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国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651-7651
目的 探讨咽部异物漏诊的原因及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45例咽异物漏诊患者用70°鼻内镜检查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45例咽异物漏诊患者中鱼刺是最常见的漏诊异物,扁桃体、舌根部、咽侧壁是常见的漏诊部位.结论 清除咽部分泌物在70°鼻内镜下按顺序详细查体可有效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咽异物的诊断治疗-附237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咽异物的诊断治疗方法,降低漏诊率.方法:对2372例咽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372例中,鱼刺是最常见的异物(78.08%),会厌谷、扁桃体、舌根是最常见的咽异物分布部位,407例(17.16%)患者出现漏诊.所有患者确诊后均顺利取出异物.结论:口咽常规检查和下咽间接喉镜检查时咽异物诊治的主要手段,细致、耐心的检查、有选择地采用纤维喉镜、X线等辅助检查有助于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电视纤维喉镜在咽异物诊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咽异物是门急诊中的多发病之一,大多数在压舌板,间接喉镜或间接鼻咽镜下可发现并取出。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病人配合极差,异物较小或位置隐蔽等),常规方法较难达到目的。近两年来我们成功地在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出上述情况下的咽异物13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1例小儿(9岁)咽异物,常规检查不合作,采用电视纤维喉镜检查后,取出鱼刺一根,长约0.5cm;5例成人间接喉镜下梨状窝鱼刺多次夹取不成功,致周边组织损伤肿胀,在电视纤维喉镜下顺利取出鱼刺,长约0.3~0.7cm不等;3例鼻咽部鱼刺,长约0.3~0.5cm;3例扁桃体下极鱼刺,…  相似文献   

4.
孙军  朱华明 《临床医学》2013,(11):28-30
目的 鱼刺鲠咽为临床常见病症,患者常有强烈主诉,但与诊疗结果并非完全一致.本研究分析了一组鱼刺鲠咽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前瞻性收集了167例咽部鱼刺异物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有无鱼刺与患者颈外指示部位、主诉症状之间的差异,并分析鱼刺长度与鱼刺滞留部位、患者症状之间的差异.结果 扁桃体及扁桃体窝为常见鱼刺滞留部位;是否取得鱼刺与患者咽部异物感、吞咽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颈外指示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鱼刺长度不影响滞留部位(P>0.05),但可加重咽部异物感及吞咽痛(P<0.05).结论 咽部鱼刺的患者均需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不能因患者提示而偏漏,但患者的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对鱼刺诊断有重要作用;未取得鱼刺的患者应注意随访观察,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居民喜食鱼类,鱼肉丸,饺、粥内多有鱼刺,囫囵吞食,易致鱼刺戳在咽壁上。由于异物性质尖锐,或处理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现就较常见的咽部异物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我科自1992年9月至1994年4月共诊治咽部异物1,487例。出现并发症201例,其中咽壁损伤170例,单侧腭扁桃体炎症及其周围炎25例,急性会厌炎3例,咽后间隙及咽旁间隙脓肿2例,颈部血管破裂1例。 二、典型病例 例1 男,38岁。咽部右壁反复肿痛伴同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抗炎治疗时好时坏。检查发现右侧扁桃体Ⅲ°肿大,上半部分轻度糜烂,右侧颈部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地中等,轻压痛。曾怀疑肿  相似文献   

6.
食道异物常见,皆因误食鱼刺、鸡骨等所致,临床多采用食道钡絮进行检查,并且将鱼刺、鸡骨等带入胃内被胃酸软化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简单易行,疗效良好。但喉咽部异物采用此法却往往难以成功,笔者近3a来对78例喉咽部异物患者进行钡絮检查,对传统方法加以改良,达到了良好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咽部异物226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咽部异物的诊断和处理技巧。方法:分析我科2006年3月~2007年2月门诊诊治的226例咽部异物,总结异物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检查出异物178例,并将异物全部取出,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异物48例,经保守治疗多未复诊。结沦:咽部异物大部分诊断明确,处理简单.处理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扁桃体内异物诊治经验。方法收集12例扁桃体内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进食鱼刺病史,病程(56.45±8.48)h;均有咽部异物感或咽部不适症状,3例患者有吞咽疼痛感。术前均行高分辨CT示扁桃体高密度影,全身麻醉插管后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12例患者术中病检示扁桃体息肉或扁桃体结石。术后1个月10例患者咽异感症消失,治愈率为83.33%,其余2例咽异感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有异物病史及咽异感症患者,高分辨CT示咽部高密度影,尤其是患者有进食鱼刺等异物病史,需要鉴别扁桃体结石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喉咽部异物位置深而隐蔽,常因患者咽反射敏感、配合差或异物较小等,常规检查难以发现和取出,近3年来,我科应用70°硬管喉镜电视监控下取出喉咽部异物10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消化道异物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在研究时段内对349例因消化道异物就诊的连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消化道异物好发人群以青、中年人为主;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吞食的异物以硬币等钝性异物常见,成年人则以鱼刺鱼骨等锐性异物常见;异物滞留部位以咽部及食管常见,小肠异物少见、但易发生穿孔并发症;出现咽后壁脓肿、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9例,均通过CT确诊。结论:目前消化道异物的患病人群、种类和以往有较大变化,这提示我们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与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此类人群。电子喉镜、食管吞钡棉检查、腹部平片、电子胃镜为消化道异物的主要检查方法,它们有各自的适应征,但亦各自存在不足。另外,CT检查能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清晰显示异物的形态及位置,可以发现部分内镜及X线平片无法发现的异物,并判断是否存在咽后壁脓肿、穿孔等相关并发症,已逐渐成为诊断消化道异物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下咽部异物取出方法。方法在局麻纤维鼻咽喉镜活检钳钳取下咽部异物2 526例患者。结果 2 526例下咽部异物均顺利取出,无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麻纤维鼻咽喉镜钳取下咽部异物,患者痛苦少、时间短、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2.
咽部异物寻找及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部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 ,自 1998~ 2 0 0 0年以咽部异物就诊者 198例 ,其中经查找到并取出异物 186例。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 ,病人一般能正确指出异物存在的部位 ,大部分病人能在颈外指出异物所在的平面。这些咽部异物多数容易发现和取出 ,但也有些异物如鱼刺 ,因病人用饭团或蔬菜反复吞咽 ,致使异物深深刺入组织或进入隐蔽的地方 ,不易寻找。现将我们对咽部异物的寻找及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明确咽部异物者 198例 ,经查确实找到异物者186例 ;年龄 7~ 6 9岁 ,平均 2 4岁 ;就诊时间 0 5~ 2 4小时。异物种类 :鱼骨 174例、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咽喉镜在基层医院诊断和治疗耳鼻咽喉疾病中的作用及开展鼻咽喉镜的可行性。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用OLYPUSENF T3型鼻咽喉镜对 196 3例有耳鼻咽喉疾病的患者行鼻咽喉镜检查 ,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咽部异物、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咽口粘连等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196 3例患者检查均顺利 ,有 2 2种疾病得到诊断和治疗。 6 1例声带息肉、4 7例声带小结患者行喉镜下摘除 ,13例喉咽异物患者在喉镜下取出异物 ,5 6例 73侧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咽口粘连患者在鼻咽镜下分离粘连 ,14例其他疾病的患者也作了相应治疗 ,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鼻咽喉镜对诊断和治疗耳鼻咽喉部疾病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医疗工具 ,能在基层医院开展 ,且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喉镜下治疗咽部隐匿性异物的规范诊疗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该院异物内镜中心诊治的74例咽部隐匿性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疗路径和治疗效果。结果 74例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36例经喉内镜仔细检查后取出;32例使用颈部薄层CT准确定位后,26例在喉镜辅助下顺利取出,5例在全身麻醉喉镜辅助下小切口取出,1例在全身麻醉下颈侧切开取出;6例颈部薄层CT未能发现明显高密度异物影,CT检查后,根据患者疼痛位置反复喉镜检查发现,经咽局部表面麻醉后顺利取出。结论 颈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并定位咽部隐匿性异物,但较小且密度低的异物容易漏诊。因此,应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再次判断,反复多次镜检,并重点检查咽部隐匿部位,是咽部隐匿性异物的常规诊疗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咽及食管异物的MSCT表现、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因"进食后出现咽部异物感"行MSCT检查的患者68例,以内镜及随访为确诊金标准,统计MSCI对咽食管异物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漏诊率和误诊率,分析MSCT征象和漏诊误诊原因。结果:本研究MSCT诊断异物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91%、准确度为92%,CT还可以明确异物位置、形态、走形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另一方面,MDCT存在6%漏诊率和8%的误诊率,漏诊和误诊主要出现在对细小异物和等低密度异物的识别。结论:MSCT对咽与食管异物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较高,可有效的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式,且为快捷无创性检查,有望作为咽与食管异物诊断的首选方法,但需要警惕细小异物和等低密度异物,合适的扫描条件、细致的观察、详细的病史问询可降低漏诊误诊率。结论:咽食管异物多层螺旋CT误诊  相似文献   

16.
咽部异物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病,异物多为鱼刺、鸡鸭骨头、筷子上的木(竹)签。以下是几点我关于咽部异物取出术的感想。  相似文献   

17.
58例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和处理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异物应用不同的器械将异物取出。结果:58例食管中段异物,内镜下取出53例,成功率91.40%,除1例发生纵隔气肿外,均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未能取出异物的5例,均系病程超过48h,有穿孔并发症迹象,其中鱼刺4例,义齿1例。经外科治疗后死亡2例。结论:内镜下食管中段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唐永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16-1216
摘要 目的 观察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喉咽部异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科自2004年8月——2006年8月间,采用电视纤维喉镜取出喉咽部异物68例,均为门诊病例,病人取座位,常规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后,将纤维喉镜经鼻腔导入咽喉部,发现异物后,插入活检钳,调整钳头方向,夹紧异物,与纤维喉镜 一并取出。结果68例喉咽异物在电视纤维喉镜下全部顺利取出。结论 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喉咽部异物方法简便,成功率高,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胃镜下透明帽在处理食管细小异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镜下采用透明帽在处理食管细小异物中的作用.方法 胃镜头端安装一个透明帽后对食管细小异物进行取出处理.结果 25例食管细小异物,内镜下取出24例,成功率96%,1例未能取出的异物为小鱼骨,病程超过48 h,有穿孔并发症迹象.全部异物均为非金属细小异物,且属尖锐状类型,以鱼刺及小鱼骨为主,占56%.全部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胃镜下采用透明帽可使食管细小异物暴露清楚,保护食管不受异物损伤,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异物取出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和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龙巧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4):377-377,F0003
[病例] 女,25岁.因咽部异物感16 d到我院就诊.无咽干、咽痒、咽痛,无发热、头痛、乏力,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等.曾在当地医院行间接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按咽炎予抗感染、清热、解毒等治疗,效果不佳.在我院行电子喉镜检查示鼻咽部有一长约2.5 cm鱼刺样异物(图1见封3),取出后(图2见封3)咽部异物感消失.追问病史,16 d前吃鱼时有呛咳病史.术后予抗感染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