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什么有人会被自己身上的火烧死,这是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关于人体自燃的原因,科学界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都限于猜测,真正令人信服的原因,还有待科学去证实。难以相信的事实文献中记载的自燃现象通常是这样发生的: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受害者身上突然着了火,找不到任何明显的引燃原因。火苗很密集,但范围很小,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人体就完全烧成了一堆灰烬。受害者似乎没有任何自救的企图,奇怪的是着火目标周围的物体几乎毫无损伤,即使是报纸和烛火等易燃物体也不例外。很多时候被焚者的衣服也很少被烧坏,更让人费解的是自燃者身体的某些部位完好,尤其是腿、脚和胳膊。如果被焚者没有完全被烧成灰,头骨也会缩得很小。通常燃烧过后,墙壁或屋顶上会留下一层脂肪很厚的烟油。似乎无法给人体自燃现象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让我们将它与尸体焚化做个比较。已经证明人体在正常条件下是不容易产生燃烧的,因为它有  相似文献   

2.
你听到过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吗?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忽然自身起火,倾刻间就被烧成一段焦尸。这种现象被称为人体自燃。人体自燃指的是人体没有和外部火焰接触,内部自发燃烧,将人体烧成焦尸或化为灰烬,而在灰烬周围一切可燃性物品都保持原样的现象。这种神秘的人体自燃现象,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就发生过二百多起。历史上第一个人体自燃事件记载在1673年意大利的一份医学杂志上。有个名叫帕里西安的人,  相似文献   

3.
"看"得见的声音 众所周知,人类的五官有严密的分工,各司其职,视、听、嗅、味、触界线分明.但是,有一些人却有五官通感的奇异现象,五官的感觉打破了正常分工的界限,有时听觉与视觉融合,有时触觉与味觉相通.这一现象非常神秘,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东方养生》2006,(2X):36-37
为什么有人会被自己身上的火烧死,这是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关于人体自燃的原因,科学界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都限于猜测,真正令人信服的原因,还有待科学去证实。  相似文献   

5.
新华网上海4月6日专电目前,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的专家们,发现了名为“2”的代谢物诱发神经胶质瘤和白血病的作用机制。这一突破不仅揭示了人体代谢物的致癌之谜,也为神经胶质瘤等肿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7.
实现体内卫生,还需饮食文明对大肠进行彻底清洗的同时,我们必然会考虑到如何保持肠道卫生,制止新的“垃圾”产生和沉积的问题。为此,谢苗诺娃的自然康复法的第二步,实际上与第一步同样重要、应该同步进行的第二步,就是文明饮食法。它体现了“病从口除”的原则。前面已经提到,按照谢苗诺娃的观点,蛋白质和糖类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时间相差很大,不宜同时食用。于是,她提出了文明饮食法,或者叫间隔膳食法。就是将蛋白质类食物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分开时间食用,并要求间隔时间在两小时以上。至于其他食物,则不受此限制。也就是说,蔬菜、水果,还有脂肪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著名女学者、食品制作工程师谢苗诺娃经长期精心探索,研究总结出一整套只需借助简单器具和天然食物就能达到自然康复的独特疗法。运用此法,谢苗诺娃治愈了许多被现代医学视为不治之症的疾病。作者在俄罗斯考察期间,耳闻目睹了此疗法在俄罗新民间的广泛流传,并翻译了有关的专门论著,将这种保健疗法介绍给我国读者。此法共有八个步骤,本刊分上、下两部分全文刊出。  相似文献   

9.
10.
胃内漂浮制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德亮  马山  顾清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1):690-691
胃内漂浮制剂是指一类能滞留于胃液中 ,延长药物释放时间 ,改善药物吸收 ,利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制剂。目前多数口服控释或缓释制剂在其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仅有 2~ 3h,而制成胃内漂浮制剂后可在胃内滞留时间达 5~ 6h,并具有骨架释药的特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1 胃内漂浮制剂的原理胃内漂浮制剂系由药物和一种或多种亲水胶体及其他辅助材料制成的 ,常制成胶囊、片剂或其他剂型。属于流体动力学平衡系统 (hydrodynamcallybalanced system,HBS) ,实际上是一种不崩解的亲水性骨架片。口服遇胃液后 ,外层凝胶膨…  相似文献   

11.
金字塔之谜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以其建筑的精良,结构的神奇,效应的灵异,千百年一直为各界研究者所重视。按东方理论来说,金字塔可说是最大的风水之谜的活教材。关祜行先生早期留学于美国,主修电脑程序及物理,后转向神秘文化及气功大道的研究,现为香港东方古代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关先生结合其精深的现代科学知识和古代玄学造诣,对金字塔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研究。本文即是关先生破译金字塔的心血之作。相信本文会给广大神秘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一个科学而令人信服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老子之谜     
近十几年来,几乎每年都要反反复复地读老子。一部《道德经》几乎倒背如流。奇怪的是,越读“问题”越多,越是陷入新的奇思自想,仍佛从一个天体飞向另一个天体,被许许多多的美丽与惊奇迷住。从新的“开悟”引发新的“迷惘”。 老子,恐怕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个谜。 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但为本民族的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而且逾千年不朽,越来越为全人类所重视。尤其是真完备的养生思想,在科学如此发展的今天,仍以她独具的魅力而为世人瞩目,这不能令人惊叹老子的智慧与神奇。 老子留下的最大的谜,是他的“道”。 “道可道,非…  相似文献   

13.
脑白金之谜     
“脑白金”是目前广告炒作热潮中的一个抗衰保健品,产自美国,据说对于延缓衰老,增强免疫有较好效果。本文提示国产的“美乐托您”片就是“脑白金”,同时指出了一些广告宣传中的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14.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16):F003-F003
最近,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够大量培养抗病毒细胞的新方法,可能会给癌症和艾滋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魏颖慧  李三鸣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4):1089-1092
 目的制备磷酸川芎嗪双层漂浮缓释片并考察影响其体外漂浮性能的因素。方法单因素法考察影响制剂漂浮性能的因素。结果制备了磷酸川芎嗪双层漂浮缓释片并找到了影响漂浮性能的因素。结论制备工艺可行,通过对影响漂浮性能的因素进行调节,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漂浮性能的漂浮缓释片。  相似文献   

16.
胃漂浮片又称胃内滞留片、漂浮给药系统或水动力平衡系统,足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制作,口服后在胃液中呈漂浮状态的一种特殊缓释制剂[1].开展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中药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变中药传统剂型落后的特点,有利于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药物载体在中药中的应用,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途径,有利于中药的创新和提高中药研发水平.因此,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2].  相似文献   

17.
有少数癌症患者,虽未经任何治疗却能够自然痊愈,这并非天方夜谭。据报道,一位肝癌患者,剖腹探查时见肝上长有8厘米×7.5厘米的肿块,未能手术切除。仅取部分组织活检,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该病人因种种原因未进行抗癌治疗,随访患者15年,最后经各项检查证实肝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对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些现象的出现是非常巧合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每11年为一个周期。 科学著作问世的巧合 国外一些学者曾对历史上欧洲著名科学家的活动作了研究,特别是对他们重要的科学著作的写作年代进行探讨,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巧合的事,如惠更斯·克利斯琴(原籍荷兰,后期居住法国,17世纪杰出的力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创造了光的波动学,发明了最初的摆钟,他确定当时所观察到的土星附近附属是土星环)、牛顿(英国天才物理学家、力学家、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1893~1976年),享年83岁,按照中国人的长寿标准,称得上高寿老人了。特别是对有着特殊生活习惯的毛泽东,嗜烟如命,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嚼干辣椒伴饮烈性酒……,竟能健康地活到耄耋高龄,不能不认为是奇迹。 集古今长寿者之经验,均有一共同点,即心胸宽阔,性格开朗,精神乐观,则必长寿。毛泽东在《和柳亚子先生》七律中的两句诗:“牢骚  相似文献   

20.
李时珍真貌之谜你是否知道,人们现在所熟悉的李时珍画像或雕塑竟非真“时珍”。有一幅较为真实的李时珍画像(见图一)久湮元闻近半年世纪。自50年代初至今,无论国内国外,凡采用李时珍形貌的,如学术刊物、邮票及影视人物等,都取自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创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