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translocation/TFE gene fusion,Xp11.2/TFE RCC)的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Xp11.2易位性肾癌的CT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包膜、肾周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特点。结果平扫6例呈稍高密度,1例稍低密度;3例瘤体内见大片出血及坏死,5例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瘤皮质期中等强化,髓质期强化程度最高,肾盂期逐渐下降且低于皮质期的强化程度,皮质期及髓质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而高于肾髓质,肾盂期强化低于肾髓质。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CT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肾癌亚型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诊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诊治的12例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多模态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5例,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该病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示:3例为等或稍强回声,2例回声混杂;4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CT示:4例等或稍高密度,1例高低混杂密度;平扫CT值29~68 HU,增强2例强化明显,2例轻度强化,1例强化不明显。MRI示:4例患者病灶信号呈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1例信号较混杂,2例病灶内出现短T1、短T2出血信号,3例DWI弥散受限,增强与CT强化特点一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查2例出现骨转移。行18F-FDG PET/CT检查,放射性摄取较高共3例,放射性摄取较低2例,其中SUVmax为2.5~12.7,平均4.3。大体:4例呈实性,1例呈囊实性;切面4例灰白,1例杂色,5例切面伴囊性变,3例可见出血。镜下:肿瘤由嗜酸性细胞或透明细胞构成的乳头状、巢状及腺泡状结...  相似文献   

7.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临床少见的一种肾癌亚型,多发于青少年。终末期肾病的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与免疫功能障基础上癌基因激活和DNA修复能力下降均有一定关系。TFE3免疫组化阳性是诊断此类肾癌的关键依据。腹腔镜下根治性患肾切除术是终末期肾病相关性肾癌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围术期可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化血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3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已诊断明确的3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免疫组化特征、病理学、影像学特征、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特征和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3例病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8岁(...  相似文献   

9.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发病极为罕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年。它在遗传学、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对其相关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特征。方法 回顾行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患儿的诊治经过。结果 经过详细的问诊,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活检及分子检测,确诊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是儿童罕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典型组织形态学改变、相关免疫组化的表达及分子检测TFE3基因的重排可以作为诊断该疾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Xp11.2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探讨Xp11.2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思路。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2011~2012年3例Xp11.2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术后标本处理后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3例患者中,2例因无痛性肉眼血尿检查发现,1例因健康查体发现。3例患者CT扫描结果示肾脏肿块平均4cm×5cm,肿块内均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免疫组织化学和RT PCR均证实为Xp11.2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结论 Xp11.2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有效治疗方案仍在研究探索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Xp11.2易位/转录因子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 RC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43例成人Xp11.2/TFE3 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肾细胞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理提高对该类罕见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MiT家族易位性RCC,包括14例Xp11.2/TFE3基因易位性RCC(Xp11.2 RCC)和1例 t(6;11) (p21;q12)基因易位性RCC[t(6;11) RCC]患者,观察位置、大小、边缘、出血、囊变、钙化、密度、信号、强化等特点,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14例Xp11.2 RCC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14~42岁,平均年龄26岁,位于肾髓质者12例,3例最大径<4 cm,11例最大径≥4 cm ,11例边缘清晰,出血8例,均有坏死囊变;CT平扫中4/8例出现钙化,肿瘤实质部分密度较肾皮质高;MR以混杂信号为主,与肾皮质相比,肿瘤主体信号在T1WI稍高(6/9)而在T2WI低或稍低(8/9);增强呈持续性轻中度强化。1例29岁年轻男性t(6;11) RCC患者,最大径约14 cm,边缘清晰,内见出血,主体位于肾实质。MRI平扫与肾皮质相比呈T1WI稍高而T2WI稍低的信号,增强呈不均匀持续性中度强化,未见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结论     RCC患者病灶主体位于髓质,界清且呈明显不均质样表现,增强呈持续轻中度强化,应考虑MiT家族易位性RCC,特别是年轻患者。但影像学上无法完全区分Xp11.2 RCC和t(6;11) RCC,肿块较大提示后者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多发肾透明细胞癌的MR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共11例经病理证实的多发肾透明细胞癌的MR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重点分析病灶的分布、大小、外形、信号,增强特点.结果 11例多发肾细胞癌患者,其中6例女性,5例男性,年龄36 ~ 69岁,平均50.6岁,共发现24个病灶.9例患者为双肾多发病变,单侧肾多发病变为2例.T2加权图像高信号的有16个病灶(16/24),所有病变均可见假包膜,出血的有4例(4/24),含有脂质的为12例(12/24),囊变的有18例(18/24),动态增强扫描各期持续强化的有22例(22/24),快进快出的有2例(2/24).所有病变呈现中度至明显强化.5例患者的多发病变MR表现一致,6例患者的多发病变MR表现并不一致.结论 多发肾细胞癌通常为两肾多发.同一患者的多发病变即使病理类型一致,MR表现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1期肾透明细胞肾癌(CCRCC)3.0T MR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与Fuhrman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6例T1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3.0T MR ADC值及Fuhrman病理分级资料,依据Fuhrman核分级法,将其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和高级别组(Ⅲ~Ⅳ级),分别测量病灶及对侧正常肾实质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比较4个不同病理级别、高低病理级别组间的ADC值、rADC值;并绘制ROC曲线,评价ADC值和rADC值的诊断效能;分析病灶ADC值、r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1)四个病理分级之间平均ADC值和r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低级别组平均ADC值分别为(1.317±0.110)×10-3 mm2/s,(1.886±0.447)×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最佳诊断阈值为1.465×10-3 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4.4%、95.3%.高、低级别组平均rADC值分别为(0.419±0.085)、(0.643±0.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最佳诊断阈值为0.535,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6.0%、95.3%.肿瘤的ADC值、rADC值与病理分级之间呈高度负相关(r=-0.821、-0.864,P<0.05).结论 T1期肾透明细胞肾癌的ADC值、rADC值与病理分级高度相关,能够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且rADC值的评估价值大于ADC值,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者分析了80例鼻咽癌的MRI表现,探讨了MRI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鼻咽癌病灶在T1加权像多为等信号,T2加权像多为高信号,MRI能清楚地显示肿瘤向深层组织结构的浸润、颅底骨质破坏和颅内侵犯以及并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MRI的主要作用在于精确地显示病变的浸润范围,对鼻咽癌临床分期、放疗照射野的设计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CT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收集46例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信息,对影像学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图像表现以占位性病变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依据,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100%.MS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较均匀13例,混杂密度27例,囊实性明显混杂密度2例,环形钙化、蛋壳状或结节状4例.病变实性部分在增强扫描的情况下明显强化不均者37例,均匀性强化9例;MSCT平扫及增强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 每年40岁以上常规健康查体彩色超声可发现小肾癌,超声发现异常后进一步CT证实对降低误诊具有重要意义,其组织学类型仍需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美显核磁共振(MRI)在肝癌早期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2例和单纯性肝硬化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肝脏摄取分数(HEF)值的差异,并比较普美显MRI和MRI平扫诊断肝癌效能的差异,分析普美显MRI定量评估HEF值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HEF值为(84.12±7.16)%,明显高于单纯肝硬化组的(76.49±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美显MRI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1.82%、88.00%、85.71%、84.62%、85.11%,均高于MRI平扫的45.45%、60.00%、50.00%、55.56%、53.1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美显MRI定量评估HEF值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1.45%,诊断阈值为81.0%,灵敏度为81.81%,特异度为92.00%,约登指数为0.738。结论普美显MRI诊断肝癌的效能高于MRI平扫,且普美显MRI定量评估HEF值可作为诊断肝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