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9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下肢骨科术后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少数患者血栓脱落后导致肺栓塞(PE)而造成死亡.据报道,未采取预防措施的骨科大手术术后DVT的发生率为5%[1].我院2003年-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科术后并发DVT患者9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处理方法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近年来收治的40例骨科创伤术后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为分析依据,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观察组接受DVT的预防性处理,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对于发生DVT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药物抗凝与导管溶栓。结果: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手术取栓与导管溶栓的效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3.02),但与药物抗凝效果相比(P0.05,t=1.286)。结论:骨科创伤术后即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为避免术后DVT的关键,对于已并发DVT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挑选合适治疗方案,手术与导管溶栓均为有效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白巧林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57-15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提高骨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减少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只有2例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根据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危险度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提供临床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的预防手段。方法:本项目观察益气活血类中药方剂药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阐明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机制,提高骨科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丰富其预防方法。结果: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超声诊断标准,86例患者中术后共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血栓均发生在患侧肢体,发生率为4.7%。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小腿按摩预防骨科高危患者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骨科DVT形成的高危患者35例,选桃红四物汤加减,结合小腿按摩预防骨科高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35例患者术后共发生5例DVT形成,未发生肺栓塞,肢体肿胀消退,未引起明显下肢功能障碍.结论:早期中药联合小腿按摩预防骨科高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积极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经中医药综合措施防治的效果。方法:122例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药利湿活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DVT的患者1例,DVT发生率为1.64%;对照组术后出现DVT的患者有7例,DVT发生率为11.48%,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肢体肿胀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后采用中医药综合措施有助于改善肢体状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78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健康训练等预防措施。结果:78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仅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9%。结论: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大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若未行任何预防措施,术后约有50%机会出现DVT。近端DVT是肺栓塞的主要来源,致命的肺栓塞发生率为2%~3%[1],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甚至可并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2000年9月~2006年9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脊柱创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患者在术后半年进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50例脊柱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者20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0%。脊柱创伤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内在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栓史、吸烟酗酒,外在因素包括:下肢手术时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护理。结论通过分析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总结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可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对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骨科手术的患者1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强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作用,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应当被推广和推荐。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 i s,DVT)是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显示,外科手术后出现DVT的发生率为10%~80%。DVT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骨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30例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骨科收治的盆骨骨折或下肢骨折的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的预防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一般的预防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预防,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分别在术后24 h、术后1周时的Autar评分(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评估),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15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15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1周时的Aut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和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高出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骨科手术患者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对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效果明显,并且能够时骨科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彦霞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9,24(5):967-968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对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康复训练,穿弹力袜等预防措施.结果: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仅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7%.结论:该预防方法能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下肢骨科手术后围术期内患者易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间收治的116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再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术后的宣传护理、术后围术期内的生活护理以及对症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包括: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术中协助护理以及术后针对护理。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跟踪调查。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有3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无一例。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下肢骨科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并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以该院妇产科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干预,观察组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0 d内DVT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30d、60d、90 d内均具有较高的差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仅出血一例出血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出现6例,另有3例患者出现了肺栓塞并发症。临床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术后患者形成DVT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患者血流缓慢、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存在较大的关联度。因此,需要在妇产科术前做好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3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常规、介入、手术、药物等治疗,分析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患肢肿胀消除,未见肺、脑栓塞或下肢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骨科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临床可应用物理及药物预防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控制和消除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柃形成(DVT)的预防及相应护婵措施。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15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为2.61%,经系统治疗后,无一例转手术治疗或病情恶化,疗效满意。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苦,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在骨科下肢大型手术如骨盆骨折、髋臼骨折、股骨干骨折等中的发生率在30~60%左右[1]。老年人骨折后,由于血管内皮损伤、组织修复能力差,更易发生DVT,而一旦DVT患者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脑栓塞而危及生命,故骨科术后对DVT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胡爱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80-180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近3年在我科发生的18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预防、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和静脉壁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术后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