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普通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普通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氧分压(PaO2)(90.04±3.43) 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aO2)(97.74±5.47)%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7.14±3.96) mm Hg、(89.13±5.79)%,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03±3.42) mm Hg明显低于普通组的(71.39±4.74) 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普通组,住院费用少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入院时,两组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PaO2、pH值均优于入院时,且实验组PaCO2(48.65±1.25)mm Hg(1mm Hg=0.133 kPa)、PaO2(85.55±1.09)mm Hg、pH值(7.45±0.11)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的(60.91±1.34)mm Hg、(68.84±1.21)mm Hg、(7.2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FEV1与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与FEV1/FVC均高于入院时,且实验组FEV1(2.70±0.51)L与FEV1/FVC(49.94±2.78)%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的(2.01±0.43)L、(47.0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127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65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 h,实验组酸碱度(pH)(7.38±0.04)大于对照组的(7.30±0.05),氧分压(PaO2)为(79.54±9.81)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62.92±7.88)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6.03±1.88)mm Hg低于对照组的(43.71±1.0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简单、有效、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150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aO2(83.8±1.7)mm Hg(1 mm Hg=0.133 kPa)、SaO2(91.27±1.4)%高于对照组的(73.6±5.4)mm Hg、(87.2±1.3)%,PaCO2(45.6±4.3)mm Hg低于对照组的(66.2±4.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1±1.8)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7.4±1.6)d、住院时间(9.3±2.2)d均短于对照组的(4.5±1.7)、(9.6±2.1)、(13.6±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同时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功能的改善以及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氧合指数(OI)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和宿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1例,随机分为仰卧位组26例和俯卧位组25例,分别对两组1 h、6 h时呼吸机参数、氧合指标、肺力学参数以及撤机时间、撤机后1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俯卧位组1 h PaO2为(66.37±8.54)mm Hg,6 hPaO2为(68.42±10.43)mm Hg,分别较仰卧位组1 h PaO2的(61.22±9.43)mm Hg和6 h PaO2的(62.60±11.36)mm Hg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1 h OI(OI=PaO2/FiO2)为(167.88±26.97)mm Hg,6 h OI为(170.84±19.82)mm Hg,分别高于仰卧位组的1 h OI(151.66±21.04)mm Hg和6 h OI(156.94±23.51)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组与俯卧位组撤机时间以及撤机后1 h PaCO2、PaO2变化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与传统仰卧位相比,能更好地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症状,提高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于重症哮喘患者采取呼吸内科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00例重症哮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治疗联合机械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血气指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率(83.0±10.6)次/min、PaCO2(40.4±6.4)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97.4±9.9)次/min、(62.3±5.8)mm Hg,PaO2(93.3±8.6)mm Hg高于对照组的(71.3±9.4)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重症哮喘患者,为其提供呼吸内科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 98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7.57±1.33)kPa、PaCO2(5.13±0.59)kPa及pH值(7.31±0.19)均优于对照组的(7.02±1.15)kPa、(5.96±0.73)kPa、(7.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及HR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其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氧状态及心功能指标,安全性高,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PaCO_2(36.71±12.37)mm Hg、PaO_2(88.35±11.89)mm Hg、HR(83.35±10.23)次/分、SaO_2(96.94±3.27)%、总满意度97.96%均优于对照组(45.91±11.68)mm Hg、(66.92±10.10)mm Hg、(94.56±10.22)次/分、(90.72±3.11)%、79.5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O2(73.4±4.2)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5.1)mm Hg,PaCO2(42.5±2.6)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0±4.4)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EF(3.91±0.12)L/s、FEV1(2.71±0.23)L均高于对照组的(2.81±0.11)L/s、(2.05±0.1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采取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施以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诊疗中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和pH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83.74±5.28)mm Hg(1mm Hg=0.133 kPa)、SaO2(95.35±5.91)%和pH值(7.15±1.32)均高于对照组的(72.52±4.54)mm Hg、(82.13±5.04)%、(6.72±0.33),PaCO2(44.95±10.2)mm Hg低于对照组的(59.60±12.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急诊救治效果。方法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实行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酸碱度(pH)水平分别为(94.33±4.28)%、(94.47±6.22)mm Hg、(7.65±0.80),均高于参照组的(90.43±2.60)%、(90.42±4.20)mm Hg、(7.1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必要性。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40例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Hb、PCO_2、PO_2分别为(14.34±3.22)g/L、(32.44±16.22)mm Hg、(73.45±16.43)mm Hg,对照组分别为(18.45±4.33)g/L、(67.45±18.45)mm Hg、(38.67±15.97)mm Hg,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复发率、病死率分别为10.00%、5.00%,对照组分别为40.00%、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矽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比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为(54.31±6.28)mm H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 min行走试验(6MWT)]、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VC(3.07±0.74)L、FEV1(2.19±0.93)L、6MWT(428.05±55.10)m、PaO2(83.96±21.03)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2.73±0.51)L、(1.59±0.91)L、(396.01±40.11)m、(69.71±20.76)mm Hg,PaCO2(49.13±11.07)mm Hg低于对照组的(69.93±21.14)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手段的合理选择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气分析,研究两组的pH值、PaO2、PaCO2,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疾病体征得到缓解,pH值、PaO2增大,PaCO2减小,无一例出现显著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之前,pH值、PaO2、PaCO2三项指标的比较差异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值高于对照组,PaCO2值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不易导致显著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缓解呼吸道症状,改善通气状况,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急诊患者84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 SaO2)、PaCO2、PaO2、PH值及临床症状(气促、胸闷、发绀)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O2、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aO2、PaO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气促、胸闷、发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气促、胸闷、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吸入氧浓度(FiO2)水平分别为(64.78±3.88)mm Hg(1 mm Hg=0.133 kPa)、(38.40±2.97)mm Hg、(34.67±1.03)%,对照组分别为(65.43±3.98)mm Hg、(39.23±3.02)mm Hg、(34.87±1.08)%。两组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PaCO2、Fi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PaCO2及Fi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4.56±0.60)d、住院时间(6.56±1.12)d均短于对照组的(7.42±0.87)、(8.31±1.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有利于稳定患儿血气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促使患儿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我科开展无创通气9个月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p H、PaO2、PaCO2、SaO2等指标变化。结果 BiPAP呼吸机治疗后17例(94.4%)患者2~4 h、24 h、72 h及通气结束后较治疗前pH、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5.6%)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3 h及6 h复查血气分析,PaO2升高,SaO2升高,PaCO2升高,病情加重,气管插管,转为有创呼吸机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BiPAP呼吸机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吸氧治疗,常规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呼吸兴奋剂进行辅助治疗,干预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酸碱度(血pH)、心率(HR)、呼吸频率(RR)水平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再住院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p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pH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9.40±3.10)d,住院费用为(9845.60±1280.10)元,再次住院次数为(0.80±0.20)次;常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1.50±4.20)d,住院费用为(9680.10±1130.50)元,再次住院次数为(1.50±0.60)次。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再住院次数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其通气质量,缓解临床症状,预后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杨洁  吴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4):543-544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PaCO2、PaO2和S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