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扩张性心肌病( DCM )的表现是以左心或全心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病死率较高,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约20%的扩张性心肌病有心肌病家族史,起病较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缺血性心肌病( 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笔者应用超声观察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功能等参数指标,旨在为临床鉴别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提供一个简单易行并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和周边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200例.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观察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左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A峰速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和左心室肥厚具有较好的逆转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田绍巍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94-195
目的:该课题主要为了研究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心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0岁以下2级高血压病男性患者31例和2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31例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房内径(LA)、右室内径(RV)、射血分数(EF)、舒张功能指标E/A的比值。结果: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左室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D)、左房内径(LA)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高血压组在右室内径(RV)、左室后壁厚度(LVPWD)、射血分数(EF)上无显著性差异;③通过E/A比值的检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发生舒张功能减退的达93.5%,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明显加重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但对右室无明显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尽量使血压、血糖达标,减少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糖尿病史,将306例受试者分为2组,即高血压组(Ⅰ组)14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组(Ⅱ组)166例,所有受试者均测24h动态血压,进行心脏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出左室质量与左室质量指数以及颈动脉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检测尿肌酐及尿白蛋白。结果Ⅱ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LVMI与24hSBP、dSBP、nSBP、nDBP、dPP和nPP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ogACR(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动态血压各参数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SBP、SBP-L、PP和MAP与靶器官损害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24h无创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勺型和非勺型二组。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入选高血压患者进行24h血压监测并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并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非勺型高血压组在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五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勺型高血压组,P〈0.叭。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左心室肥厚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2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cy和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能降低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Hcy水平、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对患者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多种靶器官损害和代谢紊乱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血压科直接导致心脏泵血阻力增加,所以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作为导致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已从简单的治疗进入到综合防治阶段.对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为临床上的一大难题[1~3].  相似文献   

8.
苯那普利是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45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跟踪治疗,通过治疗前后对血压、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测的对比,探讨该药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临床资料一、资料我院1996年8月至1997年2月住院高血压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41~62岁,平均526士49岁。高血压病史12士6年,并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等。左心室肥厚(LVH)诊断标准:室间隔厚度(IVST)>1.17cm,左室后壁厚度(LVPWT)>1.17c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男性ie125g/m’…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通过压力、体液等因素引起心脏结构的重构,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尤其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其功能受损往往出现在收缩功能异常之前。更年期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且变异性大为主要特点。而研究证实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成正比,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害越重。本研究通过24h动态脉压监测(APP)探讨更年期高血压妇女的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及左心室功能,为正确对待和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5例,左心室正常组40例;健康对照组34例共3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与震荡斜率值(turbulence slope,TS),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LVMI)、心率震荡参数(TO、TS)等变化。结果左心室肥厚组、左心室正常组较对照组TO增大,TS降低(P〈0.05);左心室肥厚组较左心室正常组TO增大,TS降低(P〈0.05),左心室肥厚组LVMI均高于左室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的TO、LVMI降低,TS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自主神经损害,左室肥厚者损害更加明显,缬沙坦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损伤及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夜间血压下降率≥10%者为对照组(n=61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者为研究组(n=8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以及左心室功能特点。结果研究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以及夜间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早期的血流峰值流速减慢,二尖瓣E峰值和二尖瓣A峰值的比较(E/A)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正常者,更容易引起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HHCME)的疗效。方法 HHCME患者28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比索洛尔治疗。每月记录肱动脉血压及心率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采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血压、心率、LVEDD、LVESD、LVPWT、IVST、CI及LVMI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HHCME能平稳控制血压及心室率,有效逆转左室心肌重构,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有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彩超特点。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4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有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研究组,将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3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皆采用彩超进行检查分析,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心脏彩超特点,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房室瓣早期血流频谱E峰值及E/A比值等。结果研究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房室瓣早期血流频谱E峰值及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有左心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可以根据心脏彩超特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13年4月1至2013年10月31日连续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采用动态血压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LVH,n=38)与非肥厚组(NLVH,n=44)另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分析其与LVMI、BMI和血压的关系。结果 LVH组血浆和肽素水平(1 218.91±90.48)ng·L-1高于非肥厚组(1 018.22±84.31)n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和肽素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和肽素与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程度呈正相关,可能是高血压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长期反复心动过速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左心功能不全,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由于其心率控制后心功能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因此对临床医生来说,尽早诊断及干预TCM,将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但临床TCM患者往往就诊晚,就诊时多伴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而易被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等,为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伴有单纯高血压与H型高血压对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伴有单纯高血压患者73例设为对照组,糖尿病伴有H型高血压的患者57例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头颅核磁共振、肾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颈部血管和肾功能受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水平和心脏、脑血管、肾脏的损害有明显的关系,这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张霞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232-23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脉压(ABPP)增高对心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按平均脉压≥60mmHg和平均脉压〈60mmHg分为两组,将两组的超声心动图检测中升主动脉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射血分数、左室重量及两组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脉压越大,出现心电图异常病例越多,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病例增多,两组数据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对靶器官的影响增加,尤其是对心脏的损害增高,从而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积极控制脉压将能有效减轻心脏损害,同时可减少对脑、肾、视网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并加以比较,以便临床更好用药。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80mg,qd)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组(30mg,qd)。每组30例。两组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时检测血压及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LVPWT、IVST、LVDd及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LVMI下降尤以缬沙坦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均具有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但缬沙坦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相对更强,更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汪春林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安徽医药》2017,38(10):1285-1287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大动脉炎(TA)患者心脏损害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1996~2016年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2例T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临床表现,了解其心脏病变特点。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示,10.6%(42/396)TA患者出现心脏损害,其中以高血压心脏病样改变(13例)、瓣膜病变(16例)较多,另有扩张性心肌病(3例)、冠心病(4例)、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3例)等改变。结论 TA患者心脏损害并不少见,但其病变具有隐匿性及多样性特点,除应重视患者临床症状,还应及时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探讨Hcy与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早期干预血压进展及减轻靶器官损害。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和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并将高血压患者按照危险分层标准,分为3个组。比较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以及不同分组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差异。结果高血压组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a.01)。高血压组中,随着危险程度的增高,血浆Hcy的浓度也逐渐升高,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Ⅰ组与Ⅱ组HCY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Hcy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呈正相关( P <0.05),与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关联( P >0.05)。当高血压伴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时,血浆Hcy水平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值与高血压患者的危险等级密切相关,并与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病关系密切,血浆Hcy值有助于判断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及脏器受伤的程度,对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