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疾病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及其意义鲁璠,邱玲(赣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41000)早已发现急性脑血管疾病有着不同程度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本文对60例脑梗塞、26例脑溢血进行了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为急性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PLT、MPV、PDW及PAgT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LT、MPV、PDW,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PAgT。结果 肝硬化患者PLT、PAgT均显著降低,MPV、PDW显著增加,且随着肝功能损害加重,PLT、PAgT亦随之下降。结论 血小板形态及聚集率的变化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1 368例中老年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多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在高龄人群中了解血小板聚集功能,对防治血栓性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我们对1368例中老年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ADP(二磷酸腺)为Sigma产品. 1.2 YXN-91智能血液凝聚仪,上海医用通用技术研究所生产.  相似文献   

4.
5.
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方法和仪器种类较多,故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种类的仪器,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也不尽相同。至今对此类结果报道不多,为此,我们进行了118名健康人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的观察,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118名健康人为本院生产实习同学、健康体检,献血员和志愿者。无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血小板聚集率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环节为高胆固醇血症及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本文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血小板 1min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 ,并对其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查对象病人组 :2 5例均为住院患者 ,经临床检查 ,按WHO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冠心病 ,其中男 2 0例 ,女 5例。年龄 5 3~ 83岁 ,平均 6 4 8岁。对照组 :为同时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 2 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4例。年龄 33~ 6 9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7.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及血友病丙.血友病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群[1].血友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研究甚少.现将48例血友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脂蛋白(a)[Lp(a)]是一种独立的运载胆固醇的脂蛋白颗粒,它与纤溶酶原(PNG)结构相似,能竞争性的抑制PNG与血小板(PLT)的结合,从而抑制纤溶过程,导致血栓的形成,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Lp(a)水平升高是血栓性疾病如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梗死等的危险因素[1-2].Lp(a)与PLT结合,并使PLT活化,活化的PLT充分发挥黏附,聚集和释放等生物学行为,聚集即是血栓形成的最初阶段.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gT)是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一项指标,本文将高Lp(a)血症患者联合检测PLT、MPV、PAgT,通过研究这些指标的变化,评价这些指标对血栓性疾病发生风险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体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变化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国产的TYXY-91智能血液凝聚仪测定脑梗死与正常人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密切关系,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化合物1-(肉桂酰基)-4-(苯乙胺乙酰基)哌嗪马来酸盐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作用。采用小鼠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法考察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家兔血小板体内、体外聚集试验测定受试药对ADP诱导的体内、体外家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肉桂酰基)-4-(苯乙胺乙酰基)哌嗪马来酸盐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及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苯并芘对ADP、胶原和凝血酶三种刺激剂诱导血小板聚集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探讨苯并芘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液20 ml,采用聚集仪检测血小板在苯并芘和不同刺激剂下的聚集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10μmol/L、1μmol/L和0.1μmol/L苯并芘均不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经10μmol/L苯并芘孵育血小板后,在胶原和凝血酶的刺激下也不能增强血小板的聚集。但是,经苯并芘孵育后的血小板在ADP的刺激下聚集率达到(80±10)%,与未经苯并芘孵育的血小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显示苯并芘孵育后的血小板能在ADP诱导下P-选择素表达增强(P<0.01),而凝血酶则不能引起该改变。结论:苯并芘刺激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P-选择素表达增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ADP介导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合成一类6-(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以期发现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方法: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傅-克反应、水解反应及水合肼环合反应、溴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一系列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参考Born方法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结果:共合成6-「4-(取代哌嗪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1个,均属首次报道,并通过元素分析、^1HNMR确证结构。初步的体外药理实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结论:首次合成了11个6「4-「4-(取代苯乙酮基)哌嗪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最强,与先导化合物CCI17810相当,化合物(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