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疗法,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比较2组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75%,对照组为80.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为5.62%,对照组为13.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有助于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缓解,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鹤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根据患儿治疗方式分为蓝光组和联合组,各55例。蓝光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联合组在蓝光组基础上增加茵桅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生长发育和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联合组经皮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蓝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经皮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也显著低于蓝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均有所增长,但联合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增长值均显著高于蓝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和蓝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茵栀黄口服治疗,可进一步提高退黄速度,促进患儿胆红素水平尽快恢复正常,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58.14%)显著高于对照组(37.21%)(P<0.01),总有效率(93.02%)亦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疗法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正新生儿黄疸是儿科临床常见病,致病原因主要为胆红素代谢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黏膜黄染等症状[1]。本病需及时诊治,否则胆红素会进入脑组织,引发胆红素脑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治疗、光照治疗、支持治  相似文献   

6.
王薇  王育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109-110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接受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时...  相似文献   

7.
陈明福  张萍  赵守库 《光明中医》2014,(10):2138-2139
目的:探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有本院收治的136例新生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35%、94.12%,观察组相对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有少量轻度腹泻患儿,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配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间隙蓝光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颗粒。观察黄疸消退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儿治疗前经皮胆红素水平对比,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 0. 05)。患儿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皮疹,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14%,高于对照组的74. 29%(P 0. 05)。结论蓝光照射配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快速退黄,改善经皮胆红素水平,而且并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间歇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抽取儿科收治的8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给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连续5 d,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经皮胆红素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华南 《新中医》2019,51(8):176-178
简版;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对新生儿的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当患儿血液中的血红素浓度达5~7 mg/dL,就会在患儿体内聚集,导致患儿皮肤或其他脏器黄染,并可引起肉眼可见的黄疸。随着患儿病情的发展,可进一步引发患儿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出现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笔者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  相似文献   

12.
刘清云 《河南中医》1997,17(1):38-39
茵栀汤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刘清云李献萍河南省周口市妇幼保健院(466000)主题词%茵栀汤/治疗应用光疗法/治疗应用黄疸,新生儿/治疗自1992年至今我科应用茵栀汤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30例,并与单用蓝光照射30例对比观察,现总结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蓝光照射治疗,1次/d。治疗组30例茵栀黄口服液5mL/次,2次/d。蓝光照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恢复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每日胆红素降低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胆红素恢复时间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治疗,观察组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者117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茵栀黄口服液组)、B组(蓝光照射治疗组)及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均为39例,观察1周后各组患儿的胆红素降低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自第2天至1周后其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总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茵栀黄口服液组及蓝光照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组的胆红素水平稍低于茵栀黄口服液组,两组间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相关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最近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加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对血清γ-谷丙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均单独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γ-谷丙氨酰基转移酶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血清γ-谷丙氨酰基转移酶水平、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各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进行临床治疗时,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的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清γ-谷丙氨酰基转移酶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提高患儿临床治疗安全性,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探讨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蓝光照射及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主要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天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为92.9%,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3.860,P<0.05);治疗1天、3天、7天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1=4.572;t3=10.702;t7=8.341,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胆红素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8.308,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t=6.066,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用于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显著缩短胆红素复常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茵栀黄口服液、丹参注射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6年9月的116例产科足月分娩(孕周≥37周)的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丹参注射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和87.93%,治疗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3、5 d时治疗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丹参注射液联合蓝光治疗提高了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治疗总有效率,促进了黄疸症状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两组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39%,对照组7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加快退黄速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