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3215例心血管远程会诊病例分析,探讨以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培训等信息化方式帮扶新疆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新疆地区整体心血管防诊治水平。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的心血管远程会诊病例进行分析,统计年、月会诊人数,会诊分类特点及会诊疾病谱和会诊疾病地方差异。结果:会诊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会诊以普通会诊多见,占会诊总量的78.2%;心血管会诊疾病较多的是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各地区会诊量分布不均,伊犁地区、阿克苏地区、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会诊量较大,占总会诊量的79.8%。结论:随着医院远程医疗中心的建立和会诊制度的完善,心血管疾病会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有地区会诊量较少,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会诊疾病仍以多发病常见病为主,提示要加强各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知识教育并进行临床经验交流,提高当地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医联体"在我国各地纷纷崛起,各地方政府为解决我国医疗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问题,大力推动"医联体"建设。通过"医联体"实现优质医疗队伍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充分利用,让患者无需辗转奔波,在基层医院也能得到专家的会诊和指导。国内的远程会诊正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应运而生,远程医学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医学界应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远程医疗服务,最早将互联网应用于远程医学。本文从相关概念、国内外远程会诊概况、远程会诊  相似文献   

3.
远程医疗会诊的适用范围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远程医疗专家会诊的主要适用范围及其会诊效果。方法: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以电话线为主的双向可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结果:分析210例会诊病例,其中指导临床诊治的有200例次,占95.24%;解决专科疑难问题的有150例次,占71.43%;有助于提高网点医疗水平的有160例次,占76.19%;及时解决转院治疗的有10例次,占4.76%。结论:在电话线上实现的远程会诊技术是优于传统书面会诊方式的一种新的会诊形式,简便、可靠、高效。  相似文献   

4.
多措并举保证远程医疗会诊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在远程医疗会诊中采取严密组织会诊专家队伍,严格执行会诊操作流程,构建实用规范的会诊制度,加强远程会诊质量控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有力地保证了远程医疗会诊质量与效果,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规避医疗差错与纠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互联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监管思路,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现。方法: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体系,结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互联网医院的实践,梳理当前互联网医疗的主要3种形式,并对其医疗流程及质量控制提出管理思路。结果:远程会诊、远程诊断、互联网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需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结论:探索构建互联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但组织承诺、组织架构、患者导向、流程导向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必须做到与传统医疗的同质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了解不同等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开展情况,分析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过程,为远程医疗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在线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我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医院远程医疗服务数据。利用SPSS 25.0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秩和检验等分析远程医疗开展时间、服务类型、业务量、远程会诊开展情况。结果/结论 72.0%三级医院和82.2%二级医院于2011年开始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服务类型以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为主,服务类型有待扩展,远程会诊响应时长应进一步缩短,以提升远程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远程医学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五大范畴之一,是医院通过互联网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远程医学合作的流程与内容已趋于成熟,硬件成本、均质性、精准度均有大幅的提高,其发展方向与空间却被逐步缩窄。笔者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在远程医学功能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平台,深入临床流程,通过几种合作模式的分析,在远程医学与临床工作之间搭建新的桥梁,实现更广阔的发展。总结远程医学与云上医院的发展前提,填补线上与线下诊疗间的空缺,建立远程医学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8.
远程医疗会诊车是用于野战或应急机动条件下为伤员提供远程医疗会诊的支援平台。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远程医疗会诊车为灾区的伤员救治和通讯保障提供了有利手段,在远程会诊、通讯联络、远程培训和数据传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规范全军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流程。方法从成功申请会诊6例中,总结医院远程会诊流程经验,及设计医院远程会诊步骤和方法与远程会诊注意事项两个方面共计21项做简要介绍。结果该方法简明扼要,有条理。结论远程医疗会诊在国内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全军远程医疗会诊走在全国前列,规范全军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流程将有力促进全军各级医院远程会诊工作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在线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通过“互联网+”视角对后疫情时代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机遇、挑战和更高要求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从增加传播效度和提升期刊影响力角度分析了学术期刊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探讨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实施,结合部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和发展现状,论述了“互联网+”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创新以及面临的挑战,以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互联网+”医学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73-76
目的初步探讨"互联网+"在DTC患者术后维持TSH稳态水平中的作用。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DTC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优医CARE"APP软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记录所有患者市区内及市区外分布例数、术前TSH值、术后1年初治期内的TSH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8),实验组术后随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组间对比显示无论是市区内还是市区外的患者中,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TSH值均无明显差异(1.97±0.71)m U/L,术后TSH值首次达到目标范围的时间为(2.22±1.06)个月,两组患者以及市区内外患者术后首次达标的时间均无明显差异。把所有患者术后监测的各月TSH值汇总,如果该指标在0.5~1.0 m U/L范围内,则超范围值为0,如果0.5,则超范围值为0.5减去该值,如果1.0,则超范围值为该值减1.0。所有患者在模型中放入分组、所在区域为固定变量,基线值为协变量,采用OLS回归,最终的结果显示分组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22),提示对于维持术后TSH稳态水平实验组更具优势。结论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新就诊模式使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密切,能提高患者的随访率,将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使DTC术后患者TSH波动更加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信息化多媒体实训资源灵活低耗的优势,结合"互联网+"理念与"学习流"、自主学习教育理论,提出了以《实践能力发展地图》与《实训拓展网络手册》为规则与内容的中医实训自主学习资源库的初步设计构想.该资源库可应用于个体化、协作化自主学习的多个环节,预期在确立资源组织策略规范、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获得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阐述“互联网+”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法,包括保障体系框架、内部保障体系、外部保障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疗实践实现了民主化、去中心化和去神秘化。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应用重组了医疗服务的商业供给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个体化发展。发展中国家"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推广和使用极大地扩宽了专业医疗救助服务和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服务的范围,保障了居民健康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作者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为国内"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程管理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主流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梳理了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和“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弊端,结合“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研究及实践提出了基于全程管理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探讨,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为例,介绍如何搭建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系统,包括远程医学信息网平台和远程门诊软件系统等方面,阐述该系统的服务内容与组织方式,以及改进医疗服务环境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管理规范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以“互联网+”思维思考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论述了基层卫生健康领域“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明确了“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了“以通为本”“以用为本”“以人为本”的建设重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