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在我科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1月~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TB)、住院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和院内再次介入术实施率。结果两组进-出急诊室时间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DTB、住院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次介入术实施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急救护理路径为STEMI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患者院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模式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在某三甲医院建立急性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实行多学科合作模式下诊疗、检查与护理无缝隙连接,减少院内延误时间,尽早尽快对41例处于溶栓最佳时间窗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41例患者中治愈及好转共38例,27例次在溶栓中和溶栓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结局良好。结论:急性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模式可保证患者尽早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无缝隙的诊疗配合与精心护理为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完善院内绿色通道对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从入院到溶栓治疗的时间(DNT)及溶栓率的影响。方法统计2013年1月以来于该院就诊的AIS患者,对总体溶栓率,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及DNT进行分析,比较绿色通道完善前后溶栓率及DNT变化情况。结果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后,于该院就诊的AIS患者的溶栓率(7.56%)较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前(0.62%)明显增加,DNT持续缩短(108 min vs.53 min)。结论通过整改绿色通道流程,可使溶栓率显著提高。证明在院前延误严重,溶栓率较低的地区,完善院内绿色通道,是提高AIS患者溶栓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智能平台的绿色通道构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2月28日接诊实施传统急救模式救治的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3月1日~2020年8月31日接诊并通过实施信息化智能平台的绿色通道救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救治过程相关指标、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情况、溶栓情况、溶栓后24 h神经功能状态[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患者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救治过程就诊至急诊医生初始评估时间、就诊至卒中专业组医生接诊时间、就诊至CT检查时间、就诊至实验室检查时间、就诊至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情况、溶栓率、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无显著后遗症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智能平台的绿色通道构建通过协调各单元间的协作能力,提升了抢救效率,保证患者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救治的无缝隙衔接,缩短了患者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提高了溶栓率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郑燕红  邹丽华  王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8):1373-1375,1378
目的探讨医警联动机制的绿色通道在交通伤急救中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01-2008年在沪-杭、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车祸致伤送入医院的交通伤患者。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普通绿色通道由家属、目击者或120急救车送入医院者1807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送入医院后,由急诊室医护人员进行常规急救处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直接通过医警联动机制急救绿色通道送入医院者2590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从事故现场至医院和院内至手术室的时间短于均对照组,各项急救措施的到位时间早于对照组,预后及救治成功率和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警联动机制的绿色通道为交通伤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时间,降低了伤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良好的组织管理与护理配合保证了绿色通道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品管圈缩短需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院内延迟时间,优化救治流程,降低门囊时间。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患者的门囊时间,运用品管圈对其影响因素和环节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与各科室协作建立切实可行的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救治流程。结果应用品管圈后观察组的门囊时间(94.25±25.3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门囊时间(128.35±26.74)min ,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运用品管圈可以降低患者的院内延迟时间,缩短门-球时间,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的现状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快速有效衔接,可以大大地减少患者送达医院后等待的时间,建立高效的生命绿色通道,是提高危急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2010-01-01~2010-12-31我院院前急救与外院院前急救和我院院内急诊交接患者进行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EMS)及危险性分层,在通讯衔接、病历资料衔接、口头衔接及急救技术衔接上进行探讨,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衔接,与外院院前急救送达我院内急诊衔接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绿色通道在救治高速公路批量交通伤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该模式对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5年间采用绿色通道救治批量交通伤员526例与未采用绿色通道救治的高速公路交通伤196例从急救站点、出诊方法、转送方式、出诊时间、现场急救时间、急诊检诊时间、院内救治时间、检查等待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平均办理住院时间、平均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急诊绿色通道在高速公路批量交通伤中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大大缩短了出诊和救治时间,减少了检查和住院等待时间及住院天数,降低了死亡率、伤残率和住院总费用,缓解了伤员的经济负担,化解了伤员与肇事司机、保险公司及医院之间不必要的矛盾。结论:采用绿色通道组救治高速公路批量交通伤员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卡"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急诊科患者85例为实验组,2011年10月~2012年3月急诊科患者72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通过使用"急诊绿色通道卡"绿色通道入院,对照组通过院内总值班签字的绿色通道入院。比较两组等待时间、急诊抢救成功、患者满意及有效投诉情况。结果:实验组等待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卡",能缩短相关科室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使绿色通道畅通、高效、快捷,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实施常规急诊救护模式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实施优化后绿色通道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入院至溶栓时间、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救治流程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关键环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流程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利于缩短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及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提高救治流程满意度,使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链式管理在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6月"120"接入并收住院的脑卒中病人中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执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在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执行链式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急诊服务时限、院前及院内急救工作衔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结论]链式管理在急诊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急性脑卒中病人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同时保证病人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及专科病房护理的无缝隙交接,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绿色通道中的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在绿色通道中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45例,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采取资料回顾,以常规护理为标准;实验1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急诊室-导管室-CCU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五常法管理、优化护理流程、设置绿色通道专用章;实验2组在实验1组的基础上设计、修订和完善护理路径,制订以时间为横轴、项目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路径,按路径给予病人护理,配合救治.[结果]3组间入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人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失眠发生率、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施规范化急救护理路径,进一步促进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缩短了抢救时间和平均住院日,降低了病人院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尤敏 《妇幼护理》2023,3(11):2699-270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受急救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 我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03 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绿色通道流程管理。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我院接诊 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05 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的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急救环 节时间及溶栓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各项急救环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 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与救治时效性具有关联性。 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能有效减少院内延误,保障治疗最佳时机,提升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讨提高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方法.对352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对转运流程进行改进,对转运人员进行培训并明确转运人员职责,医护人员转运前共同做好风险评估,加强各部门沟通,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准确评估和稳定患者,配备合适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并应用转运盒和表格式转运记录单,做好充分的监护与正确记录.352例患者安全到达目的地,无患者在转运中发生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2月,我院改进绿色通道流程,实施外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转运到导管室的救治流程。即由心内科医生和护士全程参与院前转运,在院前转运中,直接启动导管室准备工作,加强与相关科室间协作,抵达医院后,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行介入治疗。改进流程以来,共有182例患者接受救治,成功救治178例,4例死亡,成功率98%。与旧流程(患者入院后先入急诊科再入导管室)相比,182例患者的抢救时间缩短了60.8 min,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认为实施院前转运过程中直接启动导管室准备工作,宜规范护理路径,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优化绿色通道流程,以避免院内时间延迟,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化服务流程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优化服务流程前与优化服务流程后的患者各80例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急诊服务流程,实验组通过加强院前、院内急救的一体化建设,建立预检分诊系统,开通绿色通道,缩小功能区的服务半径,专科前移,建立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等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比较两组的就诊等待时间、急诊诊疗时间、满意度、抢救成功率。结果:优化服务流程后急诊抢救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和急诊全程诊疗时间缩短,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提高。结论:优化服务流程可缩短急诊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及急诊诊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1日~2020年4月1日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溶栓绿色通道模式,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分组;将奇数纳入观察组,采用流程优化后护理,偶数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流程用时、院前院内护理衔接度、致残率、致死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过护理流程优化后,护理流程用时缩短、院前院内护理衔接度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护理流程优化可缩短患者护理流程用时,提高院前护理与院内护理衔接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院内延误时间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03—2017-10期间我院急诊纳入绿色通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40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流程救治;观察组70例,采用品管圈优化流程救治。以静脉溶栓成功率、入院至治疗时间(DNT)达标率、入院至评估时间、入院至获得影像结果时间、入院至获得实验室结果时间以及入院至治疗中位数时间为指标,比较俩组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及DNT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至治疗中位数时间、入院至评估时间、入院至获得影像结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入院至获得实验室结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优化了绿色通道流程,使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及DNT达标率明显提高,可有效减少院内治疗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19.
护理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中的效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绿色通道中的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在绿色通道中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45例,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采取资料回顾,以常规护理为标准;实验1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急诊室-导管室-CCU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五常法管理、优化护理流程、设置绿色通道专用章;实验2组在实验1组的基础上设计、修订和完善护理路径,制订以时间为横轴、项目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路径,按路径给予病人护理,配合救治。[结果]3组间入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人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失眠发生率、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施规范化急救护理路径,进一步促进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缩短了抢救时间和平均住院日,降低了病人院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急救绿色通道,缩短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误的时间。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2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用院前院内协作的模式构建绿色通道进行急救。结果:溶栓率由5.02%升至14.02%(P0.01);患者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由241.47 min降至167.55 min(P0.01);患者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从72.51 min缩短至43.69 min(P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从49.15%上升至86.54%(P0.01);脑血管再通率由25.42%提高到59.13%(P0.01);出院时NIHSS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院前院内协作的模式构建溶栓急救绿色通道,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有效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误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