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126-127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永久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永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2月~2007年5月,我科对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行涤纶环双腔留置导管经颈内静脉建立永久血透通路,延长患者的生命。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透通路的12例患者,血流量为200~300ml/min,流速稳定。对慢性透析患者血液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者提供了肯定的生命线。结论: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及规范的接管透析操作,精心的观察护理,永久性静脉置管是维持性慢性透析的可靠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皮肤隧道开口处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延长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是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的关键。方法将本科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0-80岁。原发病:慢性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3例,多囊肾2例。进行上述护理与观察。结果通过12例病例有效的护理与观察延长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结论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以为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患者迅速建立血管通路,减少穿刺痛苦,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患者乐于接受,而适当地护理是保证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正常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临时性血管通路(颈内静脉留置)15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殷小雪  高晓红 《四川医学》2002,23(5):543-544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首先应建立一条临时血管通路。临时性血管通路护理是进一步提高透析质量和患者存活质量的关键。现将我院2 0 0 1年 1月收治此类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需行血透插管做临时通路 15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5~ 80岁。急性肾衰3例 ,慢性肾衰 12例。住院期间透析次数 2~ 4 0次 ,后期做永久性造瘘 11例 ,占 73%。1.2 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 :局部消毒后取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节水平线交点处为穿刺点 ,摸到颈内动脉搏动后向内推开 ,2 %利多卡因局麻后用…  相似文献   

4.
用内瘘针直接穿刺股静脉建立血液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自1989年12月~1990年8月对52例急慢性肾衰和中毒患者,采用内瘘针直接穿刺股静脉建立438次临时性血液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效果满意,取代了以往的动静脉外瘘和动静脉穿刺插管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2例直接穿刺股静脉438次,其中急性肾衰12例(40次),慢性肾衰37例(392次),药物中毒3例(6次)。女性9例;男性43例;年龄在9~74岁。股静脉一前臂静脉穿刺建立血液通路48例(426次),股静脉一股静脉穿刺建立血液通路4例(12次)。  相似文献   

5.
吕春晓  张晓柯 《中原医刊》2003,30(21):58-58
急诊血液透析救治急性肾衰、药物、毒物中毒时 ,需要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来确保血透和血液灌流。我院自 1998年 4月以来对 3 6例需急诊血液透析的病人 ,采用内瘘穿刺针行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 ,共透析 3 92人次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13~ 89岁 ,平均 5 5岁 ,其中慢性肾衰出现高血钾 ,肺水肿 10例 ,药物中毒 8例 ,流行性出血热 9例 ,外科疾病致急性肾衰 5例 ,多囊肾 2例 ,慢性肾衰内瘘阻塞 2例。1.2 方法 :应用头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对侧大隐静脉作回流。 16G…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插管在血透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透通路 ,已在急性肾衰及尿毒症诱导期广泛应用。近 10年来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 ,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提高 ,动静脉瘘血管通路的丧失率增加 ,中心静脉插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逐步上升 ,已成为长期透析中的又一条生命线 ,现将中心静脉插管在血透治疗中的应用简述如下 :1 中心静脉插管透析的适应证中心静脉插管与动静脉通路相比有以下优点 :置管简单 ,可立即使用 ,无血液动力学紊乱或盗血综合征 ,无心肺再循环 ,避免静脉穿刺。因此它适应于 :①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透析者。②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理想又方便的血管通路,常作为透析的首选通路。动静脉内瘘术后,静脉扩张,管壁肥厚即“成熟”,原则上需等待4周~8周,这段时间内,尿毒症患者主要靠单针双腔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或直接动脉穿刺来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治疗。但对于经济较困难无法承受中心静脉导管费用、动脉直接穿刺难以成功的患者,且已行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的透析患者,我们采用术后7d~14d使用离吻合口较远的肘部静脉做血液透析引血通路来提前使用获得了成功,未对内瘘成熟造成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病人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急性及慢性肾衰病人开始透析时需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以保证透析及时顺利进行。现将我院 3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及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我科从 1 999- 1 2~ 2 0 0 2 - 0 4行锁骨下静脉置管39例 ,男 2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股静脉插管(FVC)与颈内静脉插管(IJVC).对血液净化中心2年的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病人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12~8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46例,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10例,糖尿病肾病7例,多囊肾3例,痛风性肾病2例.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 7岁。于 2 0 0 2年 6月 2 5日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每周 2次。 7月 14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因排异反应手术失败。 7月 17日切除移植肾 ,同时颈内静脉插管继续透析治疗。自使用颈内静脉插管做血液透析以来 ,连续 5次发生高热现象。具体情况是每次开始透析到 1~ 1.5小时 ,患者出现寒战、高热 ,体温 38~ 4 0℃ ,急查血常规 ,结果正常。给予非那根 5 0mg肌注 ,地塞米松 10mg入壶 ,症状无改善。给予安痛定 3ml肌注 ,体温逐渐降至37.5~ 37.8℃ ,继续透析直到下机体温不再升高。透析结束后 2~ 3小时 …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危重急症应用21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迅速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是急救处置的关键措施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近年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患者的监测、治疗中。现就我科实施的 2 1 8例作一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ICU住院患者 ,共 2 1 8例。其中男 1 1 6例 ,女1 0 2例 ;年龄 1 0~ 94岁 ,平均 48 4岁。抢救病种及实施目的为 :严重创伤及失血表 1  2 0 3例成功穿刺置管路径及并发症例 穿刺路径例数局部血肿穿刺点感染导管外脱落导管血栓高热败血症右锁骨下静脉 76 85314左锁骨下静脉 2 12 10 10右颈内静脉 52 7 114 2左颈内静脉 6 0 0 0 0 0左右股…  相似文献   

12.
长期静脉插管维持血液透析4年1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最安全且应用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但是 ,对于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包括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者 ,国内外多采用静脉插管作为补充 ,现将我科 1例尿毒症患者长期静脉插管行血液透析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 ,51岁 ,1985年因左输尿管上段移行细胞癌行左肾输尿管切除术。术后一段时间病情稳定。 1995年因膀胱癌转移伴反复感染至右肾功能衰竭 ,因血管条件差内瘘术及血管移植术均未成功 ,患者不适合腹透于 1996年 1月开始行静脉插管血液透析 ,每周透析 3次 ,每次透析 4~ 5h ,…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和优点。方法选择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体表位置容易掌握。16例尿毒症患者采用经皮隧道植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结果695例患者穿刺置管710例次,其中645例患者穿刺成功,成功率90.8%,37例患者透析4~49d后出现感染,占透析患者总数6.4%,31例穿刺针误入右颈总动脉,占患者总数4.5%,须拔针,充分压迫止血。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血管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尤其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前的初期血液透析阶段,也适用于危重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建立困难时可以采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解决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直接穿刺动、静脉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对急诊血液透析及内疾未成熟的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但对外周血管条件差、年龄小、外周动脉直接穿刺失败或穿刺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量的病人·我们采取股静脉、外周静脉直刺的方法,透析好例如人次,取得良好效果,观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3例病人中,男爿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力岁,其中慢性肾衰兀例,急性肾衰对例,急性肾衰中,鱼胆中毒8例,鼠药中毒3例,挤压伤2ioJ,感冒用药后突然无尿者10foJ。12方法!穿刺股静脉。取患者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展与身体纵轴成45”充分暴…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使用动静脉造瘘或搭桥术作为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但随着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老龄化、透析相关并发症及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原因,使许多患者无法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或建立失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者的重要选择之一,因此探讨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规范操作方法并对患者进行导管相关的自我护理指导,对保证患者进行正常规律的血液透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慢性血透患者 6 5例 ,其中男性 33例 ,女性 32例。原发病慢性肾炎 48例 ,糖尿病肾病 10例 ,肾移植后失功 3例 ,其它 4例。年龄范围 14~ 77岁 (平均 5 8± 13岁 )。已行血透治疗 0~ 15年。1.2 插管原因 内瘘狭窄、闭塞或失败 34例 ,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内瘘手术 2 3例 ,害怕静脉穿刺要求行长期留置导管 8例 ,其中 2例患者因长期留置导管不畅分别重新置管 2次和 3次。1.3 插管方法 颈内静脉临时留置管原穿刺点直接改为长期留置导管 18次 ,经右侧 (或左侧 )颈部胸锁乳突肌下三角为穿刺点 5 0次 ,长期导管出…  相似文献   

17.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内静脉置管术建立血液通路在血液透析中被广泛应用 ,它具有操作简单 ,安全性高 ,血流量足 ,成功率高 ,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可作为内瘘应用前的过渡方式。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共行颈内静脉置管术 2 98例 ,现将并发症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2 98例 ,男 87例 ,女 2 11例 ;年龄 2 1~ 83岁 ,平均为 5 4岁。其中急性肾衰竭 3 0例 ,急性药物中毒 12例 ,慢性肾衰竭 2 48例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堵塞 8例。置管时间 48~2 46h ,平均为 98h。 2 98例中颈内静脉置管后共出现并发症 3 1例次 ,其中感染 13例次 ,占 41.…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足够功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关键。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主要依靠可见的或可触及的解剖标志,穿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与经验,以及患者自身的情况。同时,颈内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带涤纶环硅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并评价其重复循环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 32 9例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带涤纶环硅胶导管为透析通路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了其中 15例患者透析时的重复循环率 ,在透析机血流速率为 2 0 0 ml/ min、2 5 0 ml/ min和 30 0 ml/ min三种状态下 ,并随机选取 11例以前臂动 -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的尿毒症患者为对照。结果 :置管手术后局部血肿的发生率为 4 .5 6 % (15 / 32 9) ,导管位置不良的发生率为 2 .12 % ,无 1例发生血胸、气胸、空气栓塞或静脉撕裂。导管的重复循环率随血流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互间差异显著 (P<0 .0 1)。在上述 3种状态下分别为 4 .4 2 %± 2 .6 6 %、8.0 8%± 3.5 7%和 13.8%± 4 .81%。重复循环率在血流速率为 2 0 0 ml/ min和 2 5 0 ml/ min时 ,导管和内瘘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但在 30 0 ml/ min的血流速率时差异显著 ,分别为 13.8%±4 .81%和 8.5 9%± 0 .79% (P<0 .0 1)。结论 :带涤纶环硅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的。由于其重复循环率随透析血流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与前臂动 -静脉内瘘比较 ,重复循环率仅在血流速率较大时差异显著 ,所以带涤纶环硅酸导管在中  相似文献   

20.
血透要求一定的血流量和可以反复使用的血管通路 ,但维持性血透患者往往由于长期反复穿刺造成周围血管衰竭而无法建立血管通路 ,只能寻找新的办法来解决患者血管通路。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为 10例这类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进行维持性血透 ,共进行了 10 0 0例次血透 ,解决了血管通路问题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8例 ,女 2例 ;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2 0岁 ,平均年龄 5 2 .3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 6例 ,糖尿病 3例 ,高血压病 1例。留置时间最长 36个月 ,最短为 3个月 ,平均留置 2 2 .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