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中  汪世存  凌华毓 《安徽医药》2021,25(5):917-919
目的 比较99m锝(99mT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冠心病(CHD)的价值,探讨诊断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第一作者在安庆市立医院工作及安徽省立医院进修期间临床拟诊为冠心病进行诊治的108例病人中抽出做过冠脉造影(CAG)的病人13例,均行99mTC SPECT心肌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次日(24 h后)负荷显像诊断为阳性的12例行99mTC SPECT心肌静息灌注显像.结果 确诊的13例冠心病中5例为心肌梗死,5例为心肌缺血,1例为X综合征,2例正常.CAG诊断结果,5例为心肌梗死,5例为心肌缺血,3例正常.运动负荷心肌显像诊断结果,心肌缺血12例,1例正常;诊断为心肌缺血的12例做了静息心肌显像,结果静息+运动心肌显像诊断6例为心肌梗死,6例为心肌缺血,1例正常.SPECT显像诊断1例为假阳性,1例假阴性,CAG诊断2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SPECT阳性率为92.3%,CAG为76.9%;SPECT准确率为84.6%,CAG为76.9%.结论 99mTC SPECT心肌显像与CAG对照诊断,重点分析不同,优势互补,综合评估,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两者对比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出率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2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资料,观察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共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63例,检出率18.9%,其中59例(93.6%)单发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例(6.3%)多发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发生于前降支最为多见,为53例(76.8%).心肌桥长度5~68 mm,厚度1.5~5.0mm,其中39例载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近或远段血管伴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率<50%共30例.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是一种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可靠、无创的方法,尤其可以显示其MSCT的表现特点,载支血管粥样硬化狭窄情况,为临床提供明确直观的诊治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冠心病是临床上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引起其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其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常易引发心肌缺血,使其心脏组织、细胞发生缺氧、坏死,严重影响其心脏功能。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冠心病患者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由于其具有昂贵的检查费用,故其在临床上使用率通常较低。文献[2]指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CCTA联合动态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机CT平扫联合核素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V/Q-SPECT)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恶性肿瘤患者行V/Q-SPECT及同机CT平扫,评价同机CT平扫联合V/Q-SPECT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34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肺栓塞;同机CT平扫联合V/Q-SPE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1%、93.8%及94.0%,V/Q-SPE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1%、87.5%及92.0%;同机CT平扫联合V/Q-SPECT显像特异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V/Q-SPECT(P<0.05)。结论同机CT平扫联合V/Q-SPECT显像诊断PTE的特异性及准确性更高,在诊断肿瘤患者肺栓塞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同生 《河北医药》2014,(4):540-543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估冠脉临界病变的心肌缺血程度的价值,并探讨其心肌缺血程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和主观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诊断入组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对冠状动脉予以评分,同时进行静息-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予以心肌灌注评分,并记录主观症状予以评分。结果入组64例冠脉临界病变,其中前降支单支病变30例,多支病变34例。前降支单支病变中总负荷评分( SSS )正常的占76.67%,轻度异常的为23.33%,有50%轻至中度可逆缺损;多支病变中SSS评分正常的占79.41%,轻中度异常的占21.59%,约48.44%中重度可逆缺损。所有病例中心肌灌注显像与冠脉血管狭窄程度、支数以及胸痛胸闷的症状均无相关性( P >0.05)。结论冠脉临界病变的心肌灌注多为轻度异常,且与冠脉狭窄程度、狭窄支数和胸闷胸痛的症状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8,(4):243-248
目的:初步探讨256排160 mm宽体探测器CT冠状动脉成像(CCTA)联合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一站式扫描方案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256排CT(探测器宽度16 cm)对2017年1月—2017年11月就诊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73例行一站式CCTA联合CT-MPI,以SCCT-18段为标准,评价CCTA图像质量,以AHA-17段模型为参考,计算心肌血流量(MBF),比较心肌灌注正常区域和灌注异常区域的MBF数值。将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评价CCTA和CT-MPI的诊断准确性,统计扫描方案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73例完成CCTA联合CT-MPI检查的患者中,32例(43.8%)患者中的154个(15.9%)心肌节段有血流灌注缺损,MBF值低于血流灌注正常心肌节段[(71±26)mL·100 mL~(-1)·min-1vs(113±33)mL·100 mL~(-1)·min-1;t=15.971,P=0.000]。CCTA中,图像质量可用于诊断的节段为1 026个(95.5%)。随后,46例患者后续完成CAG检查,CCTA对CA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分别为91.4%、93.2%、93.0%,CT-MPI对CA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3%、83.3%、84.8%。CCTA联合CT-MPI一站式扫描方案总有效辐射剂量为(4.6±1.2)m Sv[包含CCTA扫描有效辐射剂量:(2.2±0.6)m Sv)],对比剂总用量为65 mL,生理盐水用量为50 mL。结论:256排CT联合扫描方案可一站式获得良好的CCTA和CT-MPI图像,在较低辐射剂量水平下,保障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ATP药物负荷试验与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心脏冠脉造影成像确诊冠心病患者28例,10例行平板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18例行ATP(三磷酸腺苷)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所有患者皆采用隔日法,首先行静息态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次日行负荷态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显像剂为99mTc-MIBI,剂量为740MBq,显像剂放化纯度>95%,由我科同一人员进行标记,图像皆由我科两位医师共同评阅。结果:ATP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异常17例,其灵敏度为94.4%;平板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异常8例,灵敏度为80%。结论:ATP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血管疾病的灵敏度较高,诊断价值与平板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相似,操作安全,对于无法运动和高血压患者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患者96例,对其分别采取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结果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符合率为81.25%,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3.33%.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均具有显著优势,临床医生可依据具体情况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选择,以提高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C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心肌桥(M 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冠状动脉疾病的406例均进行CCTA和CAG检查者,两组采用双盲法CCTA和CAG分别独立阅片,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与2名有经验的心内科介入医生采用单盲法阅片,经讨论后共同给出诊断。相互参照另一种检查结果后再次阅片,2次检出率,应用χ2统计分析方法,判断2种方法发现M B有无差异。结果:双盲法CCTA发现M B 19例26段,CAG发现5例5段(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互对照后再次评价,CCTA发现M B数量同前,CAG新发现3例,将新检出的3例患者行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相应节段心肌出现心肌低灌注,位置与CCTA一致,共检出8例,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A对M B和壁冠状动脉显示清晰,较CAG有更高的检出率,容易发现M B,有着特殊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9mTc-MIBI(甲氧基异睛)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不一致的临床意义。方法13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前2周内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运动或药物负荷及静息显像)。以CAG为金标准,分析^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假阳性与假阴性的临床意义。结果两者不相符合13例,^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正常者10例,^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3例。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提示冠脉临界病变,^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提示冠脉微循环灌注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同机低剂量CT在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11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的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与同机低剂量CT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3个月的随访,然后依据相关标准对患者作临床诊断,并对其肺通气/灌注SPECT的显像,以及同机低剂量CT对PE的诊断的效能进行相关评价。结果经过诊断,在这112例患者中有32例是肺栓塞,约占总体的28.57%。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在诊断肺栓塞方面的准确度为92.33%,特异性为89.97%,灵敏度为93.48%,而且没有出现任何"不确定"的结果。结论同机低剂量CT对于肺栓塞的鉴别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半定量分析指标总负荷积分(SSS)和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9例确诊或疑似的冠心病患者,行核素灌注显像(静息+腺苷负荷)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ECTool Box软件对心肌灌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SSS.应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软件测算冠脉狭窄程度,结合病变部位计算冠脉Gensini积分.将两种积分进行分析.结果 Gensini积分随SSS升高逐渐升高,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SSS可作为预测冠脉狭窄程度的无创性半定量指标,是独立于CAG之外冠心病危险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64层螺旋CT(MSCT)和心肌灌注显像(MPI)评估钙化和非钙化冠状动脉狭窄的的价值.方法 对61例冠心病(CAD)患者(疑诊50例,确诊11例)进行64层MSCT检查,并均在30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MPI检查.结果 MSCT评估钙化段和非钙化段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66.2%和77.1%.MSCT诊断轻度钙化组CAD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8.0%、84.6%、91.6%、78.5%、86.8%,中重度钙化组为87.5%、57.2%、87.5%、57.2%、78.3% ;MPI诊断轻度钙化组CAD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0.0%、76.9%、86.9%、66.6%、78.9%,中重度钙化组为87.5%、85.7%、93.3%、75.0%、86.9%.两种方法诊断C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影响MSCT对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和CAD诊断的评估.联合应用MPI和MSCT可提高诊断价值,尤其对于严重钙化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CTA)显示并评价心肌桥的物理特性,探讨其在心肌桥血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502例患者的资料,评价心肌桥的部位、长度、厚度,MCA舒张期及收缩期管径大小、伴发的粥样斑块情况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与粥样斑块的关系。结果502例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CTA发现心肌桥存在147例,检出率29.3%,CAG发现13例,检出率2.6%,两者间有差异。心肌桥的平均长度(32.10±9.25)mm,平均厚度(1.32±0.50)mm,心肌桥近段狭窄发生率高于壁段及远段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作为显示并评价心肌桥血管的首选方法,其安全、准确、无创性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左心衰竭与心肌缺血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心力衰竭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各类左心衰竭住院患者75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35~85岁,平均(60±24)岁,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其中阳性显像追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患者分为心肌灌注显像阴性组和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组,分别对负荷和静息2次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进行行×列表χ2检验,观察缺血面积与心室容量整体的相互差异。同时对其中符合临床支架植入指征的30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21例复查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并与术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无明显异常者15例,轻度缺血15例,中度缺血36例,且均为负荷显像阳性,静息显像阴性的可逆性缺血;严重缺血9例,均为负荷、静息显像阳性的不可逆性缺血。缺血面积百分比为(15±10)%,严重程度标准差值平均为-2.7±1.8,射血分数(EF)值为(43±8)%。不同缺血范围水平级的左心室容积和缺血范围,按α=0.05检验水准,呈现缺血越严重,心室容积越大趋势,心室射血功能也相应下降。缺血面积与负荷舒张末期容积、静息舒张末期容积、负荷收缩未期容积、静息收缩末期容积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8、0.70、0.65、0.73,P值均<0.01。60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46例有不同程度狭窄(≥50%)。21例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左心室容量恢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为临床早期判断左心衰竭病因,从而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在乳腺癌骨病灶的鉴别诊断中使用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共136个病灶),对其进行局部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根据最终临床诊断标准,良性病灶89个,占65.4%;恶性病灶47个,占34.6%。通过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检查,良性病灶81个,占59.6%;恶性病灶55个,占40.4%。另外,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0.8%,诊断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91.3%。结论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在乳腺癌骨病灶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是针对单独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其确诊率较高,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coronary occlusion,CTO)病变行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失败与冠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参数的相关性及联合CT衰减校正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85例。其中冠脉CTO患者58例,均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统计冠脉CTO患者的临床资料、CCTA参数。分析CT衰减校正MPI联合CCTA术前诊断CTO的价值。结果 冠脉CTO行PCI失败患者年龄为(65.98±7.41)岁,明显高于PCI成功患者(P<0.05)。冠脉CTO行PCI失败患者闭塞形态呈钝形、血管弯曲>45°、有钙化、有负性重构、闭塞长度≥20mm、J-CTO评分≥2分比例分别为64.29%、78.57%、50.00%、64.29%、71.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在本溪市中心医院拟诊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50例的影像资料, 所有患者进行过C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 CAG), CCTA图像上传到后处理工作站, 经过2名影像科医师进行后处理和诊断, 同时图像也经过AI软件进行后处理并生成诊断报告。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 将AI的诊断结果与CAG的结果对照;在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 MB)的诊断方面, 将AI的诊断结果与医师的诊断结果对照;判断AI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 AI诊断的敏感度为93.22%, 特异度81.32%, 阳性预测值76.39%, 阴性预测值94.87%, 与CAG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1, P < 0.001);在心肌桥的诊断中, AI诊断的敏感度为30.77%, 特异度8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性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因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而行CTA、CCA和MPI患者80例,3项检查均于1个月内完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PI检出可逆性缺损(心肌缺血)患者14例;不可逆性缺损(心肌梗死)8例。CCA与CTA检出可逆性缺损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2%,98%。结论冠脉CTA诊断致心肌缺血性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NPV,中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阳性预测值却较低;MPI目前仍然是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狭窄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杨志健  马文珠 《江苏医药》1995,21(12):796-797
为研究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心肌灌注变化情况,对24例非心肌梗塞患者分别于PTCA前,PTCA后1个月及12个月内进行了潘生丁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共分析49个缺血节段,结果20例心肌灌注显像异常(40个节段)在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4例在此时间内心肌灌注(9个节段)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而在其后的随访中完全恢复正常(2例),呈现“延迟”的心肌灌注改善现象。表明PTCA后较短时间内异常的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并不总表示残余冠状动脉狭窄或早期再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