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腹股沟疝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术后临床表现、并发症、复发对比。方法:将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59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78例)和无张力修补组(81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临床表现、并发症、复发的差异。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后局部疼痛、阴囊水肿术后3年复发情况均明显高于无张力修补组。结论:无张力修补手术既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适,又大大降低了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朱新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497-49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优势。方法 5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手术组),同期5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传统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患处牵拉感、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方法修补组(P〈0.05),术后下地时间小于传统手术组,术后疼痛轻,牵拉感小,并发症和复发率均少于传统修补术组。随访8个月 ̄3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最符合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无张力、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9年5-2001年5月行腹股沟疝修补术81例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无张力疝修补术49例,Bassini法疝修补术32例。比较两组患的手术时间,手术适应证,术后疼痛,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2min,20h和7d,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伤口疼痛4例,术后并发症3例,与传统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复发3例,复发率6.1%,与传统组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复发时间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与传统组不同。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证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疼痛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远期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股沟疝患者80例,其中传统组35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无张力组45例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正常生活时间,观察术后患者疼痛情况;术后随访3年,记录第1、2、3年间复发病例,对比两组患者总复发率。结果:无张力组术后疼痛总有效率为97.8%,传统组仅为80.0%;无张力组平均手术时间(50.3±3.1)min、平均住院时间(5.2±0.4)d、平均恢复正常生活时间(11.3±3.2)d,以上时间均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传统组总复发病例6例(17.1%),无张力组总复发病例3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腹股沟疝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其中,传统疝修补术组有10例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有110例患者。传统疝修补术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技术进行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使用缓解疼痛药物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腹股沟疝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均较传统疝修补术组患者短,前者术后使用缓解疼痛药物的患者人数少于后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腹股沟疝复发率也都低于后者。本研究中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都恢复了健康。结论:与传统的疝修补技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技术既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节省了疝修补手术进行的时间,又降低了手术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初发病症再次出现的几率,且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较快。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以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成功率10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均有效,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其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7.
黄锦远  姜杰  曹锡朝 《河北医学》2009,15(12):1408-141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随机分为无张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无张力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组患者生存质量值明显高于传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传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1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组患者复发率为0,传统组患者复发率为8.8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TEP 106例及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92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复发及治疗费用.结果:TEP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为(4.6±1.5)mL和(5.2±1.3)d,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为(21.3±5.8)mL与(7.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TEP组4例(3.77%),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组11例(11.95%);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TEP组5例(4.71%),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组为12例(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TEP组12个月,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为15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TEP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均安全有效,但是TEP具有术后恢复快,腹部美观,术后疼痛少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45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传统组采用标准 Bassini术式,无张力组采用网塞平片疝环充填式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所有患者术后行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进行疼痛指数评价,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P <0.05);术后第1、3、5天 VAS 评分无张力组明显低于传统组(P <0.05);2组均全部治愈,无感染病例发生,其中无张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8%,传统组为25.7%,随访3个月~6年,传统组有11例复发,无张力组无复发病例(P <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反应、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VAS 评分、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低于传统组,术后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0.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浩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32-13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疗效作比较。方法9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进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复发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切口疼痛时间短,术后不需要使用镇痛药,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复发低,切口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手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1.
苗其连 《吉林医学》2014,(26):5866-5866
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64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9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的修补术,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修补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和病情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手术中的出血较少,治疗后的并发症和复发率低,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朱江  尹永召  周意  龙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9):1344-1346,1350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60岁以上)98例,根据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和随机筛选的原则分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A组)及传统疝修补术组(B组),各49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牵扯感、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小于传统手术组,术后疼痛轻,牵扯感小,并发症和复发均少于传统修补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优势。方法:对86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4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修补。结果: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方法修补组(P〈0.05),随访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最符合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无张力、复发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张强 《吉林医学》2014,(19):58-59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及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1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术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并对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更为安全可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是目前腹股沟疝患者的良好选择,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张建兵 《大家健康》2014,(7):211-211
目的: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参考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操作方便、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等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果 《四川医学》2010,31(8):1155-1156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腹股沟疝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无张力疝修补组各30例,其中传统组采用Shouldice修补法。张力疝修补组采用由美国外科公司泰科慢医疗集团产品(Surgipro Hernia-Mate Plug),即由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结果无张力修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疼痛,而且并发症和复发率低,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性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老年性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再次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性复发性腹股沟疝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离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疼痛3例,阴囊水肿5例,尿潴留1例,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术后疼痛10例,阴囊水肿5例,尿潴留1例,术后复发5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加快康复,减少复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缺点。方法将19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99例行传统疝修补术,99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平片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传统疝修补组;传统疝修补组术后疼痛要强于平片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组;平片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疝修补组。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的患者下床活动早,能早期进食,精索无水肿,无疼痛发生,重体力劳动者无复发。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更好,人造网片的使用是疝修补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4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组(腹腔镜组,46例)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开放组,58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指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2组手术均得到较好疗效,2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来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