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管镜在多孔乳头溢液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管镜在双侧多孔乳头溢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9例双侧多孔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发现乳管内肿瘤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积乳症、乳管扩张症、闭塞性乳管炎患者给予经乳管镜介入治疗。 结果: 29例(79孔乳管)中,乳管内肿瘤者11例(乳管),占病例总数的(占所检乳管数)37.93%(13.92%),血性溢液11例中乳管内肿瘤9例,非血性溢液18例中乳管内肿瘤2例;切除病灶准确率100%,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8.89%。 结论: 乳管镜检查有其直观性,术前定位准确,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或切除范围过大;多数患者或乳管,尤其积乳症、闭塞性乳管炎及乳管扩张症的患者或乳管,经过经乳管镜冲洗及介入治疗可达到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管内视镜诊断治疗乳头溢液疾病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2月在我院门诊行纤维乳管镜诊治的33例乳头溢液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内镜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并进行随访,对诊断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33例乳头溢液患者,纤维乳管镜检查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16例,乳腺癌3例,乳管炎5例,乳管扩张7例,2例未见异常。诊断符合率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分别为62.5%和66.7%,乳管炎和乳管扩张均为100%,总体符合率为71.4%。同样病例超声、钼靶检查阳性发现率较低。结论:纤维乳管镜为乳头溢液患者特异性较高的检查,病理符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乳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乳腺导管系统内病变,是诊断病理性乳头溢液的理想方法之一。对于有占位性病变的导管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及所属区段乳腺组织,传统的手术定位采用体表定位结合溢液乳管内注射亚甲蓝的方法,但是定位往往不准确,导致手术切除范围过大。近年来,有报道经乳管镜在病变乳管内置定位针的方法,有助于术中准确地找到病灶。笔者通过两种定位方式的对照,评估乳管镜下置入定位针在乳管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纤维乳管镜下乳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及定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对乳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和定位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经纤维乳管镜检查诊断为乳管内占位病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乳头溢液病例,对比并评价不同手术定位方式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35例行定位针术中定位手术切除病灶,病理检出率为97.1%(34/35).26例经溢液乳管内美蓝注入,选择性区段切除病灶,病理检出率为 73.1%(19/26).定位针术中定位组病理检出率明显高于美蓝注入组(P=0.018).结论:纤维乳管镜是乳管内占位病变的可靠诊断方法,在其引导下行定位针术中定位切除病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fiberopticductoscopy,FDS)对乳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和定位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经纤维乳管镜检查诊断为乳管内占位病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乳头溢液病例,对比并评价不同手术定位方式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35例行定位针术中定位手术切除病灶,病理检出率为97.1%(34/35)。26例经溢液乳管内美蓝注入,选择性区段切除病灶,病理检出率为73.I%(19/26)。定位针术中定位组病理检出率明显高于美蓝注入组(P=0.018)。结论:纤维乳管镜是乳管内占位病变的可靠诊断方法,在其引导下行定位针术中定位切除病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乳癌是从乳管上皮发生的,为早期诊断,就需要有直接观察乳管上皮性状的手段。本文介绍一种外径0.45mm的观察乳管内腔的乳管内视镜系统。对象和方法:乳管内视镜系统由光源、纤维镜、图像记录、图像模拟构成,被观察的映像能录像摄影,纤维镜为石英系分为0.45mm和0.80mm两种。选23例无肿瘤性乳头异常分泌病例(24管)试行乳管内视镜检查,4例用1%利多卡因前处  相似文献   

7.
使用纤维乳管镜对136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136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乳管镜检查,将溢液性质、检查所见、冲洗疗效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36例病人中发现6例乳腺癌,并行手术根治;130例为乳管内良性病变,经手术病理证实80例,其中49例为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1例为乳管扩张症,12例为囊性增生,8例为乳腺腺病。非手术治疗50例为单纯乳管扩张及乳管炎,检查术中即予冲洗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纤维乳管镜应用于乳头溢液的检查和治疗,疗效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乳管镜引导下乳腺定位针对乳管内病变的应用价值,以32例乳管造影患者为对照,应用德国Scholly纤维乳管镜检查了125乳头溢液患者,对其中65例乳管内占位者行乳管镜下病灶定位、切除,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造影组32例患者中12例检出乳管内占位,有26例接受手术治疗,均为腺叶切除。定位针组65例乳管内占位分别为乳腺癌2例(1.6%),乳管内乳头状瘤59例(47.2%),乳头状瘤病4例(2.4%),均予病灶定位,57例行部分腺叶切除,6例行腺叶切除,2例行改良根治术。定位针距病灶〈0.5cm 59例(90.77%)。0.5-2.0cm 6例(9.23%)。两组在腺体切除容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乳管镜下乳管内病灶的定位针定位,方便了乳管病灶的检诊,使乳房手术更精确、微创,并可辅助乳管镜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乳管镜定位和美兰染色定位在乳管内肿物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23例乳管内肿物患者行术中美兰染色定位切除,53例行术中乳管镜定位切除,评价两种定位方法的效果。结果:一次性病灶切除率乳管镜定位组为96.2%(51/53),美兰染色定位组为78.3%(18/23),乳管镜组无一例发生乳腺局部变形,美兰染色定位组术后7例发生局部变形。结论:乳管镜定位指导乳管内肿物手术切除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损伤小、无乳腺变形等优点,提高了乳腺病变导管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乳管镜定位和美兰染色定位在乳管内肿物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23例乳管内肿物患者行术中美兰染色定位切除,53例行术中乳管镜定位切除,评价两种定位方法的效果。结果:一次性病灶切除率乳管镜定位组为96.2%(51/53),美兰染色定位组为78.3%(18/23),乳管镜组无一例发生乳腺局部变形,美兰染色定位组术后7例发生局部变形。结论:乳管镜定位指导乳管内肿物手术切除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损伤小、无乳腺变形等优点,提高了乳腺病变导管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FDS)在病理性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行乳管镜检查的106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乳管内窥镜下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6例均检查成功,乳管镜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42例(39.6%),导管内乳头状瘤58例(54.7%),导管内癌6例(5.7%)。共有68例乳头溢液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导管内乳头状瘤84.5%(49/58),导管内癌83.3%(5/6),总符合率为84.4%。结论乳管镜是病理性乳头溢液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乳管镜能直接观察到乳管内病变,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与乳腺超声在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33例乳头溢液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纤维乳管镜与乳腺超声检查在乳头溢液患者乳管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情况。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检查间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检出率的差异,以及纤维乳管镜与乳腺超声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敏感度的差异,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亚组间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为恶性肿瘤的概率。 结果133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行溢液乳管腺段切除术,4例行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术,穿刺或包块切除术明确为恶性肿瘤后行根治术各1例,53例患者未行手术,11例患者失访。65例常规手术患者(非微创旋切术)术后病理结果:乳腺恶性肿瘤4例,乳管内乳头状瘤57例,乳腺增生4例。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为57.1% (76/133),高于乳腺超声检查的24.8% (33/133)(χ2=31.339,P<0.001),且纤维乳管镜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的敏感度优于乳腺超声检查[93.0%(53/57)比42.1%(24/57),χ2=33.652,P<0.001)。纤维乳管镜提示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乳管内占位性病变出血或合并乳房包块者与未出血且无乳房包块者相比,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更高[3/13比2.3%(1/44),P=0.034]。 结论纤维乳管镜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优势,可以作为乳头溢液患者的常规检查。对于乳管内占位性病变合并乳房包块或者瘤体出血的患者,应行手术切除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溢血乳管注水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乳头血性溢液的价值。方法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对24例乳头血性溢液病人给溢血乳管注人生理盐水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乳管有无扩张及乳管内病变,并为手术标记病变乳管在体表的方位。结果溢血乳管注水B超检查有导管扩张23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14例,乳腺恶性肿瘤2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8例。乳管注水B超与手术病理对比诊断导管扩张、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分别为100%、78.6%、66.6%。结论溢血乳管注水B超检查为诊断乳管及乳管内病变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方便、无创方法。并能为手术治疗准确标记病变导管在体表的方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总结、分析、探讨导管内恶性肿瘤的乳管镜下表现类型,以提高认识,指导临床乳管镜检查时病变性质的判定。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5年12月~2007年6月内行乳管镜检查的273例乳头溢液患者临床及镜下表现资料,诊断导管内恶性肿瘤13例(乳头状瘤恶变4例),对镜下表现分析、归类。结果13例导管内恶性肿瘤镜下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球形、桑椹形或草莓形,与良性乳头状瘤不易鉴别,本组4例;②不规则形,伴有水泡样改变或葡萄样改变,本组5例;③管壁不规则隆起,本组4例。全组多发肿瘤7例,单发6例。结论①导管内癌镜下表现多样,部分肿瘤与良性病变镜下鉴别困难;②水泡样或葡萄样改变,以及不规则隆起增厚伴周围管壁僵硬在导管内癌诊断中有一定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探讨研究;③对乳管镜发现的导管内占位病变,应积极手术;④乳管镜发现乳管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5.
乳头溢液在女性中发生率约为10%。以往的主要诊断方法为乳管造影和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以上两种检查方法均存在阳性率低、敏感性差等不足。纤维乳管镜作为一种可直视下观察病变乳管内情况、诊断乳头溢液的新方法,与上述两种方法比较优势明显。乳头溢液中,非占位性病变占相当比例,既往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治疗。本院对98例乳头溢液病例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并对其中55例非占位性病变行镜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8月-2011年8月经乳管镜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44例,其中血性溢液78例,褐色溢液51例,深黄色溢液15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所有病例在乳管镜下可见导管内肿物,并经镜下定位行病变腺叶切除,术后病理132例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7例诊断为原位癌,3例为早期浸润性癌。结论:纤维光导乳管镜可准确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并进行定位切除。对此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在单纯表现为乳头溢液的T0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319例乳头溢液患者中经乳管镜及乳管造影发现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4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319例患者,其中单纯行乳管镜检查204例,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检查115例,共发现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47例。47例患者均行乳管镜检查,其中16例联合乳管造影,单纯乳管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52.5%(31/59),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76.2%(16/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检查,术前评估病变范围<2.0cm 6例,2.0~5.0cm 9例,>5.0cm 1例;术后病理明确<2.0cm 7例,2.0~5.0cm 8例,>5.0cm 1例。相比术前病变范围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切除后残腔内癌残留,单纯乳管镜组14例,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组2例。肿瘤侵犯乳头乳晕,单纯乳管镜组3例,乳管镜联合乳管造影组1例。结论:乳管镜结合乳管造影检查,可以提高乳管镜检查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部位及范围,为手术操作及完全切除病变组织提供依据,也可为保留乳房手术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管镜直视下乳腺导管内活检联合乳头灌洗液CA153检测对早期乳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行乳管镜检查的乳头溢液患者123例,对发现乳管内新生物的患者行导管内活检,并与导管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同时收集行乳管镜活检患者的乳头灌洗液进行CA153检测,并与30例乳管扩张症患者的乳头灌洗液标本进行对照。结果 123例患者中共56例发现乳管内新生物,并行64次乳管镜下乳腺导管内活检及病变导管切除术。乳腺导管内活检显示,56例患者中导管内乳头状瘤28例、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7例、导管上皮增生6例、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和乳腺癌7例。另有6例活检失败,活检成功率为89.3%。病变导管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29例、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导管上皮增生8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导管内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和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30例乳管扩张症患者乳头灌洗液的CA153水平为(26.90±2.76)U/ml,低于乳头溢液导管镜检G3级的(31.91±22.95)U/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4级的(52.67±33.63)U/ml和G5级的(85.68±21.13)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管镜直视下乳腺导管内活检是微创、安全、方便可行、成功率高的诊断方法,联合乳头灌洗液进行CA153检测对于诊断早期乳管内恶性病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无需治疗;后者如果是乳管内肿瘤性病变导致,常需手术治疗。如果是乳管内非肿瘤性病变引起的乳头溢液,多应用药物对溢液乳管进行冲洗治疗[1-4]。笔者采用向溢液乳管内注入臭氧(O3)的方法治疗非肿瘤性乳头溢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乳腺科就诊的  相似文献   

20.
乳管内视镜在诊断伴乳头溢液的乳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视镜在诊断伴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7年10月-1999年8月共对393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内视镜检查,其中发现乳腺癌11例,对此11例患者的乳管内镜下表现进行研究及随访。结果:乳管内视镜下乳腺癌具有较特异的管壁及管腔改变。如斑片样隆起和异常出血。新生物的表现似无特征性。乳管内视镜诊断的敏感度为82%(9/11),特异度为98.7%。由于乳管镜的定位使得5例未Men及肿块的患者也顺利的进行了手术活检。且病理证实皆为导管内癌(DCIS)伴或不伴灶性浸润。结论:乳管内视镜在诊断乳腺癌方面具有早期诊断、定位病灶、引导活检等多方面应用价值。对于乳管内视镜发现的可疑病灶应该进一步尽早取得组织学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