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西门子16排螺旋CT胸部常规扫描及低剂量扫描的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诊断对比分析,并与GE 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肺结核病例进行对比,探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性,低剂量扫描可以在不影响疾病诊断的前提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避免了因射线可能导致癌症的风险,从而达到绿色环保扫描。方法搜集西门子16排螺旋CT胸部常规扫描及低剂量扫描的结核患者80例,GE 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结核患者40例,其中部分做了DR平片检查,经几位高年资医生从3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不告知高剂量扫描或低剂量扫描的前提下分析图像的清晰度,分析图像诊断的准确性,进而统计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高低剂量胸部扫描各自所占比例。(2)对GE 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满足诊断要求的40例肺结核病例与西门子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进行参数对比。(3)对比DR平片与CT扫描检查结果。结果120例肺结核患者CT片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肺内病变均能清晰显示,112例纵隔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清晰显示,仅8例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模糊,但不影响诊断,其中常规扫描2例,低剂量扫描6例。120例中做了DR平片检查患者42例,12例CT片显示出DR平片未能明确显示的空洞,15例显示出DR平片未能显示的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结论西门子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在诊断准确的前提下,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可作为肺结核的常规筛查及治疗复查。 相似文献
2.
《河南医学研究》2016,(8)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至2014年11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13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对比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能清晰显示肺内病变情况;130例患者中有117例纵隔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均能清晰显示,其中对照组有4例患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示模糊,但不影响诊断结果,研究组有9例患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示模糊,但不影响诊断结果;研究组患者扫描平均剂量长数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核准确性较高,辐射剂量较低,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广州医药》2017,(6)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浸润型肺结核化疗期间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浸润型肺结核化疗期病人为研究对象,对选取100例患者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后再行低剂量扫描。比较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T扫描的图像质量及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扫描肺窗图像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肺窗薄层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软组织窗图像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D、DLP和CTDIvol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即观察组受检者CT扫描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用于浸润型肺结核的复查,可以获得与常规剂量接近的肺窗图像质量,满足肺结核病灶的分析评估,并可有效减少胸部CT扫描中的辐射剂量;既能满足肺结核复查的疗效评估,又提高了肺结核CT复查的安全性,还有效节约检查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LDCT、X线平片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LDCT检查、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价值及肺结核典型病理特征检出情况.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6例已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患者进行低剂量30 mA螺旋CT扫描,乙患者按常规剂量150 mA进行螺旋CT扫描。除电流外,其他扫描周期、螺距及层厚等方面均一致。丙组患者进行X胸片检查。对比三组扫描结果的检出阳性率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甲组患者检出阳性率达100%,肺结核诊断率达91.6%;乙组患者检出阳性率达100%,肺结核诊断率达91.6%;丙组患者检出阳性率达91.6%,肺结核诊断率达7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可代替常规剂量螺旋CT,且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要明显高于X胸片检查,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评价了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胸部检查的意义。方法对500例拟行健康体检者行低剂量胸部CT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螺距0.75∶1,扫描时间1s,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50mA。照射剂量60-80mGy。所有受检者均采取仰卧位螺旋CT扫描;肺窗窗宽1000HU,窗位-550HU;纵隔窗窗宽300HU;窗位30HU。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回顾性分析所得图像。结果500例受检者中,正常368例;异常表现132例;其中陈旧性病变6例,肺癌2例,小斑片影5例,单发小结节5例,弥漫性间质改变3例,肺气肿10例,肺大泡2例,术后改变2例,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35例,纵隔软组织肿块2例,大血管壁钙化82例,冠状动脉钙化38例,胸膜粘连10例,胸膜钙化2例。腹部异常未列入。结论胸部低剂量CT扫描进行体检能准确发现病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探讨急性肺挫伤的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肺挫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实质型28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实质内沿支气管走行分布的斑片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影。间质型5例,表现为肺纹理不均匀性增粗、边缘模糊。磨玻璃型5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局部肺野透亮度减低、其内见正常走行肺纹理的磨玻璃样影。本组中合并肺撕裂伤伴肺内血肿3例。伴其他部位不同程度损伤16例。结论胸部螺旋CT平扫对肺挫伤诊断准确率高,能实时明确创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和范围,并能对临床治疗、转归和预后判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应作为急诊危重及复合伤患者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CTA对诊断肺动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使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CTA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再进行病理探查,采用不同的CTA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影响因素,然后选择最佳肺动脉CTA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计算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扫描方向、对比剂用量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足-头侧扫描及对比剂用量90 mL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最佳的CTA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发现,肺动脉CTA诊断的灵敏度98.0%,特异度96.0%,与手术病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CTA对肺动脉血栓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扫描方式及对比剂用量可影响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肺部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肺内病灶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CT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炎性假瘤、肺结核瘤、肺癌患者肺内病灶螺旋CT平扫CT值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检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表现和特点。方法:4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全部作常规胸片和胸部CT扫描,部分病例局部行高分辨CT(HRCT),8例作了增强扫描。结果:96个肺段发现病灶,其中实变为主15例,空洞11例,结节肿块11例,斑片影8例。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影象表现多样性,CT(HRCT)对确诊病灶和判断活动性具有决定意义,多发虫蚀样空洞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灶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我院行CT扫描发现的50例肺结节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CT常规剂量和30 mA低剂量进行胸部扫描,对肺结节数量的检出情况和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剂量的检测方法均检查出68枚结节,低剂量扫描检测钙化、空洞、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和胸膜粘连征等肺结节形态学的结果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为(11.2±6.5)mm,低剂量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为(11.3±6.1)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低剂量胸部扫描与常规扫描的价值等同,且低剂量CT扫描对患者的辐射危害性小,可见低剂量CT用于肺结节的诊断是可行的,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肿瘤样支气管结核在16层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图像中的影像特征,评价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肿瘤样支气管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肿瘤样支气管结核25例,使用东芝16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后处理并行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肿瘤样支气管结核在16层螺旋CT上可分为如下4型:(1)支气管腔内结节型;(2)支气管腔内团块型;(3)支气管腔外压迫型;(4)肺门区团块型.其影像学有以下特点:(1)支气管结核所致管壁多为不规则增厚,其管壁外径未见增大,内径缩小;(2)结节、团块样结核灶增强为环形强化;(3)支气管结核病变区与正常支气管界限不清.结论 16层螺旋CT对显示肿瘤样支气管结核的累及范围及影像特点有一定的优势,轴位扫描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能显示气管、支气管整体改变,使观察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32例患者,所有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血栓累及部位、表现形式及其他改变。结果 32例患者的CT图像均能对栓子的形态、密度,栓塞部位、范围及局部狭窄程度充分显示,CT表现为肺动脉内不规则斑块状及附壁样充盈缺损,斑块周围有或无高密度对比剂包绕。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时间短,图像显示清晰,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供选用,是目前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鼻窦的影像效果及其对鼻窦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行鼻窦CT扫描的患者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20人,A组采用200 mAs曝光,B组采用100 mAs曝光,C组采用50 mAs曝光,其余参数相同,重建图像后分别对不同体位的图像质量及不同组别的扫描剂量加权指数(CTDIw)进行比较。结果A组、B组及C组均能清晰显示重要结构,三组图像在水平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软组织窗及骨窗噪声均高于A组,C组骨窗及噪声高于B组,B组及C组的CTDIw值低于A组,C组的CTDIw值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50 mAs螺旋扫描鼻窦可以替代常规剂量的CT扫描,在水平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能够取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