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为患者提供血型抗原尽量相同的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检测14,549名输血患者Rh血型系统D、C、E抗原.结果 Rh(D)抗原、Rh(C)抗原、Rh(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9.50%、88.29%、52.91%.Rh(D)抗原阳性和Rh(D)抗原阴性组中C、E抗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将Rh血型系统D、C、E抗原的检测纳入输血前的常规检验,输血时尽量提供主要抗原同型输注,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展输血前对患者和献血者Rh血型抗原分型检测的有效性。方法 Rh抗原分型组: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本院各临床用血科室及其他医院送检的抗体筛查阳性拟输血患者标本56例,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其和输血科库存97袋悬浮红细胞做Rh血型5种抗原(D、E、c、e、C)分型,再用盐水介质和抗球介质给二者做交叉配血;对照组:选择本院2017年1—12月临床各用血科室抗筛阳性、仅以盐水介质和抗球介质做交叉配血的25例输血患者与72袋库存红细胞。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交叉配血符合率。结果 Rh抗原分型组与未作Rh分型对照组配血相合率:92.8%(90/97)vs 12.5%(9/72)(P0.05);平均配血时间(min):30.5±2.4 vs 51.4±4.1(P0.05)。2组配血相合后输血有效。结论有条件的医院宜在输血前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对患者和库存血(献血者)Rh血型抗原做分型,有利于提高配血相合率,从源头上降低输血Rh血型不规则抗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Rh血型的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其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在于Rh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目前输血前检测,不再进行D抗原以外的其他Rh抗原检测,所以交叉配血时,除D抗原外,其他抗原常不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不规则抗体的报道中,Rh血型抗原的抗体检出率相当高[1-3]。亚洲人中的C、e抗原频率分别为93%和96%,均属于高频抗原[4]本实验室最近为例患者配血时发现该患者多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h血型抗原CcEe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情况,以及Rh血型抗原、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为临床RhCcEe同型输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6年本院4756例住院患者进行Rh D、C、c、E、e抗原检测,对2013~2016年11644例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结果 4756例住院患者样本中Rh血型D、C、c、E、e抗原阳性率为D(96.97%)、C(85.37%)、c(59.16%)、E(47.09%)、e(91.89%),且CcEe抗原阳性率在RhD阳性和阴性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44例住院患者样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中,Rh血型抗体占48.84%,证实了临床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主要集中在Rh血型系统。结论对供、受双方除进行常规的ABO、RhD血型检测外,还应进行CcEe抗原表型的检测,并做到这些抗原的同型输注,从而降低因输血产生免疫性抗体的概率,避免再次输血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受血者及其供血者Rh(D、C、c、E、e)抗原和表型分布,分析受、供者Rh抗原相容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交叉配血相合的受血者血样418例和供血者血样710例,进行Rh(D、C、c、E、e)抗原检测,比较分析受、供者抗原和表型分布差异及抗原相容性.结果 受、供者Rh(D、C、c、E、e)抗原分布无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阳市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型规律,建立Rh D/C/c/E/e抗原阴性供者库,为临床急救用血患者提供帮助,保障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2014年南阳市81 462例无偿献血者血标本进行Rh D血型鉴定;经初筛和确证试验后,对Rh D阴性的血标本进行Rh E/e/C/c血型分型;采取统一的标准,对献血员详细资料认真登记;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无偿献血者Rh E/e/C/c血型分型资料库及实物库。结果:Rh D阴性献血者300例(0.37%),Rh抗原表型为ccdee和Ccdee者占83.0%。结论:南阳市人群中Rh D阴性血型在所占的比例大约为4%,Rh D阴性献血者Rh E/e/C/c血型分型情况为:ccdee(50.67%)Ccdee(33.00%)ccd Ee(5.67%)CCdee(5.33%)Ccd Ee(5.33%)。建立Rh E/e/C/c血型分型库对临床输血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Rh血型抗原(C、c、D、E、e)鉴定,有条件地配合性输血,解决患者因不完全抗体导致的配血和输血难题。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2月有输血史、妊娠史、需要多次输血及血型抗体筛查阳性或Rh(D)阴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Rh血型抗原鉴定、不完全抗体筛查。选择Rh血型抗原相同或高频高原(D、E、C)相合的血液相容性输注。结果 3 547例患者Rh血型抗原检出12种表型,以CCDee(40.18%)和CcDEe(34.96%)表型居多,其次为CcDee(7.87%)、ccDEE(6.71%)、Cc DEE(4.17%)、cc DEe(3.58%)表型,少见ccdEe(0.03%)表型。不完全抗体检测阳性180例,其中抗-D 23例、抗-E 56例、抗-C 44例、抗-c28例、抗-e 20例,有9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Rh系统的抗体。结论患者输血前应常规鉴定Rh血型抗原,尽量选择Rh血型抗原配合的红细胞制品输注,以免产生Rh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微柱凝集法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用谱细胞筛查,鉴定特异性抗体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体筛选阳性在交叉配血不合中占80%,Rh血型抗体检出率为60%。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测的应用,发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其中Rh血型抗体所致居多,Rh血型抗原E、e、c、C的检测作为RhD抗原之后输血前项目,可以避免一些不合理输血,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输血中,由Rh血型系统引起配血不合问题仅次于ABO系统。Rh血型系统有5种红细胞抗原,抗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D〉E〉c〉C〉e,其中E抗体是D抗原阳性人中最常见的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作者在为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交叉配血时,发现E抗体不完全抗体引起主侧明显凝集,最后选择缺乏相应抗原的悬浮红细胞进行输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赵冬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22-6922
在临床输血中,由Rh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问题比较常见。Rh血型系统共有5种抗原,其中D抗原的活性最强,e抗原的活性最弱,并且抗-e抗体是Rh血型系统抗体中最少见的一种。本中心发现1例由IgG抗-e抗体引起的配血困难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首次输血产生抗-E引起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Rh血型系统主要有 5种抗原 ,其免疫原性的强弱依次为D >C >E >c >e。在临床输血实践中 ,一般对输血供受者D抗原进行配型 ,不进行Rh系统其他抗原配型。由于存在个体差异 ,某些反复输血的患者在输入RhCcEe抗原不配合的血液后 ,会产生相应的抗体。笔者发现 1例首次输血即在短时间内产生抗 E ,从而引起配血不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 3岁 ,B型。因患肠梗阻住院治疗 ,无输血史。 2 0 0 4年 4月 2 9日输入同型洗涤红细胞 2U。配血采用聚凝胺法 ,主次侧均未发现凝集。 5月 12日再次手术备血时 ,聚凝胺配血显示主侧凝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c、E、e抗原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在输血相容性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PCR-SSP基因分型以及血清学方法,对152例样本进行Rh D、C、c、E和e分型,并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对本地区的输血人群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 C、c、E、e抗原在中国人群中呈多态性分布,而且在RhD阳性和阴性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阳性人群中主要以c抗原阴性率62.5%(50/80),E抗原阴性率67.5%(54/80)为多态性的特征;在阴性人群中,C抗原阴性率为59.7%(43/72),c抗原阴性率为2.7%(2/72),E抗原阴性率为93.1%(67/72),e抗原阴性率为0;在检出32例同种抗体中,Rh血型系统26例,占81.25%,其中抗-E 18例、抗-D 5例,抗-cE 2例、抗-c 1例。结论在ABO、RhD同型输血实施后,应着力解决Rh系统其他抗原,特别是E、c抗原随机输注产生免疫性抗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Rh血型系统主要有5种抗原,目前在临床输血中,主要对供受者进行D抗原检测与配型,较少对D抗原以外的抗原进行检测与配型[1]。有研究报道抗-E抗体引起抗体筛选阳性,造成临床疑难配血,从试验角度报道较多,但患者进行Rh血型分型鉴定后,同型输注后的抗体变化,从临床角度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老年患者反复输血结果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探讨输血前检测受血Rh血型的意义及对Rh(D)阴性能及时输用同型血或采用自体输血的可能性。对近5年来住院治疗首次申请输血的病人共2168例,在输血前1天进行Rh(D)血型抗原的检测,应用BASO公司生产的IgM抗—D血清,采用试管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168例病人中检测出Rh(D)阴性7例,Rh(D)阴性率占0.32%,其中2例采用自体输血,2例输用ABO同型的Rh(D)阴性血液,3例未输血。结论:输血前检测Rh(D)血型能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如果病人是Rh(D)阴性,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可采用自体输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Rh血型抗原在本地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Rh血型抗原C、c、E和e的同型输注原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RhD(+)献血者5 052人份标本和2008~2010年经初步血清学定为RhD(-)献血者775人份标本,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表型检测,分析2种人群的抗原频率特点;同时将RhD(+)献血者的表型和同期的RhD(-)献血者的表型进行H-W平衡分析。结果献血者的表型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hD(+)献血者C抗原频率为88%,c抗原频率为58%,E抗原频率为57%,e抗原频率为98.9%;RhD(-)献血者C抗原频率为31%,c抗原频率为97%,E抗原频率为15%,e抗原频率为99%。结论对于妊娠患者和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尽可能的做到Rh血型系统D、C、c、E和e都能相合,避免以后再次输血配型困难或者造成迟发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溶血(HDN)是一种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被动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主要引起HDN最常见的原因是Rh血型系统的D、E抗原,其次是A和B抗原.由于临床普遍开展RhD血型常规检测,输血和妊娠过程中抗D产生的频率明显下降,抗D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相对上升[1],RhD阳性母亲与RhD阳性子女可发生因Rh系统以外的其他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RhHDN).由于正反定血型不合致交叉配血困难,本文进行血型血清分析、抗体筛查过程中发现,IgG类抗E引起RhHDN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输血引起抗-E、抗-c所致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h血型系统D抗原的检测基本已在临床普及 ,但D以外的其它Rh抗原抗体检测系统在某些基层临床实验室尚未得到重视和普及。现对 1名再障贫血患者反复输血所致抗 E、抗 c产生 ,引起配血不合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 2岁 ,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 ,经查血型O ,Rh(+)。入院前 1月曾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在院外输注同型RBC悬液 2次 ,共 8U。拟再次申请输注洗涤RBC悬液。在主侧盐水配血中不凝集 ,无溶血 ,聚凝胺介质中有凝集。不完全抗体鉴定 ,患者血清中存在抗 E。与E抗原阴性同型洗涤RBC配血相合 ,输注洗涤RBC …  相似文献   

18.
Rh(D)阴性患者自身输血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琦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4):281-281
Rh(D)阴性血型在我国属稀有血型 ,阴性率 0 .4 % [1] ,故Rh(D)阴性人在临床输血中不多见。本院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5月 ,对 3名Rh(D)阴性需手术的病人进行了自身输血 ,效果颇佳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 1,女 ,2 7岁 ,未婚 ,诊断为垂体腺瘤 ,住脑外科 ,待择期手术。需要备血 6 0 0ml手术中用 ,术前常规采血样定血型、交叉配血 ,确定为O型Rh(D)阴性后 ,建议其自身输血。首次采血 2 0 0ml,3d后先回输 2 0 0ml,再采血 4 0 0ml,如此循环 ,手术时备齐自体血 6 0 0ml。每袋血标明患者姓名、病房、床号、采血日期及血型 ,存放于…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Rh血型系统中主要有C、c、D、E、e 5种抗原,与临床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是D抗原~[1-2]。在日常输血工作中往往只检测供血者、受血者的D抗原,忽视其他4种抗原。患者输入Rh血型系统不合的血液后,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本文对1例因多次输血产生了IgG型抗-E抗体导致配血不合进行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汉族,因乙肝肝硬化失代偿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先后两次在本院消化科住院治疗,共输注  相似文献   

20.
Rh血型系统阴性血型筛查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查Rh血型系统Rh(D)、Rh(E)、Rh(C)阴性血型,为临床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对11 035例作ABO血型鉴定标本同时进行Rh血型系统Rh(D)、Rh(E)、Rh(C)阴性血型筛查.结果 Rh(D)抗原阴性23例,检出率为0.21%;Rh(E)抗原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