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小学生意外伤害现状和安全教育需求,为学生安全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天津市两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554人,教师9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52.8%,伤害类型以多发伤害为主,占68.5%,跌倒是学生受伤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学习成绩学生间伤害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有98.8%的老师、98%的家长和89.3%的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应该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结论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开发教材及师资资源,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安全教育体系,使安全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延吉市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安全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延吉市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和安全教育需求,为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延吉市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中各选取1所朝鲜族、汉族学校,共6所;再采用随机抽样法,对6所中小学1 229名学生及其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1.2%,发生率较高的健康危险行为为玩火、饮酒、试图离家出走、不适当减肥和吸烟.不同年级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的教师从未接受过急救相关知识培训,50%以上的学生未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90%以上的家长和教师以及78%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健康安全教育.结论 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建立训练有素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和开发相关教材,是学校安全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珠海社区居民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试点街道办所辖12个社区居委会的434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包括6个方面共22项健康需求内容。结果不同性别对健康需求序位及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两性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均排在首位(男53.9%、女60.4%);男性对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较高(47.0%);而女性对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重视程度高于男性(χ2=4.472,P〈0.05)。男、女两性对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明显高于对异性的需求(χ^2=13.853、27.298、9.228,P〈0.05)。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在各年龄段均位列前三位。20岁年龄段的居民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21-40岁以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意外伤害及家庭的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41岁以上的则以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及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结论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迫切,对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健康知识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今后长期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和安全急救教育需求,为学生安全急救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延吉市内两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共1 28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67.6%,伤害类型以多发伤害为主,跌倒致伤是学生受伤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学习成绩及学校生活间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必要接受应急训练,95%的学生认为所有学生都应该接受应急处理及生活安全培训。结论:将安全急救教育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中,开发相应教材及师资资源,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安全急救教育体系是安全急救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兴辖区30个村9 096名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或保健知识的需求,健康教育的形式及途径等。结果城乡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位居前5位的分别为: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家庭保健及恶性肿瘤相关知识;对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及控烟相关知识的需求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对预防接种、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及家庭保健相关知识的需求率则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段、学历及经济水平城乡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均有明显的侧重;居民最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28.36%)、健康知识讲座(24.16%)及报刊杂志(15.71%)。结论应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掌握健康教育对农村学生交通伤害的预防效果,为预防和控制农村学生交通伤害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广东省二类农村县城辖区内全部2006年小学三~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干预过程采用12种健康教育方式,以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为期1a。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信息。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由干预前的8.3%下降到干预后的3.5%,降幅为57.8%,男、女生分别下降52.3%和60.4%,各年级学生均有50%~70%的降幅;交通安全知识回答正确率增幅为10.8%~50.8%,女生知识掌握程度优于男生;学生危险行为发生率从22.5%,26.4%分别下降到15.7%,19.5%,下降幅度为30.2%,26.1%,以初中学生降幅较大。交通伤害引起的疾病负担干预后下降了36.0%,降幅最为显著的是门诊费用,下降了36.3%。结论健康教育对降低学生的交通伤害发生非常有效,符合成本效益,必须从早、从小全面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健康教育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提高治愈率的首选对策。大学生作为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其影响范围大,能够更好的向社会传播有关预防恶性肿瘤的科学知识及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的发病。为了解大学生对恶性肿瘤防制知识的认知程度,探索如何进一步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对杭州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防控中学生校园伤害的干预效果,为更有效地防控中学生校园伤害提供指导。方法在娄底市4所初级中学随机抽取12个班级共680名学生,按单纯随机的方法将其中6个班级共计348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同伴教育组),另6个班33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同伴教育方法进行干预,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2组学生均运用同一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在伤害防控知识掌握方面,同伴教育组干预后各项答对率均有大幅度提高(P值均<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伤害发生率方面,同伴教育组干预后各项受伤率显著下降(P值均<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同伴教育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在防控中学生校园伤害方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军训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在高中实施的一项军事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体质和意志,且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但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大多是初次离开父母,与同学一起居住军营,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平时缺乏锻炼,常会在军训过程中出现一些如中暑、上呼吸道感染、创伤等疾病[1].笔者通过总结和探讨,提出一些预防相关常见病健康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意外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制定干预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重庆和阳江市抽取初、高中学生22 62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健康素养水平和意外伤害评定量表.比较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健康素养对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4.06±18.68)分.高中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住校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和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均低于相对应组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98,-13.081,5.266,-17.530,294.662,-18.116,-20.244,P值均<0.01).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6.7%,男生、初中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均高于相对应组的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发生意外伤害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总分和健康意识、精神成长、压力管理、人际关系4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意外伤害的学生,而体力活动、营养的得分高于无意外伤害的学生(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低水平的健康素养增加意外伤害的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1.323,1.410,P值均<0.01).结论 可通过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学校模式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伤害干预活动的效果,为农村小学生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整体健康促进模式开展创建工作,并重点进行伤害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335和527名学生预防伤害的知信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学生预防伤害知识及信念评价得分均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学生安全行为评价得分为43.6分,干预后提高到46.6分(P<0.01)。结论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预防伤害的健康促进与综合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对中国中小学生伤害控制的效果,为伤害控制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纳入的多项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采用Peto法估计同质资料的综合效应值及其95%可信区间,异质资料则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7篇,各研究结果不同质(Q=583.9585〉χ(20.005,6),P〈0.005)。假定中国某地区干预前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x%,则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的保护率PR=1-1/(3.6324-0.026324x),其95%CI为[1-1/(2.0018-0.010018x),1-1/(6.5912-0.055912x)]。结合中国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约为50%的现况,可得PR=56.83%,此类干预将使中小学生伤害在原来发生率基础上下降56.83%。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对控制中国中小学生伤害是卓有成效的,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大学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评价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和效果,为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的方法,对石河子大学2000级新生2437名进行为期2a的性健康教育(包括专题讲座、同伴教育、主题班会和咨询服务等),并在教育前后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教育,干预组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总的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的48.32%上升到71.06%,提高了22.74个百分点。结论对大学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是可行的,且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太原市小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太原市6城区2郊县区2376名三~五年级小学生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2376名小学生骑车违规、步行违规、不安全游泳总体报告率分别为33.9%,13.0%,8.2%;受欺侮、打架、上下学不安全感总体报告率分别为51.6%,32.0%,6.1%;有孤独感、有学习压力、失眠、抑郁倾向总体报告率分别为24.1%,29.8%,9.6%,10.2%。男生危险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郊区学生骑车违规行为报告率高于城区,城区学生孤独感、抑郁倾向行为报告率高于郊县区,单亲/重组/隔代家庭中儿童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结论太原市小学生有关伤害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受个体、家庭、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阜阳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莉  胡冰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412-413
目的研究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生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干预措施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学校为单位,对阜阳市1995~2001年中小学生进行伤害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伤害总死亡率为26.62/10万。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依次为机动车交通事故(9.89/10万)、淹溺水(9.01/10万)、触电(3.04/10万)、跌坠落(1.28/10万)、自杀(0.93/10万)。意外伤害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强化安全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张虎祥  杨建文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09-1010
目的探索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损伤的特点与原因,以减少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方法选取兰州市6所高校的553名学生,调查其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性质、项目及损伤原因。结果体育运动中受过伤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69.62%,在不同部位共发生损伤763人次,平均每人1.98次,其中课余体育(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运动竞赛)损伤占81.8%。运动损伤以关节扭伤最多,占37.34%;大球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是最易受伤的运动项目,占运动损伤的41.15%。结论课余体育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思想因素、场地不良、学生的身体状况处于不良期等。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2所高校大学生运动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运动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市2所大学2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伤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运动伤害报告率为32.24%,男生伤害报告率(42.37%)高于女生(17.92%)。不同学校、年级、运动场地伤害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营养不良和近视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肺功能正常、安全教育是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受伤类型以皮肤损伤、韧带损伤较为多见。结论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大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原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农村小学生伤害的健康促进提供方向和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嘉兴市3 385名农村小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4.38%,居前3位的是跌伤、动物咬伤、运动创伤,其发生率分别为31.2%,10.8%和9.6%。伤害发生原因有25种,居前3位是玩耍、运动、骑车,分别占19.2%,19.1%和11.2%;伤害程度中,中、重度伤占20.3%;平均每位学生每年因伤害支出的医疗费用为25.49元。结论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的,要采取多部门合作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