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合肥市2所高校大学生运动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运动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市2所大学2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伤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运动伤害报告率为32.24%,男生伤害报告率(42.37%)高于女生(17.92%)。不同学校、年级、运动场地伤害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营养不良和近视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肺功能正常、安全教育是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受伤类型以皮肤损伤、韧带损伤较为多见。结论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大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二年级大学生1925名进行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4.9%;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落伤(45.7%)、刀割伤(19.5%)、烧烫伤(10.6%)、咬伤(7.7%)、交通事故(3.7%);男生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P〈0.05);不同年龄大学生的伤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伤害发生率较高(50.1%)。结论预防大学生伤害的关键在于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大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及性别差异,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本科生1041名,其中男生497名,女生544名。89.05%(911/1023)大学生表示有必要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当前大学生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依次主要是"互联网(55.74%)"、"同学、朋友"(54.97%)和"电视、杂志"(53.52%);希望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依次主要是"系列讲座"(44.90%)、"互联网"(43.24%)和"健康教育人员"(40.98%);希望获取的生殖健康知识依次主要是"性心理卫生知识"(64.54%)、"两性相处"(57.76%)和"避孕知识"(55.91%);男、女生在生殖健康知识的当前获取途径、希望获取途径及希望获取内容上存在差异(P〈0.05或P〈0.01)。男生对非婚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的接受程度高于女生,性行为发生率也高于女生(P〈0.05或P〈0.01)。结论大学生对生殖健康教育存在需求,不同性别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高校在实施生殖健康教育时既要考虑大学生的需求也要兼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丰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伤害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丰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伤害发生情况和安全知识水平,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减少伤害发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随机抽样对844名丰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进行伤害状况调查,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的知识水平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有115人发生伤害,伤害次数为151次。伤害发生率为17.9%,各年级之间伤害发生率不同,随着年级升高伤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跌倒、坠落为23.2%;受伤地点主要是在家中为43.0%。干预后伤害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外地务工人员子弟伤害水平高于北京市儿童伤害水平,因此应该加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伤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伤害     
合肥市2所高校大学生运动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大学生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评估;3620名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上海市徐汇区2002—2005学年在校学生伤害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开展流动人口伤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杭州市310名流动人口进行了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47.8%的流动人口认为伤害的危险性较大,47.4%没有参加伤害保险,72.6%认为有必要进行伤害健康教育;41.6%的流动人口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伤害急救知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流动人口对伤害急救的态度和相关行为倾向有所不同(P〈0.05)。结论流动人口对于伤害的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需求性,伤害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开展形式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雄市青少年学生伤害危险行为状况和相关危险行为因素,为制定学生伤害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雄市5所学校(重点高中1所、普通高中1所、重点初中1所、普通初中1所和职业中学1所)的学生,按国家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抽样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其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行为。结果共调查871名学生,伤害总发生率为50.17%(437/871),初中生伤害发生率为55.4%(180/325),高中生伤害发生率为47.1%(257/546),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P〈0.05);男生伤害发生率为58.2%(223/383),女生伤害发生率为43.9%(214/488),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P〈0.01)。伤害发生的危险行为因素前5位依次是在楼梯追打推搡(51.7%)、骑自行车违规(43.9%)、上下学不安全(27.4%)、步行违规(21.0%)、动手打架(19.3%)。结论南雄市青少年学生伤害发生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开展健康促进,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完善安全的设施是预防和控制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辽宁省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开展青少年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对辽宁省27所高级中学594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骑车违章(44.0%)、吸烟(37.3%)、运动不足(34.8%)和离家出走(31.4%)等;伤害发生率为25.5%,与伤害相关的健康危险行为主要有打架、骑车违章、被欺侮与伤心绝望等。结论辽宁省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与伤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山东省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4 — 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6所高校抽取7719名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情况问卷调查。  结果  山东省7719名大学生中,有4378人(56.7 %)表示系统开展过传染病防治教育,有4219人(54.7 %)表示系统开展过运动安全教育,有3238人(41.9 %)表示系统开展过意外伤害避免和安全急救教育,有3090人(40.0 %)认为参加健康教育课程的名额有限,有3889人(50.4 %)认为教学课时数少,有3543人(45.9 %)认为教学形式不灵活,有2264人(29.3 %)认为考核方式轻松,有2345人(30.4 %)认为授课老师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需要;知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者4602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晓率为59.7 %;接受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者4995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率为64.7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和省外生源的山东省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率较低,大二年级、农村户口、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授课教师专业水平满足需要、知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对健康教育一般重视和十分重视的山东省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率较高。  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率较低,性别、年级、户口类型、生源地、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情况、学校对健康教育重视情况及是否认为授课教师专业水平满足需要和知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该地区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嘉定区在校学生伤害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在校学生伤害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伤害干预和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校、社区二级报告网络,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收集、核实学生伤害发生的信息和资料。结果嘉定区学生伤害发生率为0.48%,男生的伤害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163,P〈0.001),小学生、中学生伤害发生比例均远高于中专、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31,P〈0.001:X2=80.008,P〈0.001)。伤害类型前3位分别为跌落/倒(58.60%)、碰撞/挤压伤(20.60%)和交通事故(9.40%)。伤害主要发生在学校(66.11%)。结论中小学生、男生是伤害干预的重点.应加强学校和家庭伤害防制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杭州市大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观念以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制定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杭州市高中学生1185名和大学生3200名,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和大学生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测试得分分别为89.9分和96.5分,高中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及大学生。但高中生有关艾滋病的正确观念测试得分比大学生高,前者得分为85.4分,后者为79.5分,而且健康教育干预后,前者得分为92.1分,后者为85.2分,表明中学生容易接受正确的观念。从几项主要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重要观念的定性对比分析表明,高中生知晓率在78.9%~100.0%之间,中位数为94.5%;大学生在89.4%~100.0%之间,中位数为95.9%。几项重要观念的正确持有率,高中生在15.3%~100.0%之间,中位数为80.9%;大学生在44.8%~97.3%之间,中位数为67.9%。结论在高中阶段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其重要性和成效性好于大学阶段,应高度重视高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信、行情况,探索适合在校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方法以问卷方式对广西某学院不同专业2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不同健康教育方法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和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待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上,持积极态度比例人数增加;4种干预方法相比较,专题讲座和同伴教育效果较为明显。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采用专题讲座和同伴教育形式可明显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但对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绵阳市高校大学生干预前后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价该市开展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项目效果,为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按照在校大学生1%的比例抽取绵阳市8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1035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填方式开展相同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33.9%~92.7%提高到了92.9%~96.3%(均P〈0.01);在对待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态度方面,选择尽量回避交往和表面上和他保持交往但心里很排斥他的学生,由干预前的10%减少到3%(P〈0.01);在对待同HBV携带者共同进餐的大学生中,选择不介意,和他共同进餐不会被感染HBV的由干预前的38.1%上升到干预后81.0%(P〈0.01)。结论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广泛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随着大学生对肝炎防治知识的掌握,对HBV携带者的排斥和歧视在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伤害发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江苏省9所高校4 233名在校学生(少数名族大学生236名)进行伤害流行病学及伤害“知-信-行”现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伤害发生的差异及伤害“知-信-行”的差异,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年伤害发生率、发生人次率、多次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5.0%、33.9%、3.4%,均高于汉族大学生相应发生率(均有P<0.05)。相比于汉族大学生(19.8%),少数民族大学生(32.2%)具有发生故意伤害的比例高(χ2=4.896,P=0.027),伤后痊愈比例低(χ2=12.760,P<0.001),因损伤休息/请假天数长(Z=2.244,P=0.025),因损伤住院天数多(Z=4.359, P<0.001)的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男性、伤害知识得分较低及预防伤害行为得分较低者发生伤害的风险分别为女性、伤害知识得分较高及预防伤害行为得分较高者的1.94倍、3.31倍及2.24倍。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其伤害发生的特征,制定多种宣传教育方式,降低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416名大学生婚前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婚前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便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填问卷形式,对北京市6所重点大学学生进行现况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16例。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6名北京市大学生中,有30.39%的被调查者赞成婚前性行为,93.27%知道安全套避孕手段,10.33%表示对性传播疾病非常了解;男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较女生开放。结论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为宽容和开放,但性知识尚欠缺。提示应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使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某校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态度及行为,为探索适合我校大学生人群口腔卫生保健的健康教育模式及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该校4个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27份。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该校学生口腔知识问卷总体正答率仅为41.94%,男生为41.14%,女生为43.47%,女生优于男生,P值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仅有31.50%的学生知道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炎和龋病主要原因;48.20%的学生不知道经常喝碳酸饮料可以使牙齿脱钙;仅11.95%的学生知道饭后立即吃糖对牙齿损害最小;多数学生了解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且来自于口腔专业医生的比例仅为25.62%;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学生为66.04%。采用最新推荐的短距离水平震动刷牙方式学生仅占10.82%。结论 该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较为薄弱,口腔保健行为较差,亟需加强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Student health insurance literacy is an area of limited prior knowledge, and investigations into this topic have the potential to impact students' self-care strategies, self-efficacy, decision-ma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insurance literacy and knowledge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is stud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one mid-Atlantic public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did and did not receive instruction on health insurance were surveyed.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a course that offers formal instruction about health insurance and students in a comparison group at the same university were recruited from a general education participant pool. Participants (n?=?364) completed an online anonymous survey that included demographics, experience with health insurance, health insurance knowledge, and health insurance literacy self-efficacy.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participants in the course who received health insurance instruction scored higher on a measure of health insurance knowledge. Higher levels of health insurance self-efficacy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receiving instruction related to health insurance. Female gender and higher parental educ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self-efficacy. Improving health insurance knowledge and self-efficacy among undergraduate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reparing students for post-graduate life where decisions about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and healthcare utilization will increase. Furthermore, increasing health insurance literacy may contribute to raising standards of health literacy, health care, and health care seeking across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伤害的可预防性认知及相关预防知识需求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南大学三大类专业12个班级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有关常见伤害的可预防性认知情况及伤害预防知识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于淹死、道路交通伤害、烧烫伤和自杀/自残等伤害超过80%(605/684、601/684、591/684)的大学生认为"大多数可以预防";但仅有59.6%(408/684)和56.4%(386/684)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意外刀/锐器伤、谋杀/他人殴打可以预防;除中毒外,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常见伤害可预防性认知差异无显著性(P>0.05);既往参加过伤害培训的大学生有124人、占18.1%,既往阅读过伤害相关书籍的大学生有191人,占27.9%;分别有60%(410/684)和56%(383/684)的大学生对中毒和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知识表现出了需求意愿。结论大学生对伤害可预防性认识不够,对伤害知识需求意愿强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四川省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知识及态度情况,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行之有效的肝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95所高校按各校人数1%比例随机抽取在校学生共计12957名进行肝炎防治知识及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88.62%被调查大学生知道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在18.99%-66.32%之间;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医学和非医学专业的同学知晓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得知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时,8.58%的同学会尽量回避交往,当问及"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进餐的态度",选择介意和很介意的同学占26.63%%;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对乙肝非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相关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正向态度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广播电视、医生教育及宣传画报是在校大学生获取肝炎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四川省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知识掌握不全面系统,不同人群知识的掌握水平也不同,故有必要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肝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