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计算机三维个体化设计EH材料修复额颞顶部巨大颅骨缺损患者29例,通过使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型技术和EH复合材料技术,建立个体化修复额颞顶部巨大颅骨缺损方案。结果:29例患者均完成1~16个月随访,术后随访时颅骨缺损修复后外形效果满意,亦无排异感染等现象。提示:使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型技术和EH复合材料技术是修补额颞顶部较大面积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磊  黄斌  刘开生  冯屹  汪洋  李斌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34-135
目的探讨可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及有效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我科2002年5月-2008年9月收治的54例颅骨缺损患者,均用二维或三维进口钛网进行了颅骨修补,术后常规抗炎,止血治疗,硅胶引流管根据引流情况于24-48h内拔除。结果53例颅骨缺损头颅外观正常修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二维钛网硬度大,适合较大颅骨缺损修补,三维钛网容易塑形,适合中小颅骨缺损。使用钛网行颅骨缺损手术,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及时机,选择合适类型的钛网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钛网成形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0月~2012年7月颅骨缺损使用钛网成形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皮下积液、硬膜外血肿及脑内血肿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计算机三维成形钛网作颅骨缺损成形材料效果满意、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进行的大面积颅骨缺损择期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塑形满意。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修补材料移位、外露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与颅骨缺损吻合效果满意,排斥反应少,可作为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浅析数字化三维钛网治疗各种原因造成颅骨缺损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颅骨缺损患者,在颅骨缺损3个月~4年内行颅骨缺损成形术,术前均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计算机整合CT相关数据,对患者的颅骨缺损部位进行三维成像,将数据传至数字化颅骨修复体制造公司对钛网进行精确塑形。结果:18例患者均达到了外形和功能的理想康复。结论: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术以其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钛合金头骨与缺损部位的精确结合及手术医生劳动强度低等特点,逐渐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其明显的优越性,使颅骨修补手术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对40例应用三维塑形钛网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修补颅骨缺损40个,2例发生皮下积液,平均手术时间约2 h,塑形钛网和颅骨缺损正确对合,患者及家属对颅骨修补结果 100%满意。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简单、快捷,可节约手术时间,并发症少,塑性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治疗各种原因造成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颅骨缺损患者,在颅骨缺损3~6个月内行颅骨缺损成形术,术前应用16排CT扫描三维成像对钛网进行精确塑型。术后平均随访6~24个月。结果:6例病例塑形满意,几乎恢复原有容貌,平均手术时间缩短。结论:三维钛网辅以16排CT颅骨图像重建,应用于颅骨缺损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固定稳固、手术操作简化等特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颅骨缺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综合征.缺损部位凹陷影响美观,且脑组织丧失骨性屏障保护.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对76例颅骨缺损病人采用三维钛网进行颅骨修补,使并发症减少,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Mimics软件构建颅骨缺损区数字模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螺旋CT对20个有颅骨缺损头颅进行螺旋扫描,以获得1.25mm层厚的颅骨薄层后重建图像。Mimics直接读入后重建图像,在获得新蒙罩后,以此新蒙罩为基础经重建后获得头颅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切割、分离及镜像等步骤后,将缺损对侧的数据镜像复制到颅骨缺损处,以得到颅骨缺损区的数字模型。结果得到的数字模型经重置与重新调节后能与颅骨缺损处达到最佳吻合。结论使用Mimics软件构建颅骨缺损区得到的钛网数字模型,对于提高颅骨缺损区修补术的手术效率、塑形满意度以及大面积颅骨缺损修复术后钛网强度和稳定性均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普通二维钛网对面积较小、三维形状较规则的颅骨缺损进行修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普通二维钛网对14例面积较小、三维形状较规则的颅骨缺损患者进行颅骨修补。结果:14例患者中,手术用时90~120min,平均107min;使用螺钉6~10枚,平均8.1枚;住院费用约1.1~1.6万元,平均约1.4万元;术后翘边1例。随访6个月外形满意8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1例。结论:对于额、颞等处颅骨缺损面积较小、缺损三维形状比较规则以及对美观要求不高、需要一期修补的患者,用普通二维钛网进行简单的术中塑形裁剪,可以在保障安全和降低费用的前提下,达到比较理想的修补效果。  相似文献   

11.
Skull defects result in brain infection and inadequate brain protection and pose a general danger to patient health. To avoid these situations and prevent re-injury, a prosthesis must be constructed and grafted onto the deficient reg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pid customization through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 skull prostheses can be fabricated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prior to cranioplasty. However, an unfitted skull prosthesis made with a metal implant can cause repeated infection, potentially necessitating secondary surgery.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creating suitably geometric graphics of skull defects to be applied in skull repair through active contour models. These models can be adjusted in each computed tomography slice according to the graphic features, and the curves representing the skull defect can be modeled. The generated graphics can adequately mimic the natural curvature of the complete skull. This method will enable clinical surgeons to rapidly implant customized prostheses, which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emergency surger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an help surgeons provide patients with skull defects with treatment of the highest quali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眶上颌颧骨骨折的诊断方法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08年4月因眶上颌颧骨骨折住院并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术中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或半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加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有眶缺损畸形的患者应用Medpor、颅骨外板或钛网进行眼眶缺损修复和眼球内陷的复位。结果随防3~12月,除面部畸形1例、咬合不正1例、张口受限2例外,余病例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为眶上颌颧骨骨折的手术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手段;头皮冠状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是合适的手术径路;对有眶缺损的患者应用Medpor、颅骨外板或钛网进行整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面对骨肿瘤患者个体化的差异如何在尽量保留肢体情况下精准完整地切除骨肿瘤、重建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减少肿瘤复发率以及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的功能对于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3D打印新型模型与骨肿瘤周围复杂的解剖关系,3D打印截骨导板快速切除骨肿瘤,3D打印假肢及内植入物重建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3D生物打...  相似文献   

14.
陆学伟 《黑龙江医学》2004,28(8):614-615
目的 应用天然无机牛骨Bio -oss结合自体骨修复拔牙后即刻种植中的骨缺损 ,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 在种植术中将Bio -oss和自体骨混合物充填在拔牙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 ,6~ 9个月后进行 2期手术。暴露骨缺损区 ,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其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2期手术时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 ,术后负重 8~ 4 0个月的跟踪随访 ,结果显示 5 4颗植入骨缺损区的种植体 ,有 2颗脱落 ,种植体存活率达 96 %。结论 Bio -oss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拔牙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 ,重建缺损的骨组织 ,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提高80例应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精确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80例下颌骨病变患者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上模拟完成病变切除及腓骨移植修复重建,打印出重建后的实体模型及指导截骨和取骨塑形的数字化导板,并根据模型预弯制重建板。术后1周复查CT,再将患者的CT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比实际手术与模拟手术截除的下颌骨颊舌侧与腓骨内外侧的长度误差。结果  实际手术截除颊侧下颌骨与模拟手术截除颊侧下颌骨误差(MB)为(0.99±1.06)mm;实际手术截除下颌骨舌侧与模拟手术截除下颌骨舌侧误差(ML)为(1.47±1.30)mm;实际手术截除腓骨内侧与模拟手术截除腓骨内侧误差(FM)为(1.41±0.97)mm;实际手术截除腓骨外侧与模拟手术截除腓骨外侧误差(FL)为(1.62± 1.46)mm。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可获得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颌面骨在人体骨骼中的结构较为复杂,损伤后修复困难。传统手术修复效果不佳,大多取决于外科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因此,通过医学三维建模软件将二维图像生成直观形象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模拟,利用旋转、平移、镜像、布尔运算等技术模块生成颌面缺损区的重建修复模型。随即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1∶1等比例的三维颌面缺损模型及修复模型,借助3D打印模型制定手术方案并进行术前模拟或预弯成形好的植入物钛板,个体化实体修复模型指导手术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修补时机对颅骨缺损手术患者脑积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颅骨缺损术后伴随脑积水行颅骨修补术患者10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54例。早期组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的1~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晚期组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的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体力状况,转归情况,脑积水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分均提升(P<0.05);早期组患者KPS评分、GOS评分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改善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预后良好比例及总有效率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颅脑手术后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 21 例颅骨缺损患儿病例资料,总结小儿颅骨缺损早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与疗效。 方法 201 6 年 1 月至 2020 年 1月我们对 21 例颅骨缺损患儿早期施行颅骨修补手术。 结果 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均无近期并发症,术后均随访 1 年以上,无一例发生修补材料排斥反应,无外露、移位、感染等并发症。其中颅骨修补术前有临床症状的 18 例患儿,术后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年龄在3岁以上的,颅骨缺损范围 >3 cm 的患儿应尽早行颅骨修补术。手术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可以避免颅骨缺损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3D打印的多孔钛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和成骨性能.方法 选取20只6月龄新西兰白兔,在其股骨髁上制备直径6 mm,深10 mm的临界性骨缺损.实验组将多孔钛材料迅速注入骨缺损区.对侧生理盐水冲洗,不植任何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3d、4周、8周、12周通过X线及CT观察骨缺损处生长变化,术后12周处死所有新西兰白兔,通过大体观察、X线、CT、Micro-CT及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处的修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良好,术后12周取出标本清理周围软组织,实验组缺损部位被新生骨填充;对照组见缺损处骨质凹陷;影像学观察,实验组植入物区域与周围界限模糊不清;对照组未见明显新生骨阴影;Micro-CT观察,术后12周实验组植入物区域空隙内长入新生骨组织,植入物附近可见骨小梁长入;对照组缺损区未见明显的骨长入;硬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组植入材料与成骨细胞结合,可见成熟的哈佛氏系统散在分布于新生骨内;对照组骨缺损区被大量纤维组织填充.IPP5.1计算新生骨与缺损区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孔钛材料可以促进骨组织的生长愈合,新生骨组织可以长入并充满孔隙,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