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娟 《大家健康》2013,(1):28-29
目的比较微量注射泵和输液加温器持续气道内湿化与间断气管内滴药对气道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间断气管内滴药湿化气道;实验组20例,使用微量注射泵抽0.45%无菌盐水+盐酸氨溴索持续湿化气道,利用输液加温器加温湿化液。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将湿化液咳出会影响湿化效果;实验组将湿化液缓慢、均匀而持续地注入呼吸道,达到有效的湿化作用。结论用微量注射泵和输液加温器持续泵入加温的湿化液,能准确控制湿化效果使痰液易于排出且很少引起刺激性咳嗽,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凤玲  汪红  黄媛 《中外医疗》2011,30(35):26-2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人工气道后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50mL0.9%NS50mL+氨溴索15mg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B组采用0.9%NS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比较2组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及气管黏膜出血情况。结果 70例病人中,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有效的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方蓉 《安徽医学》2009,30(8):967-96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使用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70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36例采用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气道内定时、定量、间断滴入湿化液,比较两种方法湿化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使用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邓李敏 《吉林医学》2015,(9):1912-1913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用微泵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湿化气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重度烧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湿化气道方法,试验组采用微泵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湿化气道。结果:治疗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微泵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湿化气道优于传统的间断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量注射泵和输液加温器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方法:选择4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其中,18例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2例为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抽0.45%无菌盐水+盐酸氨溴索持续湿化气道,利用输液加温器加温湿化液。对照组20例,其中,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6例,气管插管患者4例,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湿化气道。观察两组患者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等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用微量注射泵和输液加温器持续泵入加温的湿化液,能准确控制湿化效果和减少相关的并发症,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方法:选择4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其中,18例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2例为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抽0.45%无菌盐水+盐酸氨溴索持续湿化气道,利用输液加温器加温湿化液。对照组20例。其中,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6例,气管插管患者4例,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湿化气道。观察两组患者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等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用微量注射泵和输液加温器持续泵入加温的湿化液,能准确控制湿化效果和减少相关的并发症,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方法:选择4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其中,18例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2例为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抽0.45%无菌盐水+盐酸氨溴索持续湿化气道,利用输液加温器加温湿化液。对照组20例。其中,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6例,气管插管患者4例,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湿化气道。观察两组患者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等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用微量注射泵和输液加温器持续泵入加温的湿化液,能准确控制湿化效果和减少相关的并发症,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量输液器在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的疗效。方法:将84例气管切开术后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精量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结果:精量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的患者痰液易于咳出、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并发症下降。结论:精量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气道滴入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自2009年3月-2010年1之间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气道湿化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输液泵气道内持续恒温湿化;对照组20例,采用气道内间断滴入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观察组的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可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气道湿化效果良好,且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敏 《安徽医学》2010,31(7):798-798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方式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最佳的湿化方式,降低因痰液堵塞造成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4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内湿化,对照组采用间断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痰液附着情况。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患者痰液黏稠度降低。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气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气道滴入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自2009年3月-2010年1之间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气道湿化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输液泵气道内持续恒温湿化;对照组20例,采用气道内间断滴入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观察组的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可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气道湿化效果良好,且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良好的气道护理是安全有效人工气道治疗的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随机对照设计比较微量注射泵持续和传统间断气道湿化护理对收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care unit ,RCU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4例收住该院RCU的AR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二组,即持续湿化组和间断湿化组。持续湿化组中,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向气管导管内注入湿化液5~10ml/h。间断湿化组中,手工注射湿化液3~5ml ,1次/1~2h。每日由独立研究护士直接观察气道湿化效果、送检痰培养以及统计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气道护理费用。结果二组患者在基线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湿化组的日均吸痰量和次数明显低于间断湿化组,气道湿化良好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间断湿化组。二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湿化组在拔管时间日均气道护理时间以及日均气道护理费用方面均明显低于间断湿化组。结论应用微量泵可明显改善RCU中ARF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并减少气道护理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保证人工气道湿化的持续性和安全性。方法:用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内注入湿化液,达到湿化液稳定而持续的有效湿化人工气道的功能。结果:气道内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咳出。结论:持续气道内注入湿化液,符合气道丢失水分后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此种方法湿化气道效果优于间断给药。  相似文献   

14.
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方法进行研究,选择最好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监测三种方法的湿化效果并记录,统计监测结果。结果采用气道内持续滴液与间断滴液相结合(8:00~22:00气道内持续滴液,22:00~8:00气道内间断滴液)的方法,明显地改善了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状况,从而维护呼吸道正常的功能,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气道内持续滴液与间断滴液相结合的方法,使之相互补充达到最佳的气道湿化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0.45%氯化钠、氨溴索在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0.45%氯化钠加氨溴索应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0.45%氯化钠+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8000u持续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0.45%氯化钠加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丧失了呼吸道湿化和对吸入气体的加湿作用,加之患者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水作用,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主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我科应用可调节静脉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应用传统间断气道湿化法的患者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更有效的湿化方法,以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湿化方法,以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杨杰民 《右江医学》2010,38(2):174-176
目的观察一次性精量输液器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一次性精量输液器持续滴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间断湿化法湿化气道,对比观察两组吸痰次数、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湿化工序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气道湿化工序、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精量输液器持续滴注湿化法湿化气道临床效果优于原常规的间断湿化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疗效。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10mg+地塞米松5mg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100ml持续气道湿化。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三种不同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不同作用,探讨不同方式气道湿化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77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Ⅲ组,Ⅰ组采用0.45%氯化钠液持续恒温(35~38℃)湿化,Ⅱ组采用0.9%氯化钠 庆大霉素 糜蛋白酶液间断湿化,Ⅲ组采用0.9%氯化钠液持续恒温(35~38℃)湿化,观察痰液粘度、活菌比例、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及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Ⅰ组患者痰液粘度、活菌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发生率亦明显低,且血氧饱和度明显高。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采用0.45%氯化钠液持续恒温(35~38℃)湿化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采用0.9%氯化钠 庆大霉素 糜蛋白酶液间断湿化和采用0.9%氯化钠液持续恒温(35~38℃)湿化。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两种湿化液湿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把沐舒坦作为人工气道湿化液,观察其对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采取医用蒸馏水50ml+沐舒坦7.5mg(实验组20例)、0.9%生理盐水50ml+庆大霉素4万单位(常规组20例)两种湿化液以5ml/h的速度分别进行持续人工气道湿化,观察病人痰液性状、痰培养结果、拔管时间、气管切开护理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痰液粘稠度、痰液培养结果、拔管时间、气管切开护理费用等方面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沐舒坦+医用蒸馏水作为人工气道湿化液,是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理想的湿化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