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辅助疗效。方法利用中心负压、吸痰管、湿性敷料、Opsite透明膜等制成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对6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统计68例的溃疡创面自接受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开始,至可以施行手术缝合、加压疗法或皮瓣转移的创面床准备时间,并观察有无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68例糖尿病足溃疡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7~14 d(中位时间9 d)后创面床准备良好,有肉芽生长,呈颗粒状,湿润且具有光泽,渗液量较前明显减少。在此创面基础上34例行加压疗法,23例行二期手术缝合,11例行皮瓣转移,溃疡创面均完全愈合,愈合率达100%。未发现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掌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7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67例患者安置负压封闭引流1-4次/人,安置7-24天,渗液减少,平均溃疡面积减少8.7 cm2,平均深度减少0.3 cm,肌腱外露部分缩小,无局部并发症发生,均愈合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有利于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分泌物引流,能控制感染,并能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糖尿病足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0例患者行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至创面关闭的平均时间为(32.5±3.8)d,疗效显著28例,因堵管致疗效差2例。结论:应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系统的护理措施救治糖尿病足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纳入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伴窦道形成患者23例,在控制血糖,对症治疗及清创换药的基础上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充分引流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并予精心护理与严密观察.结果 23例患者行封闭负压引流6-14d,平均(8±2.4)d,足溃疡平均愈合时间(45±9.5)d,足溃疡治愈18例,好转5例.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有利于伴窦道形成的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患者的分泌物引流,能控制感染,并能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12月行持续封闭式VSD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例患者在行VSD治疗后采用人造皮肤覆盖创面后愈合,1例患者因创面肉芽过度生长而接受再次清创换药治疗,3例患者因发生堵管问题疗效较差,其余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明显缩小,术后无感染。结论糖尿病足患者VSD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了堵管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创面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先采用抗感染、降血压血脂等基础治疗,再对创面进行有效地清创后行VSD治疗,1~4个疗程后,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植皮术,再用VSD覆盖植皮区,继续1个疗程VSD治疗。结果 11例植皮完全存活,创面愈合,1例80%存活。结论糖尿病常规治疗加VSD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评价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引流换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患者溃疡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3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术后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28例1次清创负压封闭吸引后,经Ⅱ期缝合后创面完全愈合;8例因创面仍有分泌物,肉芽组织模糊,行2次清创负压封闭吸引后创面感染得到控制,经Ⅱ期缝合后完全愈合。2例因创面较大较深,清创负压封闭吸引后创面感染得到控制,但创缘未缩小,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回当地医院继续换药治疗。结论充分术前准备与心理护理,术后加强负压维护,重视负压源的管理、引流管护理、创面护理,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及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对36例前臂、小腿及足部外伤后致感染创面患者应用人工皮肤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结果:32例行一次治疗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丰富;另外4例经2~3次人工皮肤覆盖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在进行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前一定要做好有效的皮肤护理和心理干预,术后要密切观察引流液以及末梢血运的情况,做好疼痛、负压引流的护理以及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生化指标、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FPG、HbAc、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ins、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显著缩短糖尿病足愈合时间,辅助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2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清创、引流和换药治疗;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3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组,采用VS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行VSD治疗后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治疗的糖尿病足可促进溃疡的快速康复,促进患者的痊愈,护理配合可减少堵管及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VAC)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20例,应用湿性敷料及封闭负压引流术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4.8±1.6) d引流后,创面缩小,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0例患者愈合率为89.3%;患者平均(4.5±0.8)d天更换一次VAC装置,VAC治疗平均(14.5±5.2)d。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缩小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压疮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手外科患者皮肤损伤应用中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琳  丁逸天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99-2100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或创腔的新方法和技术。我院手外科2008年-2009年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处理创面67例,全方位持续主动引流,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刺激肉芽及软组织生长,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对照组给予-200 mm Hg负压引流,观察组给予-100 mm Hg负压引流,比较两组疗效、相关护理指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疗效及相关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100 mm Hg压力封闭引流能有效清除残留在皮下的空气,持续引流创面积液、积血,增加创面组织的血流量和氧分压,增强组织的代谢水平,并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因此,糖尿病足溃疡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的压力值为-100 mm Hg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30例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引流液观察、创面观察与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等。认为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能充分引流创面液体和刺激创面与肉芽组织快速生长,从而缩短治愈时间,是治疗骨科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对60例多种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并伴有感染的患者行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7例经1次治疗、13例经2次治疗后创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经再次手术植皮后,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 在进行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引流液的情况,做好负压引流护理、疼痛的处理、功能锻炼及饮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自制简易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在深度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3月对11例Ⅲ~Ⅳ度烧伤患者采用自制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进行创面治疗,每3~4天进行一次负压装置更换,同时进行适度的清创.结果 经过14~21 d(平均18 d)的治疗,肉芽生长新鲜,创周组织循环明显改善,行二期手术刃厚皮植皮...  相似文献   

18.
马红  黄建琼 《华西医学》2011,(10):1480-1481
目的总结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dr ainage,VSD)技术治疗电击伤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0月一2011年6月收治17例电击伤创面,采用改良VSD技术即在常规封闭引流装置的海绵中埋置留置针导管,并定时进行冲洗治疗的护理方法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15例25处电击伤创面于安置改良VSD负压引流7~10d去除VSD泡沫,其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二期植皮手术修交创面。1例1处创面安置改良VSD负压引流第2天出血,予以结扎止血、重新更换贴膜继续负压引流8d后植皮手术修交创面。1例1处创面采用改良VSD负压引流7d去除泡沫,仍有部分坏死组织及分泌物,予以再次扩创并重新采用改良VSD5d后植皮修复创面。结论改良VSD技术治疗电击伤创面能明显降低堵管概率,有效促进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加快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因引流管堵塞反复更换导致的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1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创面,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16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经二期游离植皮,创面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观察及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糖尿病足溃疡Ⅱ-Ⅲ级创面(Wagner分级)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分别予外科常规清创加凡士林油纱包扎、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痛疼评分、溃疡复发率及截肢/趾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痛疼评分、溃疡复发率、截肢/趾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Ρ均0.05。结论:使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可缩短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减低溃疡复发率及截肢/趾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