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在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486例,健康人群50例,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HBV、DNA含量.分析PT、APT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在乙肝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变化.结果 除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的P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乙型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P < 0.01),乙型肝炎各组APT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P < 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FIB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 0.01),而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PT、APTT值呈正相关,与FIB值有极弱相关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随病情而加重,FIB是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向重度或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HBV)传播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极高。为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V—DNA的关系,笔者对120例乙肝患者做HbsAg和HBV—DNA的定量检测,以探讨其相关性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大、小三阳血清与乙肝病毒(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对42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为乙肝大、小三阳的血标本,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大三阳组(HBsAg、HBeAg、抗-HBc阳性)147例,HBV-DNA阳性141例,阳性率为96%;小三阳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273例,HBV-DNA阳性195例,阳性率为71%。结论HBsAg和HBeAg可作为检测HBV感染和复制的量化指标;HBV定性和HBV-DNA同时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药物疗效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患者HBV DNA与血清前白蛋白(PA)定量检测的意义,比较两者在乙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12例5组携带乙肝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HBVDNA定量和PA检测。结果临床各型慢性乙肝患者PA水平均降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63.97,P<0.05),PA值随肝病病情加重呈进行性下降,下降幅度与肝脏病变严重程度相平行。HBV DNA阳性率与慢性乙肝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乙肝患者HB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PA水平及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F=0.86,P>0.05;χ2=2.14,P>0.05),HBV复制组PA水平与HBV不复制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t=0.236,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定量检测是了解HBV复制和感染的可靠指标,但HBV DNA不能反映乙肝病情的临床严重程度。血清PA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对乙肝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PA水平与HBV复制及HBV DNA含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FQ--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1份和健康体检者血清116份的HBV DNA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sAg、HBeAg和抗-HBc 3项阳性、HBsAg、抗-HBe和抗-HBc 3项阳性以及抗-HBs、抗-HBe、抗-HBc同时或分别阳性的样品,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5%、56.6%和12.3%,HBV DNA拷贝数分别为1.12×10s/ml、1.45×106/ml和6.61×104/ml.用ELISA检测HBeAg阳性率仅为FQ-PCR检测HBV DNA阳性率的55.4%.结论FQ-PCR对乙型肝炎早期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及疗效考核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凝血分析仅分别检测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 pugh分级状态下APTT、PT、TT、FIB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APTT、PT、TT明显延长,而FIB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2);不同肝功能分级间检测结果显示:PT、APTT、TT明显延长,FIB逐渐下降;A、B、C级中的APTT、PT、TT、FIB值间均有显著差异(P<0.03).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并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其凝血障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慢性乙型肝炎患病毒含量与血清HBeAg、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DNA含量。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eAg阴性组中有25%HBV-DNA呈阳性,少数病例HBV-DNA水平还很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V-DNA含量明显视于慢性乙型肝炎。结论 血清HBeAg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阳性乙型肝炎携带HBV-DNA含量低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宜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9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63例(67.7%),C基因型30例(32.3%)。B基因型组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2例,中度11例,无重度、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C基因型组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1例,中度8例,重度4例,重症肝炎3例,肝炎后肝硬化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江西宜春地区HBV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流行为主;C基因型患者较B基因型患者临床分型严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法检测1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舍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中HBv—DNA含量,采用速率法检测患者血清生化AL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BeAg阳性组DNA阳性率100%,平均含量为(7.24±1.45)Ecopies/mL,HBeAg阴性组DNA阳性率82.69%,平均含量为(5.36±1.02)Ecopies/ml,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001)。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含量与ALT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DNA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与ALT无相关关系,临床中要辩证地看待H13VJb-清标志物及HBV-DNA含量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应把HBeAg和HBV-DNA、血清生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HBV DNA定量与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HBVDNA定量与各型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 5 70 0型荧光定量PCR仪 ,对 83 8例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的各型肝炎患者行HBVDNA定量检测 ,并同时检测其它乙型肝炎病原学标志物 ,对部分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中 ,HBVDNA定量检测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有明显的一致性。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HBsAg、HBcAb阳性模式和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与HBVDNA阳性的符合率分别为 94.3 8%、3 8.5 6%、2 7.3 0 %。各型肝炎的HBVDNA定量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慢性乙型肝炎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变及慢性重型肝炎组 (P <0 .0 0 1)。 15例患者的HBVDNA定量与肝脏病理学分析 ,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结论 HBVDNA定量检测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与HBeAg阳性呈正相关 ,是乙型肝炎诊断和观察抗病毒治疗的一项可靠的判断指标。但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分期、疾病发展与血小板、凝血功能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123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不同临床分期住院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的检测结果,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肝后肝硬化代偿组和失代偿组PT、AP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Fib含量明显减低,PLT显著减少,差异也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组较代偿组PT、APTT均显著延长,Fib及PLT则均低于代偿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和PLT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对了解其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具有一定诊断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内炎症与 HBV-DNA定量的关系 ,为临床正确估计肝内炎症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74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 HBV-DNA的含量 ,同时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在 HBs Ag阳性患者中 ,HBV-DNA的水平与 Scheuer分级无相关性 ,提示 HBV-DNA的含量与肝内炎症活动程度无关。但是 ,在 HBe Ab阳性患者有相关性 ,HBe Ag阳性者中则无。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如果不是在免疫耐受期 ,HBV-DNA复制水平与肝内炎症活动程度是相关的。由于 HBV-DNA复制水平的增高先于 ALT升高 ,检测 HBV-DNA含量可能更有助于选择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载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80例慢性乙肝患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HBeAg检测,血清HBV-DNA定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ALT采用全自动生化法。结果Ⅰ组与Ⅱ组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Ⅱ组分别与Ⅲ组比较,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载量与ALT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P=0.000),等级相关系数为0.398。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不能单靠某项检验指标来判断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在决定是否需抗病毒治疗时,需联合、动态检测这些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血清两对半与HBV-DNA检测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392份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HBV)两对半,用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乙肝两对半模式不同血清型的HBV-DNA阳性率不同,HBsAg( )、HBeAg( )、抗-HBc( )最高,其HBV-DNA检出率为96.1%,对数均值为7.8±2.25;HBsAg( )、抗-HBe( )、抗-HBc( )的HBV-DNA检出率为37.8%,对数均值为4.5±1.07;而HBsAg( )、抗-HBc( )的HBV-DNA的检出率为76.5%,对数均值为3.4±0.86.结论 3种血清型的HBV-DN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拷贝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病毒(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23例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eAg、HBsAg,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DNA。结果 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60.9%;HBeAg阴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37.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P<0.01)。不同浓度组HBeAg和HBV-DN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36.67,P<0.01)。不同载量HBV-DNA组HBeAg含量相差显著,HBV-DNA载量高,HBeAg含量也高,但HBsAg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的浓度对乙肝的诊断治疗价值,HBeAg仍是反映乙肝复制活跃的一个可靠的指标,但是HBeAg阴性组HBV-DNA的阳性率为37.19%,说明仅检测HBeAg还是不够的,同时检测HBeAg、HBV-DNA对乙肝患者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28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血清学标志物浓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载量。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的HBV-DNA载量较高、较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水平较低(P<0.01);女性的HBeAg和抗-HBe水平均较男性高(P<0.01);30~50岁组CHB患者的HBV-DNA、HBeAg、抗-HBe与小于30岁组、>5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患者中HBV-DNA载量与HBeAg呈正相关(r=0.451,P<0.01),与抗-HBe呈正相关(r=0.434,P<0.01);ALT与HBsAg呈正相关(r=0.131,P<0.05)。结论宁夏地区283例CHB的HBV-DNA载量、ALT与血清学标志物浓度有一定相关性,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 HBV DNA 检出情况及其与血清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96例不同血清学类型的 HBV 感染者血清中的 HBV DNA ,同时检测 HBV 血清标志物与肝功能.结果99例 HBeAg (+)标本中 HBV DNA 阳性率为100%,平均 HBV DNA 含量为1.21×107 copy/mL ,其 HBV DNA 检出率和含量与 HBeAg(-)模式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 (+)与 HBsAg (-)模式比较,HBV DNA 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 HBV DNA 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 HBsAg (-)且肝功能又正常的标本中检出了4例 HBV DNA 阳性.结论实时 FQ‐PCR 定量检测 HBV DNA 与 HBV 血清标记物及肝功能指标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载量与临床分型及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载量与其临床分型及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检测 2 97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和HBV DNA载量 ,并对其中 4 9例HBeAg和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肝组织活检。 结果 临床各型乙型肝炎中除慢性乙型肝炎轻度外 ,其余各组HBV DNA与HBeAg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硬化、重型肝炎的HBeAg载量(Ncu/ml)和HBV DNA载量 (对数值 )分别为 (0 .31± 0 .2 7)、(0 .5 5± 0 .30 )、(0 .4 9± 0 .36 )、(0 .78± 0 .76 )、(0 .6 8±0 .5 6 )、(0 .80± 0 .95 )和 (6 .4 4± 1.4 1)、(7.0 8± 1.2 4 )、(7.35± 1.13)、(6 .78± 1.4 3)、(6 .4 7± 1.2 3)、(7.0 9± 1.4 0 )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硬化、重型肝炎各组间的HBeAg和HBV DNA载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1、G2 、G3 、G4之间以及纤维化分期S1、S2 、S3 、S4之间HBeAg和HBV DNA载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和HBV D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HBsAg与乙肝病毒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55例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eAg、HBsAg,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在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64.64%;HBeAg阴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36.6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组HBeAg和HBV-DN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载量HBV-DNA组,HBe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HBV-DNA含量增加而增加;HBsAg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随HBV-DNA含量增加而降低。结论同时检测HBV-DNA与HBeAg能更好地用于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HBeAg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增加而增加,而HBsAg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复制水平及其与肝组织病理学、血清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监测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测定相关血清ALT水平,并对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定量与炎症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是与纤维化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血清HBV-DNA定量(103~106)与血清ALT水平有较好一致性(P〈0.05)。结论血清HBV-DNA定量结合血清ALT在一定条件下可较好评价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但对于评价肝脏纤维化分期有一定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