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叶状肿瘤治疗和预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的外科治疗术式和预后因素。方法 用Logistic回归和Cox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203例乳腺叶状肿瘤的随访结果行统计分析。结果 局部复发和因瘤死亡与组织学等级、局部复发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因瘤死亡与核分裂和肿瘤性坏死有线性关系。核分裂和肿瘤性坏死是独立的风险因素。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1.1%,交界性为45.2%,恶性为64.3%。5年生存率良性叶状肿瘤为100%,交界性为92.0%,恶性为33.3%。结论 对叶状肿瘤不宜采用肿物单纯切除术,良性和交界性应行区段切除术,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应行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性和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的复发率以及手术切缘宽度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的患者。收集的数据包括: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分级、手术方式和局部复发情况。结果共入组118名患者,其中为良性81例,交界性3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8.3岁,肿瘤平均大小为4.6cm,平均随访时间3.5年,共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良性肿瘤的复发率为13.5%,交界性肿瘤复发率为18%,但缺少足够的数据说明手术切缘多少最合适。结论交界性比良性叶状肿瘤复发率高,但乳腺肿物广泛切除并不能预防非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腺叶状肿瘤的分型、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2006年10月收治前列腺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1例.患者32岁,因渐进性排尿困难2周、尿潴留1 d入院.直肠指诊示前列腺明显增大,质软、囊性感,表面光滑.血清PSA 20.62 ng/ml.B超及MRI显示前列腺右侧叶多囊性肿大结节,前列腺穿刺活检考虑为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分化欠成熟.结果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肿瘤剜除术,切除标本约40 g.病理报告为前列腺交界性叶状肿瘤,肿瘤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构成,间质细胞明显增生,细胞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上皮细胞增多,无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强阳性,PSA和PAP阳性,SMA阴性.术后40 d患者肿瘤复发,遂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病理报告为前列腺低度恶性叶状肿瘤,未侵及被膜外,前列腺尿道切端可见肿瘤组织;细胞增生活跃.术后1个月行体外盆腔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患者生存良好,仍在随访中.结论前列腺叶状肿瘤由增生的上皮和间质成分组成,穿刺活检很难穿到增生的上皮成分而不能确诊;复发恶性度增高,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是目前最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由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纤维组织恶变而来,是上皮成分和结缔组织混合的恶性肿瘤[1]。1938年由Muller首次报告,1982年WHO将其命名为PTs,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可分为良性、临界性和恶性三类,良性起病多无明显症状,交界性及恶性多生长迅速。目前叶状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PTs是一种占乳腺肿瘤<1%的纤维上皮性病变,50%~80%是良性的,其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见远处转移[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结合文献对本病例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以间质细胞结构异常、核异型性、肿瘤边缘外观和间质过度生长为特征的乳腺肿瘤[1],PTB的发病率低,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0.9[2]。PTB在临床中并不常见,误诊率较高,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对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收治1例乳腺巨大交界性分叶状肿瘤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腺叶状肿瘤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66岁。发现左乳肿块半年 ,近期增长迅速 ,无其它不适。乳腺钼靶照片示肿块内有多个小钙化灶 ,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考虑乳腺叶状肿瘤 ,遂行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见肿块 5cm× 4cm× 3cm大小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切面呈典型分叶状 ,有囊性变及钙化 ,镜下见肿块呈纤维腺瘤结构 ,间质细胞丰富 ,但无异型 ,核分裂象罕见 ,腺上皮分化良好。病理诊断 :(左侧 )乳腺良性叶状肿瘤 ,术后随访 1.5年无复发。例 2 女 ,3 3岁。发现左乳肿块 3月余 ,无任何不适 ,在外院行乳腺肿块局部切除 ,病理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的88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8例患者中良性叶状肿瘤59例,交界性叶状肿瘤25例,恶性叶状肉瘤4例.行单纯乳腺肿块切除术74例,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10例,乳癌改良根治术4例.6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年,12例复发再次行乳腺全切术,1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4年因肺、肝转移死亡.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确诊率较低,术后易复发,应根据其生物学行为特点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而选择不同的手术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附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分析 2 0 0 3年1月收治的 1例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 6 0岁 ,因排尿困难伴间歇性肉眼血尿 1年 ,TURP术后症状复发 2个月入院。直肠指诊示前列腺 5cm× 6cm ,质软 ,表面光滑。血清PSA 1.2 5ng/ml,CT检查示前列腺密度不均。复阅病理切片后诊断为前列腺肉瘤 ,全麻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类似乳腺叶状囊肉瘤 ,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构成 ,其中间质细胞明显增多 ,细胞有异型性 ,可见核分裂相。上皮细胞增生 ,但无明显异型性。由上皮细胞形成的囊腔被增多的间质成分挤压、拉长形成类似叶状的裂隙。精囊及膀胱颈部均有肿瘤细胞浸润 ,诊断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 ,标本切缘阴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间质细胞Vimentin( ) ,Actin( - ) ,上皮细胞CK( ) ,PSA( ) ,AE1/AE3( ) ,基底细胞CK34BE12 ( )。患者于术后 6个月肿瘤复发 ,拒绝进一步治疗 ,目前仍在随访中。 结论 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罕见 ,确诊依靠其特异性临床及病理表现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目前最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双相分化的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组成,是一种罕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1%[1].2003年WHO<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称该瘤为分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个亚型[2].其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10月间共收治乳腺分叶状肿瘤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X射线表现与其临床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以确定其不同特征及其病理组织学基础,达到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指导治疗的目的。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及X射线影像学资料,观察其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8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17例,交界性8例,恶性3例。X射线摄片显示瘤体26例,另外2例仅显示单侧乳腺非对称致密影,其中23例均归为BI-RADS 4类或4类以上。肿瘤直径约2.8~10.2 cm。以3 cm为界,肿瘤直径≥3 cm者与〈3 cm者相比,出现良性与非良性叶状肿瘤(交界性及恶性)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良性和非良性叶状肿瘤的分叶状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Ρ〉0.05),然而非良性叶状肿瘤多表现为边界模糊肿块(Ρ〈0.05)。2例良性叶状肿瘤见异常血管,1例良性叶状肿瘤见钙化,良性叶状肿瘤(8/17)和非良性叶状肿瘤(2/11)出现"透明晕"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一些典型X射线表现结合临床改变有利于早期发现病变,但良性与非良性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差异,该病的确认及组织学分型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DFS),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中94例为单侧发病,2例为双侧发病;良性36例,交界性34例,恶性26例。有27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4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4例患者死亡,1、3、5年累积DFS分别为81.2%、64.9%、64.9%,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92.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类型和手术方式与局部复发有关(P0.050),未发现各临床病理因素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0),发现肿瘤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0)。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复发率较高,年龄及肿瘤类型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扩大切除术或乳房全切除术为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7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临床病理学资料。入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5±11.3)岁(范围:11~76岁),肿瘤最大径为35(28)mm[M(QR)]。276例患者均接受开放手术,包括乳房全切除术17例,肿物切除术259例。随访截至2020年9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类叶状肿瘤的累积无局部复发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良性叶状肿瘤191例,交界性67例,恶性18例。249例患者获得>6个月的随访,局部复发率为14.1%(35/249),复发间期为(28.6±22.2)个月(范围:2~96个月),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分别为(29.1±18.1)个月(范围:2~80个月)、(32.1±30.1)个月(范围:5~96个月)、(12.0±6.9)个月(范围:8~20个月)。肿瘤最大径(≥100 mm比<50 mm,HR=3.968,95%CI:1.550~10.158,P=0.004)、肉瘤类异质性分化(有比无,HR=26.933,95%CI:3.105~233.600,P=0.003)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恶性叶状肿瘤远处转移导致死亡1例,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的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2%、81.7%、81.4%(P=0.300)。结论叶状肿瘤有一定的局部复发率,肿瘤最大径、肉瘤类异质性分化可能与叶状肿瘤的局部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3.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属于纤维上皮性疾病。临床酷似纤维腺瘤,但缺乏特异特征。术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空芯针穿刺为最佳方法。叶状肿瘤临床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惟一首选方法,但手术要求切缘净。叶状肿瘤主要并发症是局部复发,其原因为手术技术所致。辅助治疗尚无大样本临床资料,仅为个案报道。  相似文献   

14.
乳腺囊肉瘤的临床和病理(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叶状囊肉瘤又称叶状肿瘤,很罕见,占所有乳腺肿瘤不足1%,组织学上可分良性、恶性和临界性三类,但生物行为难测,良性者同样可以复发和转移,所以任何类型都应以恶性或低度恶性看待。对无转移者,广泛性局部切除术或单纯乳腺切除术可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5.
乳腺叶状肿瘤是指乳腺上皮成分良性病变,间质成分良性或恶性病变的特殊类型乳腺肿瘤,生物学行为较难预测,组织学分类较为复杂。笔者对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病理形态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叶状肿瘤(PTB)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例PTB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按WHO分类标准,16例PTB分为良性12例、交界性(低度恶性)2例、恶性2例;其中7例伴发乳腺纤维腺瘤,包括6例良性、1例交界性PTB。PTB声像图均表现为边界清晰。良性PTB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或欠规则,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少部分后方回声增强。交界性及恶性PTB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不规则或欠规则,内部呈囊实性回声或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16例PTB均未见钙化。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PTB声像图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PTB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分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进行对比分析,评价CT表现对GIST病理分级的作用。方法收集有完整CT及病理组织学资料的原发性GIST共58例,其中恶性41例,良性和交界性者17例,对照病理组织学与病理分级,分析其CT征象对GIST分级的作用。结果发生于小肠、直肠的GIST比来源于胃和食道的恶性可能性更大。50例GIST表现为向腔外及壁间生长,其中38例为恶性;肿瘤平均最大径为7.5 cm,最大径≥7.5 cm者共26例,其中恶性23例;呈分叶状生长的GIST 35例,其中恶性30例。所有良性或交界性的GIST边界清晰,19例恶性GIST边界不清或部分不清。所有的恶性GIST均呈不均匀强化,均见坏死,10例良性或交界性者不均匀强化,亦可见坏死。15例恶性GIST出现周围侵犯。5例肝转移,1例腹膜种植转移。肿瘤明显强化、肿瘤表面血管、瘤内粗大血管、肿瘤腔侧面黏膜强化环及肿瘤腔侧面出现溃疡这几个因素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对GIST的术前诊断和病理分级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理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1966~1997年全部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按WHO组织学标准分型,并予随访。结果:295例胰腺上皮性肿瘤中有17例(5.7%)为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组织学呈良性者9例,交界性和恶性各4例。随访表明,良性者9例、交界性3例及恶性者1例手术后无瘤生存了2~30年;恶性者3例术后2年内死于复发,交界性1例术后10年死于肿瘤恶变、复发。结论:大多数(74.8%)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属手术能治愈的良性肿瘤,WHO组织学分类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乳腺叶状肿瘤(PTs)是一种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2012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新分类仍保持对该肿瘤的命名和分类标准,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叶状肿瘤好发年龄为40 ~ 50岁,恶性叶状肿瘤则较良性者晚2~5年.据美国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每年有2.1例/10万女性被诊断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2].与良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比较,恶性叶状肿瘤更具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也更具高的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预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乳腺囊肉瘤的临床和病理(文献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乳腺叶状囊肉又称叶肉状肿瘤,很罕见,占所有乳腺肿瘤不足1%,组织学上可分良性,恶性和临床性三类,但生物行为难测,良性者同样可以复发和转移,所以任何类型都应以恶性或低度恶性看待。对无转移者,广泛性局部切除术或单纯乳腺切除术可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