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质体能否加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本文应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比例的编码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的质粒DNA,脂质体混合物免疫小鼠,并对不同组小鼠的抗体产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不同组小鼠的特异抗体滴度有奶大不同,只有一定比例的DNA;脂质体混合物才能有效激发体液免疫,适量比例的DNA;脂质体混合物能提高特异体的滴度,提前特异抗体出现的时间,还能大大降低DNA的用量,本研究尚揭示;一定量的DNA对于有效免疫的激发是必需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加强注射可以增加免疫反应性,但3次以上似乎没有必要。结论:适量比例的DNA;脂质体混合物能显著增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 (PfCSP)基因DNA质粒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小鼠 ,观察其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并将其与相应的重组表达蛋白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DNA免疫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强度的免疫途径依次为肌肉、静脉和皮下 ;宿主对DNA免疫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ELISA和Dot -ELISA检测免疫后 4周和 7周 ,DNA质粒组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滴度均显著低于相应的重组蛋白组。表明PfCSPDNA疫苗与重组表达蛋白疫苗均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但前者诱导高滴度的抗体反应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弓形虫表面抗原P30 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其体内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及抗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重组质粒pBK-P30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注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5周和10周,ELISA测定IgG抗体滴度;取免疫鼠的血液、肺、心脏、肝脏、脾、肾脏及肌肉PCR扩增P30基因;免疫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结果两次检测,均可测到特异性IgG抗体,且抗体的滴度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免疫后5周,免疫鼠的上述组织均可扩增出P30基因条带,但免疫后10周仅血液扩增出特异P30基因条带;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攻击感染,免疫组鼠的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鼠延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弓形虫表面抗原P30 DNA疫苗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及部分抗虫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载体及靶基因对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DNA载体及靶基因对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不同载体HBV S基因疫苗(pCR3.1-S,pcDNA3-S)和HBVC基因疫苗(pCR3.1-C)分别给Balb/c小鼠多点肌肉注射,2 wk后追加免疫一次,用ELISA法及MTT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HBs及抗HBc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免疫接种2 wk后小鼠血清抗-HBs及抗HBc抗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载体pCR3.1的表达效力稍高于pcDNA3,但同一基因不同载体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靶基因血清抗体滴度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刺激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刺激指数pCR3.1-C组明显高于单纯pCR3.1-S注射组.结论两种载体均可以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但同一基因不同载体间无显著差异.HBV S和C基因疫苗均可诱导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强度;C基因以细胞免疫增高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SARS-CoV)小囊膜蛋白(E蛋白)的DNA疫苗pVAC-E,观察其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采用PCR方法体外扩增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C,构建pVAC-E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Western-blot鉴定E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以基因枪方式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MTT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成功构建SARS-CoVDNA疫苗pVAC-E。Western-blot结果示,转染后的Vero细胞可表达一约9kD大小能被SARS病人血清特异识别的蛋白条带。免疫小鼠中未检测到明显的抗体滴度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在免疫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别(P>0.05)。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示免疫组小鼠CD4+细胞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C-E能在Vero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具免疫活性,免疫小鼠后能诱导一定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弓形虫多表位抗原基因DNA疫苗免疫小鼠,评价该疫苗对弓形虫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利用PCR技术和亚克隆技术,构建弓形虫多表位抗原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MAG,以质粒纯化试剂盒大量制备质粒,同时分别以载体质粒pcDNA3和PBS液为空质粒对照和空白对照,与lipofectin按5∶2的比例混合后,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小鼠,间隔两周,连续免疫3次,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的IgG抗体、IFN-γ和IL-4含量,评价疫苗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以强毒型RH株弓形虫感染免疫小鼠,统计小鼠的存活时间,评价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性。结果经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MAG读码框架正确。与免疫前及载体质粒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免疫后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并引发高水平IFN-γ。攻虫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弓形虫多表位抗原基因DNA能诱导BALB/c系小鼠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弓形虫感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柯萨奇病毒B3 (Coxsackievirus B3, CVB3)衣壳蛋白VP1 DNA疫苗初免后VP1蛋白或重组腺病毒rAd/VP1加强的prime-boost策略的免疫效果。方法 用CVB3 VP1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VP1初次免疫小鼠后,分别用VP1蛋白或重组腺病毒rAd/VP1加强免疫2次。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中和抗体滴度以及脾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s,CTLs)杀伤活性;致死量CVB3攻击后,检测小鼠血中病毒滴度并观察动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pcDNA3/VP1 +VP1蛋白组小鼠血清IgG抗体、中和抗体滴度以及动物生存率明显高于pcDNA3/VP1 + rAd/VP1组和pcDNA3/VP1质粒组(P<0.05); pcDNA3/VP1 + rAd/VP1组和pcDNA3/VP1 +VP1蛋白组小鼠脾脏CTLs杀伤活性明显高于pcDNA3/VP1 质粒组(P<0.05)。结论 质粒pcDNA3/VP1初次免疫后,VP1蛋白或重组腺病毒rAd/VP1加强的prime-boost策略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两者比较pcDNA3/VP1 +VP1蛋白prime- boost免疫策略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革兰阴性非致病菌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免疫效果。方法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p对照组、铝佐剂疫苗组、狂犬病毒蛋白组、LPSp实验组各24只,其中后四组分别背部注射LPSp、铝佐剂疫苗、狂犬病毒蛋白及狂犬病毒蛋白+LPSp进行1、2、4次免疫(各8只);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取8只小鼠为常规组,按铝佐剂疫苗组免疫4次,并于第28天行第5次免疫。各组均在初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通过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IgM滴度。结果①免疫2、4次后LPSp实验组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狂犬病毒蛋白组和铝佐剂疫苗组(P〈0.05),且4次免疫后抗体滴度在第60天仍呈上升趋势,而铝佐剂疫苗组IgG抗体滴度在45d已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各组免疫1、2次者免疫效果均欠佳,免疫2次后LPSp实验组IgG抗体滴度达高峰时间显著早于狂犬病毒蛋白组和铝佐剂疫苗组(P〈0.05)。②LPSp实验组免疫4次者各时间点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可维持更长时间(P〈0.05);LPSp实验组免疫2次者IgG抗体滴度与铝佐剂疫苗组免疫4次者效果相当。③LPSp实验组免疫1次后第7天IgM抗体滴度显著高于狂犬病毒蛋白组与铝佐剂疫苗组(P〈0.05),第7天后IgM抗体滴度下降,但再次免疫时又出现以上趋势。结论LPSp作为狂犬病毒蛋白疫苗的佐剂可显著提高小鼠产生抗狂犬病毒IgG、IgM抗体的滴度,且可延长抗体的维持时间、减少接种次数,其效果优于铝佐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卡波姆971p辅以国产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灭活疫苗及Poly(I:C)配制成新型佐剂,与DNA疫苗pVAX-Zika-E联合免疫BALB/c小鼠,观察新型卡波姆佐剂对DNA疫苗抗原的适应性及免疫应答能力。方法 PCR扩增ZIKA E蛋白基因,连接到pVAX-1载体上,构建表达ZIKA E蛋白的DNA疫苗。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用配制的佐剂与表达ZIKA E蛋白的DNA疫苗联合免疫BALB/c小鼠。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特异性抗体检测验证新型佐剂的增强免疫效果。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所构建的DNA疫苗pVAX-ZIKA-E表达56×10~3目的蛋白。用重组疫苗做动物试验,免疫35 d时佐剂组淋巴细胞增殖刺激组刺激指数是无佐剂对照组的1.30~1.55倍,特异抗体水平(A_(450)值)是无佐剂组对照组的1.27~1.50倍。结论 pVAX-ZIKA-E DNA疫苗辅以新型卡波姆佐剂免疫小鼠可增强机体对该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小隐孢子虫表面抗原CP23 DNA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及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即疫苗免疫组、PBS对照组及空质粒对照组。疫苗免疫组用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0-23每隔2周免疫1次小鼠,共免疫3次。PBS对照组肌注等量PBS,空质粒对照组肌注pcDNA3.0,免疫方法及次数同疫苗免疫组。末次免疫2周后,分别取小鼠脾脏、血清,检测CD4+和CD8+T细胞、细胞因子IFN-γ及抗CP23特异性抗体IgG和IgA滴度;用微小隐孢子虫攻击感染被免疫小鼠,收集小鼠粪便,计算小鼠排出的卵囊量。结果 PBS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疫苗免疫组小鼠的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滴度均显著升高(P0.05),小鼠血清抗CP23特异性抗体IgG及IgA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显著升高(P0.05),攻击感染后小鼠排卵囊量显著减少(P0.05),且排出时间缩短。结论构建的微小隐孢子虫表面抗原CP23真核表达质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对小鼠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