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柯萨奇 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核酸杂交方法 ,结合病理学观察 ,对比研究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异同。结果 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各自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 ;发病区 88.89%的病毒性心肌炎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而且几乎每例的所有心肌细胞均见阳性杂交信号 ;95 .2 4%的亚急型克山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且半数以上的标本几乎所有的心肌细胞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阳性信号在病毒性心肌炎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细胞内的分布及阳性信号颗粒的形态并无明显区别。结论 柯萨奇 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密切相关 ,其不同的病变特征可能是由于组成病因网的诸因素发生变动所致  相似文献   

2.
肌红蛋白(Mb)是心肌和骨骼肌的构成成份,当心肌损害时其中的Mb被释放进入血循环,随之血清中的Mb含量增加。我们已经证明克山病患者血清中Mb含量增高。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都有病毒侵犯心肌。但心肌炎患者血清中肌红蛋  相似文献   

3.
柯萨奇B4病毒感染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柯萨奇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核酸杂交方法,结合病理学观察,对比研究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异同。结果 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各自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发病区88.89%的病毒性心肌炎出现阳性杂交信号,而且几乎每例的所有心肌细胞均见阳性杂交信号;95.24%的亚急型克山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且半数以上的标本几乎所有的心肌细胞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阳性信号在病毒性心肌炎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细胞内的分布及阳性信号颗粒的形态并无明显区别。结论 柯萨奇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密切相关,其不同的病变特征可能是由于组成病因网的诸因素发生变动所致。  相似文献   

4.
关于克山病病因的研究,60年代就有人提出克山病与某些肠道病毒有关。但对另一型肠道病毒——ECHO_6型病毒与这两种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室1975年从克山病区四川西昌市2例亚急型克山病患儿的血与便中分离出两株病毒,命名为川便_5和川血_1。经电镜证实都是微小核糖核酸肠道病毒,经血清学鉴定,两毒株同属ECHO_6。型。为探讨ECHO_6型肠道病毒与克山病和心肌炎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克山病病区内克山病人和健康人及非病区健康人和病毒性心肌炎4组人群对两株病毒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从探讨ECHO_6。型病毒在克山病的发生和流行中所起的作用,阐述其与心肌炎的关系,为克山病的病因研究及心肌炎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云南16例亚急克、10例慢克患儿及病区15例健康儿童的双份血清做了CoxsackieB_4病毒中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儿童间 CoxsackieB_4病毒新近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 CoxsackieB_4病毒与克山病发病似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潜慢型克山病患者柯萨奇B组病毒特异性IgM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B,CVB)感染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CVB1-6IgM和CVB1-6IgG进行检测。结果①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组血清CVB1-6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28.57%vs7.5%,P<0.05),但明显低于心肌炎组(60.00%,P<0.05)。②潜、慢型克山病组血清CVB1-6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38.10%vs7.5%,P<0.05),但与心肌炎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有CVB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7年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发病情况.方法 将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重病区店头镇3个村村民和腰坪乡中心小学学生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用以筛检克山病患者,并对全县已知潜在型克山病(简称潜克)和慢型克山病(简称慢克)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病区患者、病区健康人群(内对照)、非病区健康人群(外对照)血硒及儿童发硒水平.结果 店头镇和腰坪乡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潜、慢克总检出率为3.92%(35/893),新发潜克1例,克山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对全县潜、慢克患者83例进行X线胸片检查,心胸比例正常者27例,轻、中度增大者各20例.显著增大者16例.病区患者及内对照、外对照人群血清含硒量分别为(38.67±19.58)、(48.55±22.36)、(67.29±17.32)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91,P<0.01);病区患者和内对照血硒明显低于外对照(P<0.01).病区患者血硒明显低于内对照(P<0.01).店头镇、腰坪乡中心小学儿童和非病区儿童发硒水平分别为(0.376±0.101)、(0.372±0.085)、(0.436±0.085)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32,P<0.01);病区儿童发硒均明显低于非病区(P<0.01).结论 2007年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检出率有所下降,而潜克仍有新发,可能与病区居民仍处于低硒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血清中肝炎及柯萨奇病毒抗体的水平,探讨克山病病毒感染学说。方法 选择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区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34例,健康人32例。病毒抗体的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统计学使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结果 C型肝炎抗体(HCV—IgM)阳性的OR是9.54(95%信赖区间1.0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C型肝炎病毒抗体(HCV—IgM)的阳性率在克山病患者中明显增高的这一结果推测,C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可能在克山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克山病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用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白鼠的免疫功能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克山病病区人群的免疫功能一般偏低,慢性和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尤以IgA和IgM为显著。克山病患者的抗核抗体阳性率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也有增高的趋势,患者心肌组织中有IgG的沉积,表明克山病患者有免疫学改变,并具有自身免疫反应特点;用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白鼠,可使其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T细胞数的减少及T细胞功能的降低,病区粮加硒后对其影响不明显,提示病区粮因素所致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在克山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一定影响,而硒可能只是免疫学改变的一个因素而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云南省都分克山病病区、非病区的水、粮食和1~14岁健康儿童头发中的钼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克山病区墨江县的饮水、农业用水和大米中钼的含量低于或接近克山病病区牟定、楚雄等县;非病区墨江、瑞丽、景洪县与病区牟定、楚雄县儿童头发中钼的平均含量无明显差异。因此,初步认为克山病可能不是外源性缺钼所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用原位核酸杂交和套式聚合酶反应等技术,从各型克山病心肌标本中均发现有柯萨奇B组(CBV)病毒RNA的存在,其阳性率从61.5%到90.0%不等。证明很多克山病病人确有肠道感染,重新提出重视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对克山病非病区——长春地区近年来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给予特别关注。对1992~1996年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CBV特异性IgM抗体的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克山病人甲状腺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雄克山病综合考察病理专题组于1985年提出云南克山病人与健康人甲状腺素明显增高,并提出这是继发于心肌氧化代谢障碍的一种调节代偿反应。1986年我们在吉林省克山病区与非病区中对健康人群及病人血清T_、T_4、TSH作了配对测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五种微量元素在克山病和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血液中的水平,探讨克山病的致病因素及与DCM差异。方法在黑龙江、云南、山东、陕西4个克山病病区选取124例克山病患者做为克山病组;选取98例DCM患者作为DCM组;选择96例健康人作为非病区健康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液中的硒(Se)、铜(Cu)、锌(Zn)、镁(Mg)、锰(Mn)五种微量元素的水平。结果克山病组的Se水平均低于DCM组的和病区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山病组的Cu水平低于DCM组,高于病区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山病组的Zn水平低于DCM组,高于病区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山病组的Mg水平均低于DCM组及病区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山病组与DCM组的Mn水平高于病区健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的Se、Mg水平明显低于病区健康组,Cu、Z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n水平与病区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山病患者与DCM患者的Se、Cu、Zn、Mg均存在代谢失常,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8年吉林省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营养水平。方法选择克山病病情未控制、控制达标、消除达标的历史重病区县各3个,以及6个非病区县作为调查县,每县选择1个乡,每乡选择1个村作为调查点,每村选择10户家庭作为调查对象,分别采集每户家庭儿童、育龄期妇女和成年男性发样及主食粮样品3种,同时采集调查点土壤样品10份,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并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克山病病区土壤硒含量低于非病区,病区儿童发硒含量为0.30±0.11(mg/kg),已达硒营养中等水平,但仍低于非病区,二者处于硒营养缺乏或缺乏边缘水平的儿童没有明显差异。成年男性发硒含量高于女性。成年男性及女性病区与非病区比较发硒含量均无明显差异。成年男性克山病病区组间发硒含量无明显差异,均高于完全非病区组,病区组中仅消除组发硒含量与部分非病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年女性克山病病区组间发硒含量无明显差异,均低于部分非病区组,未控制病区发硒含量高于完全非病区组。克山病病区居民食用粮(大米、面粉、玉米)硒含量均低于非病区,其中玉米硒含量低于其他种类食用粮,未控制病区玉米硒含量处于硒缺乏水平。5个调查区人群发硒与粮食硒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吉林省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儿童发样及粮食硒水平仍低于非病区,提示仍需密切关注病区硒营养状况,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的地区间内、外环境硒水平无明显趋势,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不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儿童发中有关元素含量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连续三年测定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儿童发中铜、锌、铁、锰、硒含量,并与非病区儿童对比分析,以探讨病区儿童发中铜、锌、铁、锰、硒含量的变化及与克山病的关系。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对比测定了三年间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5 ̄15岁儿童发中铜、锌、铁、锰和硒含量。结果:①病区儿童发铜、锌、锰、硒含量年间无明显差异,且与非病区儿童相比亦无显性差异;②病区儿童发铁含量年间无明显变化,但组间相比均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四组儿童发硒,其含量高低依次为:非病区农户儿童>病区城镇职工户儿童>病区农户儿童>新发克山病的患者,差别均非常显著。病区农户儿童和克山病患者均处于贫硒状态状;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发硒无差异,而克山病却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因此认为低硒可能不是引起克山病发病的唯一病因;病区或非病区儿童发硒在性别上无差异,与克山病发病性别无差异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内、外环境硒营养水平与克山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以及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集病区、非病区水,以及居民食用粮和病区、非病区人群头发、血清及尿样,用荧光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并观察全省40年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观察硒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克山病病区水硒、土壤硒含量低于非病区;居民食用粮(小麦、玉米、瓜干)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P〈0.01);克山病病区水、土中硒含量与当地粮食中硒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克山病患者发硒、血清硒、尿硒含量均显著低于病区健康人和非病区健康人(P〈0.01),病区健康人的血清硒、尿硒水平低于非病区健康人,发硒也有降低趋势。从1976~2004年克山病病区居民食用小麦、玉米硒含量逐渐增高,克山病患者头发、血清及尿液硒含量逐渐增高,克山病患病率逐渐降低。结论 克山病发生于低硒地区,病区居民机体硒营养水平与克山病患病率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缺硒可能是克山病发生的地区性条件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以克山病病区粮和非病区粮喂养之大白鼠肝脏 T_4 5′-脱单碘酶活性和巯基含量。结果表明病区粮组动物肝脏 T_4 5′-脱单碘酶活性下降,其机制可能与低硒和巯基含量不足有关。提出肝脏损伤在克山病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选择山东省克山病病区患者,并以3组人群为对照,检测红细胞、血清、尿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含量。结果显示,克山病患者红细胞内SOD活性、含量较非病区人群低下,血清3种SOD活性及血清、尿液SOD含量程度不同的高于非病区人群。此表明克山病患者体内存在自由基代谢紊乱和组织细胞膜的损伤。病区正常人SOD活性、含量具有同克山病患者相似改变。提示病区致病因素仍存在,应继续加强克山病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比测定了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儿童血硒含量、血浆血栓素和前列环素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栓素形成。结果显示,全血和红细胞硒水平低的病区儿童血浆血栓素明显高于非病区,而血浆前列环素无明显差异;病区儿童血小板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反应和血栓素的产生显著高于非病区。同时还观察到,血栓素与聚集性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分别与全血或红细胞硒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克山病病区低硒人体血小板功能与花生四烯酸代谢的改变,在克山病心肌围血管性灶状坏死的形成中可具有重要的发病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