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目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仍然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早期识别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时干预、延缓病程进展对于减少CVD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临床上对于CKD患者合并无症状的心血管疾病时,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最新肾脏病数据系统的数据显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病因,如不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很可能在后期演变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1])。因此,DK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肾脏穿刺活检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这是一项有创操作,因而不宜作为监测病情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引起矿物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骨折及血管钙化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早期的筛查、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骨活检因其有创性而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开展,CKD-MB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骨代谢标志物(bone turnover biomakers, BTMs)的测定。既往研究表明,BTMs是评估CKD患者骨转换及患者预后的有力证据。本文就BTMs进行综述,为CKD-MBD的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成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男女发病率已高达10. 4%、11. 8%[1],是肾脏病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各种慢性肾脏病(CKD)最终多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其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目前,肾纤维化早期缺乏有效生物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手段,而肾纤维化后期多不可逆,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5.
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属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的一种重要表现类型。随着CKD患者生存期延长,SHPT的高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随着衰老人群以及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患病人数的增加而进一步升高,如果慢性肾脏病早期不注意防治,疾病进行性发展,大多数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从而需行肾脏替代治疗。CKD的病理过程是以肾功能的进行性丧失,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细胞外的大量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抑郁障碍关系密切,目前研究显示约有五分之一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合并抑郁障碍,而一旦合并抑郁障碍,CKD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则显著升高,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但临床中CKD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诊治率极低,这严重影响CKD患者的预后.故本文将对CKD合并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肾脏疾病的高发地区,根据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和肾功能损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统计,我国现有CKD患者超过1.3亿。慢性肾脏病的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 是包括矿物质代谢紊乱、血管及软组织钙化和骨骼畸形在内的一系列异常,其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9.
正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常见的并发症,其不但加重肾脏病的进展、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视和纠正CKD患者的肾性贫血。鉴此,本期论坛特邀请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立中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谢院生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玉宁、刘伟敬教授等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领域著名专家,以CKD肾性贫血的诊断、中西医发生机制与治疗为题展开讨论,以期为临床诊治肾性贫血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第一次的全国流行病学患病率调查数据为10.8%~([1])。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CKD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我国占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21%。虽然与美国的43.6%尚有一定的距离,但其持续上涨趋势不容忽视。DKD起病隐匿,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速度大大增快,因此早期筛查、诊断与治疗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严重的世界公共健康问题,占全球人口8%~16%[1]。据报道,我国CKD发病率约为10.8%,终末期肾病发病率为0.04%[2]。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重要并发症之一,是累及多个系统的症候群,与CKD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DOPPS分析提示我国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标志物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全球发病率呈逐步增高的趋势。CKD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进展迅速、预测手段匮乏等特点,如未及时诊治,将迅速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进一步导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等各种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改善CKD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肌少症的患病率高,肌少症与CKD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密切相关。2010年,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首次提出了肌少症的定义。2018年,该工作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了肌少症的定义及临床诊断方法。目前我国对肌少症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宣教、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干预治疗,对降低肌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本文对CKD肌少症的诊断标准和方法以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早期临床表现隐匿,难于发现,一旦患者有临床表现,经常已进入慢性肾衰竭期或尿毒症期,花费巨大,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CKD早期常常表现为尿检异常,蛋白尿和或镜  相似文献   

15.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升高,伴随不可逆的肺血管重构,最终导致患者因右心衰竭而死亡.近期的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尤其是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PH的发生率很高,CKD合并PH不仅可加速肾脏病的进展,而且可明显增加CKD患者的病死率[1].因此,近年来,有关CKD与PH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2013年,NICE版的PH最新临床分类中也明确指出了慢性肾功能衰竭为PH的病因之一[2].由于临床上对CKD患者并发PH的治疗收效甚微,即使在肾移植后也难以降低CKD患者PH相关的高病死率[3].因此,肾脏病专科医师有必要早期认识CKD患者发生PH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应的预防,这对提升CK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尚无根治手段,积极探索CKD进展的危险因素是目前肾脏病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越来越多学者指出,肠道菌群变化与CKD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CKD患者肠道黏膜受损后可引起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7.
中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高血压人群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知晓率和控制率低等特点, 如何规范合理诊治CKD患者高血压并改善其预后, 日前尤为需要。国内外已颁布了多个高血压诊治及管理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 其中有涉及CKD患者高血压诊疗的部分内容, 但仍不能满足CKD高血压诊疗需求。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基于中国CKD患者高血压发病情况, 组织了专家组撰写本指南, 从CKD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不良结局, 降压治疗的目的、时机和控制目标, 特殊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 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该指南旨在进一步加强CKD患者高血压的管理, 规范其诊疗标准,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有效控制高血压, 减少并发症发生, 从而延缓肾脏病进展、改善中国CKD患者高血压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后即使肾功能完全恢复也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但AKI向CKD转变的机制尚不清楚。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者,表观遗传修饰可能在AKI向CKD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变化由缺氧诱导,进而促进炎性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胶原蛋白分泌。本文就表观遗传修饰在AKI转化为CKD中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标志物在诊断AKI慢性转归中的价值,以及靶向干预表观遗传在防治AKI向CKD转变中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并发心血管疾病(cardia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传统的Framinghan危险因子(如高血压、糖尿病、高龄等)以及CKD患者体内的钙磷代谢失衡、血脂异常、长期血液净化治疗等因素是心肌病和血管硬化的促进因素,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由于心血管事件引起的死亡占CKD总的死亡原因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并造成严重疾病负担的慢性进展性疾病。CK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逐年增加。CKD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之间关系密切,CKD患者是CVD的高危人群,而CVD正是CKD患者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导致CKD进展的危险因素和传统的CV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