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心肌酶谱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本院86例VMC患儿与对照组86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均采用酶法),对心肌酶谱动态水平测定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的AST、LDH、α-HBDH、CK、CK-MB的心肌酶谱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心肌酶谱对VMC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是VMC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及不同心力衰竭类型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DH、CK、α-HBDH、CK-M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LDH、CK、α-HBDH、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患者,且LDH、CK、α-HBDH、CK-MB水平随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性、混合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DH、CK、α-HBDH、CK-MB水平明显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0例HIE患儿作为HIE组,并设100名同期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监测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比较2组新生儿脐血心肌酶谱测定值。结果:HIE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HIE患儿血清AST、α-HBD、LDH、CK-MB的水平均高于中、轻度HIE患儿(P0.01),而中、轻度患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患儿血清AST、LDH、CK、α-HBD、CK-MB的水平较高,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HIE心肌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有助于新生儿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S)、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α-HBDH)、肌酸激酶(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入院时、治疗2周后CK-MS、LDH、α-HBDH、CK和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判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5例窒息新生儿与18例无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CK-MB/CK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增高,CK-MB与CK-MB/CK早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肌酶、同工酶及其与全酶活性比值定量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丽峰  马增煌  吴琴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65-3766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区儿童心肌酶的正常范围,探讨其比值及肌钙蛋白I(cTnI)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α-HBDH)并计算出CK-MB/CK、α-HBDH/LDH;CK采用酶偶联测定法,α-HBDH采用连续监测法,LDH采用连续监测法(LDH-L),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cTnI采用固相层析免疫分析法测定。结果:本地区100例健康儿童心肌酶水平均高于健康成人(P<0.01),但不同组的CK-MB/CK<2%的占85%以上,α-HBDH/LDH在0.6~0.8之间占87%以上。50名健康儿童运动后的心肌酶普遍高出儿童正常范围,但其比值并未升高。已确诊的66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异常的有55例(占84%),CK-MB/CK>6%的有41例,α-HBDH/LDH>0.8的有39例,cTnI结果阳性的有46例,比值和cTnI的结果经配对检验,存在一致性关联。结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儿童心肌酶异常与否,儿童心肌酶单项升高不能作为VMC的诊断依据;CK-MB/CK>6%、α-HBDH/LDH>0.8以及cTnI结果阳性对诊断VMC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急性脑血管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该院符合标准的急性脑血管患者116例为观察组,均于发病7 d内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即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同时选取116名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和脑出血组相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和无意识障碍组患者相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肌酶谱的改变,临床可以通过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对临床病情轻重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肌酶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5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HIE惠儿心肌酶较正常新生儿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心肌酶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IE患儿心肌酶显著升高,是HIE临床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血清心肌酶检测的临床价值。包括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方法 64例躁狂症和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抽静脉血3mL,同时选20例体检者做对照组。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CK、CK-MB、LDH、AST和α-HBDH水平。结果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组血清心肌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101-8.557,P〈0.05)。且各指标测定水平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各指标均逐渐下降并趋于正常。结论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与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CK含量的增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神症状的变化。心肌酶谱检测对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瑛  肖小兵  黄鹏 《黑龙江医学》2023,47(22):2716-2719
目的:探究血清肌钙蛋白T (cTnT)及心肌酶在预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儿科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住院治疗且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阴性的患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当日收集粪便检测轮状病毒,次日抽取晨起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样离心取上层血清检测血清cTnT及心肌酶指标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血清cTnT及心肌酶指标α-HBDH、CK-MB、LDH、CK、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53、9.737、23.620、21.201、30.003、18.072, P<0.05);实验组的中度及重度脱水组与中度及重度酸中毒组患儿血清c TnT及心肌酶指标α-HBDH、CK-MB、LDH、CK、AST水平均高于无脱水及轻度脱水组与无酸中毒及轻度酸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560、6.541、 15.080、...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心肌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5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HIE患儿心肌酶较正常新生儿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心肌酶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IE患儿心肌酶显著升高,是HIE临床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分析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磷酸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检测,并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上述水平无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改变与无意识障碍改变的患者组间比较血清心肌酶谱出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疾病情况及程度有明确关系,监测心肌酶谱对判断其病变程度,预后及预知心脏受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儿童1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空腹血清中AST、LDH、CK、CK-MB.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能早期判断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9例患儿的轮状病毒抗原进行检查,将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106例设为观察组,轮状病毒抗原阴性患儿83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这5项心肌酶谱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结果观察组106例轮状病毒感染患者中,心肌酶谱表现异常者72例,发生率达67.92%,而对照组83例患儿的心肌酶谱均处于正常水平,观察组患者的CK、AST、CK-MB、α-HB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心肌酶谱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有一定相关性,对患儿做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婴幼儿的心肌损害,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浆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4例HIE患儿分轻、中、重度组与41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对照,分别采用连续监测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E时血浆AST、LDH、CK、α-HBDH活性随着病情的加重而相应升高,尤以CK、CK-MB升高明显,与临床分度呈正相关。重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度组除CK-MB外,其余酶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心肌酶谱的检测可作为HIE临床分度的指标之一。监测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能较好地协助临床早期诊断HIE时有无心肌损伤及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酶谱变化及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同期选择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心肌酶谱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CK、CK-MB、LDH、AST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异常人数也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中具有值得认可和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窒息新生儿72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本院足月正常新生儿55例,作为对照组,均于出生后24h采取静脉血2ml送检,测定AST、LDH、α-HBDH、CK、CK-MB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清AST、LDH、α-HBDH、CK、CK-MB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肌酶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各项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监测的重要指标,是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2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同时选择4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组.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K-MB、α-HBDH与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K、LDH、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105例轻、中、重度新生儿HIE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酶(α-HBDH)的浓度,评判HIE的病情。结果 HIE患儿血清AST、CK、LDH和α-HBDH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不同临床分组HIE患儿之间血清LDH、AST、CK和α-HBDH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HIE病情加重,这几种酶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心肌酶谱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的检测评价其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采用凯美雅S3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速率法检测了273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浓度,采用抗体抑制分析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水平,以144例健康儿童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对照。结果已确诊的273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中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水平与144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290100)U/L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7524)U/L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过程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