人输注滤出白细胞的红细胞.对治疗后的FNHTR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率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滤白治疗组FNHT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悬红治疗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滤白组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T4、T4/T8、NK细胞活性、RBC-C3bR花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降低同种异体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免疫功能的破坏,对于有条件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是重要的输血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输血方式,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方法对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住院患者1 377例,共输血2 085例,共收到临床回报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记录49例,发生率为2.35%,其中,过敏反应41例,占83.67%;发热反应8例,占16.33%,其他类型输血不良反应未收到回报。在49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中,红细胞悬液28例,占57.14%;血浆14例,占28.57%;红细胞悬液+血浆组5例,占12.25%;血小板1例,占2.04%;冷沉淀1例,占2.04%;洗涤红细胞未收到不良反应记录。结论该院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其次为发热反应;对有妊娠史和输血史的患者输血时,应增加献血员的抗体筛查检测,选择抗体筛查阴性的血液制品进行输注,应推广使用洗涤红细胞,可有效避免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