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为观察红霉素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伴胆囊收缩功能低下患者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IBS伴胆囊收缩功能低下患者 1 5例 ,口服红霉素 1 2 5 mg,3次 /d,连续 1周。用药前后应用 B超显像测定以下参数 :1空腹胆囊容积 (FGV) ,2服脂餐后胆囊达最大收缩时残余容积 (RGV) ,3胆囊最大排空率 (MGER) ,4达最大收缩的经历时间。结果 :服药后 FGV显著缩小 ,达最大收缩时 RGV和经历时间非常显著缩小 ,MGER非常显著增加。结论 :红霉素可促进 IBS伴胆囊收缩功能低下患者的胆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胆囊排空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超声测定116例肝硬化患者空腹和脂肪餐后胆囊的容积,计算其排空率,并检测空腹和餐后血浆胆囊收缩素(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并采用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结对照组和Child A、Child B、Child C级肝硬化患者脂餐后1 h胆囊排空率依次为(72.12±12.89)%、(67.05±10.65)%、(60.96±22.63)%和(51.38±16.78)%.结论 肝硬化患者空腹胆囊容积明显增大,肝功能损害越严重,空腹胆囊容积也越大.肝硬化患者胆囊排空率低于对照组,肝功损害越严重,胆囊排空率越低.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排空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探讨胆囊运动与FD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法检测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组)空腹及试餐后胆囊排空,并与21例正常成人(NC组)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作比较。结果:FD组患者十二指肠显像时间为(43.2±2.6)min,对照组(NC组)为(25.7±3.8)min;空腹及试餐后40,50,60min胆囊排空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时相的胆囊排空分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D患者存在胆囊排空障碍,考虑系胆囊收缩无力和Oddis括约肌运动不协调所致,胆囊排空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基础和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排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患者胆囊排空功能 ,探讨胆囊运动与FD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法检测 2 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FD组 )空腹及试餐后胆囊排空 ,并与 2 1例正常成人 (NC组 )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作比较。结果 :FD组十二指肠显像时间为 43 2± 2 6min ,对照组为 2 5 7± 3 8min ;空腹及试餐后 40、5 0、6 0min胆囊排空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时相的胆囊排空分数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FD患者存在胆囊排空障碍 ,考虑系胆囊收缩无力和Oddis括约肌运动不协调所致 ,提示胆囊排空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基础和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传输性便秘患者结肠与胆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连续3天服一粒含不透X线标志物的胶囊后于第3天和第7天各拍摄腹部平片的简化方法,测定15例正常老年人及22例老年慢性传输性便秘患者的全结肠及节段结肠转运时间;用实时超声显像法测定受试者空腹和餐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的排空指数。结果 老年慢性传输性便秘患者和全结肠转运时间明显延长(99.32&;#177;9.44vs 28.92&;#177;6.31P<0.01),各节段结肠转运时间也显著延长(P<0.01);空腹及餐后胆囊容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餐后各时间段胆囊排空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结肠转运时间也显著延长(P<0.01);空腹及餐后胆囊容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餐后各时间段胆囊排空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结肠转运时间与胆囊排空分数呈显著正相关(r=0.48,P&;lt;0.01)。结论 慢性传输性便秘患者存在明显的结肠动力障碍的同时,还存在空腹及餐后胆囊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6.
超声对胆囊结石与胆囊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异常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实时检测技术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容积,计算收缩率;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组胆囊收缩率正常者和胆囊收缩率降低者,其空腹胆囊容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胆囊收缩率降低者血浆胆囊收缩素也低. 结论 胆囊空腹容积增大造成胆汁瘀积、成分改变与结石形成有关;胆囊收缩率降低其排空功能下降,陈旧胆汁不能及时排出易导致结石形成;胆囊收缩素减少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促进胆囊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7.
辣椒对人体空腹胆囊容积和试餐引起的胆囊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超声成像仪研究辣椒对健康成人空腹胆囊容积和试餐引起的胆囊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吞服10%的辣椒煎液10ml,1h可见胆囊收缩,胆囊容积明显减小,而不明显影响试餐引起的胆囊收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胆囊收缩素( CCK)在胆囊结石病人脂肪餐前后变化研究。方法:通过放免法检测3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胆囊结石患者(观察组)(同时将32例胆囊结石患者又分为胆囊收缩功能正常组及胆囊收缩功能下降组)与18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进行脂肪餐前及后0.5小时,1.0小时血浆CCK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脂肪餐前血浆CCK水平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与观察组脂肪餐后血浆CCK水平较空腹显著增高;胆囊收缩下降组脂肪餐后0.5小时,1.0小时血浆CCK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及胆囊收缩正常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及胆囊收缩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胆囊收缩下降组患者血浆CCK分泌异常,并在脂肪餐后0.5小时,1.0小时血浆CCK明显升高。可见CCK水平变化可能与胆囊功能障碍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脂餐试验,对胆囊结石患者利用超声检测进行胆囊排空功能的评价,并探讨胆囊收缩功能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post-cholecystectomy blocked dynamis,PCBD)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60例经B超、CT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行常规脂餐试验,动态观察胆囊收缩情况,检测胆囊储存、收缩和释放胆汁的功能,并计算出排空率;同时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肝功检查、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后将胆囊功能进行评分和分级,按胆囊收缩功能不同将其分为Ⅰ-Ⅳ级.对照组30例正常体检者综合评定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后将其定为0级.结果 60例胆结石患者,脂餐60min后胆囊排空率平均值为(28.3±4.7)%,明显低于正常人脂餐试验的平均值(64.4±5.1)%,Ⅰ和Ⅱ级胆囊功能大于Ⅲ和Ⅳ级,低于50%应视为胆囊收缩功能异常.结论 脂餐后50~60min,胆囊排空率≥50%~60%为正常指标,为0级;胆囊收缩功能Ⅰ级、Ⅱ级者PCBD发生率较高,适宜采用非手术治疗,推迟手术时间动态观察胆囊功能变化;Ⅲ级、Ⅳ级适宜行胆囊切除术.因此,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预防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沙必利对健康人类胆囊张力及餐后胆囊排空的影响。方法:应用B型超声测定了15例健康志愿者服用西沙必利前后的空腹和餐后的胆囊容积,并计算其对胆囊排空率的影响,结果:15例健康志愿者口服西沙必利前,后空腹胆囊的容积无明显改变(P>0.05),服用西沙必利后的餐后30min胆囊容积较服西沙必利前明显缩小(P<0.05),服西潲必利后胆囊排空率显著增加(P<0.001),结论:西沙必利对空腹胆囊容积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促进餐后胆囊的收缩及排空。  相似文献   

11.
52例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超声法对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胃窦面积和胃窦收缩频率的检测,并计算餐后60min,90min的胃排空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空腹胃窦面积扩大(P<0.05),餐后即刻胃窦面积和60min,90min排空率显著减小(P<0.05),胃窦2min内收缩频率显著减小(P<0.01)。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功能,性别及并发症对胃排空功能影响不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胃动力障碍和空腹胃窦面积的扩大,不同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的患者胃排空功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饮食模式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的影响及胃食管酸反流机制.方法8例GERD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36~59岁,中位年龄43.5岁.所有患者随机交叉接受标准餐和高脂餐.同步记录餐前30 min和餐后2 h内食管动力和食管pH值的变化.结果餐后1 h TLESR频率及时限明显高于餐前及餐后2 h(P<0.05).但标准餐和高脂餐后1 h TLESR的频率及时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标准餐后2 h TLESR的频率及时限与餐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脂餐后2 h TLESR的频率及时限明显高于餐前和相应时间段的标准餐(P<0.05).与标准餐比较,高脂餐后LES压力(LESP)明显降低(P<0.05).两种试餐对与吞咽相关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后蠕动收缩波幅(Post-LESRA)和食管远端蠕动收缩波幅及有效收缩率无明显影响(P>0.05).高脂餐后酸反流发生的次数和pH<4的时间明显增加(P<0.05).标准餐后61.7%的酸反流发生于TLESR,而高脂餐后37.8%酸反流发生于TLESR和50.2%发生于LESP下降.结论标准餐和高脂餐能明显增加GERD患者餐后TLESR发生的频率.高脂餐后酸反流的程度明显重于标准餐后,高脂餐通过增加餐后TLESR发生率和降低餐后LESP双重途径引起胃食管反流,而标准餐后酸反流发生的机制与餐后TLESR频率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IBS患者在空腹和进食状态下乙状结肠动力的改变。方法 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便秘型和腹泻型IBS患者各 2 0名及对照组 1 5名 ,分别采用液体灌注测压法记录空腹和进餐状态下乙状结肠移行性高幅突发波、非移行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及占记录时间百分比的变化 ;比较乙状结肠在进食前后的动力指数。结果 在空腹状态下 ,腹泻型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1 5 9± 4 9)显著高于便秘型IBS组 (1 0 9± 5 6 )和对照组 (9 4± 3 6 ) ,主要表现为移行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和持续时间延长 ,便秘型IBS组非移行性高幅突发波持续时间也显著延长。进食后 30min内 ,对照组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2 1 8 7± 76 5 )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 ,腹泻组的动力指数 (86 5± 5 3 4 )改变幅度也显著高于便秘组 (4 2 4± 2 9 6 )。试餐后第 6 0min ,腹泻型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6 5 4± 1 1 7)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便秘组 (1 9 8± 1 4 5 )和正常组 (2 3 2± 1 1 3)。结论 空腹状态下 ,腹泻型IBS患者乙状结肠推进性运动增强 ;胃结肠反射主要表现为蠕动性收缩增强 ,发生较晚 ,持续时间较长。便秘型IBS患者胃结肠反射强度弱且消失快 ;健康人胃结肠反射出现较早且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4.
对80例胃切除术及81例保守治疗的良性胃十二指肠病患者进行了胆石发生情况与胆囊功能的对照观察,发现胃手术患者空腹胆囊容积及脂餐后残余胆汁量明显增多,提示胃术后胆囊有弛张及收缩不全现象;胃手术后胆石发现率明显增加,且术后时间愈长胆石发现率愈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体表胃电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探讨胃电活动及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NERD 21例、RE 21例和健康对照20名,描记试餐前后的多导体表胃电和心电活动.胃电参数包括主频、主功率、正常胃电慢波节律百分比(N%)和慢波耦联百分比(%SWC).对心电信号进行HRV功率谱分析评价ANS功能,参数包括交感活性、迷走活性和交感迷走平衡.试验过程包括空腹30 min和试餐后60 min.结果 NERD、RE和健康对照组餐后主频均高于空腹,而N%和%SWC均低于空腹(均P<0.05).NERD组空腹%SWC值低于健康对照组[70.5%(40.6%~81.9%)、76.3%(66.4%~91.4%),P<0.05],餐后%SWC值低于健康对照和RE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ERD、RE和健康对照组餐后交感活性和交感迷走平衡均高于空腹,迷走活性低于空腹(均P<0.01),NERD组餐后交感迷走平衡显著低于RE组[1.4(0.8~2.5)、2.2(1.3~4.4),P<0.05].结论 NERD胃电空间协调性及自主神经功能较RE显著异常,是其区别于RE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极短期缬沙坦治疗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是否影响高血压患者餐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和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方法:高血压患者(n=50)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剐接受拉西地平4 mg/d(拉西地平组,n=25)和缬沙坦80 mg/d(缬沙坦组,n=25).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n=25)在禁食12 h后接受高脂餐,检测空腹和餐后4 h血浆hsCRP,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脂水平.1周后,再次进行高脂餐负荷试验并检测上述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餐后与餐前相比较,血浆甘油三酯(TG)、hsCRP和P选择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健康人餐后血浆hsCRP和P选择素浓度无显著变化;餐后血浆TG浓度显著升高(P<0.05),但低于高血压患者(P<0.01).餐后TG浓度增长值与餐后log(hsCRP)增长值、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增长值显著相关(n=75,r分别0.344和0.432,P<0.01).1周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脂浓度较基础水平无显著变化.1周后缬沙坦组餐后血浆hsCRP和P选择素浓度较空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西地平组餐后血浆hsCRP和P选择素浓度较空腹水平仍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一次性高脂餐可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餐后炎症反应,缬沙坦可在短期内减轻这种餐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张绍茂  冉江林 《海南医学》2016,(7):1150-1151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41例胆囊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随访期间,观察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胆囊收缩功能.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3例发生胆漏,发生率为7.32%;平均手术时间(107.3±19.7)min;平均排气时间(26.6±3.2)h;平均拔管时间(4.9±1.1)d;平均住院时间(5.4±1.6)d;38例患者随访至2015年9月,平均随访时间(23.7±4.1)个月,无胆囊切除术后腹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并发症,术前症状消失,术后胆囊收缩功能为(52.7±10.7)%,较术前的(38.6±8.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畸形不仅可保留胆囊,还可提高胆囊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胆囊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潘立酮改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胆囊排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仕珠  张康泰  陈旭春  刘望  王晶明 《医学争鸣》2001,22(18):1678-1681
目的:研究胆汁返流性胃炎(BRG)患胆囊(GB)排空不良的发生机制,探讨多潘立酮对改善GB排空的作用。方法:按随机、双盲和对照的原则应用实时超声观察了多潘立酮对39例BRG患和30例正常对照的空腹及餐后GB排空的影响及其与血浆胃动素(MT)水平的关系。结果:BRG患空腹GB容量显大于对照组(P<0.01),po多潘立酮后GB排空无明显变化(P>0.05)。餐后15minBRG患GB排出量(GEF)即显减少(P<0.01),45min减少达最大(45.3%vs70.3%).po10mg多潘立酮后25min(餐后15min)GEF即显增加(P<0.01),20mg更(P<0.01);至po药后55min增加幅度达最大(77.7%vs45.3%)。餐后60minGB排空速度明显增快(P<0.01),最大GB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1)。对照组po多潘立酮后GEF显减少(P<0.01),20mg更显(P<0.01)。po多潘立酮前后患血浆M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GB收缩无力为BGR患餐后GB排空不良进而造成BR的主要机制之一;治疗剂量的多潘立酮不改变BRG患空腹GB排空,而通过增加其餐后GB收缩使GB排空增加,其作用不依赖MT;多潘立酮对减少或控制胆汗反流可能有治疗作用。。结论:  相似文献   

19.
无症状胆囊结石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无症状胆石病患者与正常人胆囊排空功能.方法B超测量多个时相胆囊长径、横径、前后径,用椭圆形体积公式计算胆囊容积.结果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明显降低,FV和R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胆囊排空率则较正常人降低.以对照组平均RF 2SD值(32.3%)为界限,将病例组分为胆囊收缩正常组(n=8)和收缩减弱组(n=12),与收缩正常组比较,收缩减弱组RV增大,胆囊排空率降低,但EV却明显下降.结论无症状胆囊结石病患者的胆囊排空功能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