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朱震亨,字彦修,元·婺州义乌人。因力倡“阳有余,阴不足”及“相火”之论,拳拳于保精滋阴,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后人所熟知。作者在教学之暇,阅览丹溪著作时,发现其治疗杂病,在滋阴之外,善于从脾胃入手,并积累了宝贵的论治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脾胃学说。历代学者对此尚未有  相似文献   

2.
自1979年有人提出“丹溪是否养阴派”的问题之后,引起了中医界同仁的重视,相继出现了评议丹溪学说的文章,如“析疑”,与“析疑”商榷的“朱丹溪是滋阴派”,以及“探讨”,这样对丹溪学说中关于“滋阴派”的问题,形成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似乎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丹溪这一滋阴派代表将有被否定的可能。为此,笔者又重温了“丹溪学说新探”,认  相似文献   

3.
丹溪认为,人同自然界一样,都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明人在发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阴虚的体质状况。在此基础上,丹溪发明相火理论,认为相火易于妄动,戕伐真阴,进一步说明相火妄动是形成阴虚火旺病理体质的成因之一。这种病理体质的形成,受先、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丹溪滋阴降火治法,能够纠正阴虚体质之偏差,无论是温热病阴虚火旺证,或其它杂病中属阴虚火旺体质的情况,皆可适用。丹溪滋阴降火学说,已经认识到阴虚体质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4.
5.
明代前期医学,集中体现了丹溪弟子对丹溪学说的发展。戴元礼首先把“阳有余阴不足”引向气血,以气血虚衰论病理,论治疗,戴氏、王履师承丹溪,获其亲炙,偏于继承;刘纯、虞抟私淑丹溪,亦宗其学,重视养阴;王纶也重养阴,但不尚寒凉而提出温化养阴;汪机则在戴氏重视气血的启发下,系统阐明了营卫气血理论,对阴阳气血的互根,联系论述较全面,一改丹溪养阴降火,而倡导温阳益气,尽管治法方药未完备,也预示着温补风气的发迹。  相似文献   

6.
丹溪学说与明代前期医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从理学的太极元气学说探讨了孙一奎的命门学说,并从孙氏的证治用药来验证太极命门说的临尿意义。认为孙氏以肾间动气为命门,着眼于精气神的互生互化以处方用药,注重纳气、益精、养神,与单纯温补肾命者大异。所以,将孙一奎作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8.
从理学的太极元气学说探讨了孙-奎的命门学说,并从孙氏的证治用药来验证太极命门说的临床意义。认为孙氏以肾间动气为命门,着眼于精气神的互生互化以处方用药,注重纳气、益精、养神,与单纯温补肾命者大异。所以,将孙-奎作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梳理朱丹溪对刘河间学术思想的传承,探讨金元时期胃阴学说的发展。[方法]通过对刘河间和朱丹溪主要著作的研习,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搜集、整理、归纳刘河间及朱丹溪胃阴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分析两者间的传承发展关系。[结果]刘河间虽以火热立论,但亦十分重视脾胃,且提出“胃中润泽”的观点,临证多用寒凉药物,辅以滋阴降火,并顾护脾胃。朱丹溪通过亲炙罗知悌,全面继承河间学说,在其“火热论”的基础上,提出“相火论”,提倡“滋阴则火自降”;进一步发展河间“阳热怫郁、宣通玄府”的观点,创立了著名的“六郁”学说,着眼于脾胃气机升降;传承河间“胃中润泽说”,治以“养胃滋阴”,形成了独特的丹溪养阴理论。[结论]研究朱丹溪对刘河间的传承脉络,对于理解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了解金元时期胃阴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土派的李东垣与善用滋阴降火之法、世称滋阴派的朱丹溪,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且对日本的医学思想也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其广撷前人医学之精萃 ,师习河间、戴人、东垣诸氏之说 ,在总结前贤经验理论基础上融会贯通 ,参以己见 ,提出了一些颇有新义的著名学说 ,如“痰郁”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其不仅用以治疗内科杂证 ,且于妇科诸证 ,亦得心应手 ,本文就这一方面试加论述。1.妇科病从痰论治三法1.1化痰活血法 :丹溪《金匮钩玄》对痰瘀互结 ,阻滞冲任 ,经遂不畅而致月经延后 ;或肥人体质 ,宿有痰饮 ,盘踞血海 ,阻碍经血下行而致月经后期者 ,用化痰活血法治之。如《钩玄·经水》指出 :“淡色过期者 ,乃痰多也 ,二陈汤加川芎、当归。”此法健…  相似文献   

12.
“丹溪学说”对朝鲜、日本影响深远。在朝鲜,《医方类聚》和《东医宝鉴》编撰时参考了朱丹溪及其门人的医学著作,崇尚丹溪“气血痰郁四伤”理论,还引用了大量方药;在日本,田代三喜来华跟随朱丹溪私淑弟子虞天民的门人月湖学医归日后收徒行医,大力倡导“丹溪学说”,并根据朱丹溪的“气血痰郁四伤”理论,把疾病分为血病、气病、痰(水毒)病三类。其学生曲直濑道三建立“丹溪学社”,在日本传播“丹溪学说”,逐渐形成了独自的医学体系——“后世学派”。其亲传弟子曲直濑玄朔及再传冈本玄冶、长泽道寿、古林见宜等施术传学,使“丹溪学说”发扬光大,盛行日本医坛200余年。可证实“丹溪学说”对朝鲜和日本等海外传统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渗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明代浙江医家张景岳对朱丹溪治郁证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法,以《朱丹溪医学全书》《景岳全书》为蓝本,构建“郁证方药数据库”,探究用药规律,并研读整理郁证相关内容,从理法方药各角度归纳比较二者临证经验。[结果] 二者均认同气血结聚、升降失职的病机理论,然丹溪以脾胃为要,景岳以气机为关键。在临床辨证中,丹溪以病理因素为依据,将郁证分为气血湿食痰热六者;景岳吸收“六郁”理论,将郁证分为五气之郁和情志之郁。在用药上,丹溪从脾、肝、肺经入手,祛邪为要,理气为主,并辅以甘缓养阴;景岳用药,温补为主,又采丹溪之则,尤重滋阴,并以祛邪,故其用药攻补兼施,补益为主。[结论] 朱丹溪与张景岳均认同致郁关键为气血怫郁。丹溪分郁证为六郁,以祛邪为要;景岳分郁证为五气之郁、情志之郁二类,攻补兼施,尤重滋阴。景岳在继承丹溪理论之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二者的郁证诊疗经验,可为当今郁证治疗提供范本。  相似文献   

14.
近年发生的“丹溪是否滋阴派”之争,似不够注意丹溪学说对后代医家之影响一节,复习有关丹溪医学资料,对项氏《丹溪学术思想对新安医学家的影响》(浙江中医杂志,1982年第9期)一文甚感兴趣。取案头清·歙县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外科十法》重读,见程氏学术思想溯源《内》、《难》,师法仲景,融汇,折中张、刘、李朱四家之言,以偏概全,且治法丰富,经验老到,疗效卓著。然程氏于四家中尤多与丹溪学说脉络相承者,足见丹溪学说对程氏医学思想与医疗实践影响甚大。兹就几个主要问题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元代医家朱丹溪融汇诸家之长并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创立了滋阴学派,在临证时倡导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以丹溪学说为着眼点,论述其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在女子绝经前后诸证病因病机中的体现及在临证治疗中的运用。女性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以体内精血亏虚为发病之本,以相火妄动、心肾失交为病证之标。在治疗方面,以滋阴降火、补益精血为治疗原则,使离散之相火归其位,临证可用大补阴丸滋肾益阴,并根据五脏六腑相火亢妄随证加减;同时交通心肾,使一身之水升火降,阴阳协调,则君圣臣贤,脏腑调畅。在养生方面,丹溪强调修心养性,克制妄念,使相火不妄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食谷菽菜果,少食厚味滋腻。丹溪学说对于女性绝经前后诸证的临证治疗和养生调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可为后世医家借鉴。  相似文献   

16.
明末医家王肯堂系统地继承了丹溪学派的相火学说,并运用这一学说恰当地阐释了一些疑难病证的发病机制。目前中医教材的理论不易解释阴虚何以发生水肿,王肯堂则从肾经受邪,相火郁遏,郁极而发,引动水气的角度提出一种独特的解释。一般认为癫痫是体内固有的痰涎闭阻脏腑气机而成,而王肯堂提出一种新的机制,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引动痰涎,即部分痰涎是继发于肝风。治疗方面,王肯堂认同丹溪学派以滋阴降火对治相火妄动,但对具体用药则有所辨正。例如,他反对以知柏四物汤治疗阴虚痨瘵,因为久服知母、黄柏将伤阴助火,并使人体气机降而不升,而川芎、当归性温上行,将助长阴虚火炎之势。此外,他对八味丸中肉桂、附子功效的独到见解,也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但他对大补阴丸中龟甲的认识,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18.
明代丹溪学派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溪学派的创始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他创立滋阴说,以养阴派彪炳于世;临床上长于杂病,以“四伤学说”作为辨证理论,丹溪医学思想独树一帜,对明代的学术与临床影响最为卓著,崇尚丹溪之学并投其门下者众多,考其源流,嫡传的丹溪学派如戴思恭,王履,刘纯等,不仅完整地继承了丹溪医学思想,又成为其学术经验的传人,私淑的丹溪学派在明代为鼎盛期,众多私淑者与丹溪学术经验互相发明,且有补阐,其他兼取丹溪学术的医家多能运用丹溪之学,与其医学理论融汇贯通,明代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金元医学流派,主要分易州与河间两大派系,以河间学派人数居多,对后世影响较广。继承河间衣钵而启下的关键人物,首推朱震亨。朱氏嫡传诸弟子,其中为人们所熟知且经常称道者,则以戴思恭和王履二先生最负盛名。戴思恭戴思恭,字元礼,号复庵(钱曾《读书敏求纪》、钱谦益《绛云楼书目》陈景云注,均作思恭之号;王玉汝《太医院使戴公墓志铭》、张廷玉《明史》和傅维鳞《明书》则未提及。《温州志》记南宋末年,在杭州有一医家,永嘉人戴煟也,号复庵。为理宗妻谢后之侄女婿,入元弃官学道,应予  相似文献   

20.
<正>朱丹溪名震亨,字颜修,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朝著名医学家。他既通医理,又学医方,为百姓祛病疗疾,被人们所称颂。民间曾流传他用妙法治驼背的故事。相传婺州城里有个教私塾的郑先生,为人厚道、纯朴,口碑极佳,门生都十分尊敬他。谁知他50岁那年却得了一场怪病。只因为他弯腰去地上捡一张纸条,便觉得背部一阵刺痛,从此,再也伸不直了,成了两头弓的驼背公公。郑先生到处求医,不论是针灸按摩还是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