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解透表汤联合针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84例采用清解透表汤治疗,观察组患儿84例采用清解透表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IL-6、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精神状况改善时间、自我行为控制时间、情绪波动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解透表汤联合针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解透表汤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c Tn I、NSE和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解透表汤治疗。观察两组血清c Tn I、NSE、IL-1β、IL-10、TNF-α水平,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皮肤疱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血清c Tn I、NSE、IL-1β、IL-10、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c Tn I、NSE、IL-1β、IL-10、TNF-α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2)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皮肤疱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 47%(P0. 0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76%;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 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清解透表汤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机体c Tn I、NSE、IL-1β、IL-10、TNF-α等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清解透表汤应用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该院治疗手足口病的患儿31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基本原则,划分成观察组(16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下联合清解透表汤治疗,比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高,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清解透表汤应用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过程中,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观察小儿手足口病中清解透表汤合银翘散加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西医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清解透表汤联合银翘散加减临床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疱疹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皮疹恢复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进行的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自我行为控制时间、精神状况改善时间、情绪波动时间平均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解透表汤联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水痘患儿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清解透表汤加减治疗水痘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52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解透表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及出院后的随访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2%,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疱疹愈合的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皮疹消退的平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解透表汤加减治疗水痘患儿的临床疗效较佳,且用药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解透表汤联合参芥止痒散熏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清解透表汤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芥止痒散熏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采用清解透表汤联合参芥止痒散熏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治疗后的皮疹减轻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痊愈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发热、头晕呕吐、消化不良、贫血以及流涎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时间、饮食能力、睡眠质量、精神功能以及行动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清解透表汤联合参芥止痒散熏洗治疗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缓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加快疾病痊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清解透表汤联合甲泼尼龙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及体温复常时间的影响。方法 10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退热、积极补液及补充维生素等常规处理,对照组患儿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解透表汤治疗,两组治疗7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和比较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恶心呕吐、皮肤疱疹及发热等中医证候积分皆有所降低(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NSE、TNF-α及IL-6水平有所下降(P <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解透表汤联合甲泼尼龙能够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血清NSE水平及体温复常时间,降低TNF-α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1日本院收治的1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炎琥宁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儿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9.
关晖勇 《新中医》2016,48(2):163-165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220例随机分为2组各11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天,比较2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2%,对照组为7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天,观察组RV-Ag转阴率分别为85.80%、92.20%,对照组分别为71.30%、75.5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血小板轻度降低1例,对照组出现皮疹3例,均停药后自行恢复。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分散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配合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空腹血糖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观察组发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快速消退患儿疱疹,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干扰素及炎琥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症状消失时间指标来看,对照组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过程中,实行干扰素及炎琥宁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有利于患儿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辅助治疗对小儿急性重症手足口病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急性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两组急性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利巴韦林抗病毒、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及甘露醇脱水等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用甘露消毒丹治疗,1疗程为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体温、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结果:对照组显效16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83.64%;试验组显效31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90.9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5)。对照组患儿体温、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的时间分别为(3.59±1.46)天、(4.48±1.61)天及(5.88±1.71)天;试验组分别为(2.84±1.35)天、(3.57±1.58)天及(5.07±1.78)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7,P=0.006;t=2.992,P=0.003;t=2.434,P=0.017)。结论:甘露消毒丹辅助治疗小儿急性重症手足口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儿发热、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的时间,减少院内死亡及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5天;对照组42例,采用更昔洛韦(5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5天;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皮疹、体温、口腔溃疡消退情况,并详细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疹及体温、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完全治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P0.01,P0.0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翘解毒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银翘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84.2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皮疹消退、溃疡消退、水疱结疤、体温恢复正常、总病程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翘解毒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进入该院儿科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33%及93.34%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实行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有利于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5天后观察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患儿治疗5d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和72.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解毒清凉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解毒清凉汤联合益生菌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患儿的康复进程、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理想(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10组内对比可见明确改善(P<0.05),且观察组TNF-α与IL-6均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便秘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清凉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理想,可缩短治疗周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恢复炎性免疫反应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方案,观察组给予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联合方案,将两组临床效果及相关时间指标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发热消失(2.10±0.85)d、皮疹消退(4.02±0.92)d和住院时间(4.02±1.16)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给予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消退及住院时间,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五粒回春丸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阿昔洛韦治疗,10mg·kg-1·d-1,注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200m L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45例采用五粒回春丸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5d,观察治疗后的体温恢复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医证候显著改善20例、部分改善15例、无改善10例,观察组显著改善34例、部分改善7例、无改善4例,经检验表明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经五粒回春丸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有效的缩短患儿的病程,中医证候改善较为明显,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运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