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腹壁切口疝是普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11%。手术是治疗切口疝唯一可靠的方法[1-2]。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分类标准,疝环最大径≥10 cm为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对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和预后起着关键作用[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50例,予围手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巨大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1]。欧洲疝学会将其定义为: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有或不伴有腹壁包块[2]。切口疝的修补手术复杂,尤其是修补疝环最大距离≥10cm的巨大切口疝是一项较困难的手术[3],而且围手术期处理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病人死亡。近年来,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的日臻完善,高科技补片材料的应用,以及围手术期支持治疗,病人的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着重从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的处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3.
巨大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1] .切口疝是腹内脏器经手术切口所致缺损而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疝.欧洲疝学会将其定义为: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或不伴腹壁包块[2].切口疝的修补手术复杂,尤其是对于疝环最大距离≥10cm的巨大切口疝的修补是一项较困难的手术[3].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围手术期时间跨度长,病情变化各异,有时候甚至病情变化突然,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围手术期处理应该是从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高度着手,警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非简单的皮肤切口、引流管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4.
巨大腹壁切口疝(LIH)由于其治疗的复杂性使其至今仍是腹壁外科医师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腹部缺损关闭基础上实施腹壁加强修补是腹壁重建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组织结构分离基础上的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ECST)为腹壁缺损的关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帮助,不仅可以更小的创伤实现与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同样的腹壁重建效果,而且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准确掌握与正确实施ECST对于LIH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腹壁切口疝是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经原腹壁切口的薄弱区域突出而形成的,疝环直径大于10 cm为腹壁巨大切口疝,多由切口感染或切口裂开等因素诱发~[1]。腹腔镜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以显著的疗效成为治疗的首选。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为74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腹壁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外科学界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基本普及了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对于腹壁切口疝的修复,目前我国中等发达地区的县级以上医院都积累了一些手术经验,尤其是应用合成材料的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正在逐步推广,手术数量正在不断增加:2001、200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分别制订和修订了<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的草案和修订稿,目的就是要更加规范化地应用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壁巨大切口疝的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诊治的21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疝环直径10—23cm,平均(14.4±5.2)cm,3例患者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的之比〉20%。11例患者术前存在腹内压增高因素。16例患者术前采用腹带加压捆扎方法,5例患者采用人工气腹法行腹腔扩容,2例放弃手术。引流管多在术后4~7d拔除,平均(5.4±1.6)d。2例发生皮下积液,腹带加压束腹2周,无切口感染或补片排斥反应,无围手术期死亡。14例患者获得随访,复发1例。结论对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评估和准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接受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46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和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4~184 min,平均(102±26) min。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轻度腹胀4例,血清肿3例,腹壁修补区疼痛6例。无切口或补片感染。术后住院4~11 d,平均6.7±1.2 d。随访6~31个月,平均21.4个月,无切口疝复发。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的心理辅导、个体化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正>腹壁切口疝是经原腹壁手术切口突出于腹壁潜在间隙或薄弱区而形成的,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是诸多引起切口疝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1]。从传统疝修补到补片置入的无张力疝修补再到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腹壁切口疝的首选治疗方式。2007年1月至2014  相似文献   

10.
腹壁切口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切口突出的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11%。美国每年大约有40万-50万例腹壁切口疝患者,就诊患者约在10万例左右。  相似文献   

11.
12.
The 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ST) has gained popularity among general surge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giant abdominal hernia.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MedLine and EMBASE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36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ies were included for data-analysis and divided in 4 main groups: Open Anterior Approach (OAA), Transversus Abdominis Release (TAR), Laparoscopic Anterior Approach (LAA) and Perforator Preserving Approach (PPA). Surgical Site Occurrences (SSO) occurred in 21.4%, 23.7%, 20.3% and 16.0% respectively.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was 11.9% (OAA), 5.25% (TAR), 7.02% (LAA) and 6.47% (PPA)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dvantage of TAR over OAA (p < 0.001).Limitations in this systematic review were a lack of randomized trials, a heterogenous population and non-standardized methods for measuring outcomes, all making it difficult to postulate conclusions about CST and its modifications. Based on pooled results of 36 studies, the prevalence of SSO is comparable between the techniques with an average of one in five and the prevalence of recurrences is highest when using the Open Anterior Approach at 11.9%.  相似文献   

13.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应用于腹壁缺损或者切口疝治疗中,通常在开放式或腹腔镜下联合补片应用,对复杂腹壁缺损或切口疝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治愈率,可能成为治疗复杂腹壁切口疝的主流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腹壁巨大切口疝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手术是治疗切口疝的唯一有效方法.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应注意治疗局部病灶和预防应用抗生素,并注意评估患者疝内容物还纳后的耐受能力.疝环难以关闭是巨大切口疝修补手术中的难点之一,而用腹壁分离技术关闭疝环是可行的.关闭疝环后,应使用生物材料进行补片修补.补片修补的手术方式很多,其中三明治修补术似乎更优越.本文主要对目前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补片法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壁巨大切口疝的病因、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我院 1998年 4月~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 3 1例腹壁巨大切口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复合补片 ( 19例 )或Marlex网片 ( 12例 )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 ,均痊愈出院。随访 1~ 3年 ,无复发 ,疗效满意。结论 手术切口感染、腹内压增高和不规范手术操作是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主要病因。围手术期处理对此病预后甚为关键 ,主要包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处理腹内压改变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应用人造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是一种安全、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Herniation of a gravid uterus through an incisional hernia of the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is a rare but serious condition due to the potentially severe maternal and foetal risks. Because of the rarity of the condition, no consensus exis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treatment. The 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ST) has proven to be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ose giant abdominal hernias in which prosthetic material utilisation is not indicated.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woman who presented at 38 weeks of gestation with non-reducible herniation of the pregnant uterus through an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incisional hernia treated with CST immediately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s performed to further underline the efficacy of CST and the need for the practising surgeons to be familiar with this technique and the scenarios when it may become extremely valuable.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重建腹壁巨大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描述了腹壁中间缺损采用组织分离技术修补和重建的方法.分析了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解剖基础、手术原理、适应证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并结合临床应用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术前评估及准备分析对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对患者进行疝囊评估、腹腔扩容、呼吸功能准备和预防性抗生素等一系列巨大切口疝的术前评估及准备后实施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成功组与复发组。结果成功组患者在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氧气压和内源性呼吸末正压与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4、10.868、2.715,P=0.000、0.000、0.010)。二组手术前成功组的电解质紊乱较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P=0.036)。手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多器官衰竭较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6.17,P=0.001、0.012)。结论手术是治疗腹壁切口的唯一方法,完善的手术检查和准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