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可行性及其对左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SP组33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RVAP组).比较两组植入术后20 min、12个月的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结果 ①两组术后20 min、12个月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两组术后12个月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P均<0.01),且RVAP组较RVSP组延长更明显(P<0.01);③RVSP组术后12个月LVEDD明显低于RVAP组,LVEF明显高于RVAP组(P均<0.05);④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RVSP组术中X线曝光时间明显长于RVAP组(P<0.05).结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采用主动电极行RVSP是安全的,其对左室重构的影响小于RVAP.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右室间隔起搏(RVS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 RVAP)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CAVB) 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 其中45例行RVSP术(RVSP组),42例行RVAP术(RVAP组),分别对术前及术后6、12和18个月,患者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 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进行检查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 79例完成18个月随访。术后RVAP组QRS波时限较RVSP组明显增宽(P<0.05),术后12个月RVAP组LVEF、SV、ACI均较RVSP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8个月RVAP组LVEDD较RVSP组明显增大(P<0.05),RVAP组CI均较RVSP组降低,但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RVSP较RVAP有利于CAVB患者心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室心尖起搏(RVAP)在保持左室结构和收缩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和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因房室传导阻滞住院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共39例患者,其中HBP组成功植入患者15例,RVAP组成功起搏器植入18例,随访观察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结果 HBP组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RVAP组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平均1.4下降至2.5(1.4±0.7 vs.2.5±0.9,P0.001);HBP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前后LVEF、LVEDD变化无明显变化(P0.05),RVAP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LVEF显著降低[(58.3±6.3)%vs.(50.8±7.5)%,P=0.002],LVEDD显著增加[(43.1±4.6)mm vs.(53.3±7.9)mm,P0.001]。结论与传统右室心尖起搏相比,希氏束起搏对于收缩功能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双腔起搏器置入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快慢综合征老年患者57例,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分为RVA起搏组30例和RVOTS起搏组27例,记录术后心电图QRS波的宽度,比较2组术后1、3、9、15、21个月末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结果 2组术前,术后1、3、9个月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术后15、21个月,LVEDD和NT-proBNP较RVOTS起搏组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快慢综合征老年患者行RVOT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小,是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电-机械同步性、起搏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永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部位分为LBBP组和RVSP组。比较两组起搏前后QRS波时限变化,起搏术前/术中、术后1及6个月、1年起搏参数(阈值、阻抗)及心脏结构及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入选136例,其中LBBP组74例,RVSP组62例。LBBP组QRS波时限术前、术后无差异[(112.7±20.8)ms vs (114.9±10.9)ms,P>0.05],RVSP组术后QRS波明显延长[(142.0±14.9)ms vs (111.1±22.3)ms,P<0.01],术后RVSP组较LBBP组时限明显延长(P<0.01)。两组的阈值、阻抗在术后1个月较术中明显下降(P<0.01),后达到稳定,且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LBBP组术后6个月及1年LVEDD、LAD较术前降低,LVEF较术前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右室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导致心律失常而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的患者299例。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RV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收集整理不同起搏模式下2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参数,术后2年新发房颤比例、心力衰竭发病住院比例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与起搏部位的关系。结果:与RVA起搏组相比,RVS起搏组术后2年LVESD、LVEDD明显减小,LVEF显著上升,心力衰竭发病住院比例较小(均P0.05);术后2年LAD、新发房颤比例无明显不同(均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DDD)和心室起搏器(VVI)2种起搏模式下,RVS起搏部位比RVA更靠近生理起搏部位,更能减少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右心室心尖部及不同间隔部位(室间隔高位、中位、低位)起搏患者血浆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时限,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植入VVI或DDD型起搏器患者122例,按照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高位组(RVSP1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中位组(RVSP2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低位组(RVSP3组),观察4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18个月心电图QRS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以及出现心血管事件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线和起搏器植入,并完成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RVSP2组较RVAP组显著减低(4.5%对40%,P<0.05).术后RVAP组QRS时限最宽,RVSP2组起搏QRS时限最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患者RVAP、RVSP1、RVSP3组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RVAP组最高(P<0.05);4组患者LVEDV术后18个月与术前比较,RVSP3组与RVAP组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其中RVAP组增加显著(P<0.05);术后18个月RVSP组LVEF均无显著减低(P>0.05),而RVAP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 选择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起搏QRS时限最窄,患者NT-proBNP水平低,可能为起搏器植入患者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斑点追踪技术研究不同部位起搏对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患者90例,并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分为右室心尖组(RVAP组)、右室间隔组(RVSP组)、希氏束组(HBP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测量二维超声参数,同时采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像并分析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右室间隔纵向应变及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比较三组间及组内上述指标术前及术后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组间三尖瓣环e’有统计学差异(P=0.04),RVAP组明显小于其他两组,且RVAP组术后6个月e’及a’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术前及术后三组间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组间应变指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P=0.02),RVAP组明显低于RVSP组及HBP组。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斑点追踪技术是评估不同部位起搏方式术后早期右室功能的可靠方法。RVSP及HBP术后右室功能优于RVAP,为安全、有效的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部位右室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 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电极(主动/被动)导线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功能、QRS波宽度、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主动电极导线右室间隔(RVS)起搏,一组行被动电极导线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分析两组心功能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宽度、起搏参数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较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下降(P0.05),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宽度RVS、RVA分别为(130±20)ms、(160±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左室大小及LVEF术后3月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随访RVS及RVA组分别为:左室大小(47.30±1.97)mm及(49.01±2.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62.70±2.15)%,及(59.4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起搏完全依赖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且1年随访对心功能影响也较后者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究右室间隔部(RV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99例于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入我院诊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因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导致心律失常而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根据患者起搏模式的不同,分成DDD起搏模式组和VVI起搏模式组,再根据心室电极固定部位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RV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收集整理不同起搏模式下2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内径(LVEDD)、左室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参数,术后2年新发房颤比例、心衰发病住院比例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与起搏部位的关系。结果 与RVA起搏组相比,RVS起搏组的术后2年LVESD、LVEDD明显减小,LVEF显著上升,心衰发病住院比例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LAD、新发房颤比例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同起搏模式下,与RVA起搏方式相比,RVS起搏部位更靠近生理起搏部位,能减少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关键词】右心室;起搏部位;心律失常;心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患者安装起搏器的不同部位的调查,分析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1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VOT间隔部起搏组(简称RVOT组)93例和RVA起搏组(简称RVA组)9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QT间期,于术前、术后1年行心脏超声检查,采集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参数。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用于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 RVA组及RVOT组术后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术前均延长(P<0.05),且RVA组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RVOT组延长显著(P<0.01);RVA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RVA组术前及术后1周HARS及HD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年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VOT组较RVA组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更小,为临床更适宜选择的起搏器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起搏QRS波时限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106例右室心尖起搏患者,分成左室射血分数(LVEF)<0.55的病例组(n=48)和LVEF>0.55的对照组(n=58)。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起搏QRS波时限,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LVEF,评价患者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同时检测患者的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起搏QRS波时限与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①起搏QRS波时限与LVEDD(r=0.577,P<0.001)、LVESD(r=0.627,P<0.001)、LAD(r=0.241,P=0.013)、IVST(r=0.345,P<0.001)、LVP-WT(r=0.349,P<0.001)均呈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r=-0.570,P<0.001),与纽约心功能分级正相关(r=0.527,P<0.001),与NT-proBNP对数正相关(r=0.265,P=0.024)。②以起搏QRS波时限≥200ms诊断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2%和70.69%。结论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起搏QRS波时限是一个简便而实用的初步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科用药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2月昆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行内科药物治疗,待心室率得到控制后行CRT;如患者心室率得不到有效控制,则行房室结消融术后再行CRT。根据是否行房室结消融术,将纳入患者分为A(内科用药+CRT,n=27)、B(内科用药+房室结消融术+CRT,n=27)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起搏比例、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B组患者的起搏比例高于A组(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QRS波时限、LVEF及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QRS波时限、LVEDD均低于术前,6 min步行距离、LVEF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首先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待心室率得到控制后再行CRT,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出血风险,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65例,按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31例)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34例),记录并比较二组术中、术后起搏参数,并比较二组间的QRS时限,记录并比较二组术前、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需心室起搏病人左心室功能、起搏器程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于我院需心室起搏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右室低位间隔部起搏,研究组予以LBBAP。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左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心电图参数(QRS波宽度),并比较两组起搏器程控随访(术后1、3、6、12个月)期间起搏参数(阈值、阻抗、感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3、6、12个月LVEF均高于对照组,LAD、RAD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3、6、12个月血浆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3、6、12个月QRS波宽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3、6、12个月阻抗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6、12个月阈值、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RVS)不同位置起搏的QRS波宽度、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探索右室间隔最佳起搏部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人工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行单腔起搏器植入的1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在X线前后位透视下心室主动电极植入部位与脊椎影高度对比,将患者分为右室高、中、低位间隔组,其中高位间隔组54例,中位间隔组68例,低位间隔组55例。记录术前及术后QRS波群宽度、血清NT-proBN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各组术前QRS、血清NT-proBNP、LVEDD、LVEF、LVFS及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QRS均较术前增宽,组间比较中位组术后QRS波最窄,低位组最宽(P<0.05)。中位组术后NT-proBN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高位组及低位组术后6个月及1年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高位组及低位组术后6个月及1年LVEDD均大于中位组(P<0.05);中位组术后LVEDD小于术前,低位组术后LVEDD大于术前(P<0.05)。中位组术前与术后LVEF、LVFS、SV无明显变化(P>0.05);中位组术后6个月SV及术后1年LVEF、LVFS、SV较低位组明显升高,与高位组相比则仅有术后1年LVEF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右室中位间隔部位对心功能影响较小,是最合适的右室间隔起搏位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行VVI及DDD起搏后心功能、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选取Ⅲ度AVB患者50例,按起搏方式分组。VVI组(n=25)植入单腔起搏器,起搏模式为VVI;DDD组(n=25)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模式为DDD。随访3年,比较患者起搏参数、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功能(E/A)、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右室内径(RV)、hs-CRP、NT-pro BNP等指标。结果两组心室电极感知、阈值、阻抗、右室起搏比例均无差异。术后LAD、LVEDD进行性扩大,LVEF进行性下降,CI较前改善,均以VVI组较为明显;SV指标VVI组术后逐年下降,而DDD组术后1年明显增加,随后下降。术后hs-CRP、NT-pro BNP进行性升高,均以VVI组较为明显。患者hs-CRP与LVEDD、LAD、NT-pro BNP之间、NT-pro BNP与LVEDD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s-CRP、NT-pro BNP与LVEF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Ⅲ度AVB患者长期VVI及DDD起搏将不同程度导致心功能恶化,VVI起搏为甚,起搏术后心功能恶化与炎症反应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希式束起搏(HBP)及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HBP组和21例RVSP组患者,观察两组起搏术后7天、1个月、6个月的起搏参数。并把QRS波的宽度作为心室电活动的指标,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模式下采集标准心尖四腔、二腔和左室长轴的彩色组织多普勒图像并储存,评价HBP与RVSP时心肌运动的变化,并测定评价心功能的心脏超声指标:量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验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1)两组起搏阈值、起搏感知、阻抗无差异,无电极移位、阈值增高。(2)HBP组QRS波时限正常,RVSP组QRS波时限大于HBP起搏时(P0.001)。(3)两组同一心动周期心肌运动曲线比较:HBP时曲线走势与正常时基本一样;而RVSP时曲线杂乱,各波达峰时间不再一致,心肌运动规律性也明显改变。(4)与RVSP组比较,HBP组左室内,左、右室机械运动的同步性均有改善(P0.05)。(5)HBP状态下心功能明显改善:LVESV显著减小,SV、CO显著增加(均P0.001)、LVEF明显改善(P0.001)、NT-proBNP明显改善(P0.001)。结论与RVSP比较,HBP有利于保持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