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继良 《江西医药》2009,44(12):1249-125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MSCT和上消化道钡餐(GI)检查确诊的23例(25个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个十二指肠憩室经多层螺旋CT检查。均为大于1.0cm,憩室表现为胰头后方半圆形含气体腔影、可有液平,显示为气一碘囊袋影,与胰头交界区边缘锐利,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炎时,平扫边缘模糊。结论MSCT能及时发现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发的胆胰疾病,对判断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影像科医师应重视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何明  张宗权  刘克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5):690-691,69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以提高放射科医生对其认识。方法对28例经临床证实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 28例患者共检出憩室33个,位于十二指肠降段28个,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5个。典型的十二指肠憩室在CT上表现为胰头右后方紧贴降段内侧壁的大小不一、圆形或类圆形囊袋影,21个囊内表现为气-液平面,8个囊内表现为混杂密度影,4个囊内仅为气体密度影;检查前服用阳性对比剂者均能见阳性对比剂进入憩室,其中囊壁增厚伴边缘模糊2例,并发胆总管扩张7例,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结石3例,急性胰腺炎1例,胆囊炎2例。结论 MSCT扫描对十二指肠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能及时发现胆、胰疾病及其并发症,对判断二者的临床关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放射科医生应重视并提高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边彦文  梁广路 《河北医药》2011,33(12):1817-1818
目的 探讨腹部CT扫描对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腹部CT扫描患者中筛查出经其他检查方法证实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对其临床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5例患者中,发现十二指肠憩室70例。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2.5cm范围内,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憩室表现为含液、含气或气液相间的囊袋状影。25例合并胆道结石。结论常规螺旋CT扫描对十二指肠憩室的检出率较低,不应作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手段。十二指肠憩室与胆道结石有密切的关系。当发现十二指肠憩室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胆道结石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憩室均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2cm范围内。所有病例均为突发性黄疸,13例伴右上腹痛,7例伴全腹压痛及反跳痛,12例为上消化道慢性炎症急性发作,10例有上消化道溃疡史,疼痛无规律性,制酸药物不能缓解。以双盲法的形式,分别由2位资深影像学医师对本组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镜检查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中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8个,单发15例,多发(2~3个)5例。憩室形态、大小差异较大,最小者0.5cm×0.6cm,最大者8.0cm×9.0cm。15个憩室内见气液平面,20例均显示胆总管和(或)胰管扩张。本组病例螺旋CT扫描及重建显示效果较好,可清楚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内羽毛状黏膜及炎性改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的CT异常表现,与手术、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十二指肠镜所见基本符合。本组误漏诊2例,其他病例定位、定性均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有较高的特征性,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9月3013100例经CT诊断为气管憩室患者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胸口人口处气管旁的不规则或类圆形极低密度影,低密度影与气管腔内气体密度一致,连续薄层扫描可发现低密度影与气管之间有一较细的管道相连,99例位于气管的右后方,仅1例位于左后方,气管憩室最大直径在0.4~2.4cm,95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其中3例有线样分隔,两例患者并发气管憩室感染,表现为气管旁囊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增高。结论64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有确诊价值,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42例患者,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证实66个颅内动脉瘤,再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随后用多技术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显示66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单个动脉瘤者57例,两个动脉者3例,3个动脉瘤者1例。动脉瘤的形状、位置、大小及与颅底骨质的关系与DSA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最佳的重建层厚。方法随机选取128层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40例患者的图像,分别进行0.6mm、0.75mm、1.0mm、1.5mm、2.0mm、3.0mm、5.0mm重建,比较不同重建层厚各段动脉伪影的发生率、病灶遗漏情况及去骨效果。结果①腹主动脉下段及髂动脉段血管,不同层厚的MIP图像均能显示,个别图像去骨不完全,5.0mm层厚图像病变可遗漏,病变及血管壁模糊,3.0mm以下层厚无显著性差异。②显示股浅动脉及腘动脉段2mm以下层厚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2mm以上层厚的图像。③胫前后动脉、足动脉1mm以下图像质量明显优于1.5mm以上层厚的图像。结论双下肢动脉CT造影采用1.0mm及以下层厚重建,可准确去骨,可较准确地观察各级动脉干,采用0.75mm及以下层厚可减少部分容积伪影,为节省重建时间,降低图像噪声,建议选用0.75mm层厚作为128层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最佳重建层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28层螺旋CT诊断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价值.方法 10例进行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美克尔憩室患儿,均于术前行128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 为诊断"金标准",观察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析CT表现.结果 10例患儿均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美克尔憩室,单纯美克尔憩室6例,合并炎症1例,合并胃黏膜及胰腺异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腹主动脉瘤(A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进行血管重建.结果 35例AAA患者中真性动脉瘤32例,假性动脉瘤3例,瘤体直径5.2~8.8 cm,平均为7.2cm,27例有附壁血栓形成,1例合并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VR能立体直观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与周围血管的关系.MIP、MPR能清楚显示瘤体附壁血栓及破裂后血肿.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能帮助临床判断病情和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主动脉夹层(AD)、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穿透性溃疡(PAU),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报道较少。临床上可表现为胸背部疼痛不适,缺乏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在病理机制和影像学上具有许多不同特点。CT血管造影(CTA)具有无创、安全、方便、直观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以往的"金标准"——数字血管减影(DSA)[1]。现就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128-SCTA)对急性主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7例,采用MPR、MIP、SSD、VR重建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进行DeBakey分型及影像特征分析。结果: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67例患者中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3例,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6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48例,显示真假腔67例(100%),内膜分离移位67例(100%),内膜破口60例(91%),主动脉分支受累35例(52.2%),假腔内血栓形成40例(58.8%)。结论: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无创、准确的检查方法,可替代有创性的DSA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3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30例患者均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血管,对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8例患者行头颅CTA检查,其中6例患者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22例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其中14例患者发育异常,17例患者显示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结论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准确性高、快速、安全性高等多种优点,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葛路岩  苑欣然  田云霞 《河北医药》2010,32(20):2896-2897
随着影像设备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率逐年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经十二指肠镜确诊的30例十二指肠憩室的CT表现,就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冠心病采用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联合颈动脉彩超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开展颈动脉彩超、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颈动脉彩超、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联合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憩室的气钡双重造影X线表现与诊断。方法对我院22例食管憩室患者气钡双重造影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摄正侧位及双斜位片,其中男16例,女6例。结果咽食管憩室4例,食管中段憩室12例,膈上憩室6例。一般呈类圆形或乳头状钡影突出,边缘光滑整齐,黏膜像显示黏膜伸入其中。结论食管气钡双重造影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憩室的重要方法,少部分患者可表现出突出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的并发症如憩室穿孔,甚至癌变,故临床高度怀疑病例应尽早行气钡双重X线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技术及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膀胱癌,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肿瘤大小及数目的显示情况、病灶的强化程度以及判断侵犯范围的准确性。结果 35例膀胱癌CT发现31例癌肿位于膀胱壁,结节直径约0.5cm~3.5cm大小不等突向腔内软组织影,其中16例同时伴膀胱壁局限性增厚。另有4例患者仅在多平面重组(MPR)图像上发现局限性膀胱壁不均匀增厚。结论多层螺旋CT膀胱三维后处理图像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大大提高诊断质量和病变检出率,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伤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西门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收集来我院就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6例.均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DSA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中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并与64层以下冠状动脉CTA进行对照.结果 36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丽种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西门子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8.08%、特异性为95.69%、准确性为96.43%.与64层以下螺旋CT比较,对患者心率、屏气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宽松.结论 西门子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高.方法 简单、快速准确、无创伤,患者易接受,可作为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西门子AS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疑诊CAD患者40例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其对CAD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分析40例患者160支血管的两种检查结果,西门子AS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0.0%(9/10),特异性96.7%(145/150),阳性预测值75.0%(9/12),阴性预测值98.6%(146/148).结论 西门子AS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CAD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无创性使患者更容易接受,且对钙化性斑块诊断优于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可疑CAD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口服法小肠造影(MSCTE)检查对小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为小肠病变的CTE影像资料,评估患者肠壁异常增厚,肠壁分层(靶征),肠黏膜异常强化,肠腔狭窄,木梳征、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和数量及肠外并发症如瘘道、溃疡、脓肿等情况,并进行CTE综合评价。结果 100例患者中未发现异常10例,小肠肿瘤40例,小肠间质瘤20例,其中良性15例、恶性5例,十二指肠腺瘤5例,回肠淋巴瘤10例,回肠系膜淋巴管瘤2例,卵巢癌小肠转移1例,回盲部黏液癌1例,乙状结肠癌并穿孔、脓肿、溃疡1例;炎症性病变或小肠其他病变50例,克隆恩病(CD)16例,溃疡性结肠炎(UC)10例,回肠及肠系膜结核10例,十二指肠球部植物性粪石5例,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并小肠缺血坏死,7例回肠憩室并脓肿形成。100例患者中外科手术、内镜检查或穿刺活检90例,10例影像检查患者为内镜检查并随访以上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口服法小肠造影检查是诊断小肠病变的重要手段,有着高度的准确性,此项检查提供内镜所不能提供的优势,包括观察黏膜等全层肠壁的结构和肠外并发症病变,也可透过近端肠腔扩张的表现以提示肠道狭窄的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1月某院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多层螺旋CT、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结果:多重螺旋CT定性准确率高于气钡双重造影(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定位准确率、定性准确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气钡双重造影单独检查(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气钡双重造影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