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长法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5,(4)
为进一步澄清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应答的预测因素,作者在1988年4月~1991年12月间对111例接受干扰素(IFN)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几种变异因素的预测价值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研究。 全部病例均接受α-2a IFN治疗。Ⅰ组(17例):2 MU,每周3次,共16周(总剂量96 MU),肌注。Ⅱ组(25例):4MU,每周3次,共16周(总剂量192MU)。Ⅲ组(47例):6MU,每周3次,共16周(总剂量288MU)。Ⅳ组(22例):6MU,每周6次,共2周;随后每周3次,共22周(总剂量468MU)。ALT在治疗期间或治 相似文献
2.
王法治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6,(4)
已证实α-干扰素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有效,ALT复常率在40~70%,而且停止治疗后ALT正常者仍有10~30%,儿童丙型肝炎虽少见,也可考虑用抗病毒治疗。近期的一项非对照试验已显示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6个月后(一疗程)有相当比例患儿ALT恢复正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因此,作者进行了小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重组α-干扰素12个月一疗程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 1991年4月至1992年6月,对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儿(年龄2~14岁)进行研究。ALT异常6个月以上,治疗前1年内肝活检显示19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8例为慢性迁延性肝炎。HCV RNA阳性22例。随机对照试验分两组,治疗组14例,用重组α-2b干扰素5MU/m~2,每周3次,连用4个月,如ALT下降50%以上者治疗延续到12个月。对照组13例未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3.
张洪平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3,(4)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重组α-干扰素对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作者研究了12例慢性丙型肝炎儿童(平均年龄8.37±4.96岁,18月龄~15岁;7例男性)。2例各接受一次输血,10例传播途径不详,仅1例发病时有急性症状。治疗前平均随访2.88± 相似文献
4.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干扰素仍是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本文就干扰素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干扰素疗效的评价标准、剂量、疗程与陪效,影响干扰疗效的因素,干扰素治疗的副反应,提高干扰素疗效研究和新型干扰素的应用等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干扰素仍是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本文就干扰素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干扰素疗效的评价标准、剂量,疗程与疗效,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干扰素治疗的副反应,提高干扰素疗效研究和新型干扰襄的应用等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项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3)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α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应答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60例给予利巴韦林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48周,为联合治疗组;另60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48周,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病毒应答和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ETVR率、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5%(45/60)、58%(35/60)、83%(50,60)、75%(45,60).对照组分别为30%(18/60)、13%(8/60)、37%(22/60)、17%(10/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_4~+水平明显上升,CD_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3~+、CD_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_4~+、CD_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α治疗可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失调状态,抑制HCV RNA复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公认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方法是干扰素—-α(3MU,皮下注射,每周3次)和利巴韦林(1.0g或1.2g/d)联合治疗6~12个月,停止治疗后6个月的持续应答率为40%,但晚期复发问题尚不清楚。该文试图澄清停止治疗后6个月时,血清HCV RNA阴性是否可准确预示HCV持续阴性。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特殊副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利斌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7,24(3):105-108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可诱发某些特殊副作用,虽然其发生率并不高,且危害时是致命的。本文就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时所诱发的特殊副作用及其发生机理和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志群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1,(6)
本文43例HCV RNA阳性的患者随机分别接受α干扰素(IFN-α)或β干扰素(IFN-β)6MU治疗。选出其中16例患者来评价IFN对HCV RNA的影响。这16例抗-HCV均阳性。在治疗前、治疗期间(第1、2和4周)和治疗后(每2个月1次,共6个月)采集血清标本。另选择16例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作为对照。用逆转录法和套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结果表明,开始16例患者血清HCVRNA均阳性,经IFN治疗后第1周,有11例HCV RNA转阴,2例2周后转阴。在治疗期间,13例HCV RNA转阴的患者,其血清ALT水平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5 相似文献
10.
邵建国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5,(3)
目前,对常规应用干扰素(3MU,每周3次)12周后无反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意见仍然不一。有人认为,常规应用干扰素连续治疗3个月不发生反应者应停止治疗;也有人主张增加干扰素剂量(至5~6MU,每周3次),以改善治疗反应。然而,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常规干扰素治 相似文献
11.
IFN诱发的甲状腺炎(IIT)是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接受IFN治疗时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引起了临床广泛关注.IIT的发病机制可能为IFN引起的免疫调节异常和(或)对甲状腺的直接毒性作用.IIT可分为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和无症状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甲状腺直接毒性作用诱发的破坏性甲状腺炎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检测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抗体水平、治疗中密切监测TSH有利于及时发现IIT并进行处理,减少其发生和发展.大多数IIT是可控的而无需停止IFN治疗;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通常较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HCV-sCTL)在机体防御和慢性HCV感染发病机制方面起一定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肝内HCV-sCTL活性对IFN-α治疗作用的影响。 作者于1993年5月~1995年6月对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27~75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研究。所有患者血清抗-HCV阳性,ALT持续升高至少6个月, 相似文献
17.
杨正德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8,(1)
本文对重组复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对照研究。 病例入选条件:(1)血清HCV RNA阳性;(2)1年内肝组织学改变为慢性肝炎;(3) 相似文献
18.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军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1,28(2):60-63
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是当今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由于α-干扰素(INF-α)在体内半衰期太短,而且不能集中分布在肝脏,因此其疗效不很满意。以聚乙二包裹INF-α制备在长效IFN,可明显提高IFN-α在CHC治疗中的效果,尤其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长效IFN对难治性CHC也能显著提高持续应答率,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20.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是当今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由于α-干扰素(IFN-α)在体内半衰期太短,而且不能集中分布在肝脏,因此其疗效不很满意。以聚乙二醇包裹IFN-α制备的长效IFN,可明显提高IFN-α在CHC治疗中的效果,尤其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长效IFN对难治性CHC也能显著提高持续应答率,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