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复合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唐山市玉田县计生中心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56例,A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术毕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6%,B组为96.4%,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3,P=0.02)。A组麻醉起效时间(9.0±1.2)min,B组麻醉起效时间(6.34±1.6)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1,P=0.001)。A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B组为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2,P=0.002)。结论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均能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缩短了麻醉起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腹膜前间隙(Bogros间隙)疝修补术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7月,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分析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指标。结果二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56%)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5,P=0.00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5, 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48±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62±10)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7,P=0.001);观察组恢复时间(3±1)d,对照组恢复时间(2±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49,P=0.000);观察组住院时间(6±1)d,对照组住院时间(3±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95,P=0.002)。结论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明显优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安全可靠,值得广大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68例)实施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62例)实施传统疝修补术。对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7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49)。观察组住院时间(5.4±1.0)d,对照组住院时间(7.8±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0,P=0.038)。对照组复发2例,发生率为3.22%,观察组无一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P=0.02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6/6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0)。结论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局部解剖和生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临床路径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入院的腹股沟疝患儿170例,按照是否进入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分为快速康复路径组(观察组)和普通临床路径组(对照组)。观察组患儿(86例)采用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对照组患儿(84例)采用普通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比较二组患儿的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二组患儿均无并发症出现。观察组复苏时间为(9±4)min,对照组复苏时间(18±9)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86,P=0.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23.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1,P=0.11);观察组住院时间(1.2±0.2)d,对照组住院时间(2.9±0.7)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6,P=0.00);观察组住院费用(4864±360)元,对照组住院费用(5311±463)元,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0,P=0.00)。结论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童腹股沟疝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并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修补术放置双层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90例,均施行嵌顿疝松解加无张力修补术。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补片与腱膜之间及腱膜与皮下之间放置引流管。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0±8)min和(66±9)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3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7±1)d和(9±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P=0.000)。观察组疼痛8例(17.8%),对照组7例(15.6%),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540)。观察组无阴囊血肿发生,对照组阴囊血肿8例(17.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P=0.000)。观察组无脂肪液化患者,对照组脂肪液化4例(8.9%),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00)。观察组无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感染2例,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P=0.000)。随访6个月至3年,观察组术后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2.2%),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1)。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术中放置引流管,不影响创面愈合及疝修补效果,并可减少阴囊血肿形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ugel疝修补术的技术改进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268例使用Kugel疝修补术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二组:A组112例,行经典Kugel疝修补术。B组156例,行技术改进后的Kugel疝修补术。观察二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血肿、慢性疼痛、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43±13)min,B组(40±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34);术后并发血肿 A组8例(7.1%),B 组2例(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12);慢性疼痛A组4例(3.5%),B组2例(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P=0.211);复发A组5例(4.4%),B组1例(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36)。结论技术改进可降低Kugel疝修补术的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并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该术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100例。观察组50例患者行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下复位+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50例患者行腹股沟嵌顿疝切开复位+Bassini法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35±11)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4±10)min,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 P=0.13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2±0.9)d,对照组平均为(6.8±1.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39);观察组平均下床时间为(12±1)h,对照组平均为(18±1)h,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04);观察组住院费用多于开放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45);随访12∽3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有8例复发,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P=0.000)。结论 TAPP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但费用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适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6例患者行TEP,对照组70例患者行TAPP。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0±5)min,对照组(65±6)min,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P=0.022)。观察组住院时间(5±2)d,对照组(6±2)d,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68,P=0.076)。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1,P=0.020)。观察组平均手术费用(7246±671)元,对照组(12387±743)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P=0.001)。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05,P:0.075)。结论 TEP和TAPP治疗腹股沟疝均安全有效,但TEP手术时间较短,费用较低,临床推广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改良Kugel疝修补术(Modify-Ku-gel)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284例(312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EP134例(152例次),改良Kugel疝修补术150例(160例次)。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果平均手术时间TEP组(48.75±12.14)min,改良Kugel组(51.46±24.76)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TEP 组为(5.23±1.85)d,改良 Kugel 组为(5.84±1.52)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术后并发症TEP组5例(3.3%),改良Kugel组8例(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TEP组复发1例(0.7%),改良Kugel组复发2例(1.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 TEP与改良Kugel术均为腹膜前疝修补手术,能完全修补腹股沟区耻骨肌孔的缺损,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16例,均行TAPP或TEP。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TAPP和TEP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Z|=0.563,P=0.574)、术后住院时间(|Z|=0.497,P=0.619)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APP组复发(对侧复发)1例,TEP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8,P=0.397);TEP组并发皮下气肿1例,占全部TEP患者总数的1.11%,TAPP组无气肿发生;TAPP组住院费用(8908±611元)低于 TEP组(9123±58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66,P=0.003)。结论 TAPP与TEP在临床疗效上无差别,但在住院费用上,TAPP相较比TEP稍少,可依据患者经济水平、意愿以及术者水平等综合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疼痛的病因分析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00例。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分析二组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4.1%(6/150),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12%(18/15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P=0.02)。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明显降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4例,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镇痛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019、6.634、28.201,χ2=7.393,P=0.007、0.012、0.031、0.007)。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0.034,P=0.745、0.854)。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具有手术时间短、镇痛患者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0.25%和0.5%浓度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成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0.25%利多卡因,对照组给予0.5%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术中使用的利多卡因的体积、剂量、手术时间和麻醉相关并发症,评估患者切皮时、手术开始10 min和手术结束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更改麻醉方式.二组术中使用利多卡因的剂量[(153±30)mg vs (287±36)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629,P=0.000),其他各项指标二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获得了相同的麻醉效果,但在麻醉药物剂量方面0.25%组明显低于0.5%组.应用低浓度利多卡因可降低局部麻醉药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老年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3年12月,湖北省应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合并肠破裂患者36例的手术治疗住院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 组14例,行肠破裂修补同时行疝修补术;B 组14例,一期行肠破裂修补加疝囊颈荷包缝合术,3个月后择期行疝修补术;C组8例,一期行肠破裂修补加疝囊颈荷包缝合术,术后未行疝修补术。结果 B、C二组患者手术后愈合时间均长于A组(χ2=33.873、13.981,P=0.000、0.007);术后复发率均较A组低(χ2=22.789、10.139,P=0.006、0.004);手术成功率较A组高(χ2=5.789、4.569,P=0.036、0.041)。B、C二组患者术前休克发生率较A组高(χ2=4.543、9.793,P=0.037、0.003);术前腹腔感染发生率较 A 组高(χ2=33.805、34.139,P=0.000、0.000);术中休克发生率较A组高(χ2=14.475、4.837,P=0.008、0.039);腹股沟伤口感染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56、34.376,P =0.044、0.000)。结论对于病情相对较重的老年腹股沟疝并肠破裂患者,传统的二期处理方式即一期行肠破裂修补同时行疝囊荷包缝合,二期再行疝修补术是较合适的手术方式,而对于病情相对较轻的老年腹股沟疝并肠破裂患者,也可以选择行肠破裂修补同时行疝修补术。重视腹股沟疝并肠破裂老年患者并存疾病及并发症的防治,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