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额隐窝区域CT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对额窦疾病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的意义。方法选择62例患者做冠状位鼻窦多排螺旋CT扫描,观察影像学上鼻丘气房、钩突上端附着点、额气房、眶上气房、额泡气房和额窦内间隔气房。结果鼻丘气房出现率67.7%,钩突前上部参与构成鼻丘气房的内壁、上壁、下壁和后壁,后上部向上可有单一附着点或2个附着点,钩突后上部的单一附着点主要位于眶纸板,也可附着于中鼻甲或颅底,钩突后上部的2个附着点主要附着于眶纸板和颅底,额泡气房Ⅰ、Ⅱ型(40.3%)最多见,Ⅲ和Ⅳ型(12.9%)少见,额窦间隔气房的出现率5.6%。结论多排螺旋CT能良好地显示额隐窝解剖结构,为额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2.
3.
郭玮  黄海辉 《医学综述》2004,10(2):123-125
心包窦与心包隐窝在解剖学和影像学表现上变异较大,常误诊为淋巴结、主动脉瘤,甚至冠状动脉。现仅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心包窦及心包隐窝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琦  余修贵 《九江医学》2003,18(4):197-198
目的:为临床提供上颌牙种植和颌面部手术形态学理论基础。方法:观测30例成人上颌骨牙窝外侧壁厚度、牙窝深度、牙窝上口径线。结果:中切牙窝最浅,左侧为10.98±1.75,右侧为10.52±1.12;尖牙窝最深。上颌牙窝外侧壁可有缺损,发生率为10.71%。结论:了解上颌骨牙窝的结构特点对于牙种植和颌面部外伤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1993~1998年,对48例侧隐窝狭窄症患者采用保留上关节突施行侧隐窝扩大减压术。随访4个月~4年,平均309个月。35例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11例劳累后下肢胀痛,2例患肢留有轻度麻木或跛行。认为该手术保留了腰椎后部结构,稳定性未遭破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行额窦口周围区域解剖标志的识别及相应手术方式的探讨. 方法 总结70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病例,术中仔细识别额隐窝、鼻丘气房、额窦底、嗅凹、钩突、纸样板等解剖结构. 结果 35例采用钩突头端附着于纸样板的病例采用DrafⅠ手术方式进行,25例钩突头端单附着于中鼻甲根部采用经中鼻甲腋途径额窦窦口开放术,10例钩突颅底中鼻甲联合附着处患者采用DrafⅡA方式进行手术.术中均成功开放额窦窦口,无颅内及眶内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年,无额窦炎复发病例,63例患者术前症状完全改善,7例术前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 以钩突头端的附着方式决定不同的额窦手术入路,以鼻丘气房、嗅凹为核心解剖标志的辨认确定额窦入口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200例成人颅颈静脉窝的观察与测量,对颈静脉窝的形态、位置及其与颅后窝、面神经管垂直部、鼓环的局部解剖关系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及体质调查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慢性扁桃体炎有3种学说,一是细菌感染,二是自身变态反应,三是免疫功能低下。一般认为发病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或病毒滋生繁殖而演变为慢性炎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认为扁桃体隐窝上皮的屏障作用是决定扁桃体能否发生慢性扁桃体炎的重要原因,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的恢复,在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中作用尤为重要。隐窝上皮是腭扁桃体中最先接触和摄取抗原,并引起免疫应答的部位,隐窝的特殊结构决定了扁桃体的功能主要是潴留过路的抗原,供免疫系统处置,因此隐窝上皮结构是扁桃体行使免疫功能的重要组织保障。慢性炎症病变使扁桃体隐窝上皮发生进行性破坏,使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因而不能发挥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所以任何治愈慢性扁桃体炎的保守措施,从组织学上首先必须恢复隐窝上皮的屏障结构。近几年来,有关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发展迅速,文献检索表明,现在还没有同类方法表明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改变对慢性扁桃体炎有影响的研究报道。文章就扁桃体隐窝上皮屏障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在医学系本科班系统解剖学实习课中,引入X线片、CT、MRI运动系统正常解剖学进行讲解比较.结果该组学生考试成绩显著优于未加用影像解剖影像片的对照组(P<0.05~0.01)。说明解剖学教学中应加用影像解剖学片,对提高教学质量可行。  相似文献   

10.
在医学系本科班系统解剖学实习课中,引入X线片,CT,MRI运动系统正常解剖学进行讲解比较,结果该组学生考试成绩显著优于未加用影像解剖影像片的对照组(P〈0.05~0.01),说明解剖学教学中应加用影像学解剖学片,对提高教学质量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心包腔在心脏、大血管周围形成的诸窦、隐窝、间隙,分析其横断解剖位置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本文搜集50例正常纵隔结构CT扫描病例,采用西门子螺旋CT Somatomplus。结果 心包横窦显示率100%,心包斜窦显示率84%,心包前下窦显示率100%,心包上隐窝显示率(主动脉前隐窝82%、主动脉后隐窝68%),上腔静脉后隐窝显示率20%,左肺静脉隐窝显示率82%。结论 CT为横断扫描,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能清晰显示纵隔正常结构,从而分析心包诸窦、隐窝、心包间隙的横断解剖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鼻腔额窦的薄层断面解剖图像,追踪额窦引流通路,测量鼻丘气房、钩突及其他的相关数据,为额窦的鼻丘径路及钩突径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冰冻铣切技术获得鼻部连续断面图像,不同层面上观察额窦的解剖边界及引流通路,测量鼻丘气房前壁中心与中鼻甲根部前端间距离,气房前壁、钩突水平部根部厚度,与钩突根部连接处的鼻泪管内侧壁的厚度。结果:额隐窝为一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鼻丘气房前壁中心与中鼻甲根部前端间距离为(7.12±0.74)mm,前壁厚度为(0.47±0.09)mm,钩突水平部根部厚度为(1.27±0.22)mm ,与钩突根部连接处的鼻泪管内侧壁的厚度为(1.71±0.08)mm。结论:通过额窦引流通路的薄层解剖,可获得较精确的鼻丘气房前壁及钩突等重要结构的相关数据,为额窦手术提供解剖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鼻内镜手术后复发额窦炎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探究额隐窝气房残留情况以及再次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术后复发额窦炎的患者64例,统计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 VAS)评分。根据国际额隐窝气房分型(The International Frontal Sinus Anatomy Classification,IFAC)的标准对患者鼻窦CT进行分析,对各类额隐窝气房的残留情况进行统计,同时统计各额窦的Lund-Mackay评分(LM值),使用SPSS 27.0软件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及额隐窝气房残留情况与额窦LM值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分析额窦121侧,各种额隐窝气房均有残留,气房残留情况为:鼻丘气房共108侧(89.3%)、鼻丘上气房共11侧(9.1%)、鼻丘上额气房共19侧(15.7%)、筛泡上气房共20侧(16.5%)、筛泡上额气房共13侧(10.7%)、眶上筛房共40侧(33.1%)、额窦间隔气房共49侧(40.5%)、1型额窦间隔气房共15侧(12.4%)、2型额窦间隔气房共34侧(28.1%),其中额窦间隔气房和眶上筛房相对更容易残留。术后1年随访人数为54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鼻部症状VA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6.6±1.4和2.8±1.4。共7例行Draf Ⅲ型手术,术前及术后1年鼻部症状VA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7.6±1.1和3.9±0.9。统计学分析显示,先前的手术次数(P=0.016, OR=2.639)与额窦LM值增长相关, 患者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56, P<0.01)。 结论 复发的鼻窦炎患者中部分额隐窝气房残留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导致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在手术中应彻底清除额隐窝气房,通畅引流,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局部显微解剖结构.并探讨其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60侧)国人尸体头颅进行面神经隐窝的显微解剖测量;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对10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结果面神经锥段到鼓索隆起距离为(5.29±0.42)mm;在圆窗、卵圆窗平面,面神经乳突段到鼓索神经的距离分别为(2.954±0.23)mm和(3.84±0.25)mm;锥隆起到圆窗龛和卵圆窗的距离分别为(3.71±0.15)mm和(1.234±0.10)mm;圆窗龛到面神经乳突段距离为(3.824±0.31)mm;卵圆窗到圆窗龛距离为(1.91±0.16)mm。10例耳聋患者均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圆窗龛、卵圆窗、锥隆起、面神经、鼓索神经、水平半规管等是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重要僻剖标志.掌握此局部显微解剖结构将有助于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相似文献   

15.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胡煜  孙敬武 《安徽医学》2012,33(4):423-425
目的探讨在复杂上颌窦病变中应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彻底切除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26例不同类型的复杂上颌窦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内翻乳头状瘤17例:出血坏死性息肉4例:复发性上颌窦炎伴囊肿3例:复发性鼻息肉1例:上颌窦骨瘤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检查,内翻乳头状瘤行MR检查。手术先去除鼻腔和其他鼻窦病变,开放并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再行泪前隐窝入路清除上颌窦病变,术后下鼻道开窗术。观察术中情况、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能良好显露上颌窦各壁,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无鼻泪管损伤、无鼻甲萎缩、坏死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内翻乳头状瘤有2例复发,1例术后3个月上颌窦口上方与眶底交界处复发,经局部切除后随访1年,另1例术后7个月筛窦局部复发并累及眶纸板,再次手术切除病灶及局部眶纸板,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其余病例均未见复发。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下鼻甲形态良好,上颌窦腔上皮化。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能够充分显露上颌窦腔,彻底切除上颌窦内的病变,手术操作方便,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并发症少,术后观察方便,疗效满意,对于复杂的上颌窦病变,特别是良性病变,是一个值得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刘卫华  李鑫 《西部医学》2009,21(8):1267-1269,1272
目的观察成人颅骨标本翼腭窝的断层解剖学,并与影像学的结果相对照。方法将45例干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使用SHIMADZU型CT机,将第l组干颅按颅底检查仰卧摆放,层厚1mm,冠状面扫描从硬腭后缘开始,不间断扫描扫至上颌窦后壁结束;将第2组干颅行横断面扫描,横断面以硬腭平面为基线,层厚2mm,平行向上扫描至眶下裂;将第3组干颅行矢状面扫描,以正中剖面矢状面为基线,层厚2mm,平行向外扫描至上颌窦外侧壁。按影像扫描基线分别在三组颅骨标本上做好标记。使用自制的切片刀分别沿CT的冠状面、水平面及矢状面扫描基线行相应的断层切片。逐层测量冠状面、水平面及矢状面的有关孔距和径值,并与CT结果相对照。结果冠状面上,左右两侧翼腭窝的第一至第六层70%(21侧)呈斜倒梯形,30%(9侧)呈斜四边形;第七至第十层均表现为管形。水平面上,左右两侧翼腭窝第一、二层其前、后壁主要表现为凸面均向后的双弧形80%(24侧);第三、四层主要表现为凸面相对的双弧形约66.7%(20侧);第五、六层主要表现为管形60%(18侧);第七、八、九、十层则全部表现为管形。水平面上,第一至六层翼腭窝左右径大于前后径,第七、八、九、十层翼腭窝左右径约等于前后径。在颅骨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高度平均值为(19.21±3.42)mm;厚度平均值为(0.74±0.42)mm;上颌窦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厚度平均值为(0.63±0.31)mm。左右两侧翼腭窝CT扫描各项数据的测量结果与左右两侧翼腭窝的相关测量指标解剖测量结果一致。结论骨性翼腭窝断层解剖学研究弥补了对其局部解剖的局限,并为其影像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脑额叶髓突不对称性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脑额叶髓突的不对称性,为脑的功能性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随机抽取96例正常颅脑CT图像,选择典型层面进行髓突定位,观测冠状断层的端脑额叶髓突形态和面积,并用SPSS软件分析端脑的侧别和性别差异。结果:男性额中回髓突面积左>右,女性额上回髓突面积左<右,有显著性侧别差异,但均无显著性性别差异;额叶各髓突分支,均无显著性侧别差异,但额下回髓突支数具有显著性性别差异(男性<女性)。额上回髓突面积(左<右)和额中回髓突面积(左>右)有极显著侧别差异。结论:在冠状断面上额叶髓突在面积和分支上具有明显不对称性,额下回髓突的分支数具有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周虎军  谢金 《安徽医学》2012,33(12):1626-126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2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其中复发性上颌窦炎伴息肉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5例、上颌窦囊肿12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泪前隐窝入路解剖或不解剖鼻泪管,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去除上颌窦前内下壁骨质,所有患者均行下鼻道开窗。结果随访6个月~1年,复发性慢性上颌窦炎伴息肉病例,术腔局部黏膜囊性泡状隆起;真菌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水肿,3次换药及鼻腔冲洗,创面逐步上皮化。所有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无膜性鼻泪管损伤或面颊部麻木发生,下鼻甲形态正常无坏死,下鼻道开窗口引流通畅。结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视野宽阔,清除病灶彻底,术后换药视窗清晰。该方法为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提供了创伤小、疗效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