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右室Tei指教与肺功能指标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4例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不同的COPD患者,将这些病例经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右室Tel指数分别与其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一氧化碳弥散度与预计值比值(DLCO/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14例COPD患者的右室Tei指数与FEVI/FVC呈高度负相关,r=-0.851,P〈0.001;与DLCO/P呈中度负相关,r=-0.638,P〈0.05;与PaCO2呈中度正相关,r=0.703,P〈0.01,与PaCO2的相关关系不明显,r=-0.345,P〉0.05结论COPD患者的心功能,受损与肺功能受损存在相关性右室Tei指数是反映右心功能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47-4248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受到病毒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收治的40例未受到病毒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情况。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PEF%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和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受到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肌肉功能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8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进行肘屈伸、膝屈伸的等速肌力测试,记录60°/s和180°/s角速度时每次屈伸运动的峰力矩。结果:肘、膝屈伸力量与运动后心率、呼吸频率和6min步行试验呈正相关,与运动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伸膝疲劳性与6min步行试验、运动心率、运动后呼吸频率呈负相关,与运动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肘、膝屈伸力量与舒张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r=0.297—0.369,P0.05)、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舒张后(r=0.19,P0.05;r=0.254—0.313,P0.05)、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舒张后(r=0253—0.312,P0.05)、6min步行测试后IC(r=0.288—0.342,P0.05)呈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肌肉功能减弱可能是全身性的,与过度充气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74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进行6个月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对照组不进行呼吸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组呼吸训练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用力呼气高峰流速(PEFR)、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增加,残气量(RV)、残气/肺总量%(RV/TLC)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呼吸训练能够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00,自引:2,他引:100  
对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反映气道阻塞程度的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与生活质量总均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Tei指数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COPD的患者38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20例,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并利用TDI技术测量、计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38例COPD患者中,17例患者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典型的心脏形态改变,右心房最大横径(the maximum diameter of right atrium,RA)为(4.8±0.4)cm,右心室基底段横径(the diameter of right ventricle,RV)为(4.2±0.1)cm,右心室前壁厚度(the thickness of the front wall of right ventricle,RVAW)为(0.6±0.2)cm,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为(82±17)mmHg,与对照组比较[(3.2±0.6)cm、(2.8±0.4)cm、(0.3±0.1)cm和(1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Tei指数为0.70±0.08,与对照组比较(0.4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有轻度肺动脉高压而无右心形态改变,其RA、RV和RVA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SP为(43±11)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Tei指数为(0.61±0.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COPD患者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I右心室Tei指数能准确有效地评价COPD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方法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70例依据BMI分为低BMI组和正常BMI组,测定2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采用呼吸困难量表进行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与正常BMI组比较,低BMI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capacity,FVC)比值、肺活量(slow vital capacity,SVC)、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ory volume,MVV)、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均下降(P〈0.05),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比值增高(P〈0.05),6min步行距离减少(P〈0.05),呼吸困难评分增高(P〈0.05);与BMI独立相关的因素是FEV1%,FEV1/FVC,SVC,MVV,RV/TLC,IC,6min步行距离及呼吸困难评分。结论 BMI与COPD患者肺功能、活动能力、呼吸困难有一定相关性,改善COPD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其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3年4月至2005年1月住院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COPD患者34例为治疗组,同时期未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住院COPD患者34例为对照组,日常饮食,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营养评价综合指标、临床营养不良诊断和营养支持治疗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活量(VC)(L)u=2.91,P<0.01,最大通气量(MVV)(L/m in)u=3.02,P<0.01,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L)u=2.52,P<0.05,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速(MMEF)(L/S)u=2.27,P<0.05,上臂肌围u=2.18,P<0.05,三头肌皮褶厚度u=2.40,P<0.05,总蛋白u=18.89,P<0.01,白蛋白u=3.03,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耐受性好,能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的关系,以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病程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因COPD急性加重(AECOPD)入住中日联谊医院呼吸内科53例患者,并除外肝、肾、消化道疾病及结核、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消耗性疾病。依据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极重度:FEV1/FVC70%、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并伴有慢性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临床表现,将慢性阻塞性肺病分为轻度及极重度两组,对比分析其营养、免疫、肺功能、血气及住院情况。结果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比(%IBW)、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住院天数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肺功能改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住院天数具有重要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营养状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对肺功能和呼吸肌力、驱动指标的影响.方法对79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常规肺功能和呼吸肌力、驱动指标检查,并与53例同龄和同性别的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COPD患者的各项营养状况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0.01).对照组的FEV1、FVC、?V1、%FVC和FEV1%/FVC%等常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营养状况一般组和营养状况较差组COPD患者,营养状况一般组COPD患者的指标高于营养状况较差组( P<0.05~0.01).对照组的Pmip、PmEp等呼吸肌力指标均明显高于营养状况一般组和营养状况较差组COPD患者,而P0.1驱动指标也明显低于后两者,营养状况较差组COPD患者的Pmip、PmEp值明显低于营养状况一般组,P0.1值明显高于营养状况一般组( P<0.05~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而营养状况可影响患者肺功能和呼吸肌力、驱动指标的减退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治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茶碱缓释片0.2 g,2次/d,治疗组在口服茶碱缓释片基础上再口服金水宝1.32 g,3次/d,补肺膏贴敷肺俞穴,1次/2 d,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8周后肺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周后治疗组1 s用力呼气容积、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结论:口服金水宝,外敷补肺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戒烟5年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66名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肺功能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 戒烟者在5年后随访肺功能与不戒烟者肺功能相比,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年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气峰流速(PEF)年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气量(RV)的年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0/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残气量/肺总量(RV/TLC)也有一定的改变,但变化值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随访研究发现稳定期COPD患者戒烟后可延缓肺功能的下降,并建议尽早戒烟.  相似文献   

13.
张晔  胡小红  夏淑娇  孙巧红   《护理与康复》2017,16(5):432-433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体质指数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体质指数值分为低、正常、超体质指数组,分别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3项肺功能指标。结果与正常体质指数组相比,低体质指数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偏低,超体质指数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质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有关,适当提高体质指数有利于改善疾病状况。  相似文献   

14.
对 3 2例老年COPD患者每次吸入异丙托品 0 .75mg +生理盐水 3ml ,每日 3次 ,连续 3周 ,于治疗前后测肺功能。结果吸入异丙托品治疗后患者FEV 1.0和PEFR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在应用茶碱扩张支气管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品可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溴化异丙托品吸入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部择期手术并患有COPD患者108例,ASA Ⅱ级,无心脏或内分泌疾患,按肺功能测定结果分为轻度COPD,中度COPD和重度COPD三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给予溴化异丙托品和沙丁胺醇气雾剂,后做肺功能测定.监测并记录用药前后患者的一秒用力肺活最(FEV1)、一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实)/(预)(%)、FEV1(实)/(预)(%)、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FEV1改善率(%)、MMEF改善率(%)、MMV改善率(%)等参数.结果 用药前,中度和重度COPD组的残气量/肺总量(RV/TLC)、FEV(实测值)、MVV(实)/(预)(%)、FEV1用药前、FEV用药前(实)/(预)(%)和MMEF(实测值)与轻度COPD组有明显差异(P<0.01).用药后,中度和重度COPD组的FEV1(用药后)、FEV用药后(实)/(预)(%)、MMEF用药后(实测值)与轻度COPD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1).轻度COPD组FEV1比用药前提高(P<0.05);重度COPD组FEV用药后(实)/(预)(%)较用药前显著增加(P<0.05),三组MMEF用药后(实测值)较用药前显著增加(P<0.05).中重度COPD组中的MMEF改善率(%)和MMV改善率(%)与轻度COP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重度COPD组FEV1改善率比轻度COPD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沙丁胺醇吸入剂联合溴化异丙托品吸入剂对于轻度COPD组改善通气的效果要好于中重度组,但改善通气的效果很有限,可能与COPD患者因为长期病程引起气道重塑,可逆性明显减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在出院后持续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干预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BODE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EV1/FV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肺功能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胃肠外营养 (PN)组及对照组 ,给予为期 2周的PN支持。结果  (1)临床疗效 :PN组有效率 93 3% ,对照组 70 0 % ,χ2 =4 0 1,P <0 0 5。 (2 )人体测量及生化检查 :PN组IBW %、TSF、MAMC及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加。 (P <0 0 5 ) ,对照组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3)免疫功能检查 :PN组血TLC、CD3、CD4 、CD4 /CD8以及IgA显著性增加(P <0 0 5 ) ,对照组除血TLC显著性增加 (P <0 0 5 )外 ,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4 )肺功能和血气检查 :PN组的FVC、FEV1 /FVC及PaO2 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变(P >0 0 5 )。结论 PN支持可以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的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的超声诊断巳从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发展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注意将各型超声心动图与右心导管检测的肺血流动力学资料相结合,以图从其相关性的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进而推算肺动脉压,用于早期诊断慢性阻塞肺病患者合并的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现将有关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供同道参考。一、M型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心动图最早由于Johnson用于肺心病的诊断。国内的学者于70年代初开始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在COPD患者身上进行研究,提出COPD患者探测声窗有别于其他心脏疾患,在胸骨左缘低位肋  相似文献   

19.
罗慧洁 《中国康复》2014,29(3):218-219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同时进行运动、呼吸和排痰等肺康复训练。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COPD生活质量评定(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及体重指数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180例COPD患者按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成三组,超重组59例,正常体重56例,低体重65例,随访5年,每年检测两次肺功能。结果:BMI与肺功能FEV1/FVC、FEV1%Pred呈正相关;5年随访的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每年增加与肺功能FEV1/FVC、FEV1%Pred每年下降呈负相关。随着体重指数的变化,FEV1/FVC/年和FEV1%Pred/年呈现升序升高趋势。结论:改善COPD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COPD患者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