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经汤配合电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经汤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3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痛经症状积分、PGF2α治疗后组间比较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经汤配合电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足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服用加味温经汤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足浴,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复发率0,对照组总有效率83.9%、复发率1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加味湿经汤内服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经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温经止痛汤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温经止痛汤是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治疗的7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加味温经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3个月复发总计率及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痛经积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 14%)高于对照组(80. 00%),P 0. 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总计率(2. 86%)低于对照组(17. 14%)(P 0. 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痛经积分低于治疗前、对照组(P 0. 05)。结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取加味温经汤治疗呈现良好效果,且复发情况较少,体现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宋伟  程敏 《山西中医》2021,(2):44-45
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予温经汤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9.7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较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效更好,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梅慧 《广西中医药》2014,37(4):26-27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消炎痛片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优于消炎痛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温经汤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1.1%,对照组为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复发率低于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药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自拟通经止痛方(肉桂、延胡索、乳香、没药、地鳖虫、乌药)治疗,对照组40例以温经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经止痛方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经汤联合消炎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温经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炎贴穴位贴敷治疗,均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参照COX痛经症状量表进行评分;测定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比较2组痛经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0%,对照组为6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MSS时间、程度及PGF2α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联合消炎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经汤合失笑散加味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于经前3天采用湿经汤合失笑散治疗,对照组口服化瘀镇痛胶囊治疗,均连服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治愈率39.53%,对照组总有效率88.64%、治愈率11.6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合失笑散加味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治疗的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日期单双号分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温经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为9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 0.05)。对照组的复发总计率为17.78%,研究组为2.22%,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痛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原发性痛经证属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痛经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布洛芬口服,治疗5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痛经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9.17%(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温经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所减轻。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汤治疗较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本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温经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痛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素2α(PGF2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口服艾附暖宫丸,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方,对照组给予布洛芬胶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逆汤合八珍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四逆汤合八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芬必得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痛经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对照组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合八珍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温经汤配合中药热奄包外用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温经汤口服联合中药热奄包外用。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组痛经症状轻度率、治疗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1,2,3个周期后VA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随访10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4%,对照组复发率为39%,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温经汤配合中药热奄包外用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灸法联合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口服温经汤加减方基础上,治疗组配合督脉灸,对照组配合艾箱灸,疗程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3周期后及停药3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每周期治疗后以及停药3个月后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痛经COX评分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期后及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每周期治疗结束后及停药3个月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COX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p0.01)。结论督脉灸联合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优于艾箱灸联合温经汤。  相似文献   

20.
艾春红 《河南中医》2013,33(8):1342-1343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水煎服,日1剂,连服,直至痛经停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于痛经开始时服用布洛芬200 mg,日3次,直至痛经停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6.9%,对照组治愈率为7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较布洛芬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