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老年患者80例,分为三组:单纯高血压组(EH组)2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合并DM组)21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血糖及血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观察指标包括: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的厚度,并计算Crouse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者颈总动脉IMT、颈动脉分叉处IMT、Crouse积分显著增高;EH合并DM组颈总动脉IMT、Crouse积分显著高于EH组(P〈0.01)。颈动脉斑块积分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超声能很好反映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66例老年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相同时期入院诊治的400例非CHD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CAG检查,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的IMT增厚发生率及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颈总动脉IMT、颈动脉分叉处IMT、颈动脉斑块等级积分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支病变患者的颈总动脉IMT、颈动脉分叉处IMT、颈动脉斑块等级积分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且双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P<0.05)。颈动脉超声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CHD的灵敏度均高于颈动脉超声、动态心电图单独检测(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CHD的灵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分析测定其斑块积分,根据不同的斑块积分分成3组,记录3组患者的Hcy、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GC)、餐后2h血糖(2h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年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结果 (1)3组患者HbAlc、FGC、2hBG、TC、HDL-C、LDL-C、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颈动脉斑块积分增加浓度上调(P<0.05);(3)通过Logistic分析方法可知Hcy、HbAlc、FGC、2hBG、TC、HDL-C、LDL-C、年龄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结论 Hcy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检测Hcy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长青  曹中朝 《临床荟萃》2007,22(23):1687-1690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及前者在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对AS的参与影响作用。方法选取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其是否合并IR分为两组,即高血压合并IR组(34例)和单纯高血压组(36例),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释放试验。同时做彩超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厚度(Crouse法计算斑块积分)。根据公式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糖曲线下面积(A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I),空腹血胰岛素(FSI)/空腹血糖(FSG),AI/AG,斑块积分,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选取同龄30例正常血压者作为对照,应用直线相关分析观察ISI和斑块积分(PS)与各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合并IR组的IMT、粥样硬化斑块积分(P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IR组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P<0.05);IMT与SBP、FSI呈正相关(r值为0.003、0.129,均P<0.01),IMT与ISI呈负相关(r值为-0.125,P<0.01)。PS与SBP、FSI呈正相关(r值为0.018、1.233,均P<0.05),PS与ISI呈负相关(r值为-0.701,P<0.05)。结论IR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老年高血压合并IR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进程,即较单纯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硬化损害更严重。IR在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与IR相关的高胰岛素血症是参与和促进老年高血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冯滨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3):253-255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老年女性组,非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男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IMT差异;将老年女性组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血脂等。对颈动脉IMT异常的老年女性患者,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总动脉IMT和UAER、血糖、血脂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老年女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2)非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老年女性组和老年男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老年女性患者中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与内膜正常组比较,UAER显著增加。(4)相关分析发现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IMT值与UAER、收缩压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IMT值与收缩压、UAE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4例,于起病后5 h和第7天应用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指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评价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病变程度,同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病情进展前后,非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指数及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指数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后,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和斑块指数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752,P=0.005),IMT评分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57,P=0.004)。结论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预后与责任病灶侧颈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的程度及斑块性质有关,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斑块指数及IMT对预测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研究组(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GE 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部动脉,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所有患者均需检测血浆Hcy水平、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H型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逐渐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Hcy水平明显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糖血浆同型半胱氮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方法:选自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对照组取体检正常者108例,测定血浆HCY;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双侧颈总脉(CCA)处取官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IMT。6次检测值的平均值即为颈动脉IMT(CAIMT)。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与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01例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测定其空腹、餐后1 h、2 h血糖及HbA1c。颈动脉测定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直径,同时记录斑块数量、性质和部位。结果 (1)餐后2h血糖达标者55例,颈动脉斑块3分以上12例,占21.8%,未达标者46例,颈动脉斑块3分以上21例,占45.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9,P<0.05);(2)HbA1c达标者54例,颈动脉斑块3分以上11例,占20.4%,未达标者35例,颈动脉斑块3分以上16例,占45.7%,两者相比有差异(χ2=6.454,P<0.05);(3)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餐后2 h血糖及HbA1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密切相关(P<0.05)。结论餐后2 h血糖和HbA1c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31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接受血浆MPO浓度检测,入院1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计算颈动脉斑块的IMT积分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应用ROC分析分别比较颈动脉IMT积分、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血浆MPO浓度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MPO浓度、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IMT积分、Crouse积分及血浆MPO浓度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MT积分、Crouse积分、MPO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92、0.785及0.814,提示三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单个指标.结论 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血浆MPO浓度检测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25羟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6月1 042例H型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组)、2 68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的体检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情况、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空腹血糖(FBG)、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25(OH)D等指标,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25(OH)D的相关性。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H型高血压组IMT明显增加,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易损斑块构成比明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IMT、H型高血压、HDL-C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D则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25(OH)D水平降低是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谢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2):3147-3148,3150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单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颈动脉病变情况,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于该院接收治疗的6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对照组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对照组。对以上被试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的影像学分析,测量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的大小、位置和斑块回声强度、测量动脉内血流动力学数据、管径狭窄及闭塞情况。结果糖尿病前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及IMT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此外,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CCA、BIF及IMT较糖尿病前期组患者有显著增加;糖尿病前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IMT增厚、斑块检出情况、血流阻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P<0.05)。此外,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IMT增厚、斑块检出情况、血流阻力指数较糖尿病前期组患者有显著增加(P<0.05);糖尿病前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此外,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总发生率较糖尿病前期组患者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病变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测患者UA等各项生化指标,同时采用颈动脉超声测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1)不同性别间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女性,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UA水平升高,男性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率也随之增加,而女性无该种特征;男女UA水平与颈动脉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呈正相关性(r=0.491、r=0.361,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UA水平、年龄、HbA1c、LDL-C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OR分别为4.091、1.075、1.142、1.696、1.246,P0.05)。结论 UA升高可能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需加强对患者脂代谢紊乱改善,减少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概率,从而对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和冠心病之间关系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部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学分型、斑块积分(Crouse积分)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两组患者软斑块、硬斑块以及混合斑块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能够为冠心病疾病诊断与分型提供参考数据,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61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A组(糖尿病并心房颤动,120例)、B组(糖尿病并窦性心律,118例)、C组(单纯糖尿病,123例),A组依据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采用3P法分别分为A1组(阵发性心房颤动,43例)、A_2组(持续性心房颤动,39例)、A_3组(永久性心房颤动,38例)。检测上述各组血清hs-CRP、Hcy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内膜中层厚度(IMT)及Crouse积分。结果 A组、B组、C组在体质量指数、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及LVEF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P<0.05);B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A_1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低于A_2组、A_3组(P<0.05);A2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低于A3组(P<0.05)。A组IMT、Crouse积分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P<0.05);B组IMT、Crouse积分明显高于C组(P<0.05);A1组IMT、Crouse积分明显低于A2组、A3组(P<0.05);A2组IMT、Crouse积分明显低于A3组(P<0.05)。A组血清hs-CRP、Hcy、IMT、Crouse积分均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结论血清hs-CRP、Hcy水平与糖尿病并心房颤动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关,且随着心房颤动时间的持续,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测119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4名正常人的颈动脉,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其形态学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高血压3级组的颈动脉内径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Crouse积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且与高血压级别有关(p<0.05)。2.高血压组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3.脉压差与颈总动脉IMT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839,p<0.01),PP≥60mmHg组的颈总动脉IMT和斑块检出率均高于PP<60mmHg组(p<0.01)。结论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化显著相关,并且与血压级别及脉压有关,颈动脉高频超声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损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及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00例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2018年7月值2019年7月期间,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n=52)和非单支病变组(n=48),同时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颈动脉硬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斑块存在情况、斑块厚度、IMT(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情况、Crouse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RI(阻力指数)、PSV(收缩期峰值流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单支病变组与非单支病变组患者的IMT增厚例数、斑块存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超声对于其颈动脉硬化及血流动力学的检测效果较好,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特征。方法:将糖尿病患者82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25例),合并冠心病心肌缺血组(B组39例)以及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组(C组18例)。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并观察粥样斑块特征,计算斑块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IMT、斑块积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高于A组(P<0.05)。(2)斑块检出率B、C组均高于A组(P<0.05)。(3)C组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特征是一个心血管事件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晨起行空腹血糖和血脂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管腔内径(D)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内膜正常、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3组以及单纯高血压(P-EH)、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T)、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EH-HL)3组,并分组观察。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较对照组Glu、TC、TG以及LDL-C明显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大于平均年龄段的患者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厚;高血压患者的BMI、Glu和LDL-C在颈动脉正常、内膜增厚及斑块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斑块组BMI、Glu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和正常组,斑块组LDL-C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EH、EH-T、EH-HL3组间颈动脉IMT增厚程度及斑块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多累及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以纤维硬斑、低回声软斑多见。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以及高龄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动态直观地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是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4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的颈动脉IMT进行检测,并测定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颈总动脉IMT为应变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IMT的增厚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而促进颈动脉IMT增厚和脑血管病的发生;利用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的检测,对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