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陈恒  戴永江  邓斌  朱洪 《山东医药》2009,49(40):72-73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配合胸腺肽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RG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膦甲酸纳、胸腺肽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缓释片。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结果用药6个月内,治疗组复发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IL-2等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膦甲酸钠配合胸腺肽治疗RGH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缓释片,且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应答组55例、部分应答组71例、无应答组24例基线,治疗12周、24周、5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正常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数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治疗前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及无应答组的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比夫定治疗后,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在完全应答组及部分应答组均较无应答组升高(P<0.05)。在完全应答组内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自服用替比夫定12周起及其后各时间点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分应答组内CD3+、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从服用替比夫定24周起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应答组治疗各时间点与基线相比较,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比夫定治疗后可抑制其HBV复制,替比夫定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将32例HBc-IgM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为HBc-IgM阳性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HBc-IgM阳性实验组(保肝及胸腺肽治疗)及HBc-IgM阴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外周血CD 3、CD 4、CD 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 4/CD 8比值.结果与HBc-IgM阴性组比较,HBc-IgM阳性组CD 4 T细胞百分比升高;与HBc-IgM阴性组、HBc-IgM阳性实验组治疗前及HBc-IgM阳性对照组治疗后比较,HBc-IgM阳性实验组治疗后CD 4、CD 3 T细胞百分比及CD 4/CD 8 T细胞比值升高,CD 8T细胞百分比降低(P均<0.05).表明外周血CD 4T淋巴细胞在CHB急性发作后随着HBc-IgM转换而进行性下降,胸腺肽α1可逆转CD 4 T淋巴细胞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咪替丁对围手术期胃肠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对围手术期胃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胃肠癌患者49例,以围手术期是否应用Cim(400mg,3次/d,po,术前7 d~10 d;600mg,2次/d,至术后10 d)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于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2,10 d各抽取外周血1次,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细胞亚群(鼠抗人CD3,CD4,CD8单抗)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中的胃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CD8+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入院时两者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别(P>0.05),术前1 d,术后2,10 d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与术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表现为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但治疗组免疫功能下降的幅度低于对照组.结论胃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手术使其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调;Cim能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手术对机体免疫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各类T淋巴细胞的亚群,了解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急性期COPD组患者CD3+T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下降,CD8+T亚群细胞升高,导致CD4+/CD8+比值下降并倒置;CD4+CD45RA+亚群、CD4+CD45RA+/CD4+CD45RO+比值下降,CD4+CD45RO+亚群上升;CD8+CD45RA+亚群、CD8+CD45RO+亚群和CD8+CD45RA+/CD8+CD45RO+比值均有所上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的CD4+CD28+亚群下降。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6.
朱小鹏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45-2246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8)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方案)化疗,观察组(n=3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36.8%)(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治疗后CD8+明显降低(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明显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胸腺肽α1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另选同期2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器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CD4~+/CD8~+比值、CD19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观察临床症状和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与健康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CD4~+/CD8~+比值、CD19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3~+、CD4~+、CD8~+细胞数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051、5.379、2.066,P值均0.05),CD4~+/CD8~+比值、CD19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12周与治疗前相比,CD3~+细胞数、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7.647、7.851、4.384,P值均0.001)。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Ρ=0.308)。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可明显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问题,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联合用药对患者外周血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RGH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另外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γ-干扰素(INF-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水平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2、TNF-α、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简称CD3细胞)、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膦甲酸钠治疗RGH患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能够明显提高外周血免疫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序贯穴位埋线治疗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120例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子午流注序贯穴位埋线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口服胸腺肽肠溶片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相比,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序贯穴位埋线治疗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例)给予正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并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观察组(n=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注射剂1.6 mg,皮下注射,2次/周。观察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细胞明显下降(P0.05),而CD4+细胞和CD4+/CD8+明显上升(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及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杆菌(TB)感染临床表现为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时,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33例AIDS合并TB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分别为肺结核、淋巴结结核、肺结核与淋巴结结核并存,分别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不同临床表现患者CD3^+、CD8^+、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肺结核患者明显高于淋巴结结核患者(P〈0.01)。结论 AIDS合并TB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其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过敏原粉尘螨提取液能否募集CD~+_4CD~+_(25)T细胞浸润到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者气道.方法 经纤维支气管镜将粉尘螨直接注入10例非急性发作期的轻度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的段支气管(粉尘螨侧),将生理盐水注入对侧肺段支气管作对照(对照侧).24 h后再经纤维支气管镜于相应的肺段支气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BALF中的细胞数并分类.以流式细胞仪测定BALF中的T细胞及其亚群.结果 粉尘螨侧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1.4±0.1)×10~6/ml]明显多于对照侧[(0.3±0.1)×10~6/ml,P<0.003],淋巴细胞[(2.2±0.3)×10~6/ml]明显多于对照侧[(0.3±0.1)×10~6/ml,P<0.05],CD~+_4CD~+_(25)T细胞[(784.0±281.3)个/μl]明显多于对照侧[(7.7±3.6)个/μl,P<0.001].结论 粉尘螨能募集CD~+_4 CD~+_(25)T细胞浸润到缓解期轻度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局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逻辑质方法探讨SARS患者T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特征 ;方法 从已知的关于SARS患者T细胞亚群样本数据 ,作逻辑质分析 ;从正与反命题判断正常人与SARS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T细胞亚群CD+ 3 ,CD+ 4 ,CD+ 8检测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SARS患者T细胞亚群数量与正常人有显著逻辑差异〔(t>4 .6 71,P <0 .0 5 ;t <2 .336 ,P >0 .0 5 )和 (t<1.92 7,P >0 .0 5 ;t>4 .6 90 ,P <0 .0 5 )〕 ;结论 SARS患者的T细胞亚群数量与正常人的有显著逻辑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iceA1、babA2基因分布特征及其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对244例有消化道症状者行胃镜检查,并在胃窦部取活检粘膜作Hp的分离培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测定分离培养出的Hp菌株的iceA1、babA2基因,并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sreptavidin,BSA)系统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型,ELISA法检测其细胞因子。结果244例中,检出Hp菌株185例,其中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阳性率分别为70.65%(65/92)、74.14%(43/58)、85.25%(52/61)及75.76%(25/33);基因测定结果显示,185株分离株中,79.46%(147/185)含iceA1基因,75.14%(139/185)含babA2基因;其中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iceA1、babA2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6.15%(43/65)、56.92%(37/65);79.07%(34/43)、74.42%(32/43);90.38%(47/52)、88.46%(46/52);92.00%(23/25)、96.00%(24/25);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细胞免疫功能检测,iceA1+、babA2+患者的CD+3、CD+4、CD+4/CD+8、IL-2下降,IL-6、IL-8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淮南地区Hp感染多为iceA1+、babA2+菌株,iceA1+、babA2+Hp菌株为高毒力菌株,是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iceA1+、BabA2+菌株可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患者以Th1为主的浸润反应。  相似文献   

15.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手术患者凝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BS)对机体凝血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大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BS组)和异体输血组(异体组)各20例,术中分别采用BS及输异体血,分别于术前、输血后1h及输血后24h测定血常规、APTT、PT、FIB及ACT;流式细胞仪测定输血后第1天、第5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及NK细胞。结果输血后1h两组APTT、PT、ACT均延长,FIB和PLT计数均降低(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元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输血组输血后第1天和第5天CD3^+、CD4^+、CD8^+、NK变化显著低于BS组(P〈0.01);BS前后上述指标元明显变化(P〉0.05)。结论.BS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与异体输血相似,大量回输时应注意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BS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元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CD4 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IV/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各对比组中淋巴细胞调亡百分率有统计学差异(F=898,P<0.01),表现为AIDS组>HIV感染组>对照组(q12=46,q13=58,q23=12,P均<0.01);CD4 T淋巴细胞水平亦呈现出统计学差异(F=13 270,P<0.01),表现为对照组>HIV感染组>AIDS组(q12=33,q13=203,q23=185,P均<0.01)。结论HIV/AIDS患者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研究治疗后体内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与北京医院特需医疗科于2004年9月至2005年2月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设立不同剂量益生菌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及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组织学积分评定疗效;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脾脏和结肠CD4 、CD8 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大剂量益生菌对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效;结肠炎大鼠结肠内CD4 、CD8 T细胞均增加,益生菌治疗后回落,而CD4 /CD8 比值及外周循环T细胞亚群无变化。结论大剂量益生菌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效,可能与免疫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感染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弓形虫感染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58只清洁级SD成年大鼠随机分成9组,其中8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每鼠腹腔注射2×105/LCF-11纤维素纯化的活弓形虫速殖子悬液2ml,对照组腹腔注射2ml生理盐水,并留4只为正常对照鼠。分别于弓形虫感染后1、3、7、14、28、35、42、60d时取大鼠外周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结果弓形虫感染后3d、7d时,CD3+水平降至最低,但与正常鼠和对照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至感染14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后再无明显变化。CD8+亚群水平在感染后3d、7d、14d时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至感染后28d恢复正常水平。而CD4+亚群水平在整个感染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例在感染后3d、7d、14d时显著高于正常鼠和对照鼠(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影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但可自行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SARS-CoV)小囊膜蛋白(E蛋白)的DNA疫苗pVAC-E,观察其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采用PCR方法体外扩增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C,构建pVAC-E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Western-blot鉴定E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以基因枪方式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MTT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成功构建SARS-CoVDNA疫苗pVAC-E。Western-blot结果示,转染后的Vero细胞可表达一约9kD大小能被SARS病人血清特异识别的蛋白条带。免疫小鼠中未检测到明显的抗体滴度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在免疫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别(P>0.05)。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示免疫组小鼠CD4+细胞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C-E能在Vero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具免疫活性,免疫小鼠后能诱导一定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用药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对小鼠肝组织损伤和棘球蚴组织营养代谢产生影响的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等的改变状况。方法染病小鼠经苦参碱、阿苯达唑及联合用药治疗90天后,对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进行检测;采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标记技术及速率法等检测治疗前后小鼠肝脏、棘球蚴囊壁组织匀浆NO、NOS、LD、LDH和AKP及血清HA、GOT的含量及活性。结果治疗后血清中IL-4,IL-6和IL-10的含量降低(P<0.05),其中IL-4与IL-10在联合用药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分类:CD4+/CD8+升高(P<0.05),但与正常小鼠比较尚存在差异(P<0.05)。棘球蚴囊壁LD、LDH和AKP均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尤为明显(P<0.05)。肝脏组织中各用药组NO、NOS和下降(P<0.05),LDH在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lb组(P<0.05);LD仅在苦参碱组与联合用药组下降(P<0.05)。各用药组血清HA含量较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与Al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血清GOT含量较之对照组降低(P<0.05),Alb组无变化(P>0.05)。结论棘球蚴病小鼠经治疗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所恢复。苦参碱和阿苯达唑均能抑制棘球蚴影响代谢,尤其联合应用效果更好。苦参碱能显著改善小鼠肝功能,并对逆转肝细胞损伤方面较阿苯达唑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