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古田县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前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肝功能各指标均较术前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6月-202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04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观察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对比临床疗效、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DAI评分及IDBQ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8、TNF-α、SOD、MDA水平相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其他三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AI评分、IDB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对UC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症状,提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氧化应激和Th17/IL-17炎症轴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学科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探讨多学科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运用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和Th17/IL-17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MDA、AOP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抗氧化物GSH-PX、SOD较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7、IL-21、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角色、心理健康、疼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活力、总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运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65-36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二羟丙茶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与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FEV_1、 FEV_1%pred、FEV1/FVC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FEV_1、 FEV_1%pred、 FEV_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 SOD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血清MDA、 SOD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AECOPD可迅速消除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其肺功能,调控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普罗布考后对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罗布考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alonic dialdehyde,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降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肝硬化患者血清氧自由基、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自愿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硬化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IL-8分别为(12.2±1.8)ng/L、(13.1±1.9)ng/L,明显低于对照组;XO、MDA水平分别为(11.4±1.3)U/L、(9.6±1.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为(32.6±7.5)U/L、(33.8±7.2)U/L、(25.8±2.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Child A、Child B、Child C人数均为10、5、5例;治疗后对照组Child A为12例,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Child B、Child C人数均为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有助于改善患者炎症因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HIE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降颅压、抗惊厥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肉注射,1次/d,连续应用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行为神经评分(NBNA)、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氧化应激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及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反射、肌张力、惊厥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2周,两组患儿NBNA评分、MDI指数及P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SOD和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和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2周,两组患儿各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NTF水平较治疗前略增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HIE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神经炎性损伤,优于单纯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雾化吸入舒利迭治疗,50 mg/250 mg,2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1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炎症因子(IL-4、IL-25、IL-33)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分别为(78.4±6.5)%、(66.9±2.6)%、(72.5±6.1),均高于对照组的(70.5±5.2)%、(52.2±5.2)%、(63.5±5.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4、IL-25、IL-33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为(24.5±2.5)、(133.5±16.5)、(40.2±10.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32.5±1.3)、(156.2±16.7)、(53.2±9.8)ng/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舒利迭相比,孟鲁司特钠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56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和非抗凝治疗组各28例,非抗凝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惠迪(美莎拉嗪)每日2.0g口服,惠迪2.0g+生理盐水50ml每日1次睡前保留灌肠,四联活菌片500mg 3次/d,口服;抗凝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1次皮下注射进行抗凝治疗;两组治疗总疗程均为6周,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的D-D、APTT及FIB水平,同时采用临床活动度评分计算临床活动性指数。结果治疗前,D-D、APTT及FIB水平UC组分别为(360.6±105.7)μg/L、(25.4±6.4)s、(4.1±1.1)g/L,对照组分别为(150.8±66.6)μg/L、(29.8±5.6)s、(2.3±0.5)g/L,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凝治疗组D-D、APTT及FIB水平组分别为(212.6±62.0)μg/L、(27.2±3.4)s、(2.2±1.0)g/L,非抗凝治疗组分别为(288.5±102.6)μg/L、(26.2±4.0)s、(3.2±1.4)g/L,D-D及FIB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P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凝治疗组临床活动性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与非抗凝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C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D-D、FIB可作为判定UC活动性的指标,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血中D-D及FIB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观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可有效降低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氧化应激及血流调节两方面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轻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单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及子宫血流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丙二醛(MDA)降低,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 AC),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降低,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max)和舒张期最小流速(VDmin)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改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子宫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常规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胶囊治疗。比较2组UC患者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氧化应激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D-乳酸、DAO及ET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和治疗前,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CAT、SOD及GSH-Px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和治疗前,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治疗前(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杆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可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及肠道菌群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谷参肠安(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对肠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活动期UC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同时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每晚1次;治疗组(4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121服谷参肠安胶囊0.6g,每天3次。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主要症状和结肠镜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肠黏膜局部细胞因子IL—10和IL-1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均明显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活动指数(DAI)降低(P〈0.05),降低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5.05,P〈0.01);治疗后黏膜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升高,IL-18降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参肠安口服并联合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保蜜灌肠治疗活动期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只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保留灌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慢性胃溃疡患者138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肠溶片、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消化道综合...  相似文献   

15.
冯振华  陈颖 《中国校医》2021,35(12):937-93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SOD水平为(91.75±6.37)U/mL高于对照组的(70.26±5.49)U/mL,MDA水平为(5.11±0.93)nmol/mL低于对照组的(7.49±1.06)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62、10.938,P<0.001);观察组CD4+水平为(45.78±8.62)%、CD8+水平为(29.26±5.66)%、CD4+/CD8+水平为(1.13±0.15),高于对照组的(28.69±6.39)%、(22.36±4.25)%、(0.9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8、6.318、6.852,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较对照组(21.4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曲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小儿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盘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小儿FD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神曲消食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胃肠激素水平和胃排空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30 min、60 min、90 min、120min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曲消食口服液能缩短FD患儿症状持续时间,且能从胃肠激素和胃排空方面改善消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行结直肠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53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禁食、补液、抗炎、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肠瘘闭合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并记录治疗7d后两组漏出液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肠瘘闭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比容、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和胆汁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术后肠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对肠瘘愈合有促进作用,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针对基础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脑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65.22%)(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腹痛、头痛、恶心、心悸的发生率(26.09%、8.70%、0.00%、13.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6.52%、39.13%、52.17%、43.48%)(均p<0.05)。结论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大咯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时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20-4321,432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观察对患者血清丙二(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及血压、血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辛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清SOD水平上升,而MDA水平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OD及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选择EECP+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ys-c、β2-MG、24 h MALB及Scr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应用EECP治疗3个疗程后四组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CP能够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