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究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治疗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接受TURBt治疗的132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GEM组和吡柔比星组(THP组),每组均为66例。两组均行TURBt治疗,GEM组术后立即采取GEM膀胱灌注,THP组术后立即采取THP膀胱灌注。通过对比两组术后灌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随访1年,监测两组术后0.5年、1年的复发情形;分别在灌注前、灌注后0.5年及1年抽取4 m L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VEGF的水平。结果GEM组灌注后0.5年、1年复发率低于THP组,复发时间长于THP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灌注后0.5年、1年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灌注前,两组灌注后1年血清VEGF水平与灌注后0.5年水平相比,处于一个降低的趋势,但GEM组患者灌注后0.5年、1年血清VEGF均明显低于THP组,下降的趋势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M膀胱灌注治疗在NMIBC病人行TURBt后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GEM)与表柔比星(EPI)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全部患者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随机分别予以GEM和EPI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2年,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GEM组2年内复发率为20.0%,EPI组2年内复发率为2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GEM组)和32.5%(EPI组),GE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EPI组(χ2=4.621,P<0.05).结论 GEM和EPI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相近,而GEM膀胱灌注不良反应更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访观察浅表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毗柔比星膀胱保留灌注化疗对干预膀胱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浅表膀胱癌TURBt术后患者109例,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7例。术后,对照组未给予膀胱保留灌注化疗,观察组予以膀胱保留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随访2年.观察两组的复发率,以及观察组膀胱保留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6个月内,对照组膀胱癌复发率呈下降趋势,此后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观察组各时间段内膀胱癌复发率基本呈现降低趋势;两组累积复发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观察组累积复发率升高趋势平缓,而对照组累积复发率升高趋势急剧。各时间段内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累积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保留灌注化疗有效降低了浅表膀胱癌TURBt术后膀胱癌的复发率,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比较安全,对预防TURBt术后膀胱癌复发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干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变性术(TURD-Bt)治疗膀胱肿瘤的长期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16年5月采用TURD-Bt治疗8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46例T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回顾性观察其疗效。并进一步与4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比较,评估TURD-Bt治疗NMIBC的疗效。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4.27±31.89)月。术后膀胱肿瘤复发NMIBC组5例(5.81%),MIBC组18例(39.13%,与NMIBC组比较,P0.01),TURBt组22例(47.83%,与NMIBC组比较,P0.01)。肿瘤转移NMIBC组4例(4.65%),MIBC组4例(8.70%),TURBt组10例(21.74%,与NMIBC组比较,P0.01)。肿瘤死亡NMIBC组1例(1.16%),MIBC组6例(13.04%,与NMIBC组比较,P0.05),TURBt组18例(39.13%,与NMIBC组比较P0.01)。5年总生存率NMIBC组81.39%,MIBC组60.02%,TURBt组48.30%,与NMIBC组比较,P0.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TURD-Bt治疗NMIBC或MIBC,常规凝固变性肿瘤创面深部组织将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TURD-Bt和TURBt一样安全,可替代现行的TURBt治疗膀胱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即刻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与常温膀胱灌注化疗对老年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TURBt。观察组术后6h内行即刻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然后行长期膀胱热灌注;对照组术后6h内行吉西他滨常温膀胱灌注,而后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4个月,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6%vs.95.24%,P0.05)。结论:TURBt后即刻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是预防老年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羟喜树碱(HCPT)联合白介素-2(IL-2)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HCPT)和联合组(HCPT+ IL-2),两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即刻开始行灌注治疗,每周1次,连续8周后改为每月1次,治疗总周期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完成2年随访后,对照组复发18例,复发率为23.6%(18/76),联合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0.5% (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0,P<0.05),膀胱刺激征及血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9,P>0.05).结论 HCPT联合IL-2灌注预防NMIBC的效果优于单用HCPT,不良反应率低,耐受性好,可作为灌注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化疗联合体外热电场热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3例原发性或复发性浅表性膀胱移形上皮细胞癌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随机分配到疗法1组及疗法2组,疗法1组为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联合体外热场热疗(42例),疗法2组为单独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41例)。本研究的有效性评估终点是无复发生存率及复发概率的估计评价(应用Kaplan-Meier分析及Log-rank检验)。最小随访时间为24个月。安全评价包括主观和客观的副作用和并症发。结果在随机分配的83例患者中,76例坚持完成研究并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其中疗法1组39例6例复发(15.4%),疗法2组37例,14例复发(37.8%)。两种治疗法经Log-rank检验显示其无复发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7),疗法2组的复发率高于疗法1组(P=0.03)。结论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联合体外热电场热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患者耐受性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同期表浅膀胱颈部肿瘤和前列腺电切术后进行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18例(研究组)同期行膀胱颈部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患者和12例(对照组)单纯行膀胱颈部TURBT 患者,术后均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记录原发肿瘤数目、首次灌注时间、随访时间、灌注药物不良反应、肿瘤复发时间、复发位置、复发数目和肿瘤的进展.综合评价吡柔比星预防同期切除膀胱颈部肿瘤和前列腺的患者肿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3.1年.两组膀胱肿瘤总复发率为26.7%,研究组复发率为27.8%,对照组复发率为25.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8.3%,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膀胱区疼痛. 结论 同期切除前列腺和膀胱颈部肿瘤,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且病理检查确诊为NMIBC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膀胱灌注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将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2±4.61)个月vs.(14.68±5.94)个月,P0.05];治疗后0.5、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23%vs.4.84%,6.45%vs.11.29%,P0.05);治疗后1.5、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06%vs.20.97%,16.13%vs.30.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后1年均明显升高,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VEGF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VEGF较治疗后1年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血清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NMIBC患者,患者耐受性好,可以有效减少肿瘤的复发与进展,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血清VEGF,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表柔比星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灌注复发后行吉西他滨辅助灌注化疗,29例继续表柔比星灌注化疗。比较两组辅助性膀胱灌注后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复发间隔时间、进展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吉西他滨辅助性膀胱灌注患者的2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达65.22%,显著高于表柔比星灌注组44.8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复发时间吉西他滨组[(15.87±3.36)月]明显长于表柔比星组[(10.06±3.04)月](P0.05)。两组患者进展率和进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主要表现为尿频、血尿、尿痛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表柔比星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疗效显著,能降低NMIBC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时间,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用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膀胱内灌注与羟基喜树碱联合卡介苗(HCPT+BCG)膀胱腔内灌注对肾盂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121例肾盂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后分为两组:组1为单用HCPT组(58例),术后单用HCPT定期膀胱腔内灌注治疗;组2为HCPT+BCG组(63例),术后1周内单次HCPT膀胱腔内灌注,第2周后开始定期卡介苗膀胱腔内灌注。术后定期膀胱镜等检查和随访。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复发情况。结果HCPT+BCG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高于单用HCPT组,且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灌注中及灌注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卡介苗膀胱腔内灌注对预防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后复发疗效肯定,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早期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早期应用吡柔比星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对112例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59例行早期灌注(Ⅰ组),53例行常规灌注(Ⅱ组)。Ⅰ组于术后6小时内将30mg吡柔比星溶于40ml蒸馏水膀胱内灌注,保留2小时后排出,术后7天开始规律膀胱灌注;Ⅱ组于术后7天开始吡柔比星规律膀胱灌注,比较两组患者膀胱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7~54个月,平均35个月,Ⅰ组6例膀胱肿瘤复发,Ⅱ组13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包括尿路刺激征、肉眼血尿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RBt后早期开始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介苗、羟基喜树碱、表柔比星做为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23医院2003年4月~2009年3月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采用3种药物膀胱内灌注化疗的患者资料164例。其中卡介苗组42例、羟基喜树碱组73例、表柔比星组49例。均为手术后1~2周开始,按8~10方案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疗程12月,完成疗程后随访8~24月,平均(16.4±0.4)月。随访内容为肿瘤复发情况和灌注后不良反应。结果 3组的复发率分别为:卡介苗组26.19%(11/42)、羟基喜树碱组31.51%(23/73)、表柔比星组16.33%(8/49),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和血尿,卡介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表柔比星组次之,羟基喜树碱组副作用最少,但复发率最高。结论表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接受经尿道膀胱电切术的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2组,其中70例做为观察组,早期实施吡柔比星灌注。62例做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药物灌注,对2组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观察2 a后膀胱肿瘤复发率。结果 2 a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早期灌注用于预防膀胱肿瘤切除后肿瘤复发率低,应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吡柔比星(THP)即刻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收治的30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4例)和对照组(117例),治疗组术后24小时内行即刻膀胱灌注,对照组术后未行24小时内即刻膀胱灌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4小时内行即刻膀胱灌注与肿瘤复发风险相关(HR=2.564,P0.0001),但与肿瘤进展风险无关,治疗组和对照组无复发生存时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24小时内行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是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盐酸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184例膀胱癌患者在TV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平均分成两组:Ⅰ组(92例)定期膀胱内灌注盐酸表柔比星,术后第1天使用50 mg,膀胱内灌注保留2 h,1周后开始常规灌注化疗,每周1次连续3次,然后每月1次连续11次,共1年;Ⅱ组(92例)为对照组灌注丝裂霉素40mg,灌注方法同Ⅰ组。结果随访10~46个月,平均(30±4)个月。复发率Ⅰ组为6.5%,Ⅱ组为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包括尿路刺激症状、肉眼血尿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Bt后早期膀胱内灌注盐酸表柔比星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膀胱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资料,复发率以及生活质量,观察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随访,对照组复发率为42.85%,观察组复发率为17.1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良好率为31.43%,观察组为51.4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患者呕吐,1例白细胞计数减低,不良发应发生率8.5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使用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灌注治疗膀胱肿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辅以膀胱内灌注化疗在膀胱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bladder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PUNLM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5例PUNLMP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行TURBt组(A组)和TURBt术后辅以膀胱内灌注化疗组(B组),比较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下,PUNLMP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A组8例PUNLMP患者中有3例术后复发,B组17例患者中1例术后复发,所有复发患者均再次行"TURBt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方案治疗,随访期间,除A组中1例复发病例于二次TURBt术后第11个月再次复发,且病理被证实为低级别乳头状癌外,其余复发病例在二次术后随访期间无再次复发,肿瘤分级无进展。两组PUNLMP患者术后复发概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URBt治疗后出现复发的PUNLMP患者,存在进展为低级别乳头状癌的可能性。TURBt术后辅以膀胱内灌注化疗能够降低PUNLMP患者术后复发,改善PUNLM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PKRBt)中经膀胱黏膜下多点注射吉西他滨(GEM)治疗对非前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8 例 NMIBC 患者均行 PKRBt 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24 例。A 组术中经膀胱黏膜下多点注射 GEM,B 组术后即刻灌注 GEM,比较两组术后毒副作用, 随访肿瘤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A 组 1、1.5、2 年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92%、83%、79%,B 组分别为 88%、58%、50% ( log-rank test χ2= 4.216,P= 0.040<0.05),A 组 1、1.5、2 年无 FISH 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79%、67%、67%,B组分别为 58%、38%、38% ( log-rank test χ2= 4.110,P= 0.043<0.05);两组间平均膀胱刺激症状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在饮水或对症治疗后缓解;两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多肾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B 组发现 1 例骨髓抑制;随访 1 年,A 组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生活四个维度得分均较 B 组高(均P<0.05)。结论:对 NMIBC 患者 PKRBt 术中经膀胱黏膜下多点注射 GEM,疗效好,降低了复发率,耐受性好,安全性高,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期行经尿道电切(TUR)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2003-12—2011-12,共收治浅表性膀胱癌患者90例,将合并BPH并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者42例作为试验组。浅表性膀胱癌仅行TURBt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均给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比较2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41(14~60)个月,试验组随访期间复发率35.7%(15/42);对照组复发率为41.7%(20/48)。绘制复发曲线经Log-rank检验,2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R=0.69(95%CI:0.56~1.34,P=0.27)。结论同期行TUR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BPH安全性有效,且不增加术后肿瘤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