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表达的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TIMP)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转移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斑点印迹杂交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ACC-2细胞系及高转移细胞株ACC-M中MMP-2,MMP-9和TIMP-2的表达,结果显示,MMP-2,M 相似文献
2.
组织蛋白酶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法分析52例SACC的Cath-D表达,并统计学分析Cath-D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ath-D表达与SACC病理学分型、局部复发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 相似文献
3.
肺高转移性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的筛选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为了筛选出具有肺高转移性的克隆株,为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提供实验基础。作者通过5次连续裸鼠体内传代,结合体外克隆技术、血小板凝集能力分析,从Acc-2细胞系中筛选出肺高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细胞株——M-5clone24,命名为Acc-M。其转移能力与Acc-2相比有明显增强,转移率由18%提高至96%(P<0.001),转移灶肺重量由0.31g提高至0.88g(P<0.01);细胞使血小板凝集能力与转移率(r1=0.89)、转移灶肺重量(r2=0.85)呈高度相关。本研究提示,血小板凝集能力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能力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B-94抑制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B-94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用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MP-1在ACC-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ACC-2细胞。结论: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β-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β-DG)的表达情况,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 剂(TIMPs)对SACC细胞表达β-DG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10、15、20、25 μmol·L-1) TIMPs作用后SACC肺高转移株ACC-M和肺低转移株ACC-2中β-DG的表达情况,以未经TIMPs作用的ACC-M和ACC-2 细胞作为对照。收集7例SACC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以10例正常涎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 测β-DG的表达情况。结果 未经TIMPs作用前,ACC-2和ACC-M细胞均未见β-DG表达,经不同浓度TIMPs作用后, ACC-2和ACC-M细胞β-DG表达均为阳性。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β-DG主要表达于腺泡的基膜上;SACC组织的癌巢周围及癌细胞中β-DG表达阴性。结论 SACC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骨架连接处的β-DG发生了断裂,可能使其更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而TIMPs能够逆转β-DG的表达,为治疗SACC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RD抗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精氨酸 天冬氨酸 (RD)抗涎腺腺样囊性癌 (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 ,SACC)转移的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RD对SACC LM与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粘连的影响 ,用改良Boydenchamber方法观察RD对SACC细胞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以及趋化运动能力的作用。结果 RD在 5mg/L时能抑制SACC LM与细胞及纤维粘连蛋白的粘附 ,而对SACC LM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粘附无明显作用。RD在 1、5、2 5mg/L时能明显抑制SACC LM对人工基底膜的侵袭。RD在2 5mg/L时能抑制SACC LM的趋化运动。结论 体外实验表明RD有抗SACC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纤维粘连蛋白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侵龚和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纤维粘连蛋白(FN)与人涎腺样囊性癌(Acc)转移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oyden小室体外移动试验和体外粘附试验,对人涎腺样囊性辣细胞系ACC-2和其克隆出的高转移细胞株ACC-M细胞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FN在ACC-M表达明显高于ACC-2。在加入外源性FN后,ACC-2体外移动性、粘附率均明显提高,已接近ACC-M,而ACC-M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FN在Acc侵龚和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Dermo-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20例正常涎腺组织作对照。结果 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P〈0.05)。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分型、嗜神经侵袭、术后复发及远位转移有关(P〈0.05)。结论 Dermo-1蛋白表达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分化调节、嗜神经侵袭及远位转移有关系,检测Dermo-1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潜能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转移能力的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对细胞外基质侵袭及趋化运动的能力。方法 MTT法测定SACC-LM,SACC-83,ACC-M,ACC-2与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粘附,用改良Boyedn chamber方法观察了SACC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侵袭以及趋化运动。结果 高转移的S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赖氨酸18位点(lysine 18 site,lys18)乙酰化组蛋白H3(acetyl-histone H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和正常涎腺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ACC和49例正常涎腺中lys18乙酰化组蛋白H3的表达,分析其与ACC发生部位、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神经侵犯等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涎腺中导管细胞、腺泡细胞以及ACC肿瘤细胞中均有lys18乙酰化组蛋白H3阳性表达,表达位于细胞核。但lys18乙酰化组蛋白H3在ACC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涎腺(χ2=46.745,P=0.000 1),且其表达与ACC的临床病理特征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组蛋白H3 lys18低乙酰化可能与ACC的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 83细胞与鸡胚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共培养模型中肿瘤细胞对神经节突起生长的诱向作用,并初步探讨发挥诱导作用的因子.方法采用玻璃底培养皿构建SACC与DRG共培养模型,SACC-83细胞接种至中央孔内,DRG组织环绕接种1周.观察神经节突起的生长情况,再分别以不同培养液对DRG培养,实验分6组:1组每孔中各加入SACC-83条件培养基、2组加入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条件培养基、3组加入牙龈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4组加入无血清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cation of Eagle's medium with high glucose,H-DMEM)、5组加入含15%胎牛血清的H-DMEM、6组加入SACC-83细胞裂解液对DRG培养36 h,观察神经节突起的生长情况.结果培养36 h玻璃底培养皿共培养模型中多数神经节突起呈向中心趋向生长的状态;1组有明显的促神经节突起生长的作用,4~6组无促神经节突起生长的作用.结论以玻璃底培养皿构建肿瘤-神经共培养模型能较好地观察肿瘤细胞构成的微环境对神经突起生长的趋化作用,该作用与细胞分泌的某些特异性神经活性物质有关,该现象的存在可能与SACC嗜神经侵袭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PKC抑制剂抗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从牛精子中提纯的内源性PKC大分子抑制剂及外源性抑制艇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系细胞,观察两种PKC抑制剂对肿瘤细胞与基底膜的粘附性、移动性(用移出琼脂糖滴主最远距离表示)及体外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1)两种PKC抑制剂可明显降低肿瘤细胞对基底的粘附性;(2)两种PKC抑制剂可明显地降低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4.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法分析52例SACC的nm23表达,并分析nm23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nm23表达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局部复发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远处转移呈高度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nm23能抑制SACC远处转移的发生,并可作为预后指标来预测SACC的远处转移,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染料木黄酮抗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染料木黄酮抗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实验性肺转移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ACC M细胞及经染料木黄酮处理的ACC M细胞对 2 0只裸鼠尾静脉接种形成肺转移模型 ,6周后处死动物 ,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裸鼠ACC肺转移率、瘤结节数目 ;观察肺转移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9)的表达及凋亡情况。结果 染料木黄酮治疗组瘤结节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 9 2 9± 1 80和 2 7 4 4± 13 5 5 ,P <0 0 5 ) ;治疗组转移灶凋亡指数 (AI)明显高于对照组 ( 15 37±3 96及 6 0 3± 3 36 ,P <0 0 5 ) ;治疗组VEGF及MMP 9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染料木黄酮有一定的抗ACC M远处转移的作用 ,这可能是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微血管密度和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远处转移和生存率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用CD34-McAb对31例SACC患者的石蜡切片进行SP免疫组化染色,200倍光镜下对MVD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时序检验结果显示MVD分组间的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仅MVD可选入该模型;远处转移组的MVD值显著高于无转移组,高MVD组的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低MVD组。结论 MVD对SACC的远处转移及生存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在生存预后方面具有独立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